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 龍 洞 記
文/老驥
夫吾縣之東,乃六井山渚也;其山之西,乃北朝陽海灣也;傍海灣之左,其山之腰有洞焉。藤垂草掩,不知其幾千年之久也。
其地今已辟為勝境,吾嘗游之。洞外有地可一畝,鋪石而平之;而西臨絕壁,周以楯,人可憑而遠眺。洞之口甚高而大,洞中積淺水;以石填之,人步其上而進。進之越深,則光之越黯而氣之越寒,幽幽然令人畏而止步。其鄉(xiāng)之耆老云:昔有白龍隱于此,人或有見之者,故名“隱龍洞”。
夫龍之為物也,乃神而靈之者也。升則騰九霄,潛則伏波濤,噴則為風,吸則為雨,神變化、施甘霖、澤萬物;乃有功于時者也。其隱于此,蓋有不合其道者乎?
夫世之英賢,亦人中之龍也。其德之高,其量之宏,其謀之深;非常人之所識也!然有退居林泉之下,行吟江湖之畔,弦歌于盤谷之內(nèi)而不得位于世者;此何也?其答曰:英賢之士,乃篤于求道者也,雖屈其身而不屈其道;故道合則仕,不合則隱,豈計于得位不得位哉!
嗟夫!賢人與龍,同其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