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狀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五十四)《西游記》第七回孫悟空“受箓承恩在玉京”影射“句容籍(貫興化)”李春芳“北京”“中狀元”及“欽點首輔”,“承恩”一詞證明《西游記》作者并不是吳承恩
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段饔斡洝分杏欣畲悍疾孛姟⒉孛~和藏名詞賦,還藏有李春芳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出生在花果山(影射江蘇句容茅山),居住在水簾洞(影射祖籍祖貫在茅山之陽,世代是清廉之人),“春采百花”影射李春芳考中狀元,“官封”“弼馬溫”影射李春芳是皇帝親自封的一位性格溫和、屬馬的輔弼宰相,“反下天宮”影射李春芳十八天時間五次上疏明穆宗請辭首輔。
《西游記》第七回孫悟空“受箓承恩在玉京”一句,影射“句容籍(貫興化)”李春芳在“北京”是“欽點狀元”,之后又是“欽點首輔”。
《西游記》第七回載:
如來即辭了玉帝眾神,與二尊者出天門之外,又發(fā)一個慈悲心,念動真言咒語,將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會同五方揭諦,居住此山監(jiān)押。但他饑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溶化的銅汁飲。待他災愆滿日,自有人救他。
正是——妖猴大膽反天宮,卻被如來伏手降??曙嬋茔~捱歲月,饑餐鐵彈度時光。天災苦困遭磨折,人事凄涼喜命長。若得英雄重展掙,他年奉佛上西方。
又詩曰:伏逞豪強大勢興,降龍伏虎弄乖能。偷桃偷酒游天府,受箓承恩在玉京。 惡貫滿盈身受困,善根不絕氣還升。果然脫得如來手,且待唐朝出圣僧。
為什么這樣說呢?
首先,此段文字中“反下天宮”影射李春芳十八天時間五次上疏明穆宗請辭首輔。(見前第10篇)
李春芳是大明首輔,為什么要十八天時間五次上疏請辭呢?
據(jù)《明實錄·穆宗實錄》,“(隆慶五年)庚申(四月二十九日),南京吏科給事中王楨等論大學士李春芳以親老求去,再疏即止,因緣為弟改官冒恩非分。且言其父居家不檢。春芳不能辭責?!边@段話的意思很清楚:南京吏科給事中王楨彈劾首輔李春芳,說李春芳以“父母親老了沒有人服侍”為理由要辭官回去贍養(yǎng)父母,辭職報告打了兩次就停止了,辭職報告就是一個幌子,其真實的目的是為了騙得皇帝不該賞賜的恩賜,就是為了給李春芳的弟弟調(diào)動工作而已。另外,李春芳的父母親在家生活也不檢點。這些責任,李春芳要承擔不能推辭。
李春芳隨即上疏穆宗皇帝進行了反駁:“臣自隆慶二年以來乞休數(shù)四,未蒙俞允,及今年二月,偶感衄疾,復再疏乞骸骨,皇上親灑宸翰,鑒臣忠實,臣用是感激捐軀,不敢再瀆,乃請改弟職,送母南歸,若責臣以知止知足之義,臣復何辭,何至以臣不能勇退詆及臣父,夫皇上許臣以忠實,而楨等詆臣為欺詐,孰然孰否,圣明洞察,何敢置辯!”
