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簡志(組章)
張新平
題記:絲綢的葉從第一棵樹落下來,腓尼基的紅便浸染歐亞大陸的路。

1.絲綢,故里在東方的盡頭
5000年前的半個蠶繭,在山西西陰村發(fā)現(xiàn)。
4700年前的絲織物,出土在浙江吳興錢山漾。
4000年前的甲骨文,便有龜字記載蠶絲。
回望西漢,坐鎮(zhèn)長安的漢武帝,理想高于天。年輕的使者張騫帶著囑托,艱險的鑿空二旅,浩浩蕩蕩,開拓了中國絲綢走向西域的通路。
進入唐朝,37批外來使節(jié)來長安,以身著絲綢唐裝為榮。大唐氣象,成為絲綢之路上不朽的盛事,昭示那個開放大氣、八面來風(fēng)的朝代。
公元前48年,古羅馬帝國喜慶宴會上。愷撒皇帝展示了他的一件中國絲綢長袍。很快,這種色澤艷麗、質(zhì)地柔軟的衣料,便風(fēng)糜歐洲。
絲綢。在想象中更加奇妙而神情,遙不可及。神秘的絲綢之路。馬幫,駝鈴,車轍,綿延萬里,橫跨歐亞大陸,沿續(xù)十個世紀(jì)之久。
滄海桑田,不可逆轉(zhuǎn),數(shù)次淹沒這條曠世之路。撥開厚厚的黃沙,依然觸摸到,它的脈搏還在跳動。

2.河西,漢銅奔馬生生不息
跨過黃河,地勢漸漸隆起,水氣漸漸稀薄。這便是廣袤的要塞之地河西走廊,絲綢必由之路的咽喉。
綿綿祁連山,水草豐饒?;羧ゲ∵M軍河西走廊,策馬揚鞭,暢通絲綢之路,葬他的墳?zāi)?/span>也修成祁連山形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多少壯士流連河西走廊,深情吟誦當(dāng)初邊關(guān)要塞戌時從軍的情景。
當(dāng)年河西四郡的首府武威,一尊漢銅奔馬,依然栩栩如生。無法抹去的腳印,再現(xiàn)曾經(jīng)有過的繁榮和夢想。
酒泉之前僅有泉水。相傳霍去病將慶功酒注入九泉城下的泉眼,泉水頓時充滿了酒香,亦有酒泉之稱。
金張掖,漫地丹霞花香。億年的煮海,熬成這片集雄奇幽于一身的多彩地貌。“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 ”。
在河西曠野,諸多的墓葬上面,都有一堆封土。堆堆封土下面,埋葬著多少曾經(jīng)有過的輝煌與慘烈?
河西走廊,曾經(jīng)多個民族遷移的十字路口。血腥風(fēng)雨的古道上,孕育活躍了諸多草原民族文化。
絲綢之路,永不消失的駝鈴,滿地信仰,一灘堅韌。石窟,壁畫,簡牘,比比皆是,無聲勝有聲。

3.山丹,軍馬眼睛透著血絲
焉支山下。解甲歸田的軍馬,透著一幅不羈的神情。
公元前121年?;羧ゲ÷暑I(lǐng)西征漢軍,在這里創(chuàng)建皇家軍馬場。鐵蹄聲悠悠2000年,感受絲綢之路的篝火與心跳。
出征的塵土飛揚,萬馬嘶鳴。一碗碗酒被仰脖喝光,一只只酒碗被摔得粉碎。草尖上的滾雷,四足傳遞血性的激烈。
從此,一團團火焰穿過遼闊的縫隙,在河西走廊騰起。熾熱的狂飆,踢飛一支支箭矢。邊塞的希望,不再日落日出。
