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狀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五十七)《西游記》第四十四回對聯(lián)“藏名”和江蘇句容茅山“萬壽臺”對聯(lián)“藏名”手法相同,均藏有李春芳之身影
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校《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是以“句容籍”“狀元宰相”李春芳為原型(見前第25篇),孫悟空“祖籍祖貫”在花果山水簾洞,影射李春芳是江蘇句容茅山人,祖上世代是清廉之人,且自己是“清廉宰相”。
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段饔斡洝分胁粌H有李春芳“藏名詩”“藏名詞”“藏名詞賦”,還有李春芳“藏茅山”之元素。除了藏有“福地”“洞天”“仙鄉(xiāng)”“仙山”“道祖山”“方隅山”“石龍山”“海江山”“大靈山”“小靈山”“方山”“丹崖”“大地根”“黃精”“水簾洞”“通海橋”“海眼泉”“茅盈”“三天門”“三清殿”“符”“箓”“咒”“佛道同修”“葫蘆”“華陽洞”“玉碣”等茅山元素,還藏有“為皇帝祝壽對聯(lián)”之茅山元素。
本文作者與江蘇省道教協(xié)會副秘書長、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茅山道教音樂”代表性傳承人、 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傳人何春生道長(右)留影于茅山崇禧萬壽宮2020.6.17。
江蘇省道教協(xié)會副秘書長何春生道長書贈《句曲詩綜》之作品
此幅對聯(lián)在《西游記》的哪一回呢?
《西游記》有一副對聯(lián):“雨順風(fēng)調(diào),愿祝天尊無量法;河清海晏,祈求萬歲有余年。”其就出自《西游記》第四十四回:
二更時候,孫大圣心中有事,偏睡不著,只聽那里吹打,悄悄的爬起來,穿了衣服,跳在空中觀看,原來是正南上燈燭熒煌。低下云頭仔細再看,卻是三清觀道士禳星哩。但見那——靈區(qū)高殿,福地真堂。靈區(qū)高殿,巍巍壯似蓬壺景;福地真堂,隱隱清如化樂宮。兩邊道士奏笙簧,正面高公擎玉簡。宣理《消災(zāi)懺》,開講《道德經(jīng)》。揚塵幾度盡傳符,表白一番皆俯伏。咒水發(fā)檄,燭焰飄搖沖上界;查罡布斗,香煙馥郁透清霄。案頭有供獻新鮮,桌上有齋筵豐盛。 殿門前掛一聯(lián)黃綾織錦的對句,繡著二十二個大字,云:“雨順風(fēng)調(diào),愿祝天尊無量法;河清海晏,祈求萬歲有余年?!毙姓咭娙齻€老道士,披了法衣,想是那虎力、鹿力、羊力大仙。下面有七八百個散眾,司鼓司鐘,侍香表白,盡都侍立兩邊。行者暗自喜道:“我欲下去與他混一混,奈何單絲不線,孤掌難鳴,且回去照顧八戒、沙僧,一同來耍耍?!?/p>
江蘇句容道教茅山元符宮為嘉靖皇帝祝壽所建的萬壽臺也有一副“為皇帝祝壽之對聯(lián)”:“仙樂徹九霄,祝一人之有慶;天香招五鶴,祈四海之同春?!贝藢β?lián)至今還保存在句容茅山萬壽臺兩側(cè)石柱上。
《西游記》第四十四回對聯(lián)中的“萬歲”和茅山元符宮萬壽臺對聯(lián)中的“一人”均指皇帝,他們是不是指同一皇帝呢?
答案是肯定的。此兩幅對聯(lián),暗中有緊密關(guān)聯(lián),即《西游記》第四十四回中對聯(lián)“藏名”和江蘇句容茅山“萬壽臺”上的對聯(lián)“藏名”手法相同,除了都藏有皇帝而外,還都藏有李春芳之“身影”。
為什么這樣說呢?這個皇帝是誰呢?
