蔡佰華(山東)
一、[正宮.小梁州].趵突泉
龍哮嘶鳴向碧天,聲震巒巔。佛山音沸壯如弦,恢宏卷,滔涌水湍湍。(幺)歡狂勁舞明湖趕,水清湛,浪朵翩翩。錦鯉歡,情思漫,游園滿客,嬉笑爽懷喧。
二、[正宮.醉太平].貪官
“公仆"好嘴,樹自豐碑,舉躬盡瘁假慈悲,貪婪血鬼,搜腸刮肚覓錢柜,金屋砌玉藏嬌媚,爛心喪志化塵灰,形如鼠狽。
三、[正宮.六幺遍].感恩忘過
秋風(fēng)惡,人情薄。棄恩忘義,名臭聲播。人心善,尊承諾。感恩感謝心中刻,忘過,記恩記善善緣多。
四、[仙侶宮.一半兒].轱轤子匠
鋦盆鋦碗又鋦缸,渾厚吆聲街上揚(yáng)。金鉆吻瓷瓷盡芳,舊新裝,一半兒艱辛,一半兒賞。
五、[中呂.山坡羊].贊英雄韋昌進(jìn)
英雄情撼,精兵激戰(zhàn),丹心壯志云霄漢。血凝川,捍疆邊,烈風(fēng)勇猛硝煙漫,向我開炮豪氣喊。聲,天下傳,名天下傳。
散曲,乃中國古代文學(xué)體裁之一。在元代興盛,和唐詩宋詞同為一代之文學(xué)。又稱為“樂府”或“今樂府”。由宋詞俗化而來,是配合當(dāng)時北方流行的音樂曲調(diào)撰寫的合樂歌詞,是一種起源于民間新聲的中國音樂文學(xué),是當(dāng)時一種雅俗共賞的新體詩。
其特性有三點(diǎn):一是它在語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語自由靈活的特點(diǎn),因此往往會呈現(xiàn)口語化以及曲體某一部分音節(jié)散漫化的狀態(tài)。
二是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它比近體詩和詞更多的采用了“賦”的方式,加以鋪陳敘述。
三是散曲的押韻比較靈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還可以襯字。北曲襯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襯不過三”的說法。襯字,明顯的具有口語化,俚語化,起到使曲意明朗、活潑,窮形盡相的作用。
作者簡介
蔡佰華;山東人, 中共黨員 軍隊退休軍官 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 ,熱愛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