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夜話(五)話說茶飯
●景峰
古往今來,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每天都要喝茶吃飯(盡管優(yōu)劣有別)。茶飯,是人們生活的必需。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茶飯是人的生命每天的營養(yǎng)。若沒有茶飯營養(yǎng),人的生命就會朝不保夕。小時侯,人們提到嫁女,常說"一看茶飯,二看針線",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時我默默在想,將來找對象,一定要找個像母親一樣茶飯針線好的。后來,一切如愿。朋友羨慕地說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真是太幸福了!"
在鄉(xiāng)下那些年,吃飯喝茶不僅是生活所需,而且是待客禮節(jié)。無論誰家來了駐村干部或是親戚朋友,主人先讓座后上茶,有的泡一杯清茶,有的倒一杯白開水。不論怎樣,喝著冒著熱氣的清茶和白開水,客人心里總是暖暖的。接下,主婦開始做飯上飯。那時農(nóng)村條件差,或一碗油潑蔥花甜面條,或一鍋素湯面片,或一盤咸菜拌捋面,吃的是舒心的家常,品的是樸實的鄉(xiāng)情。
那時,我們家生活和衛(wèi)生條件都不錯,隊上下來工作組和機耕隊,總愛往我家派飯。父親泡好一瓷壺加糖的清茶亮葉子,讓客人品味暖心,等待飯點。母親做的臊子面、拉條子、羊肉燜餅,讓他們吃了上頓想下頓。有時工作組因事忙誤了飯點,非要去我家補飯,吃什么都好,并像自家一樣。
在家里,喝茶吃飯是一種待客的禮節(jié)和待遇,在家外,更是一種習(xí)慣和人情。我在新店臺小學(xué)上學(xué)時,學(xué)校東邊不遠處有個車馬店,店主叫老謝,人們就叫此店為"老謝店"。外來的馬路過在這里住店,先在泥爐上熬一大瓷缸濃茶,周圍烤一圈黃饃饃。開吃時馬車戶先給老謝倒一杯熱茶,讓一個黃饃饃,熱情地說"謝爺喝茶,謝爺吃饃。"謝爺憨笑著說"你們喝、你們吃!"最終,老謝沒有喝茶也沒有吃饃。這時,馬車戶們才放開又吃又喝開了。只聽有個馬車戶說"讓人是個禮,老謝樸實厚道,咱們住店應(yīng)該有個禮數(shù)。"從此,"讓人是個禮",又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且我發(fā)現(xiàn),"讓人是個禮",成為生活中熟悉的俗語和熱情的招呼。
今天,生活好了,喝茶吃飯更是錦上添花,今非昔比。但其中飽含的禮數(shù)和文明,讓人飲水思源,更加珍惜!
2021.12.17 敦煌
作者簡介:李茂錦,筆名景峰,中國作協(xié)會員,敦煌市文聯(lián)副主席、作協(xié)主席,勤于筆耕,收獲頗豐,詩歌、散文、小說形式多樣,內(nèi)涵豐富,文筆樸美,雅俗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