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狀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作者第六季序言】2021年1月20日至26日、5月14日至24日 、7月18日至31日、9月4日至13日、11月29日至12月10日,《都市頭條》《今日頭條》等連續(xù)刊載拙作《<西游記>作者究竟是誰?——明代句容狀元李春芳探秘》第一季九篇、第二季十一篇、第三季十一篇、第四季九篇、第五季九篇,共四十九篇文章。
從《西游記》藏名詩到藏名詞,藏名詞賦;從藏姓名到藏籍貫,藏生肖,藏官職,藏生平,藏葬地,藏政見,藏句容家鄉(xiāng)茅山,藏李春芳之忠孝仁善、清正廉潔、安邦定國;從藏“清廉宰相”李春芳,藏“李春芳曾祖句容人”李秀,藏“李春芳父親”李鏜,藏“李春芳之弟”李齊芳和李承芳,到藏“宮女太后”李彩鳳;再從藏中華之東海、南海、北疆,到藏西疆之“兩界山”。循序漸進(jìn),從“花果山”影射江蘇句容道教茅山,“美猴王”影射“句容籍”“狀元宰相”李春芳,“水簾洞”影射茅山華陽洞之“大茅洞”,到“水簾洞洞主”“美猴王”即影射“華陽洞天主人”為李春芳。
從藏謎,到影射,到預(yù)言,到諷喻,再到前后關(guān)聯(lián),學(xué)術(shù)之爭鳴,承蒙我中華盛世和四方博學(xué)網(wǎng)友之轉(zhuǎn)載激勵,令人感動!展現(xiàn)總量已遠(yuǎn)超1000萬人次,尤以第33篇、第43篇、第19篇等最受讀者青睞,故業(yè)余抽閑再續(xù)“第六季”九篇以謝四方厚愛。誠望四海博學(xué)不吝賜教。
(五十)《西游記》第二回孫悟空是“花果山”“水簾洞洞主”影射李春芳是江蘇句容茅山“華陽洞天主人”
——《西游記》第一回水簾洞鐫有“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之石碣,影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在江蘇句容茅山及“華陽南洞”有“玉碣”
今流行版小說《西游記》作者華陽洞天主人就是李春芳,有專家撰文認(rèn)為“純屬不根之談”。
《西游記》作者為“句容籍”“狀元宰相”李春芳,究竟有沒有“確鑿根據(jù)”呢?
《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以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為原型(見前第25篇),其住在花果山水簾洞,影射李春芳是江蘇句容茅山人,祖上世代是清廉之人,自己是“清廉宰相”(見前第33篇)。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段饔斡洝分胁粌H有李春芳“藏名詩”“藏名詞”“藏名詞賦”之元素,還有李春芳“藏茅山”之元素。除了藏有“福地”“洞天”“仙鄉(xiāng)”“仙山”“道祖山”“方隅山”“石龍山”“海江山”“大靈山”“小靈山”“方山”“丹崖”“大地根”“黃精”“水簾洞”“通海橋”“海眼泉”“茅盈”“三天門”“三清殿”“符”“箓”“咒”“佛道同修”“葫蘆”等茅山元素,還藏有句容茅山“華陽南洞”的“玉碣”之元素。
本文作者拜望并請教江蘇第二師范學(xué)院原中文系主任豐家驊教授(右)(2021.10.4)
原江蘇教育學(xué)院中文系主任豐家驊教授《句曲詩綜·序言》。
《西游記》第一回,水簾洞內(nèi)石碣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即影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在江蘇句容茅山及“華陽南洞”有“玉碣”?!段饔斡洝返诙兀瑢O悟空是“花果山水簾洞洞主”,即影射李春芳是江蘇句容道教茅山“華陽洞天主人”。
為什么這樣說呢?
