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捉蟲往事
【童年拾趣作品系列作品之三】
原創(chuàng):王春梅
我小時候中國剛步入七十年代,家家生活都是很拮據的,加之孩子比較多,每天粗米大飯的能維持生活就不錯了,連能吃到個雞蛋都像是奢望似的,更別說能吃到好吃的了。得好長時間媽媽才能給我們煮個雞蛋拉拉饞,那香甜的味道可真令人陶醉呀 ,我們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
那時我們所在的巴彥縣興隆鎮(zhèn)經常停電,晚上總是漆黑一片的,學習都要點小油燈。后來稍長大點了,才開始能正常用電了,一到晚上心情也豁然開朗了 。但最讓人高興的是我們鎮(zhèn)上的正大街間隔挺遠的距離,安上了昏黃的路燈。
就在那年夏天,我們這條街上20多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們,不知道聽誰說的:“小雞要是吃了一種叫拉拉蛄的飛蟲,會很愛下蛋,而且下的蛋會更香呢!”
拉拉蛄也叫螻蛄 、地拉蛄、地狗子、水狗等,它是一種全身黑褐色的飛蟲,而且是害蟲。有一個梭形的頭部,連著長的腹部,背部有小翅膀。頭上有兩條絲狀觸須,有六條足、兩條前足各帶四個齒兒。都說它是地下工作者,海陸空總司令,這是我沒抓到它之前完全不知曉的,聽說它咬人很疼 ,所以有些害怕它,可聽到它有那么大的用處,很好奇也要壯壯膽,有了非常想多捉一些它們的沖動。都說拉拉蛄喜歡晝伏夜出、喜歡光亮、喜歡動靜,想抓住它就必須弄出大聲音來吸引它們。

在打聽了一些情況后,那天白天我在家里四處搜尋,終于找到了一個還沒來得及被丟棄的掉了很多瓷、而且破了一個大洞的中等大的搪瓷盆子,又找了一個結實的小硬木棒子。盼著早點黑天 ,好和伙伴們一起去抓拉拉蛄。吃完晚飯終于看到大街上的路燈亮了 ,大家不約而同的出來,每個孩子都穿著樸素的半截袖、短褲子,不少孩子衣褲上都是補丁羅補丁的。和我一樣都拿著破盆、破大茶缸子、小木棒或小鐵棍,還有一個蓋子上扎眼的玻璃瓶子。瓶蓋上扎眼為了能透空氣,以免憋死捉到的拉拉蛄。那時在大街上很難看到汽車 ,馬車也非常少,只有富裕的人家才能有一輛自行車,所以根本不用考慮車馬安全問題。我們興沖沖的一起奔向路燈下面,仰頭看著高高的路燈泡周圍的黃光圈附近聚集飛舞著密密麻麻的黑蟲——他們說那基本上都是拉拉蛄,我們多么渴望能長出翅膀飛上去,一手就能抓到一大把拉拉蛄呀 !