李春芳反駁的理由是:我辭職報告打了好多次了,皇帝都沒有批準我辭職回家,今年二月因為“衄疾”再次打了辭職報告,皇帝親自批示說我忠誠老實,不準再辭職,要我繼續(xù)安心工作,所以我李春芳非常感動,認認真真工作來報答皇上,請求皇帝調(diào)動我弟弟李齊芳到南京任職都督府都事,并且送我母親回句容,南京和句容距離很近,只是為了方便我弟弟替我照顧服侍我母親而已。如果言官王楨彈劾我李春芳貪婪不知滿足,我沒有二話可說。但是說我李春芳因為不能堅決辭職而去詆毀我的老父親,這樣誣陷怎么行?皇帝說我忠誠老實,言官王楨詆毀我,說我李春芳欺詐不老實,誰對誰錯,誰真誰假,請皇上明察,我李春芳不敢爭辯這件事。
本文作者請教江蘇大學人文學院原黨委書記兼院長笪遠毅教授(右)。
作者按:江蘇大學笪遠毅教授、趙永源教授和蘇州大學金振華教授共同參與了《乾隆句容縣志(校注本)》的審稿工作。
緊接著,李春芳就“勇退”了,堅決辭職,“第念臣惟知君命之當遵而不知人心之難測,惟知親意之當順而不知物議之隨騰,自蹈機阱,其誰敢尤,伏望鑒臣孤蹤危悃,即日放歸田里,以作言官彈擊之氣,示在位曠瘝之驚?!薄奥c五年五月壬戌朔(五月初一),大學士李春芳再上疏求退,上溫旨慰留不允?!薄氨ㄎ逶鲁跷澹髮W士李春芳三上疏求去,上曰:卿乞休愈懇,朕已具悉,但機務繁重,方切倚毗,豈可堅于自遂,宜即出輔理,慎勿再辭。”“辛未(五月初十)大學士李春芳四上疏求去,上復溫旨慰留,令勉出輔政。”“戊寅(五月十七),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李春芳致仕。春芳乞休疏凡五上,上察其誠懇,乃許之?!?/p>
因此,《西游記》中孫悟空“反下天宮”,其實就是影射李春芳自己十八天時間五次上疏明穆宗請辭首輔。
本文作者拜望并請教鎮(zhèn)江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副會長、鎮(zhèn)江師專原副校長、鎮(zhèn)江高專原校長、金山學院原院長、江南大學太湖學院原院長祝誠教授(左)。
祝誠教授《京江晚報》(2020.7.16)介紹作者四書之“喜讀李洪文有關句容文史的四部新著”書評。
其次,“人事凄涼喜命長”影射李春芳雖是“狀元宰相”卻不能衣錦還鄉(xiāng)句容,可喜的是祖父李旭和父親李鏜的壽命都還很長。
《李氏族譜·老大房》載:“(李)旭,子時明,號樸庵。秀長子。襁褓從父至興化,生成化甲午年十二月初九日,卒嘉靖戊申年四月初六日。壽七十五。以孫春芳貴,贈光祿大夫、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娶王氏,贈一品夫人。合葬句容赤山。行實詳宗伯瞿文懿志銘。子鏜?!?/p>
“(李)鏜,字聲遠,號永懷。旭長子。生弘治癸丑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卒萬歷丙子年八月初十日。壽八十四。以子春芳貴,累贈光祿大夫、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娶徐氏,生弘治癸丑年十一月初四日,卒萬歷庚辰年九月十八日。壽八十八,累封 一品夫人,生子二女三。。合葬句容龍?zhí)舵?zhèn)諭塋。行實詳殷大司寇解參議志狀?!?/p>
李春芳生于正德庚午年十二月十五日(1511年1月14日),逝于萬歷甲申年三月十九日(1584年4月18日)。《明史》載李春芳“父母歿數(shù)年乃卒,年七十五”。
因此,李春芳祖父和父母親可謂“喜壽長”。
其三,“他年奉佛上西方”影射“太平宰相”李春芳致仕之后,人生最牽掛的就是“佛道”同修“至仁”“至善”之“大道”。體現(xiàn)其宰相磊落胸懷。
李春芳是狀元宰相,可謂“英雄”。且“若得英雄重展掙”之“英”字與李春芳之“芳”意思相近相關聯(lián),“雄”字也隱喻李春芳是“進士第一”?!段饔斡洝分信c李春芳之“芳”字意思相近的字如“花”“華”“蕊”“香”“英”“奇葩”等,在《西游記》前后行文之中經(jīng)常性出現(xiàn),當屬于李春芳更深層次的藏名。