《茅山道訊》2021.7-8·轉(zhuǎn)載第(九)篇 “《西游記》:句容狀元李春芳校定完稿”。
首先,“花果山”影射句容茅山。
《西游記》中的“花果山”即影射江蘇句容的道教圣地句曲茅山(見前第15、22、25、29篇)(另詳見李洪文《句曲詩綜》第255頁至256頁“《花果山》”之注釋)。
《西游記》第一回稱花果山“是個好山”,有“勢鎮(zhèn)汪洋,威寧瑤?!痹~賦可證:
勢鎮(zhèn)汪洋,威寧瑤海。勢鎮(zhèn)汪洋,潮涌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幉萜婊ú恢x, 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jié)果,修竹每留云。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該詞賦中“水火方隅高積土”一句中藏有句容茅山“方隅山”的名字。此句意思是:在句容茅山方隅山用“李真人井水”煉“九鼎丹”。
《乾隆句容縣志》卷三·方隅山
該詞賦中“丹崖怪石”代指句容茅山“大茅峰”(茅山元符宮有為嘉靖皇帝祝壽所建的萬壽臺,立柱石刻楹聯(lián)“翠巘捧仙臺華陽真氣;丹崖飛紺殿河上玄風(fēng)”中有“丹崖”一詞)。
仙都福地江蘇句容茅山·元符宮為嘉靖皇帝祝壽所建的萬壽臺。道教茅山上清派七十九代傳人余志成道長供圖
該詞賦中“百川會處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是昇潤(今南京市、鎮(zhèn)江市)之“鎮(zhèn)岳”。古代茅山以東即為海,長江接納百川經(jīng)鎮(zhèn)江匯入東海,又茅山是昇潤(今南京市、鎮(zhèn)江市)之“鎮(zhèn)岳”,故“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
該詞賦中“萬劫無移大地根”影射句容茅山“華陽洞天”為“大地之根”?!肚【淙菘h志》三卷:“華陽洞:在大茅峰。其洞有二:西洞在崇壽觀后,南洞在元符宮東。其門有五,三顯二隱。三茅君、二許君俱得道于此。宋授金龍玉簡。 靈異至多。又謂第八洞天。周回百五十里。洞虛四廓、上下皆石,內(nèi)有陰暉夜光日精之根。陰暉主夜,日精主晝,形如日月之光,既不自異草木水澤,亦與外同。又有飛鳥交橫,名為石燕。所謂洞天神宮,靈妙無方,不可得而議也。(《舊志》)”華陽洞內(nèi)“陰暉夜光日精之根”,即為“大地之根” ,故“花果山”影射道教圣地句容茅山。
其次,“水簾洞”影射句容茅山“大茅洞”?!按竺┒础保瑢儆谌A陽洞之一。(見前第22篇)
何以為證?
一.《西游記》水簾洞前的瀑布名“潺湲”(見《西游記》第一回“潺湲名瀑布”詩),和句曲茅山的“大茅洞”相關(guān)。
(昭明太子)蕭統(tǒng)《華陽隱居墓銘碑》有:“余花灼爍,春澗潺湲。郁郁茅嶺,悠悠洞天?!贝颂帯坝嗷ā薄按骸卑岛稀按悍肌倍郑c《西游記》中多次出現(xiàn)的“春”“花(芳)”藏名一脈相承,又地點在“茅嶺”“洞天”,故用“潺湲”命名瀑布,可見李春芳《西游記》藏名之巧妙,既藏“春芳(花)”,又藏“大茅洞”, 一箭雙雕。
又見﹝宋﹞周應(yīng)合《景定建康志》十九卷:“茅洞:在大茅峰南。事跡,《茅山記》云:洞在大茅山前, 從玉液泉為正路。洞前亦有石壇,洞內(nèi)有石鐘磬,直下可行七八里,能容一二百人,其內(nèi)流水不絕,色若染藍(lán),石澗潺湲可愛,路通無窮,但險峻難涉耳。又云外有古壇,內(nèi)有石鐘磬,旌節(jié)人物皆石,入者非人必見異物?!?/p>
《弘治句容縣志》四卷:“大茅洞:在大茅峰南,詳見前華陽洞。《茅山記》云:洞在大茅山前,后玉液泉。為正路洞, 前亦有石壇,洞內(nèi)有石鐘磬,直下可行七八里,能容一二百人,其內(nèi)流水不絕,色若染藍(lán),石澗潺湲可愛,路通不窮,但險峻難涉耳,又云:外有石壇,內(nèi)有石鐘磬、旌節(jié)人物,皆石,入者非人,必見異物。”
據(jù)此,“茅洞”即“大茅洞”,為華陽洞之一。因“大茅洞”內(nèi)“石澗潺湲”,故《西游記》第一回以“潺湲名瀑布”。又因“路通無窮,但險峻難涉”,故《西游記》有石猴勇敢探尋“源流”,才發(fā)現(xiàn)“水簾洞”。
《西游記》第一回中“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nèi)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薄袄锩媲沂菍掗?,容得千百口老小?!迸c《茅山記》“(茅)洞在大茅山前,從玉液泉為正路。洞前亦有石壇,洞內(nèi)有石鐘磬,直下可行七八里,能容一二百人”相吻合。水簾洞前瀑布下有座鐵板橋,《西游記》第四回又載:“我們這鐵板橋下,水通東海龍宮?!泵┥健巴ê!?,﹝明﹞顧璘《登茅山三峰》可證:“三洞南盤通海嶠, 五云西拱見京華?!暴z清﹞周茂源《細(xì)林八詠限韻》亦可證:“魚龍海底通泉脈,雷雨山頭破石根?!庇置┥饺A陽洞相傳“洞下通?!?。﹝清﹞王乃斌《華陽洞》詩可證:“隱君世外人,靈跡閟丘壑。鶴影動寒泉,花香繞仙藥。 我欲探幽深,天風(fēng)驚海若(相傳洞下通海)?!?/p>
