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作者究竟是誰?
——明代句容狀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作者注】2021年1月20日至26日,《今日頭條》已連續(xù)刊載拙作《<西游記>作者究竟是誰?——明代句容狀元李春芳探秘》九篇文章。厚蒙四方博學和拳拳師友之激勵與支持,業(yè)余又將新的發(fā)現(xiàn)匯成十一篇,今再續(xù)前緣,還望高雅大方不吝指正。
(十)《西游記》中“華陽洞天主人”影射作者是“句容(主)人”
“華陽洞天主人”所校的《西游記》中藏名和影射之處很多。除了有李春芳藏名詩、藏字詩、藏號詩,也有藏茅山詩、藏宰相詩、藏生肖詩、藏籍貫詩等等?!段饔斡洝分兴鹬叭A陽洞天主人”其實質是影射作者為“句容(主)人”,這是與李春芳“藏籍貫(句容)詩”一脈相承,相互呼應。
華陽洞天在哪里?
句容茅山華陽洞
它就在江蘇省鎮(zhèn)江市句容市的茅山大茅峰上。茅山,自古就是道教名山,有“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仙都”“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稱?!吧裣筛奔础吧裣啥锤?,就是指“仙都”茅山華陽洞天。“秦漢神仙”指高辛時的展上公、周時的郭真人等之后的神仙,主要指漢朝的三茅真君,《乾隆句容縣志》(三卷·華陽洞)據《舊志》載:“三茅君、二許君俱得道于此?!薄傲禾圃紫唷敝改铣R梁間隱居茅山華陽洞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和隋唐年間隱居茅山的“國師”王遠知。
梁唐之后,隱居茅山的“宰相”還有宋朝的參知政事張綱(見《乾隆句容縣志》四卷·青玉峽),號“華陽老人”,見載《光緒續(xù)纂句容縣志》十八卷所錄(邑人)張綱(彥正)《題歸喜亭》詩后小注:“行狀云:筑亭池上,名曰歸喜,自號華陽老人,日與親舊游其間,又作詩以敘喜歸之情,一時名士賡和盈軸?!庇小度A陽集》四十卷傳世。
明朝的“天官冢宰”(邑人)曹義,致仕之后也回到自己家鄉(xiāng)句容茅西(茅山之西),“及致仕,家居,悉屏世務。于屋東辟地種竹。鑿池畜魚,構一亭于池上,旁植花果,題曰:怡老。日與騷人、墨客飲酒賦詩以為樂。所著詩文有《默庵集》,藏于家?!?/p>
李春芳是大明首輔,是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其先世居茅山,曾是曹義家佃戶,《光緒續(xù)纂句容縣志》卷末·曹義:“明曹義,字子直,一字默庵,句容人。永樂辛卯舉人,乙未進士,選庶吉士,轉禮部員外郎、吏部郎中,拜吏部侍郎,終南京吏部尚書……李石鹿相國之先世為其佃戶云。”
“邑人”張綱和“邑人”曹義都曾任過宰相,致仕后都來茅山“宰相家”隱居生活,都有吟詠句容茅山的詩集傳世,影響廣遠。李春芳也是“邑人”,也是的的確確的句容茅山人??贾袪钤僦潦纵o,自然是貨真價實的“宰相”。致仕直奔興化,還來不來句容茅山“宰相家”?