《明實錄》稱李春芳是“太平宰相”“默贊昇平之治”。嘉靖朝重道輕佛,不利于國家統(tǒng)治。李春芳要想國家長治久安,其一就要尊崇“天道”,就要“儒釋道”三教并重,不能重道輕佛,也不能崇佛抑道。要“儒釋道”同修“至仁”“至善”之大道,才能使國家“國泰民安,天下太平”。“若得英雄重展掙,他年奉佛上西方”影射致仕后的李春芳為國“獻計獻策”,要是皇帝采用我的治國方略,就一定要重視佛教,大力推行佛教,要佛道并舉。畢竟,年輕時李春芳在江蘇句容的崇明寺讀過書,“佛教”是有“恩”于他李春芳的。況且,從國家的長治久安來看,李春芳高瞻遠矚,佛道平等,同修“至仁至善”之“大道”尤為重要。
其四,“偷桃偷酒游天府”一句,影射李春芳前世是“謫仙人”;“受箓”影射李春芳翰林院有過寫所謂的“青詞”的經(jīng)歷,“承恩在玉京”影射李春芳在“北京”是“欽點狀元”“欽點首輔”。這是與《西游記》中“官封弼馬”之情節(jié)完全吻合的。
孫悟空“偷桃偷酒”,在《西游記》第二十五回中,鎮(zhèn)元大仙對孫悟空是有一段客觀評述的:“你不知那姓孫的, 也是個太乙散仙,也曾大鬧天宮,神通廣大。”
在《西游記》第五回中,孫悟空這個“太乙散仙”還曾偷吃過太上老君五個葫蘆的仙丹:
且喜這番玉帝相愛,果封做齊天大圣,起一座齊天府,又設安靜、寧神二司,司設仙吏侍衛(wèi)。向后見我無事,著我代管蟠桃園。近因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未曾請我,是我不待他請,先赴瑤池,把他那仙品仙酒,都是我偷吃了。走出瑤池,踉踉槁槁誤入老君宮闕,又把他五個葫蘆金丹也偷吃了。但恐玉帝見罪,方才走出天門來也。
偷吃太上老君五個葫蘆的仙丹:即影射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前世”是五福齊全的“(謫)仙人”(見前第39篇)。
“受箓承恩在玉京”之“承恩”一詞,證明《西游記》作者華陽洞天主人絕對不是吳承恩。
因為吳承恩如果是《西游記》作者,絕對不會把自己姓名寫在這句當中。況且,吳承恩并沒有“受箓承恩在玉京”之人生經(jīng)歷。我在《五季序言》中已經(jīng)論述過:
今流行版《西游記》中前前后后多處藏有“句容籍”“狀元宰相”李春芳的“暗記”“暗語”“暗號”信息(見前40篇):又如“富貴功名”,說的是“科舉考試”“功名”中“狀元”“貴”為“官封弼馬(皇帝欽點宰相)”之事情,和吳承恩“功名”“富貴”完全無關,吳承恩“功名”是“補貢生”,貴為“浙江長興縣丞”“荊府紀善”,是不會去炫耀“功名”和“富貴”之事的;“官居宰相(望王侯)”“朝臣待寒漏”“(勝掛)朝中紫綬衣”“(心寬強似)著羅衣”“(身安不說)三公位”“三公位顯聽宣聲”說的是“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一品”“首輔”即“宰相”身份,和吳承恩“縣丞”“紀善”“八品”小官也完全無關;“拄杖懸龍喜笑生”“福壽無疆今喜得”,吳承恩是沒有資格享受“龍頭杖”待遇的,而李春芳是“狀元宰相”“少師、太子太師”,“三朝元老”“拄杖懸龍”資格十足老矣,“福壽綿延”,且父祖曾三代皆封贈“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空前絕后(“無疆”),吳承恩是承受不起“無疆”一詞的。
《西游記》第九回中“承恩的,袖蛇而去”一句,絕不會出自吳承恩之筆,而且影射“(吳)承恩”之人最后遠離了致仕后的宰相李春芳;《西游記》第二十九回標題《脫難江流來國土,承恩八戒轉山林》中也有“承恩”一詞,“承恩八戒”在此回中即有“八戒”“無能”需“承恩”之意,“無能”“承恩”也絕不會出自吳承恩之筆,或許有影射“(吳)承恩之流當年承受過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之恩”的意思;豬八戒本領很大,取經(jīng)隊伍中排在孫悟空之后,然“輪回”投“豬胎”因其“本性”“好色”,天上“好色”“嫦娥”,人間在高老莊“入贅”也因“好色”,取經(jīng)路上依然一路“好色”,看了女兒國國王也“好色”,又兼有“耍小聰明”“編織謊言”“搬弄是非”“挑撥陷害”“貪求名利”“拈輕怕重”“喜愛金錢和美女”之特點,另又兼豬八戒取經(jīng)路上排在“弼馬溫”(影射首輔李春芳)之后,第一次與孫悟空見面(《西游記》第十九回)“刮妖風”(影射大明內(nèi)閣不團結,次輔攻擊首輔李春芳,敗壞政治風氣)導致“銜花麋鹿(影射李春芳號“石鹿”)失來蹤(退隱江湖),摘果(影射李春芳原名李果)獼猴迷(影射因為言官讒言,激于義憤,李春芳十八天五辭首輔)在外(致仕還鄉(xiāng))”?!