網(wǎng)易“西部文明播報”轉(zhuǎn)載第(十二)篇。
二.大茅洞上有石壇,與《西游記》中的水簾洞中的“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相吻合。﹝元﹞劉大彬《茅山志》四卷:“《太元內(nèi)傳》曰:‘句曲之洞宮有五門。南兩便門;東、西便門;北大便門。合五門也。’隱居云:‘今山南大洞即是南面之西便門?!薄埃ù螅┟┒矗涸谠栍^石壇下。即南面之西便門?!?/p>
據(jù)此,“大茅洞”為江蘇句容茅山華陽洞之“南面之西便門”,是《西游記》中“水簾洞”之“真正”原型“仙洞”。
今“大茅洞”屬于鎮(zhèn)江和常州兩地,洞口在常州金壇,洞身主體在鎮(zhèn)江句容。 (詳見李洪文《句曲詩綜》2020年5月版之258頁)
三.《西游記》第二回悟空道“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簾洞洞主”,“正南方”和“大茅洞”“在大茅峰南”(見《弘治句容縣志》四卷)正吻合。
《西游記》第二回孫悟空特別強(qiáng)調(diào)“水簾洞”就在“花果山”的正南方,影射李春芳祖籍祖貫就在句容茅山,且就住在大茅洞(水簾洞)附近?!独钍霞易V》第二十卷·第宅:“先世從無錫遷句容,卜居承仙鄉(xiāng)之朱壒村,去縣治四十里,茅山之陽,率湖之側(cè)。”“茅山之陽”和“花果山正南方”相吻合。故《西游記》全書之中孫悟空反反復(fù)復(fù)強(qiáng)調(diào)自己祖籍祖貫就在“花果山”“水簾洞”,就是反反復(fù)復(fù)影射李春芳祖上就是句容茅山人,且就住在茅山大茅洞附近。
如《西游記》第一回:“祖師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xiāng)貫姓名明白,再拜?!锿醯溃骸茏幽藮|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钡谌寤兀骸靶姓叩溃耗阏J(rèn)不得我?家居花果山,祖貫水簾洞?!钡谖迨兀骸白婢踊üQ王位,水簾洞里逞剛強(qiáng)?!钡诹兀骸袄蠈O祖住花果山,大海之間水簾洞。”第六十七回:“祖居?xùn)|勝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钡诎耸兀骸白婢?xùn)|勝大神洲,天地包含幾萬秋?;ü筋^仙石卵,卵開產(chǎn)化我根苗。”第九十四回:“老孫祖居?xùn)|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父天母地,石裂吾生。曾拜至人,學(xué)成大道。復(fù)轉(zhuǎn)仙鄉(xiāng),嘯聚在洞天福地?!保ㄒ娗暗?2篇)
↑ 2020年8月17日,中國道教協(xié)會副秘書長、江蘇省道教協(xié)會名譽(yù)會長、茅山道院楊世華住持(左)與作者親切座談于茅山崇禧萬壽宮。
作者在茅山崇禧萬壽宮拜訪九霄道人余志成道長(右)。
第三,“美猴王”孫悟空影射李春芳。
1.《西游記》第一回標(biāo)題中的“靈根”二字,影射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的“根”在“花果山”,即李春芳的祖籍祖貫在句容茅山此“仙鄉(xiāng)”。
“根”字與第一回正文中的“花果山”相呼應(yīng)。因為有“根”,才能自然引出后面的開“花”和結(jié)“(正)果”。李春芳原名李果,《西游記》中的花果山除了影射李春芳的祖籍祖貫所在地句容茅山之外,“花果山”中的“花”字影射李春芳姓名中的“芳”字,“果”字影射李春芳的原名李果。
《西游記》開篇點明石猴是“靈根”所“育孕”,因花果山山頂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影射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后來考中狀元官居首輔是因為從“根”上受到句容茅山的仙真氣息和華陽洞的日月精華熏陶所致。
2.“美猴王”影射李春芳,有《美猴王》詩為證?!叭柦惶┊a(chǎn)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三陽交泰產(chǎn)生出萬物群生,我美猴王(李春芳)出生在仙鄉(xiāng)(句容“承仙鄉(xiāng)”),蘊(yùn)含有華陽洞中日精月華;“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借石卵風(fēng)化石猴來完成美猴王(李春芳)的大道之行,只是假借他美猴王(李春芳)的名姓并為其配有丹心而成就其心愿。 “內(nèi)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從《西游記》書內(nèi)來觀看美猴王,是識別不出以誰作為原型的,因為沒有一個人會和一個猴子的經(jīng)歷相同,而跳出《西游記》書外來看,是和李春芳相吻合的,明眼人才會知道寫作孫悟空是有李春芳形跡可尋的?!皻v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圣任縱橫”:歷朝歷代的人都會矚(“屬”通“矚”)目我李春芳筆下的孫悟空,它稱‘美猴王’稱‘齊天大圣’,之后又任其逍遙縱橫(儒釋道三教)。