答案是,李春芳從興化回來了,回到句容茅山,就隱居生活在茅山華陽洞天。李春芳《良常胡氏重修譜序》就有記載:“余承國恩,許歸田里,因得與方外之流論養(yǎng)生之術于三茅洞天。既就陶公弘景故趾建玉皇閣,為焚修之所。閣東北五里許,良常仙境在焉。時引故鄉(xiāng)父老往來話舊其中,每至則胡公玉巖與其侄銅岡、碧溪輩款洽盡歡。萬歷己卯春,復步自華陽入良常,因登胡氏之堂。而胡之諸宗適修世系,余索閱之?!?/p>
因此,《西游記》中所署“華陽洞天主人”之名號,應該是與張綱的“華陽老人”之號以及曹義的“怡老”亭之號旗鼓相當?shù)?。李春芳是首輔,官職比張綱的參知政事和曹義的南京吏部尚書更大,“華陽洞天主人”這個名號應該也比“華陽老人”“怡老”的名號更大更響亮,一般人自然也不配用這么大口氣的號,這個號是隱居茅山的宰相所用的專號,對號入座,自然應該是非李春芳莫屬了。
《西游記》未署作者真名,僅僅署名“華陽洞天主人?!??!叭A陽洞天主人”,本質上就是影射作者李春芳就是“句容人”。李春芳“世居句曲之朱壒村”,其《新建華陽書院碑記》自稱“臣原籍其地”,“句容,吾宗國也。早歲常讀書寺中?!崩畲悍继枴笆埂保笆埂敝栐粗淝股健@畲悍贾芾铨R芳,字子蕃,又字壒村。壒村,即句曲之朱壒村。從李春芳和李齊芳兄弟二人的字號來看,都與句容茅山有關系,都是句容人。李春芳《憶昔行送王□山解官還句曲》(《貽安堂集》卷二):“……我有廬兮三茅畔,十畝榛蕪松菊亂。何時一報圣朝恩,與君仍作林皋伴?!薄锻鯉r潭年丈過訪(茅)山中,即席奉贈》:“總角掄魁眾所夸,秣陵攜手笑看花。而今忽訝霜侵鬢,莫惜金尊對月華?!庇纱丝梢姡畲悍纪暝浬钤诰淙菝┥剑嗌倌陼r代曾經在句容華陽書院讀書學習。
因此,《西游記》署名“華陽洞天主人校”,就是影射作者就是“句容人”。李春芳本來就是句容人,其當時一代人都知道,為什么《西游記》署名要影射而不明說出來呢?這其中是有大隱情的。
據《明實錄·穆宗實錄》,“(隆慶五年)庚申(四月二十九日),南京吏科給事中王楨等論大學士李春芳以親老求去,再疏即止,因緣為弟改官冒恩非分。且言其父居家不檢。春芳不能辭責。”這段話的意思很清楚:南京吏科給事中王楨彈劾首輔李春芳,說李春芳以“父母親老了沒有人服侍”為理由要辭官回去贍養(yǎng)父母,辭職報告打了兩次就停止了,辭職報告就是一個幌子,其真實的目的是為了騙得皇帝不該賞賜的恩賜,就是為了給李春芳的弟弟調動工作而已。另外,李春芳的父母親在家生活也不檢點。這些責任,李春芳要承擔不能推辭。
李春芳隨即上疏穆宗皇帝進行了反駁:“臣自隆慶二年以來乞休數(shù)四,未蒙俞允,及今年二月,偶感衄疾,復再疏乞骸骨,皇上親灑宸翰,鑒臣忠實,臣用是感激捐軀,不敢再瀆,乃請改弟職,送母南歸,若責臣以知止知足之義,臣復何辭,何至以臣不能勇退詆及臣父,夫皇上許臣以忠實,而楨等詆臣為欺詐,孰然孰否,圣明洞察,何敢置辯!”
祝誠教授2020年7月16日在《京江晚報》發(fā)表書評《喜讀李洪文有關句容文史的四部新著》。
李春芳反駁的理由是:我辭職報告打了好多次了,皇帝都沒有批準我辭職回家,今年二月因為“衄疾”再次打了辭職報告,皇帝親自批示說我忠誠老實,不準再辭職,要我繼續(xù)安心工作,所以我李春芳非常感動,認認真真工作來報答皇上,請求皇帝調動我弟弟李齊芳到南京任職都督府都事,并且送我母親回句容,南京和句容距離很近,只是為了方便我弟弟替我照顧服侍我母親而已。如果言官王楨彈劾我李春芳貪婪不知滿足,我沒有二話可說。但是說我李春芳因為不能堅決辭職而去詆毀我的老父親,這樣誣陷怎么行?皇帝說我忠誠老實,言官王楨詆毀我,說我李春芳欺詐不老實,誰對誰錯,誰真誰假,請皇上明察,我李春芳不敢爭辯這件事。
緊接著,李春芳就“勇退”了,堅決辭職,“第念臣惟知君命之當遵而不知人心之難測,惟知親意之當順而不知物議之隨騰,自蹈機阱,其誰敢尤,伏望鑒臣孤蹤危悃,即日放歸田里,以作言官彈擊之氣,示在位曠瘝之驚?!薄奥c五年五月壬戌朔(五月初一),大學士李春芳再上疏求退,上溫旨慰留不允?!薄氨ㄎ逶鲁跷澹?,大學士李春芳三上疏求去,上曰:卿乞休愈懇,朕已具悉,但機務繁重,方切倚毗,豈可堅于自遂,宜即出輔理,慎勿再辭?!薄靶廖矗ㄎ逶鲁跏┐髮W士李春芳四上疏求去,上復溫旨慰留,令勉出輔政?!薄拔煲ㄎ逶率撸賻熂嫣犹珟熇舨可袝袠O殿大學士李春芳致仕。春芳乞休疏凡五上,上察其誠懇,乃許之。”