拔囊暂d道”“文以行遠”,故此綜合來看,豬八戒同時兼有影射首輔李春芳之后繼任首輔張居正“有大才”“無大德”,用“妖法”(言官讒言激將法)“迷”他(李春芳)到“(朝廷)外”,然后“金梁玉柱起根搖”(影射李春芳離開朝廷內(nèi)閣一年后,明穆宗即英年早逝,致使大明朝主少國疑),“舉棹梢公(與“張稍”“李定”呼應,影射李春芳,見前第十一篇)許愿心,開船忙把豬羊賽”(影射萬歷十年首輔張居正生病,全國上下政府用公帑在道觀和寺廟做法事,為其祈福),“當坊土地棄祠堂”(影射“一條鞭法”施行之后,全國各地官員離開衙門去清丈土地),“四海龍王朝上拜”(影射首輔“攝政”,權力遮天),在萬歷朝又有“好色”“貪天”之“丑”事,與“美猴王”之“美”(“清廉”“斗戰(zhàn)”“機智勇敢”“嫉惡如仇”“除惡務盡”“光明磊落”“一往無前”等)形成鮮明對比。當今著名學者陳大康先生也有此類發(fā)現(xiàn),因為吳承恩的父親是入贅的,而《西游記》中多處嘲諷入贅高老莊的豬八戒等等,按照古代禮儀,如果吳承恩確實是作者,那他簡直就是污辱先人的“大不敬”者,因此證明《西游記》絕非吳承恩所作。
弘揚國學,傳播正能量。學者沈承慶先生“今流行版《西游記》作者‘華陽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絕不是一條孤證“一首《西游記》九十五回李春芳藏名詩”,其“實證”可謂充足,且有完整的“證據(jù)鏈”,前“四十篇”循序漸進已經(jīng)詳細闡述。故《辭海》(2009年第六版)“吳承恩”條后的“可能”一詞,最終必將作“刪除”處理。
其五,“惡貫滿盈身受困”影射誣陷李春芳之人得到報應。
“惡貫滿盈身受困”一語雙關,表面寫孫悟空大鬧天宮,其實是寫涇河龍王,影射南京言官王禎。
涇河龍王聽了夜叉的話,在與袁守誠打賭后又私改下雨時辰和點數(shù),后被“人曹郎”魏征砍頭?!段饔斡洝分械臎芎育埻醣弧疤旒幼l”,即影射南京言官王禎被“天加譴”。而為什么選擇魏征來斬殺涇河龍王呢?只因魏征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敢于直諫的言官。魏征夢中斬殺涇河龍頭,影射當年七品言官王禎誣告一品首輔句容人李春芳罪大惡極該當砍頭。言官魏征夢中都要斬殺涇河龍王,說明涇河龍王罪證確鑿,連大言官魏征都不放過他,小言官王禎是必須要被“天加譴”的。《西游記》故意不說魏征為言官,而稱其為“人曹郎(戶部郎中)”,就是故意遮蔽言官其事也。
太宗答應涇河龍王不斬其頭,影射隆慶皇帝當年表態(tài)不追究言官王禎的誣告之“罪”。據(jù)《明實錄·穆宗實錄》:“隆慶五年四月壬辰朔……庚申(四月二十九),南京吏科給事中王禎等論大學士李春芳以親老求去,再疏即止,因緣為弟改官冒恩非分。且言其父居家不檢。春芳不能辭責。上切責禎等輕率妄言,排謗輔臣,有失國體,姑貰其罪?!?/p>
《西游記》第七回的詞賦“富貴功名,前緣分定”中也藏有南京言官“王禎”之身影:
富貴功名,前緣分定,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彌深。些些狂妄天加譴,眼前不遇待時臨。問東君因甚,如今禍害相侵。只為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規(guī)箴。
“只為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規(guī)箴”影射當年言官王禎彈劾大明首輔李春芳的事情?!安环稚舷聛y規(guī)箴”,與《西游記》第六回和第七回情節(jié)無關,此句加塞進來,影射七品言官讒言彈劾“正大光明”的一品宰相,“只為心高圖罔極”而已,各人“富貴功名”是“前緣分定”,王禎“些些狂妄”將來一定會“天加譴”。
“天”有沒有“加譴”王禎呢?