3.為了表明美猴王就是李春芳,華陽洞天主人在《西游記》第一回又留下一些暗記:
華陽洞天主人?!ぁ段饔斡洝?/p>
如《藏(春)芳詩》:
“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天遣入仙宮?!贝嗽娭胁赜幸粋€“芳”字。
我在拙作《句曲詩綜》(2020)之中對此詩注釋有:
[1]美猴王:見《西游記》第一回。
[2]今日芳名顯:如今我李春芳考中狀元官居首輔,父、祖、曾三代封贈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xué)士(“自祖述曾,已拜隆殊之典,由今伊始,尚延悠久之恩”),空前絕后,名聲早已是顯赫天下了。芳:李春芳,與《西游記》九十五回李春芳《藏名詩》“野花得潤有余芳”中“芳”字相呼應(yīng)?!睹髂伦趯嶄洝肺迨呔碛校骸埃c五年五月壬戌朔)戊寅……仍賜敕獎諭,曰:卿以誠心篤行,淵學(xué)宏才,蚤擢廷魁,致身侍從,雅望久孚于士論,芳聲丕振于詞林?!?/p>
[3]時來大運通:時來運轉(zhuǎn)官運亨通。暗指李春芳位極人臣,擔(dān)任首輔。
[4]有緣居此地:和句曲仙山有緣,所以選擇居住此地。李春芳致仕后,長期活動于句容茅山華陽洞附近,李春芳《(句容)良常胡氏重修譜序》有“余承國恩,許歸田里,因得與方外之流論養(yǎng)生之術(shù)于三茅洞天。既就陶公弘景故趾(址)建玉皇閣,為焚修之所。閣東北五里許,良常仙境在焉。時引故鄉(xiāng)父老往來話舊其中,每至則胡公玉巖與其侄銅岡、碧溪輩款洽盡歡。萬歷己卯春,復(fù)步自華陽入良常,因登胡氏之堂。而胡之諸宗適修世系,余索閱之?!贝说兀褐妇淝┥?。
[5]天遣入仙宮:李春芳有“青詞宰相”之稱。天:天子,皇帝。
《西游記》第一回“今日芳名顯”·“瀑布泉中”“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又如《藏春(芳)詩》:
“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jié),冬覓黃精度歲華?!贝耸撞仡^詩藏有一個“春”字。
我在拙作《句曲詩綜》(2020)之中對此詩注釋有:
[1] 四季歌:見《西游記》第一回。
[2] 春采百花:“百花”芳香,故“春采百花”有影射“春芳”“采百花”“狀元及第”之寓意。
[3]果:李春芳,初名果,字子實,后改名春芳(見《貽安堂集》十卷)。故此句也有影射李春芳之寓意。
[4]芋栗:紫芋和板栗。芋:紫芋,見載元劉大彬《茅山志》十一卷。
[4]黃精:茅山特產(chǎn),為茅山歷代仙家所推重。元劉大彬《茅山志》十一卷:“黃精:九蒸九曝,服之駐顏。隱居云:為《仙經(jīng)》所貴。根葉花實皆可餌服,酒散隨宜?!薄肚【淙菘h志》一卷:“黃精:出茅山。天寶七年五月,唐玄宗正晝假寐,若見梁貞白先生陶宏景持黃精至,謂曰:‘是謂仙經(jīng)所貴。根葉花實,皆可餌服,服之駐顏?!鄯接X,適報李元靜進(jìn)茅山黃精。帝喜曰:‘貞白先生實保朕躬?!谑莾再浱?。”《本草綱目》草部·黃精篇中引宋代蘇頌:“黃精南北皆有,以嵩山、茅山者為佳?!?/p>
《藏(春)芳詩》與《藏春(芳)詩》合起來看,即為“藏(李)春芳詩”。
4.《西游記》前后藏有“美猴王”孫悟空就是李春芳的信息密碼
“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這首詞的詞牌名中藏有一個“芳”字。
“天產(chǎn)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fēng)。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 有分有緣休俗愿,無憂無慮會元龍。料應(yīng)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比A陽洞天主人在此詩中預(yù)言“料應(yīng)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即將來一定會有李春芳的“知音”出現(xiàn),一定會從《西游記》中的“李春芳藏名詩、詞、詞賦”等中找出貫穿全書的源流,到那時天下人即會豁然開朗。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贝耸自姲凳玖死畲悍家蜃嫿饩R,隱居仙鄉(xiāng)茅山,其實早已是不屑與人在朝堂爭名奪利了,一品首輔早已知足,并無奢望,“覓個長生不老(仙鄉(xiāng))之地”,(校定《西游記》)好不快樂!