可是不行,得靠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行動來獲得。于是路燈下三五成群的孩子們,拿著手中的盆子、缸子,盡量跑到最接近拉拉蛄群的下面使勁的敲打,聚精會神的看著附近,無限的渴望著能吸引更多的拉拉蛄到跟前并落到地上。有時你跑、敲得正歡時,感覺到脖子后面突然一陣刺痛,于是下意識的立刻伸手去拍,一下子就拍到了一個拉拉蛄,原來是被它咬了一口,可真氣人!于是使勁的捏住,往地下猛的一摔,然后再踩上一腳:“該死的,讓你咬我”!然后還是把它放到瓶子里。
每當欣喜的先看到忽然飛落到地上的拉拉蛄,就馬上蹲或跪下,迅速的用手掌啪的一下按在它上面,就感覺那大蟲子在手下掙扎著,弄的手心有些癢癢,及其不舒服又有點害怕,但為了那香雞蛋呀,也得壯著膽,趕緊小心翼翼的把手掌露出個小縫,如果縫露大了,狡猾的拉拉蛄就會噌的一下飛走了,那就白費半天力氣了??吹剿臏蚀_位置趕緊用手捏住它的頭部,滿心歡喜的放入自己的瓶子里,勝利的成就感溢滿心中,然后再接再勵跑動著、敲打著,抹著汗水,盼著再一次快一些抓到另一只,多么希望一會兒就能捉一大瓶子呀!可那是非常難的,盡管燈泡附近是一大群飛動的拉拉蛄,但它們好像也有反偵查能力似的,讓我們一晚上能抓到的卻是寥寥無幾的。有時拉拉蛄群也會偏離路燈飛向別處,我們就在下面盯著,跟著他們跑動著。有時聚精會神的看著這些成群飛蟲,如果發(fā)現有個別飛的稍低些,就立馬盡力往高一跳,使勁用手掌往下一扣,也有會打落到地下一只的。如果好長時間沒有抓到它,我們也會跑向自己認為拉拉蛄更多的路燈下,以期有更大的收獲。雖然路凸凹不平,有時會崴一下腳脖子,那卻全然不當回事兒 。有時也問問這個,問問那個:“你捉到多少了?”“我才捉了十多個呀!”“你呢……”?當看到有的小朋友捉到20多個的時候,真有些太羨慕了!心里不禁佩服人家咋那么厲害呢?真行??!半個街路燈下叮叮鐺、啪啦啦、哐咚咚、鐺啷啷的聲音此起彼伏、間雜著瓷盆蹦瓷的聲音,還有孩子們樂此不疲不斷跑動敲打的身影,真是好不熱鬧,讓人無不興奮和歡樂!不知不覺夜深了,大家有些疲累、困倦了,都要回家了。一邊往回走一邊比較著今天誰捉的最多?誰捉的最少?捉得多的裝了多半個罐頭瓶子,而少的卻只有十幾只。用鐵棍的把盆子底都敲掉了,那敲出來的聲音就不那么響亮了,于是就扔了打算明天再換一個盆兒、也有把木頭棍子也敲折的也扔了、有的孩子臉弄的像小花貓似的、還有的鼻子尖上被蚊子叮了個大紅包,著實滑稽可愛,是太好笑了!
到家后太晚了,把瓶子放在角落里倒頭就睡了。第二天早晨起來趕緊拿起我的勝利果實,打開雞架門。咕、咕、咕……的叫著僅有的兩只小雞到跟前來,從瓶子里倒出一只拉拉蛄扔在它們前面的地上,于是小雞立馬都來搶食,當然是沖鋒在前的先下口為強了,看著小雞兒們渴望的眼神,于是就多倒出幾只來,雞兒們就開始瘋搶著。我暗喜:“吃吧吃吧,多吃點,明天我再給你們抓,好給我們多下幾個蛋呀”!仿佛煮熟的、熱氣騰騰白白嫩嫩的大雞蛋已經來到嘴邊了,不知不覺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 現在的人們的生活水平可謂突飛猛進,雞鴨魚肉蛋奶等等極度豐富,山珍海味擺上餐桌也不是稀罕的事兒了,甚至都吃膩了,多數平常日子都比過去過年時吃的好了,再也看不到以前各地“捉蟲大軍”的身影了。
(此文寫于2018、12 已經發(fā)表在2019年12月26日出版的《自強》雙月刊2019年第6期上。)
原創(chuàng)作者簡介:王春梅,筆名傲雪凌寒,70后,黑龍江省巴彥縣人,就職于中糧貿易所屬糧庫。為靈魂謳歌,讓文字炫舞!愛好文學、運動、唱歌、攝影、旅游。哈市作家協會會員、哈市詩詞楹聯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楹聯家協會會員、《人民日報》官網會員。創(chuàng)作的新詩、古詩、散文、童謠、三字經、報告文學、小說多次在縣、省、國家級報紙、書刊、雜志、微信公眾平臺、網官上發(fā)表,并且多次獲獎。


????本平臺編輯制作王春梅,如有要在本臺編輯、設計、制作發(fā)布美文、廣告宣傳等鏈接的,可與之微信聯系。王春梅將有償為您撰稿設計或制作 微信: xxzj51314 請您非誠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