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引領雙擁工作向更好更高質量發(fā)展,8月12日下午,羅湖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以“羅湖新時代雙擁大講堂”為平臺,持續(xù)開展送黨史“進軍營”專題宣講活動。羅湖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何紀文、副局長曾劍鋒、何朝陽、陳艷等領導出席,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局機關黨員干部以及駐區(qū)某部官兵等參加活動。
在送黨史“進軍營”專題宣講課堂上,特邀被毛澤東同志稱為“農民運動大王”、無產階級革命家彭湃烈士孫女、黨史學習教育市委宣講團成員彭伊娜進行現(xiàn)場講授彭湃烈士革命事跡。
1896年10月22日,彭湃出生廣東省海豐縣海城鎮(zhèn)一個工商業(yè)大地主家庭。1921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初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0月,在廣東海陸豐地區(qū)(今汕尾市)領導農民武裝起義后,建立了海豐、陸豐縣蘇維埃政府,這是中國第一個農村蘇維埃政權。民主革命時期,彭湃開展農民運動,撰寫《海陸豐農民運動》一書,成為當年從事農民運動者的必讀書,被毛澤東稱為“農民運動大王”。由于叛徒出賣,1929年8月30日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時年僅33歲。2009年9月10日,彭湃烈士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彭伊娜圍繞《信仰的力量》作了專題講授爺爺彭湃烈士短暫的革命理想人生。從彭湃烈士為尋找信仰到踐行信仰、堅守信仰、無私奉獻的一生;從一名海歸富三代、富家四少爺到中國農民運動的開創(chuàng)者;從成立中國第一個海陸豐蘇維埃和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者到打響了中國共產黨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南昌起義領導者之一。
彭湃烈士的一生是頑強拼搏、不懈努力奮斗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民運動的開創(chuàng)、探索和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彭伊娜的授課生動再現(xiàn)了一個鮮活的農民運動大王的歷史真實畫面,她深刻闡述了一位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革命是要站在大多數人的利益去奮斗的偉大精神。
彭伊娜的授課內容史料翔實、內涵豐富、人物鮮活,課堂上鴉雀無聲,現(xiàn)場官兵深受教育。大家一致認為,羅湖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持續(xù)開展:送黨史“進軍營”專題宣講活動,彭湃烈士革命事跡生動感人。
駐區(qū)某部隊負責人表示,彭老師給官兵帶來的彭湃烈士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生動形象,在專題課堂上,領略到彭湃烈士為尋找信仰、踐行信仰、堅守信仰、無私奉獻的一生,尤其是讓我們體會到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大餐以及信仰的魅力,我們一定要牢記初心使命,繼承和發(fā)揚彭湃烈士的偉大精神,為繼續(xù)推進部隊各項建設向更好更高質量發(fā)展作出應有貢獻。
據了解,羅湖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自成立以來,始終聚焦服務國防和部隊建設新使命已形成新常態(tài),探索搭建了“羅湖新時代雙擁大講堂”平臺,尤其是今年持續(xù)開展的送黨史“進軍營”專題宣講活動以來,深受駐區(qū)官兵熱烈歡迎,直呼官兵無需走出軍營,就能享受黨史學習教育大餐,為部隊建設高質量發(fā)展注入了新內涵新動能。
攝影攝像:劉愛平
視頻剪輯:劉愛平
文字編輯:劉愛平
文字編審:劉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