《西游記》前后呼應(yīng)之處較多,李春芳不僅出生在句容茅山,而且致仕以后“復(fù)轉(zhuǎn)仙鄉(xiāng),嘯聚在洞天福地”(《西游記》第九十四回)?!皬?fù)”字強(qiáng)調(diào)了李春芳晚年再回仙鄉(xiāng)句容茅山,此地“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與李春芳《(句容)良常胡氏重修譜序》“余承國恩,許歸田里,因得與方外之流論養(yǎng)生之術(shù)于三茅洞天”相吻合?!皣[聚在洞天福地”做什么呢?當(dāng)然就是“華陽洞天主人?!段饔斡洝贰绷?!
第四,孫悟空是“花果山水簾洞洞主”影射李春芳是“清廉”的“華陽洞天主人”。
孫悟空影射李春芳;花果山影射句容茅山;水簾洞影射大茅洞,大茅洞屬于華陽洞之一,且“水簾”有“清廉”之影射(見前第33篇),則美猴王是“花果山水簾洞洞主”即影射李春芳是“清廉”的“華陽洞天主人”。
文人尚節(jié),骨氣為重。近代學(xué)者談?wù)摗盃钤紫唷崩畲悍紩r多訕其為“青詞宰相”,殊不知其為“太平宰相”(見前第31篇),更不知其為“清廉宰相”。《西游記》第一回“水簾洞”之“水簾”二字即影射句容“狀元首輔”李春芳是“清廉”之官。
“水簾洞”在《西游記》前后多次出現(xiàn),何以判定“水簾”二字就是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呢?
其一,“水簾洞”在花果山正南,“水臟洞”在花果山直北,兩洞在方位上是南北相對,“水簾(廉)”和“水臟”在意思上也是相對,即“水簾洞”之“水簾”二字與“水臟洞”之“水臟”二字意思相對,故“水簾”二字有“水清(廉)”之意。
“水臟洞”在花果山直北,“水簾洞”在花果山正南,均見《西游記》第二回:
“眾猴叩頭:‘告上大王,那廝自稱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傳我心內(nèi)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簾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鳥魔,屢次欺我兒孫,我特尋來,要與他見個上下!’”
其二,《西游記》中多次寫到宰相“清淡閑居”不與人“爭名奪利”,與“清廉”意思一脈相承。
《西游記》第一回有《爭名奪利幾時休》詩:“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边@首詩影射李春芳雖然官至首輔,卻淡泊名利。
江蘇句容茅山頂宮鳥瞰·道教“華陽洞天”之“大茅洞”。
《西游記》第四回《初登上界,乍入天堂》詞賦末尾有“猴王有分來天境,不墮人間點污泥”一句,也有影射李春芳清廉自潔(仙品一流)之用意。
《西游記》第九回漁樵對話中涉及宰相致仕后的清淡閑居不戀榮貴之詩詞聯(lián)句居多,“綠蓑青笠隨時著,勝掛朝中紫綬衣。”“草履麻絳粗布被,心寬強(qiáng)似著羅衣?!薄皾撣櫛苁缞y癡蠢,隱姓埋名作啞聾?!薄吧戆膊徽f三公位,性定強(qiáng)如十里城。 十里城高防閫令,三公位顯聽宣聲。樂山樂水真是罕,謝天謝地謝神明?!睋?jù)此陳述,“宰相”李春芳清廉閑居、淡泊名利可見一斑。
其三,國史家乘皆記載李春芳“清廉”,與“水簾(清廉)”之意吻合。
