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鄧學志,網(wǎng)名乞食者,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人,教師。中文本科,愛好寫作,騎行,跑步!

家鄉(xiāng)的小沙果
作者 鄧學志
我愛家鄉(xiāng),尤其愛家鄉(xiāng)的小沙果。因為,它總能勾連起我好多童年純真的記憶;它的甘甜可口亦能讓我感受到現(xiàn)今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當然,它更會激勵我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童年記憶里,村里有幾戶人家有果樹,另外,還有全村集體擁有的一個果園,承包給了一戶人家經(jīng)營。而我家是沒有果樹的。所以,只能在秋高氣爽、瓜果爛熟的時節(jié)里,站在別家的果樹下垂涎欲滴。自然,像我和我這樣的孩子是不少的,又值淘氣的年齡。于是,便有了好多令村鄰厭惡的行徑,比如,看好主人不在家的時機,翻墻,身手敏捷地爬上枝丫,摘滿滿的兩褂兜,然后躲到?jīng)]人的角落大快朵頤。自然是會在事后招來村婦在村頭的一頓罵街,當父母們各自質問自己孩子的時候,還要裝作一身干凈,滿身滿心委屈的樣子咬牙說出不是自己的謊話。

承包果園的人家則不然,不會站在村頭扯起高音咒罵。因為人手不夠,園子里是必須時時留人的。但最可怕和可惡的是有一條壯實的大狗,所以,需要聲東擊西才行。逗引著大狗在東墻邊喧叫的時候,趁機從西墻邊越墻、上樹,將小褂系好袖口,摘滿滿兩袖筒,或將秋衣扎在腰里,一把把地摞進領口,瞬間身前身后便滿滿得肥碩起來,然后渾圓地下樹。縱使?jié)M身負荷,但身手依然敏捷,至今難忘。當然,被醒悟過來的大狗逼留在樹上,上下不能,被主人抓個正著的時候也是有的,實在尷尬。不過主人家是個善良的人,知道孩子們的天性和日子的無奈,便經(jīng)常摘些果子送到有孩子的家家戶戶,往往弄得接受果子的家長感激之余,也分外尷尬,因為一看便心知肚明——一定是自家的淘氣孩子在外面闖了禍。于是,感謝之后,送走客人,各家院落里便有了此起彼伏的責罵聲。時至今日,回想起送果子的鄰居,感激他的善良之余,實在是感嘆他的聰明!
記得一個中秋的前日,母親花了十幾塊錢到園子里給我和弟弟買回整整一大袋子沙果,足足有八九十斤。那樣的歲月里,十幾塊錢已經(jīng)是不小的數(shù)目,足夠一家人一個月的花銷用度,母親一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至今想起來,母愛當時一定是很心疼兩個孩子在和他們一起忍受生活的艱辛,不想讓孩子太委屈??稍谀莻€歲月里,能給孩子買到的,也就只有小沙果了。所以,小沙果的甘甜至今難以忘懷!小沙果甜美了我的童年。

其實,小沙果并不沙,并非沙瓤西瓜的口感,而是甜脆爽口,多汁甘美的。一個個、一串串顏色紅潤,像極了逢除夕、元宵節(jié),大門側屋檐下懸掛的燈籠,嬌小可愛地掛在枝頭。尤其秋風漸冷之后,沙果漸漸出現(xiàn)糖心,陽光透過沙果,鮮亮至極,晶瑩剔透猶如燈籠燃起的蠟燭。看到它,很容易讓人想起“豐收”、“喜悅”之類的詞語。

如今,最幸福的就是在漸冷的秋日,回到老家,看樹上的果,搖樹上的果,在滿園綠蔬之間撿起,吃掉。閉上眼,滿眼盡是童年,嘴角便有了最愜意的笑。
你桌上一堆,他桌上幾個,是從老家摘來的小沙果,它成了這個特殊時節(jié)里大家必有的吃食。幸福地咀嚼,美美地品味,吮吸著甘美,慨嘆著生活。吃的是果,說的卻盡是家長里短,在習慣了浮躁和喧囂之后,老家的味道在那一刻重又升騰,厚重而又沉穩(wěn),猶如一心向往參天的樹重又回眸審視深植大地的根。有了根,才會真正參天!
所以,我愛家鄉(xiāng)的小沙果!
注:大快朵頤 大口貪婪的吃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