九月的天空,看得見鼓點的漣漪。大馬營草原上,空氣在燃燒。。一道道馬脊,如一望無垠的霞云在追逐,天地起伏。
故鄉(xiāng)和景點,邂逅黃沙百戰(zhàn)的一匹馬。孤煙升起,又一陣仰天長嘯。脫疆而出,在席卷天下的風(fēng)中湯湯地流淌。
無論風(fēng)云怎樣交替,這里的馬,喜歡安靜地吃草,享受人的撫摸。將臉貼近它的瞳孔,能看到先祖奔馳草原的畫面。
期盼回家,是戰(zhàn)馬與詩歌相同的耳語。放馬歸山,兩匹馬在隔著欄桿親昵。父子得閑安,風(fēng)花雪月便樂在尋常百姓中。
一匹匹黑種馬,馱著日月奔跑。倔強,不肯跪著求生。
4.額濟納,且耕且戌造就美麗
祁連山下,有個曾經(jīng)美麗的額濟納。如今,只有一棵棵血色胡楊,支撐著一地荒涼,留下燦爛的文化遺產(chǎn)。
漢軍出使河西兩千余里,驅(qū)逐匈奴飲馬延海。隨后,18萬屯田大軍,且耕且戌,一時富饒的情景勝出江南。
在這里,發(fā)現(xiàn)數(shù)萬屯戌文書的漢簡。拂去兩千年歲月的風(fēng)塵,這些古文字突然展示面前,令人們驚喜震撼。
青山在滄桑中滾動,接受砂礫研磨,功德歷盡。毛烏素模仿鳥獸的超脫,或飛或行,覺醒的魂感念東方。
千年遺事。失落的是,一座座烽燧,一段段城垣,一片片胡楊林。深埋于沙塵的碎瓷,木鞋,還有小佛像。
鳥飛走了。那個且耕且戌的傳說,曾經(jīng)是沙漠深處的那道風(fēng)景。一種超凡的愈越,在自然與文明之間彷徨。
千年滄桑,荒涼了額濟納。肆虐的風(fēng)沙,吞噬著昔日的繁華,掩埋了昔日文明的光芒,卻阻斷不了生命的流水。
不認(rèn)輸?shù)?/span>額濟納。還沒睡,心向著盛世,數(shù)著星星。

5.嘉峪關(guān),橫刀立馬長煙大漠
一脈殺氣騰起,立馬的長城西去為止?
玉石障,銅的嘶鳴。停在隘口,鐵青著臉,隱約西域的跋涉中,扼守祁連山谷的脆弱與騷擾。
天門關(guān),鐵的冷嘯。帷幕深處,系馬磨劍,一扇樓門,沒有鑰匙開啟,也無須鑰匙開啟。
幾匹痩駝啃著枯草,在古典景色里悠晃。孤峙的關(guān)樓,悄然等候昆侖的鷹,一種鉛色由遠(yuǎn)而近。
嘉峪城。夢見千秋腳步,丈量著紐帶,每寸張力都踏踏實實。喂養(yǎng)著數(shù)得清的花草,都出其不意。
600年關(guān)城無恙,野心的箭頭觸壁落地。那只號角,那掛鐵蹄還在。吳語般的擊石燕嗚還在。
-塊漢磚,便是見證一片眼神。走出城垛,氈包,不知何時別離,也無離別,江山排列在胸前。
強轉(zhuǎn)衰,衰變強,鐵律翻篇。沒有偶然,也不容選擇。一股清新,穿越羅城,穿越甕城,穿越重重埋伏。
閉上眼睛。怱略晝與夜,往曰的雄心還在關(guān)口。
6.莫高窟,鐫刻絲綢盛世奇跡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敦煌。茫茫沙漠上,矗立的一個響亮名字。它真正的不朽,源于這里黃沙淹沒不住的佛教石窟群。