《明史·文定公本傳》:“春芳自學(xué)士至秉政凡六遷,未嘗一由廷推。春芳恭慎不以勢凌人。居政府,持論平,不事操切。時人比之李時,其才力不及也,而廉節(jié)過之?!?/p>
《李氏世譜》(李氏家傳·李春芳)載:“是時階既去位,春芳繼階秉政,務(wù)以安靜稱帝意,帝亦稔知其廉謹(jǐn),頗倚信焉?!?/p>
《西游記》第二回三次強(qiáng)調(diào)孫悟空是“花果山水簾洞洞主”。
好猴王,將身一縱,跳起去,一路筋斗,直至北下觀看,見一座高山,真是十分險峻。好山——齋筆峰挺立,曲澗深沉。筆峰挺立透空霄,曲澗深沉通地戶。兩崖花木爭奇,幾處松篁斗翠。左邊龍,熟熟馴馴;右邊虎,平平伏伏。每見鐵牛耕,常有金錢種。幽禽斯朔聲,丹鳳朝陽立。石磷磷,波凈凈,古怪蹺蹊真惡獰。世上名山無數(shù)多,花開花謝蘩還眾。爭如此景永長存,八節(jié)四時渾不動。誠為三界坎源山,滋養(yǎng)五行水臟洞!主美猴王正默觀看景致,只聽得有人言語,徑自下山尋覓。原來那陡崖之前,乃是那水臟洞。洞門外有幾個小妖跳舞,見了悟空就走,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傳我心內(nèi)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簾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鳥魔,屢次欺我兒孫,我特尋來,要與他見個上下!”
那小妖聽說,疾忙跑入洞里報道:“大王,禍?zhǔn)铝?!”魔王道:“有甚禍?zhǔn)拢俊毙⊙溃骸岸赐庥?猴頭稱為花果山水簾洞洞主,他說你屢次欺他兒孫,特來尋你,見個上下哩!”魔王笑道:“我常聞得那些猴精說他有個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來了。你們見他怎生打扮,有甚器械?”小妖道:“他也沒甚么器械,光著個頭,穿一領(lǐng)紅色衣,勒一條黃絲絳,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門外叫哩。”魔王聞?wù)f:“取我披掛兵器來!”那小妖即時取出。那魔王穿了甲胄,綽刀在手,與眾妖出得門來,即高聲叫道:“那個是水簾洞洞主?”悟空急睜睛觀看,只見那魔王——頭戴烏金盔,映日光明;身掛皂羅袍,迎風(fēng)飄蕩。下穿著黑鐵甲,緊勒皮條;足踏著花褶靴,雄如上將。腰廣十圍,身高三丈。手執(zhí)一口刀,鋒刃多明亮。稱為混世魔,磊落兇模樣。
這里對美猴王這個“花果山水簾洞洞主”有個描寫:“光著個頭,穿一領(lǐng)紅色衣,勒一條黃絲絳,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薄按┮活I(lǐng)紅色衣,勒一條黃絲絳”影射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是四品以上大官(明朝一品至四品皆穿紅色官服),“光著個頭”影射李春芳雖穿有四品以上官員的衣服,卻沒有戴四品以上的官帽,是一個致仕官員的象征,所以“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影射李春芳是儒家出身和四品以上官員身份,即《西游記》作者華陽洞天主人不是“僧人”,也不是“道士”。
美猴王是“花果山水簾洞洞主”,影射它就是華陽洞天主人之原型人物。美猴王“穿一領(lǐng)紅色衣,勒一條黃絲絳”,影射華陽洞天主人究竟是幾品官員呢?
