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記憶(一)
文/王玉平(山西陽泉)
我的故鄉(xiāng)座落在溫河和南河的交匯處,眼前刀劈似的南嶺山巍峨壯觀,山頂及半山腰長滿了四季常青的柏樹,郁郁蔥蔥,它的懷抱靠東一點有座小小的山,故而得名:小山,山頂有一顆松樹,形狀很美,似飄浮著的綠云,不遠(yuǎn)處有座觀音菩薩廟,緊靠懸崖邊,側(cè)面看由于河水常年沖刷,廟宇似懸在空中,下面是清澈見底的南河,汩汩匯入溫河。

小時候,我們常去小山撿松核桃玩,還有雨后天晴,空中出現(xiàn)了彩虹,二姐便趟河過去,上到小山,和大點的小朋友們挖粘兒泥(一種深好色的粘土),我站在大門外的場上(別人家的房頂)遙望,那五顏六色的虹橋下,好多小朋友在玩耍,挖著紅的耀眼的粘土,這畫面好美!象童話樂園!二姐捧著一大堆粘土回來了,我們捏成小狗狗、小貓貓、面羊、槍等玩具,臉上、手上、衣服上到處都是泥巴,玩的不亦樂乎。如今,那座美如畫卷的小山不復(fù)存在了,南嶺山柏樹也沒有了,一眼望去灰禿禿的,沒有了以往的生機(jī),很感凄涼,就象再也看不到已逝的親人,但留在童年記憶里的美好碎片,永遠(yuǎn)印刻腦海、銘記在心。

記得小時候,常聽爹媽講說那個古老的傳說:很古很古以前,我們的祖先就住在南嶺山下、小山后面的南鑿苑,那里還住著一條草龍,有個人騎著那條草龍,飛到皇上住的空中罵朝廷,還告知家住南苑石璧村,惹惱了皇帝,滿門抄斬,我們的祖先再不敢住那兒了,搬到了現(xiàn)在住的地方。噢,想起來了,上小學(xué)時,學(xué)校組織我們砸石子賣錢,買小電影機(jī),曾經(jīng)去小山采集藍(lán)色的石片,那時已開山鑿石,發(fā)現(xiàn)了能容一個人爬著下去的洞,誰都不敢下去探個究竟,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順口溜當(dāng)?shù)厝硕紩f:家住南苑石璧村,騎著草龍罵朝廷。

童年的記憶里,兩條河的水,總是清粼粼的,最開心的就是跟隨媽媽去南河洗衣服,聽媽媽唱:清粼粼的水來,藍(lán)圪茵茵的天,小芹我洗衣裳,來到了河邊……邊聽邊捕捉小蝌蚪、撿那種比黃豆還要小的扁形橙色酸棗,很甜!現(xiàn)在根本看不到了,逮螞蚱、喊倒倒彎(生活在沙里面,一喊就倒著出來的蟲子)盡情地玩耍,等著媽媽洗完衣服,在河水里洗澡、嬉戲,那畫面似在昨天、清晰可見……

大河(也就是溫河)的水較大,媽媽很少去,因為媽媽是裹腳、路程又遠(yuǎn),除非南河水小不能洗衣服了才去。有一天,我趁媽媽午睡時,悄悄從她的胳膊下鉆出來,一個人去大河玩,因為怕媽媽發(fā)現(xiàn),沒敢穿鞋,路上踩到燙腳的細(xì)土面面 里,身后的腳下大螞蟻攆著,嚇的我跑著來到了河邊。從兩河交匯處往下走三、四十米,有一塊淡黃色的巨石,石頭的表面被河水沖唰的圓潤潤的,赤腳攀登即不硌腳,又不燙腳,石頭的頂部相對平坦,中間稍凹,當(dāng)我們玩累了,它就是我們的天然溫床,脫下的衣服就放在那上邊。石頭下面的水底是沖唰干凈的河沙,坐下來水便淹住了肩膀,雖然都是女孩子,但我們象假小子一樣,打著水仗,相互潑水或用腳丫子使勁兒撲騰,濺起的水嗆的鼻子好辣,或者雙手捂住鼻子、嘴巴、眼睛,把頭沒入水中,比賽誰憋氣時間長,玩這樣的游戲,耳朵灌入河水,便啥也聽不清楚了,過一會兒,耳朵里的水自動流出,才能恢復(fù)聽力。當(dāng)我和小伙伴們在水里玩的正起勁時,發(fā)現(xiàn)清清的河水變混濁了,水位在慢慢地漲,不好!雖然是晴天,但不知啥地方下雨了,河水添了一點點,我手忙腳亂地穿起衣服跑回了家。媽媽還在午睡,悄悄又鉆進(jìn)母親懷里,睡夢中的媽媽也不忘摟緊我,心咚咚咚急促地跳著,我發(fā)誓:一定聽媽媽的話,一個人不去大河玩!多危險哪!經(jīng)歷了這件事,幾十年來,常常夢見兩條河水暴漲,夜半醒來,心有余悸……

作者簡介:王玉平 , 山西陽泉市人, 戲劇演員 , 熱愛生活 ,熱愛寫作,喜歡唱歌跳舞 ,更喜歡在文海里倘佯,寫盡生活的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