莫高窟,位于敦煌東南鳴沙山上。公元366年始,開鑿造佛沒有停過,痛苦與遺憾至今也未停止。
滿山大佛,700對眼睛,有序分布在30米高、1.68公里長的斷崖上,鐫刻著一絲絲綢的飛天夢。
敦煌壁畫,墻壁上廣博的圖書館。
一幅《張騫出使西域圖》,重現(xiàn)2000年前探訪西域的記憶。駱駝、馬驢組成的商隊,出發(fā)前的祈禱。一路找水,治病,捕魚,活生生的畫面,動人心魄。
《五臺山圖》。是全景式形象壁畫,描繪了方圓晉冀陜的山川地形,與人文風(fēng)情。辛勤的農(nóng)夫,守關(guān)的士卒,風(fēng)塵仆仆的使者,絲綢路上的情景躍然畫卷。
別了無限思維,胸中縱有極樂凈土。一座有光芒的莫高窟,讓荒涼擺脫昏暗,透出不杇的日暈。
一截歷史便沉淀這里。

8.高昌,屹立黃土的熾熱古城
走過大漠,是火焰山腳下的吐魯番。高昌,這個最熱?2?4地的古城,混沌中生出西游的重重幻影。
屹立30米黃土高臺的高昌古城,繁華長達(dá)1400多年。駱駝停留蓬蓬草前,傾聽腳下的流水聲聲。
這座古城,肅穆,莊重,浩氣。夯筑第一道城堡土墻的,卻是一群疲憊不堪,滿身傷痛的中原將士。
休養(yǎng)生息。戰(zhàn)馬拴住了韁繩,倒映著布滿血絲的眼睛。今夜無人高歌,只有曠古的長風(fēng),獵獵作響。
兼容并包。西域的葡萄,在此植根碩果。而這里釀造的葡萄酒,清亮里凝結(jié)濃稠的風(fēng)骨,回味塞外。
沙礫,填滿無盡的空曠。從中撈出一輪月光,逆行含苞,一層層向日葵向著同一方向傾斜,燦爛東方。
戈壁灘上的足印,被時光漸漸吹老。歷史與今天,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xiàn)代的絲綢之光,還在古城閃耀。
9.樓蘭,絲綢古道的神秘鏈條
敦煌西去,便踏上驚險的樓蘭古道。
大漠孤煙直。那里有茫茫的荒漠戈壁,奇特的雅丹地貌,神秘的羅布泊,遺棄的古城廢墟,還有最后的羅布人。
無聲世界里,沿途不時看到,一座座矗立2000年的漢代烽燧。它古老而滄桑的身軀,延續(xù)著絲路走向與歷史。
公元3世紀(jì),塔克拉瑪干的漫漫黃沙,漸漸掩蓋了樓蘭古道的喧囂。沉寂的大漠之海,惟以死人枯骨為才標(biāo)識。
36郡國都市的遐想,吸引探險者紛至沓來。歷經(jīng)千辛萬苦,乘坐的駱駝都渴死了,終于找到有雕刻字畫的木板。
木雕,泄露了天機。尼雅。米蘭。三間房。當(dāng)年八面來風(fēng)的綠洲,只剩下漫漫黃沙,還有枯死的胡楊訴說往事。
漢簡。寺院。女尸。古籍。石柱。斷墻。廢墟。遺址。這些深埋沙海的燦爛文明,正悄悄地掀開它的神秘面紗。
一粒沙,映射前世來生的滄桑。去尋找那個藏經(jīng)洞,拓取一枚劍刻的漢將軍印。在無盡的曙光里,認(rèn)出你痕跡。
樓蘭古道的許多謎,還沉寂在流沙中。
10.庫車,西域音樂的綠洲故鄉(xiāng)
繼續(xù)西行,至古龜茲國的綠洲。
縱橫兩千年。一只鷹,坐化為一尊佛像,龜茲便成了一方祖庭。當(dāng)年盛行的胡樂,沒有留下蛛絲馬跡,去了何方?