《西游記》中對此是有暗示的。今流行版《西游記》中前前后后多處藏有“句容籍”“狀元宰相”李春芳的“暗記”“暗語”“暗號”信息(見前40篇):又如“富貴功名”,說的是“科舉考試”“功名”中“狀元”“貴”為“官封弼馬(皇帝欽點宰相)”之事情,和吳承恩“功名”“富貴”完全無關(guān),吳承恩“功名”是“補(bǔ)貢生”,貴為“浙江長興縣丞”“荊府紀(jì)善”,是不會去炫耀“功名”和“富貴”之事的;“官居宰相(望王侯)”“朝臣待寒漏”“(勝掛)朝中紫綬衣”“(心寬強(qiáng)似)著羅衣”“(身安不說)三公位”“三公位顯聽宣聲”說的是“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一品”“首輔”即“宰相”身份,和吳承恩“縣丞”“紀(jì)善”“八品”小官也完全無關(guān),因為八品官員是沒有資格“穿一領(lǐng)紅色衣,勒一條黃絲絳”的;“拄杖懸龍喜笑生”“福壽無疆今喜得”,吳承恩是沒有資格享受“龍頭杖”待遇的,而李春芳是“狀元宰相”“少師、太子太師”,“三朝元老”“拄杖懸龍”資格十足老矣,“福壽綿延”,且父祖曾三代皆封贈“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xué)士”,空前絕后(“無疆”),吳承恩是承受不起“無疆”一詞的。
據(jù)此,華陽洞天主人絕對不是吳承恩,也不是道教的丘處機(jī)或閻希言等道門之人,他就是“句容籍”狀元首輔李春芳。
李春芳《西游記》·`學(xué)術(shù)爭鳴
第五,“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影射道教茅山是“(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花果山”既然影射道教圣地句容茅山,而茅山自古以來即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稱,故“花果山”是“洞天福地”。
《西游記》中孫悟空(李春芳)反復(fù)強(qiáng)調(diào)自己“老家”“花果山”是“洞天福地”,是“第一名山”(第一福地)。舉例如下:
《西游記》第三回有“洞天福地”:
你看那猴王得勝歸山,那七十二洞妖王與那六弟兄,俱來賀喜。在洞天福地,飲樂無比。
《西游記》第三十回也有“洞天福地”,又是“天下第一名山”,即影射花果山(句容茅山)是“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二人攜手相攙,概眾小妖隨后,上那花果山極巔之處。好山! 自是那大圣回家,這幾日,收拾得復(fù)舊如新,但見那:青如削翠,高似摩云。周圍有虎踞龍蟠,四面多猿啼鶴唳。朝出云封山頂,暮觀日掛林間。流水潺潺鳴玉佩,澗泉滴滴奏瑤琴。山前有崖峰峭壁,山后有花木秾華。上連玉女洗頭盆,下接天河分派水。乾坤結(jié)秀賽蓬萊,清濁育成真洞府。丹青妙筆畫時難,仙子天機(jī)描不就。玲瓏怪石石玲瓏,玲瓏結(jié)彩嶺頭峰。日影動千條紫艷,瑞氣搖萬道紅霞。洞天福地人間有,遍山新樹與新花。
八戒觀之不盡,滿心歡喜道:“哥啊,好去處!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賢弟,可過得日子么?”八戒笑道:“你看師兄說的話,寶山乃洞天福地之處,怎么說度日之言也?
《西游記》第八十二回也有“洞天福地”:
行者卻將身一縱,跳入洞中,足下彩云生萬道,身邊瑞氣護(hù)千層。不多時,到于深遠(yuǎn)之間,那里邊明明朗朗,一般的有日色,有風(fēng)聲,又有花草果木。行者喜道:“好去處啊!想老孫出世,天賜與水簾洞,這里也是個洞天福地!”
《西游記》第九十四回也有“洞天福地”:
“老孫祖居?xùn)|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父天母地,石裂吾生。曾拜至人,學(xué)成大道。復(fù)轉(zhuǎn)仙鄉(xiāng),嘯聚在洞天福地。”
第六,華陽洞有西洞和南洞,華陽南洞側(cè)有九錫碑。
《乾隆句容縣志》三卷:“華陽洞:在大茅峰。其洞有二:西洞在崇壽觀后,南洞在元符宮東。其門有五,三顯二隱。三茅君、二許君俱得道于此。宋授金龍玉簡。 靈異至多。又謂第八洞天。周回百五十里。洞虛四廓、上下皆石,內(nèi)有陰暉夜光日精之根。陰暉主夜,日精主晝,形如日月之光,既不自異草木水澤,亦與外同。又有飛鳥交橫,名為石燕。所謂洞天神宮,靈妙無方,不可得而議也。(《舊志》)”
《乾隆句容縣志》四卷:“九錫亭:在華陽南洞側(cè)。內(nèi)有九錫文碑。石柱篆刻上書‘弟子徐鍇敬謁華陽洞天’等語。”
“崇壽觀:在茅山大茅峰華陽南洞側(cè)。晉任敦舊宅。劉宋元嘉十一年,始建壇宇。齊建元初,名‘崇元館’。宋大中祥符七年,敕賜今名?!?/p>