首先,《西游記》第四十四回中的“對聯(lián)”在“三清觀”,此處有“靈區(qū)高殿,福地真堂”“玉簡”“傳符”“咒水發(fā)檄”等茅山道教元素,影射句容茅山是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之稱,還有茅山道教“玉簡”“符”“咒”“檄”等宗教文化。
“玉簡”,是道教重要的法器。茅山“玉簡”見《乾隆句容縣志》三卷:“華陽洞:在大茅峰。其洞有二:西洞在崇壽觀后,南洞在元符宮東。其門有五,三顯二隱。三茅君、二許君俱得道于此。宋授金龍玉簡。 靈異至多。又謂第八洞天。周回百五十里。洞虛四廓、上下皆石,內(nèi)有陰暉夜光日精之根。陰暉主夜,日精主晝,形如日月之光,既不自異草木水澤,亦與外同。又有飛鳥交橫,名為石燕。所謂洞天神宮,靈妙無方,不可得而議也。(《舊志》)”
本文作者拜望并請教鎮(zhèn)江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副會長、鎮(zhèn)江師專原副校長、鎮(zhèn)江高專原校長、金山學(xué)院原院長、江南大學(xué)太湖學(xué)院原院長祝誠教授(左)。
其次,《西游記》“雨順風(fēng)調(diào),愿祝天尊無量法;河清海晏,祈求萬歲有余年”對聯(lián)中的“河清”影射嘉靖皇帝,“海晏”影射嘉靖朝戚繼光等將領(lǐng)率兵掃滅東洋倭寇。
何以為證?
一、李春芳《貽安堂集》卷二《肅廟挽章》開頭部分有:“河清呈上瑞(誕圣之始,曾有此祥,故云),國運正中天?!?/span>
因嘉靖皇帝誕生的時候,黃河水突然變清澈起來了,故《西游記》中的“河清”一詞影射“嘉靖皇帝誕生之時黃河水變清澈”是大明朝祥瑞之兆。
二、《西游記》中多處寫“河清”之祥兆,有反復(fù)強調(diào)“嘉靖皇帝誕生之時黃河水變清澈”是大明朝祥瑞之兆的用意。
如《西游記》第六十八回:“三皇治世,五帝分倫。堯舜正位,禹湯安民。成周子眾,各立乾坤。倚強欺弱,分國稱君。邦君十八,分野邊塵。后成十二,宇宙安淳。因無車馬,卻又相吞。七雄爭勝,六國歸秦。天生魯沛,各懷不仁。江山屬漢,約法欽遵。漢歸司馬,晉又紛紓南北十二,宋齊梁陳。列祖相繼,大隋紹真。賞花無道,涂炭多民。我王李氏,國號唐君。高祖晏駕,當(dāng)今世民。河清海晏,大德寬仁。茲因長安城北,有個怪水龍神,刻減甘雨,應(yīng)該損身。夜間托夢,告王救遁。王言準(zhǔn)赦,早召賢臣??盍舻顑?nèi),慢把棋輪。時當(dāng)日午,那賢臣夢斬龍身。”
此處明寫大唐李世民一朝“河清海晏”,隱喻大明嘉靖一朝“河清海晏”?!坝袀€怪水龍神,刻減甘雨,應(yīng)該損身”指“涇河龍王”,影射南京言官王楨,賢臣魏征“夢斬龍身”影射大明宰相李春芳夢中斬殺南京言官王楨,“告王救遁。王言準(zhǔn)赦”影射明穆宗赦免南京言官誣陷之最。宰相肚子能撐船,宰相李春芳為什么非要殺王楨呢?因為王楨讒言誣告激將首輔李春芳離開京師之后,明穆宗一年之后就英年早逝了。大明朝頓時主少國疑,人心思變。
又如《西游記》第七十八回:“又入三層門里,到通衢大市觀看,倒也衣冠濟楚,人物清秀。但見那——酒樓歌館語聲喧,彩鋪茶房高掛簾。萬戶千門生意好,六街三市廣財源。 買金販錦人如蟻,奪利爭名只為錢。禮貌莊嚴(yán)風(fēng)景盛,河清海晏太平年。”
此處寫大唐“河清海晏”有贊譽唐太宗李世民為盛世明君。由大唐“輪回”至大明,又為大明嘉靖一朝“河清海晏”作暗中鋪墊。
三.“海晏”與《西游記》第一回“勢鎮(zhèn)汪洋”相呼應(yīng),影射嘉靖朝掃滅東洋倭寇。
唐太宗李世民平定東西突厥,兩界山(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山脈)為大唐安西都護府所管轄,北方各民族尊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大唐由此步入盛世,天下太平。
