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亦同
?“石士”者,王家干先生也。他久居六合,“覓石覓詩覓知音”。我可謂他“覓詩”的知音,他則是我雨花石欣賞美學上的啟蒙者。1992年立春,中華奇石展暨第二屆雨花石展評會在清涼山崇正書院開幕,《青春》月刊約我寫了篇萬字長文《金陵石頭記》,此文中有段《石癡們的故事》第一個介紹的“石癡”就是家干君。他以詩人的熱情和組織家的才干聯(lián)合一批石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大鐘亭公園舉辦了雨花石文化史上第一次私人收藏公開展。為了讓更多人通過參與賞石活動提高欣賞品位,擴大雨花石文化影響,他曾將自己的一枚妙品長期展出,征集題名,一時傳為佳話。
此圖系家干君所藏“無名石”圖,實為其廣泛征題之“有名石”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干君多年前贈送我的兩枚雨花供石,尤為我所珍愛?!对娐坊ㄓ辍肥珍涀咀?08首雨花石吟,唯獨缺了家干君的藏品,豈止是“遺珠之憾”,簡直就是老眼昏花“不識泰山”。這不,老友“補過”來了。南窗下攝得雙石影,與家干君通電話議石后,感賦八行,以謝石兄,也回贈“石士”并與同好分享:
紅與黑,肝膽石
置于案頭幾多時
風來,鎮(zhèn)紙
屏息,閱世
無字天書
星光來儀——
伴我晴窗夢
吟我雨花詩
“肝”石
“膽”石
本文作者馮亦同
馮亦同,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一級作家,2014年國家公祭日詩經(jīng)體《和平宣言》作者。原南京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江蘇省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副會長?,F(xiàn)任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顧問、省市詩詞學會顧問、市作家協(xié)會顧問。
著有詩集《紫金花》、《男兒島》、《牽手樹》,評論集《紅葉詩話》、散文集《鑲邊的風景》、《金陵心記》,散文詩劇《朱自清之歌》,傳記《朱楓傳》等;編著有《名家筆下的南京》、《詩人眼中的南京》(收入?yún)矔犊蓯鄣哪暇罚赌暇v代經(jīng)典詩詞》(收入?yún)矔镀纷x南京》)、《南京詩歌地圖》等;為第二屆中國文化藝術(shù)節(jié)開幕演出的《金陵神韻--南京歷史名篇大型詩歌朗誦音樂會》、首屆“名城會”開幕演出的大型民族交響樂《和平頌》擔任撰稿。作品曾獲南京文藝獎、紫金山文學獎,省市“五個一”工程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