《乾隆句容縣志》卷三載:黑虎洞、黃龍洞俱在華陽南洞九錫碑之左右。
第七,《西游記》第一回“花果山水簾洞”內(nèi)的石碣,與道教茅山“華陽洞天”內(nèi)有“玉碣”相吻合。
道教茅山“華陽洞天”內(nèi)有“玉碣”,見古人散文和詩歌作品之中。
明朝李維楨《茅山游記》中涉及句容茅山“華陽洞天”中之“玉碣”之語句:
“中君云:‘東便門,在中茅東、小茅阿口?!瘡拇巳胫炼刺熳罱?,而外口甚小,以石塞之。東門似在柏枝,有兩三洞口,恐真門外,亦不開。南便門,外雖大開,內(nèi)已被塞,緣穢氣多也。華陽中,有玉碣文。鄧夫人語許長史妻,此仙要言,解此則仙。今文自傳,而玉碣當(dāng)還歸天上矣?!?/p>
清朝黃景仁《孫薇隱自句曲歸以詩示輒題于端即和其春日枉贈之作》中也有涉及句容茅山“華陽洞天”中“玉碣”之詩句(“華陽玉碣閉千載”):
句金之壇間有陵,云可度世而上升。東南一竅辟地肺,綿延休氣時云騰。
華陽玉碣閉千載,登空有蹻誰其乘。我生夢見且未得,君有仙骨君先登。
神君抗手不復(fù)顧,曲城閶闔呼可膺。江山文藻待洗刷,乘風(fēng)欲去何由能。
譴訶元放叱抱樸,笑彼過客如風(fēng)燈。叢花匹練俯下界,幻作組繡羅君膺。
歸來脫袖出奇句,是何光氣誰依憑。試聽擲地響金石,不然捫字生圭棱。
竹墳篆鼎披詰屈,冰車鐵馬驅(qū)凌兢。星枝落筆芒四射,虹血漉劍斑初凝。
不愁嘔心鉥肝腎,云夢八九胸浮蒸。始知名山助才力,技至此矣胡能稱。
靈蛇荊璧家所握,嘈囋眾響喧蛙蠅。君其一出空所見,始以赫日消春冰。
由來文章貴瑰傀,肯襲蹊徑循畦塍?!对凭贰渡焦怼妨x斯正,墨兵蒙寇言差恒。
云奇豈復(fù)古人過,況以常語相因仍。長庚星死玉樓召,此事讓君三折肱。
參之韓杜得沈奡,大厥門戶歸高曾。游山讀書更十載,恐絕來者難攀承。
我方兀兀弄鉛槧,才幅偪仄無尺繒。惠連得句自吟賞,束晰漫語叢譏懲。
謬逢作者癖痂嗜,積氣得吐相夸矜。憶從去春枉君作,遲久不報理詎應(yīng)。
苦緣望氣已辟易,疲軍再鼓嗟難興。傾心倒意詎能默,聊用撮壤崇山層。
自知俗骨不能換,煩君汲引拋長繩。朗吟偕訪舊游去,挈我騎二茅龍升。
其八,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記》中稱自己是“水簾洞洞主”,影射自己是“清廉”的華陽洞天主人。自己是不是“清廉”之人,自當(dāng)留于后人評說鑒定。故與“料應(yīng)必遇知音者”一句有邏輯關(guān)聯(lián)。
“料應(yīng)必遇知音者”,即后世“知音”一定會對李春芳“是不是清廉之宰相”作公正評判。自己不必“自吹自擂”說自己就是“清廉宰相”。
文人重節(jié),骨氣為重。身為首輔,清正廉潔,不貪權(quán)位,愛國愛家。李春芳后世子孫繼踵家風(fēng),以“清廉”傳家,國史家乘班班可考。江南世家句容李氏之李信一門,鐵骨錚錚,馨香后世,我在《光緒續(xù)纂句容縣志校注》(2018年9月版)的《凡例》中對李信進(jìn)行了評價:
句容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李春芳、笪重光等人物,屢見于《縣志》中,必要時均作針對性的注解, 便于讀者全面了解人物的生平。至于其他一般性人物,一般不注。如“和平知縣句容人李信”,板蕩忠臣, 父子及眷屬一門從容捐軀赴義,古今罕見,浩然之氣自當(dāng)彪炳中華史冊,正史簡約,故據(jù)《句容李氏(李春芳)家譜》詳加注釋。
↑2020.10.9《鎮(zhèn)江日報》·中國著名軍旅作家、記者李伶先生“中學(xué)教師李洪文”“考證華陽洞天主人即李春芳”之報道。
據(jù)此,今流行版小說《西游記》作者華陽洞天主人就是李春芳,并非如專家撰文所言“純屬不根之談”,《西游記》第二回孫悟空是“花果山”“水簾洞洞主”即影射李春芳是江蘇句容茅山“華陽洞天主人”,《西游記》第一回水簾洞鐫有“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之石碣,影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在句容茅山及“華陽南洞”有“玉碣”“九錫碑”等傳世,此為今流行本《西游記》是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所校定完稿的又一鐵證。
綜前所述,則今流行本小說《西游記》作者所署之名“華陽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狀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吳承恩其人。
李洪文著《句曲詩綜》等四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