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靈兒詩詞
云浮頭條


〖河滿子〗仙境逸游旅雁影
中國 ★ 靈兒
船去蓮河逸興,劃槳吾欲波深。駕起長風追夢遠,緊隨歡雁天音。熾戀波中荷芳,待守回信山門。
何笑更年人瘦,只懷羅袖香凝。任是蒼鷹多恨水,滿提弦諾琴箏。雖去海疆成寂,亦歌柔謠曾經(jīng)。

疊翠仙山映天湖,彩云一抹點幽圖。
流泉飛瀑珠簾掛,懸閣丹崖清鏡鋪。
火鳳逸云尤是愜,金龍吐水更為殊。
生來旖旎羞明澤,唯伴簫風冕冠酤。

〖臨江仙〗仙境逸游旅雁影
中國 ★ 靈兒
十里蕊花煙水帶,東風吹落斜陽。一舟剪浪挑巴江。櫓搖多少夢,浮在水中央。
欲捧清波無數(shù)縷,幽幽輕洗心香。曉拂晚月憶癡狂,胸中情未老,不愿說滄桑。

早覓峰峭入遠山,微風作伴露珠沾。
青嵐淡霧環(huán)溪繞,鵲鳥啼聲漫谷歡。

〖芳草渡〗仙境逸游旅雁影
中國 ★ 靈兒
梧桐處,蓼花初。沾香蓮,雨才收。仙景風物正堪柔。人去后多少,憶在心頭?
眺鴻遠,羌笛怨。山如黛,月如鉤。渺渺此澄波一片。笙歌散,魂夢斷,倚舟苦。
花染嶺峰顏色俏,紅黃青紫媲春嬌。
眸含錦繡心頭駐,樹葉謙姿歲馀邀。

花染嶺峰顏色俏,紅黃青紫媲春嬌。
眸含錦繡心頭駐,樹葉謙姿歲馀邀。

自從黃金時段
最后一捆麥子歸倉
一朵朵祥云安家入戶
夏的腳步又近了
排好隊,我認領前世
在雁翔飛的曲子里
搗鼓一室書香
為一棵大樹應有
欣欣向榮
是江南的潮頭
沖開墳頭的淡漠
那些沉睡了的吳歌
一首首站起
昂揚在舞臺
我要捧出
心底的金芳
蘸著云朵們的自由
認真書寫
此刻的桃源
如果來一陣南風
仙做的精靈們
會打開祝福的瑞兆
交出糧倉的鑰匙

〖點絳唇〗仙境逸游旅雁影
中國 ★ 靈兒
青色平嵐,樹影透照雙川遠。船游波漫,九處灣灣緩。
日上中坪,累坐青石板。臨崖探,靈兒穿澗,鬼見愁折險。

蒼天平日下,暮曠落余陽。野渡南風起,荒墟泣澗旁。
游人垂淚去,宿主返巢忙。大雁途遷陟,狐狼月夜狂。

越嶺林岑翠,斑鳩跳過頭。炎光直入謁,躡影吼出猴。
瀑水人焉至,蝱蟲草木仇。邊蠻彝化處,孟惑孔明愁。

“鳳鳥”,“鳳凰”也。其雄為“鳳”,雌為“凰”。鳳凰現(xiàn)身于世,謂之“鳳凰來儀”。惟人間有德位相配之圣賢,鳳凰方現(xiàn)身?!傍P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音扶)!”“河”者,“黃河”也;“圖”者,“河圖”也。伏羲氏之時,有“龍馬”出于黃河,其背上有圖,圖上有五十五個黑白點,伏羲氏據(jù)此而創(chuàng)“連山易”,且以此治天下。是故,“河圖”為“道之元”,“易”為“道之原”,《周易》為“道之源”。“源”者,有跡可循;“原”者,有道有理;“元”者,道法自然。由“元”而至于“原”,由“原”而至于“源”,由“源”而至于“流”。修道者上溯,得道者遵從。

圣賢君子,“素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由《注疏》所說而言,自帝舜至于此時,已歷時千余載,“帝道”降為“王道”,“王道”淪為“霸道”,當時諸侯無不是行霸道者,然而,帝舜之《韶樂》竟然能傳至于今。然而,德如帝舜者,可聞而悅;若不修德,雖有《韶樂》,其誰能樂于聞之?由《集注》所說而言,人所作之樂章,必與其德相配。世俗之所謂樂章,有“陽春白雪”之類,能作之者,必是雅士;有“下里巴人”之類,能作之者,亦必是俗人?!渡貥贰分氨M善盡美”,亦因帝舜之德通達于天也。《注疏》乃是從“聞者”言,《集注》乃是從“作者”言。德之大者,方能作出雅樂,方能喜好雅樂。在現(xiàn)實之中,固然“曲高和寡”,然而,“作樂、作曲”者,其德呈現(xiàn)于樂曲之中,非能有意求“高”之所能;“聞樂、聽曲”者,則當修己之德而聽聞雅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