《明實錄》(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四)載:“隆慶六年八月甲寅朔。庚午……降原任南京吏科給事中王禎為直隸南陵縣縣丞。”看來,王禎“些些狂妄”真的受到了“天加譴”,被“降級”處分了。
其六,“善根不絕氣還升”影射李春芳“積善之家”“子孫興旺”和中華正氣昂揚向上。
《西游記》第一回“樵夫”行孝養(yǎng)母,此處“樵夫”即影射李春芳父親(見前第21篇)。百善孝為先,李春芳家風好。
樵夫“家既與神仙相鄰”,影射李鏜祖籍在承仙鄉(xiāng)之朱壒村,即在句容茅山之南,與仙山茅山“相鄰”?!独钍霞易V》第二十卷·第宅:“先世從無錫遷句容,卜居承仙鄉(xiāng)之朱壒村,去縣治四十里,茅山之陽,率湖之側。”
樵夫“自幼蒙父母養(yǎng)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而李春芳父親李鏜八九歲時的相關事跡與之吻合。《李氏族譜·李氏家傳》李鏜:“九歲失母(原本九誤五,母誤父),事繼母能得其歡心。性質(zhì)謙謹。子既貴,益折節(jié)下人。聞里有困苦者,輒彷徨終夜不能寐。必拯之?!?/p>
樵夫“再無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而李春芳父親李鏜也無兄弟姐妹,兩者完全吻合?!独钍献遄V·老大房》卷一:“李旭,字時明,號樸庵。秀長子……娶王氏,贈一品夫人,合葬句容赤山。行實詳宗伯瞿文懿志銘。子鏜。”
李春芳是“太平宰相”“默贊昇平之治”,其子行善事跡也班班可考。
本文作者拜望并請教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原中文系主任豐家驊教授(右)(2021.10.4)
原江蘇教育學院中文系主任豐家驊教授(九十叟)(2019.12.6)《句曲詩綜·序》)
據(jù)《李氏家傳》載:
李茂德……時文定雅不欲諸子倖進,蔭受中書舍人。江陵輔政,以通家子欲厚待之,伉直不為下……擢寶慶知府,會全楚大祲,捐資倡率士民賑濟,開倉廩,庀醫(yī)藥,息訟獄,全活饑民數(shù)十萬人……鹽法大振,商人尸祝焉。未幾再請告歸。平生孝友和厚。試南闈未畢,聞母徐夫人病輒投筆歸。以第宅讓伯兄,挈家守句曲祖墓。屢舉鄉(xiāng)大賓,楊學使廷筠嘗展期待之。年七十七卒。
李茂功……出俸金筑木蘭陂,不費民財。堤成,民獲灌溉之利焉。其治獄尤尚仁恕,凡平反疑獄數(shù)十事,郡無冤民。六載報績乞休歸。祀閩中名宦。
李春芳的子孫后代繁衍旺盛,可謂“善根不絕”。李春芳生前看到的子孫后代,從《貽安堂集》“賜進士、光祿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同知經(jīng)筵、總裁《會典》、門人許國”《明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贈太師、謚文定、石鹿李公暨配一品夫人徐氏墓志銘》可以知道:“公八男子:茂年……茂材……茂德……茂功……茂業(yè)……茂中……茂和……茂對……孫十六人:茂年生思忠、思義、思孝、思恭、忠義,俱國子生;茂材生思敬、思誠、思明,俱邑諸生;茂德生思道、思諫、思謨;茂功生思謙、思璿、思聰、思極,謙、璿俱邑諸生;茂業(yè)生思恒、思兼……”
據(jù)此,《西游記》第七回孫悟空“受箓承恩在玉京”影射“句容籍(貫興化)”李春芳是在“北京”“欽點狀元”和“欽點首輔”,“承恩”一詞證明《西游記》作者絕對不是吳承恩,此為今流行本《西游記》是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所校定完稿的又一鐵證。
綜前所述,則今流行本小說《西游記》作者所署之名“華陽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狀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吳承恩其人。
著名軍旅作家李伶記者《鎮(zhèn)江日報》(2020.10.9)介紹作者四書之“考證華陽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等書評。
李洪文·《句曲詩綜》等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