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爺爺的祭日
文/席立常
五十六(1965)年前的今天,農歷六月十三。是爺爺的祭日。爺爺享年七十七歲,那年我十一歲。
那天早晨,上早學的我放學回家,一看大門關著,就繞道后鄰居家,從后吊窗喊我爺爺,欲問我奶奶和我母親做什么活去了?可從屋里傳來了爺爺一聲"啊"的回話。這是我聽到爺爺的最后一句話。

不一會奶奶母親軋碾子回來開了門,我去西屋哄推還在酣睡的五歲三弟起來吃飯。老三一屁股從炕上坐起來剛睜開醒醒的睡眼,就從當院里傳來奶奶的高聲說話:恁爺爺不行了!
消息不翼飛出,鄉(xiāng)鄰們前來幫忙,一些人給爺爺穿戴上壽衣,抬到了當門的臨末床上。半晌接信趕到的我大姑看著一息尚存的爺爺親親的喊著:叔,叔。當時還有意識的爺爺朝右側大姑的方向扭了一下頭。只是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又過了個把小時,張口向外呼氣的爺爺終于吐盡了最后一口氣。院子里頓時蹦發(fā)出一片哭聲。連續(xù)三天的時間里,我和十歲的二弟左右牽著父親的衣角,邊陪著父親,邊聽著父親哭爹喊娘的痛哭涕嚎。三天的下午,安葬了爺爺。

爺爺兄弟三個,他的大哥叫席連發(fā),身高體壯,抗了一輩子的活,五十多歲就去世了。因為窮,連個媳婦也沒娶上。他二哥,席連友,抗活編藍子,熬了一家人家。六一年走的。屬牛的我爺爺名叫席連富。為謀生抗活打短,幾次下東北,一生奔波。晚年的爺爺趕白虎寺集的時候較多,一次我跟爺爺去白虎寺賣了一次熟花生,見一個人嘗了兩個就走,我見了就要起身追,爺爺一見順手抓住了我。爺爺常提著個竹籃戴著呢子禮帽去白虎寺趕集。然后買回條大鯰魚我們都跟著爺爺分享過濃濃的白色魚肉湯。有一次我們看著搖頭擺尾的鯰魚好玩,索性把鯰魚撒在了水缸里。但還是被撈出下了鍋。
三年自然災害度過以后,孝敬的父母為了給年邁的爺爺增加點營養(yǎng),經常在吃飯時給爺爺床榻旁奉上個熱騰騰的白面饃,我們則是在飯桌上啃硬邦邦的黑餅子窩窩頭。這時候饞涎的欲望不由得我把腳步挪到了爺爺的床前,企望著爺爺手上唯一的白面饃,給我賞賜一點。每到這時慈愛的爺爺就總是撕下來一口遞給我,堵堵孫子饞涎欲滴的口水。
五十六年眨眼間過去了,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百姓生活大改善,白面饅頭家常飯,雞鴨魚肉司空見慣。愿爺爺也和我們現在一樣,吃不愁穿不愁,在另一個世界過著如意的生活。
2021-7-22,農歷六月十三

審核/沈新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