著名軍旅作家、記者李伶2020年10月9日在《鎮(zhèn)江日報》發(fā)表文章介紹本文作者李洪文及考證成果
大明首輔李春芳五月初一、初五、初十、十五(十六)又接連請辭,最終穆宗皇帝恩準致仕。這在當時的大明官場,應該是一個熱門話題。
李春芳本是江寧府句容縣人。既然是江寧府家鄉(xiāng)人構陷誣告,大明當朝首輔李春芳十八天時間五次上疏皇帝堅決要求辭職,目的就是“以作言官彈擊之氣,示在位曠瘝之驚”,穆宗皇帝無可奈何且深為感動,最終只好恩準李春芳辭職。既然江寧府的官員構陷誣告,絲毫沒有家鄉(xiāng)人情誼,所以致仕之后的李春芳直奔揚州府而去,徑直去了興化縣。從此對外宣稱自己就是“興化人”,以此來抗議江寧府的誣告。
后來李春芳父母親在興化去世之后,李春芳又萌發(fā)了全家從興化搬回老家句容的想法。葉落歸根,人之常情。況且李春芳童年生活在茅山,青少年時期在句容讀書,為官之后曾回句容,縣志和家乘均有記載?!埃ɡ钗亩ǎ橹T生時,讀(句容華陽)書院”,“官翰林給假南還(句容)”,“月潭踵門持楮求書,并請踐約。公書前律,笑解所系玉帶,并西番所進番經一冊(金百兩)付之”。(見《乾隆句容縣志》四卷“玉帶樓”和《李氏別記》)
李春芳決心離開興化,讓父親李鏜葉落歸根,自己也返歸故里句容茅山童年生活過的地方,將來子孫后代也要“松楸世守”。
回到家鄉(xiāng)句容的李春芳,隱居在茅山華陽洞附近,此地是“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自己曾是朝堂上真正的宰相,現(xiàn)在林泉云鶴,早已是神仙中人了?!段饔斡洝沸6ㄍ旮?,書中已經藏有李春芳姓名字號,哪里還需要再署真姓名,所以僅僅署名“華陽洞天主人?!保驗槔畲悍荚凇段饔斡洝分蓄A言“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見李洪文《句曲詩綜》259頁注釋)
羅萬化等《南京禮部合祭文定公文》有“故先生之曩昔被讒解綬而歸也,天下莫不悵然失色而猶翹然冀其復來,及先生之歸而坐享名壽,福祉之盛也,天下又莫不忻然以為仁德之報而天綱之恢恢,今先生之一旦捐館舍而仙逝也,天下之知先生者,固莫不聞訃涕淚,而不知先生者亦孰不欷歔咨嗟而徘徊?!惫鶓傅取赌暇├舨?、兵部合祭文定公文》有:“聘等夙仰公之范而服公之誼,茲忝列舊京又幸邇公之鄉(xiāng),倏聞訃音,悲悼何極!”
蓋棺定論,有光句容。
“被讒解綬”,是還李春芳一個清白,“讒”字是定論,當年的南京言官(七品)王楨就是“誣陷”首輔(一品)李春芳而使之“解綬”。南京禮部、吏部和兵部通過祭文表達了對李春芳去世的哀悼,也同時與進“讒言”的“王楨”劃清界限?!靶疫児l(xiāng)”是對李春芳“有句容之家卻難回”的委婉道歉。“邇”即“近”,有南京距離李春芳“句容家鄉(xiāng)”很近之意,當年李春芳請求皇帝讓弟弟李齊芳到南京任職都督府都事,為的是方便李齊芳替自己照顧句容的老母親。一個“邇”字,也表達了南京吏部和兵部同時對當年王楨“讒”言使李春芳致仕之后不愿回到距離南京很近的句容家鄉(xiāng)而去興化之歉意。李春芳“致仕興化”“不回家鄉(xiāng)句容”確有難言之隱,其本質是句容雖有老家,一品首輔被南京七品言官讒言解綬,奇恥大辱,確實是無顏以回。
葉落歸根,李春芳晚年葬父母于句容,再回家鄉(xiāng)“桑梓定居”,此時早已寵辱皆忘,又告誡子孫在句容要“松楸世守”。
總之,《西游記》中的“華陽洞天主人”之實質就是影射李春芳雖然致仕直奔興化,情非得已,自己其實就是標標準準的“句容(主)人”。別人衣錦還鄉(xiāng),榮歸故里,自己當時其實是句容有家難回罷了。

↑2021年3月4日參加鎮(zhèn)江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任振棣會長組織的學術交流活動后,作者拜望祝誠副會長(鎮(zhèn)江師專原副校長、鎮(zhèn)江高專原校長、江南大學太湖學院原院長)(左)。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