不斷追問王府,一切仿佛沉默。也許龜茲樂舞的音符,正散落在熟悉的某一首歌中,正等待著將它的凡音重新拾起。
大峽谷深處,日夜縈繞一曲曲動人的音律。悠遠(yuǎn)的樂聲,乘著藍(lán)馬車穿行。孤獨的音色,如泣如訴定格為無邊的懷戀。
累遭浩劫的克孜爾,一念皈依根植龜茲之樂,撒下曼陀羅諸花。玄裝取經(jīng)回去了,滿懷著剎那一悟的慈悲與清朗光輝。
一只貝殼,引發(fā)了龜茲樂。生命起源與進化,金戈鐵馬,遠(yuǎn)古的汪洋幻化成沙海綠洲,在音樂里交融,浩浩蕩蕩。
一部經(jīng)典<十部樂>,融合絲綢之路各民族的音樂。嘟嘟克笛引領(lǐng)的恢宏旋律,充盈著史詩情懷,美得讓心流淚。
由人心生也。沒有疆界,沒有邊際,舒展無窮盡,可以抵達(dá)無所不及的境地。向觀音借一千只手,云霓之舞開始。
沉緩的長調(diào),徘徊著一種永久的悲壯。
11.和田,絲綢飛揚的于闐故國
西部的太陽,點燃一茬茬祭火,照亮和田的日日夜夜。
光輝獨厚的綠洲。背靠巍巍昆侖,面向滾滾黃沙,萬物萌生在血滴的甘露之中。
一條追憶雨季的喀什河?;筐B(yǎng)一地滾沸的熱土,妖嬈地盤旋幾百萬年,寧可緘默,從不嘆息。
叢生的豐乳,滋潤著大漠與墨玉的前世來生。公元前2世紀(jì),古老的塞人敲響齊心之鼓,在這里建立于闐王國。
喜歡絲綢的于闐國王,渴望發(fā)展桑蠶織綢業(yè)。與中原通婚,獲得蠶種。派員使唐,學(xué)會古老的織絲法,傳承天山南北。
夜幕垂下,故城滑向淺睡的絲之綢里。隱隱雜沓的馬蹄,還在遙迢的月光下耕耘商道,看得見那尖嘯的旌旗與煙塵。
白雪節(jié),點燃冰的火焰。曠世的眀媚,沸騰著牧歌與腓尼基紅的海洋。千絲萬縷的綢,纏綿著戀人的心。
草木易秋,絲綢之光還在起伏,一道道霓紗依然亢奮。
12.帕米爾,絲綢路上的最后屏障
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號稱冰川之父,世界屋脊。一種神奇的山結(jié)力量,馱起地球上兩條雄壯的山帶。
5億年前的地中海。這里冰川密布,海石堆積,氣候異乎尋常。穿越絲路的最后屏障,只能依靠牦牛、駱駝。
平坦的山風(fēng),撕破了戰(zhàn)旗。冰雪,凍住了錚錚的漢唐鐵甲。絲綢之路的一串串蹄印,鐫刻每一寸海浸的土地。
那個出殼的巍然影子,不再是遠(yuǎn)古童話,是一次次輝煌的千年輪回。號角仍在渾圓里盤旋,還是東方的長調(diào)。
到了蔥嶺,告別一個個石頭屋驛站。一串串悅耳的駝鈴聲,翻越冰磧密布的群山,走向伊朗高原和廣闊的西方。
公元15世紀(jì)后,海上絲綢之路興旺起來。河西走廊也漸漸沉寂,西域大漠更是寧靜,那縷最痩的孤煙還在纏綿。
只有散落八千里路的云和月,引頸悵望。輕輕地自語,這里有過的故國興衰,繁華荒涼,還有撼人心魂的詩篇。
那只古老的鷹,還在矯健飛舞。飛向天南地北的家園,飛向五洲四海的云天。莫忘記:一滴水,能讓萬古蒼涼復(fù)活。
簡介:張新平,筆名欣憑。湖北孝感應(yīng)城人。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xué)。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xié)會.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人民日報》《中國校園文學(xué)》《詩選刋》《湖北日報》《安徽文學(xué)》《西藏日報》《散文詩世界》《寧夏日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