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游鳳凰山
文/ 魏束存

四海之內(nèi)名風(fēng)凰山者眾矣,沂源縣南魯山鎮(zhèn)亦有鳳凰山,地處古代齊魯二國交界,山巔齊長城遺跡尚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毕鄠鲬?zhàn)國時代齊國孫臏曾于鳳凰山山腰一山洞修煉。今存古碑尚有多方,記載清代此山曾建有寺廟,香火頗盛,聞名遐邇。寺廟于極左時代遇滅頂之災(zāi),蕩然無存。今之寺廟為一九八〇年代起陸續(xù)重建。
數(shù)年前吾夫妻曾游鳳凰山。二〇一八年十月二日吾夫妻再游鳳凰山。
先登山參拜玉皇廟、王母廟、觀音寺等,多見各地香客虔誠進香祈禱,吾夫妻亦不例外。!
上回游鳳凰山時未及登頂,是日再游,補此遺憾。本季公事忙,行路甚多,右足骨刺再生,時有疼痛,雖望山有怵,妻勸曰:“既來之則不達山巔非好漢?!蔽崴烊掏磁实恰?img src="https://img.zdwx.com/templates/default/images/defaultblack.jpg" lay-src="https://img.zdwx.net/group3/M00/13/B4/wKgCG1-T9UGAW8xNAAPvHgTlZlY933.jpg" alt="mmexport1603377823752.">
上山沿東路,中下有層疊石階,往上則為土石山路。一步一景,山石樹花草各呈異采,目不暇接。最嘆為觀止者乃懸崖峭壁石中崖柏,千姿百態(tài),有仙翁招手,有蒼龍騰空,有靈猴探月,有猛虎回頭。一路時行時歇,汗流浹背,幸有路旁酸棗慰勞。及至山巔已正午,烈日當(dāng)頭,氣喘吁吁,然而駐足齊長城遺跡,仰望藍天白云,俯視山村紅瓦,返老還童,欲學(xué)鳳凰,展翅翱翔!
有俗語云:“不走回頭路”。游人下山多自東路返回,惟因西路難行。吾夫妻循西路下山,一路未見他人。西路為原始山徑,密林蔽日,山勢陡峭,怪石嶙峋,須時而攀援時而下跳,所幸多有樹木藤條可扶可牽,不致跌入深淵。竊思:猿猴變?nèi)藬?shù)萬年,人變猿猴眨眼間!密林中嘗見數(shù)株雪白野菊花,伊于寂寞之中見人駐足觀賞,似受寵若驚,素裙獻舞。下至山腰,進入紅葉谷,見紅葉略呈羞紅?!八~紅于二月花”,惜未至霜降,紅葉未著盛裝。
回至山門,于廊亭中午餐。秀色可餐,煎餅卷風(fēng)景,愈食愈香,似覺吾乃陶潛,吾乃竹林七賢。
瀏覽所攝照片,涂抹八句打油詩:
秋游鳳凰山
名山久已傲蒼穹,
孫臏煉丹云洞中。
柏翠仙翁揮鐵臂,
葉紅赤海起飛鴻。

天臺曲徑游人少,
野菊古藤詩意隆。
千載長城悲寂寞,
鳳凰唯愛自由風(fēng)。
2018.10.2.

魏束存簡介

本名魏述勝,山東省沂源縣魯村鎮(zhèn)魯村人,祖籍鋼城區(qū)辛莊鎮(zhèn)蘆城村。一名銀行長工。有金融與漢語言文學(xué)兩個專業(yè)的三張文憑。業(yè)余愛讀文史哲經(jīng)等類書籍,偶爾舞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