而大明嘉靖一朝倭寇猖獗,東南震動。到嘉靖朝后期,倭寇最終被民族英雄戚繼光等領(lǐng)導(dǎo)的軍隊所剿滅,故此到嘉靖朝后期天下方才安定太平,故稱大唐“海晏河清”影射嘉靖朝倭寇被滅,東南安定,國家重回正軌?!昂j毯忧濉迸c《西游記》第一回的“勢鎮(zhèn)汪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皆涉及嘉靖朝倭寇,即倭寇被剿,天下太平。而道教茅山是中華神州之“仙都福地”,自然能夠震懾東洋妖氛(倭寇)。
四.“海晏河清”體現(xiàn)了“太平宰相”李春芳“天下太平”的政治志向。
如《西游記》第八十五回:“行者道:陛下法國之名甚好,但只滅字不通。自經(jīng)我過,可改號欽法國,管教你海晏河清千代勝,風(fēng)調(diào)雨順萬方安。國王謝了恩,擺整朝鑾駕,送唐僧四眾出城西去。君臣們乘善歸真不題。 ”
此處寫“改號欽法國”可“河清海晏”,影射大明朝“以法治國”就可“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又如《西游記》第八十七回:“好雨——漠漠濃云,蒙蒙黑霧。雷車轟轟,閃電灼灼。滾滾狂風(fēng),淙淙驟雨。所謂一念回天,萬民滿望。全虧大圣施元遠,萬里江山處處陰。好雨傾河倒海,蔽野迷空。檐前垂瀑布,窗外響玲瓏。萬戶千門人念佛,六街三市水流洪。東西河道條條滿,南北溪灣處處通。槁苗得潤,枯木回生。田疇麻麥?zhǔn)?,村堡豆糧升??吐孟餐ㄘ溬u,農(nóng)夫愛爾耘耕。從今黍稷多條暢,自然稼穡得豐登。風(fēng)調(diào)雨順民安樂,海晏河清享太平。 ”
此處“風(fēng)調(diào)雨順民安樂,海晏河清享太平”影射“太平宰相”李春芳祝愿華夏“風(fēng)調(diào)雨順”“永享太平”之愿望。
又如《西游記》第九十回:“老王道:為此兵器,幾乎傷了我父子之命。小王子道:幸蒙神師施法,救出我等,卻又掃蕩妖邪,除了后患,誠所謂海晏河清,太平之世界也!”
此處“掃蕩妖邪,除了后患,誠所謂海晏河清,太平之世界”影射大明嘉靖朝剪滅東洋倭寇,國家重新步入太平世界。也體現(xiàn)了“太平宰相”李春芳祝愿華夏“永享太平”之愿望。
又如《西游記》第九十四回:“一宵夜景已題,早又金雞唱曉。五更三點,國王即登殿設(shè)朝,但見:齋宮殿開軒紫氣高,風(fēng)吹御樂透青霄。云移豹尾旌旗動,日射螭頭玉佩搖。香霧細添宮柳綠,露珠微潤苑花嬌。山呼舞蹈千官列,海晏河清一統(tǒng)朝。”
此處“山呼舞蹈千官列,海晏河清一統(tǒng)朝”一句,影射大明嘉靖一朝倭寇被滅,國家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太平宰相”李春芳再次祝愿華夏“風(fēng)調(diào)雨順”“永享太平”之強烈愿望。
“長老欣然不辭,舉筆而和:古和春景詩曰:日暖冰消大地鈞,御園花卉又更新。和風(fēng)膏雨民沾澤,海晏河清絕俗塵。 ”此處“和風(fēng)膏雨民沾澤,海晏河清絕俗塵”一句,也體現(xiàn)了“太平宰相”李春芳反復(fù)祝愿華夏子孫“風(fēng)調(diào)雨順”“永享太平”之愿望。
五.《西游記》對聯(lián)中所“祝”之人即作者華陽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祝”嘉靖皇帝。
孫悟空是“官封弼馬”,影射李春芳是皇帝親封的屬馬的輔弼大臣?!肮俜狻庇吧涔偌遥ɑ实郏┯H自任命,據(jù)《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四百九十三載:“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吏部言禮部左侍郎缺,請推補。得旨,不必會推,嚴(yán)訥升本部左侍郎,李春芳填注部任,董份代春芳掌院事?!睋?jù)此,李春芳是被嘉靖皇帝欽點正式成為朝廷大臣。而大明朝“河清海晏”結(jié)束于嘉靖朝后期,故《西游記》中李春芳祝愿的人即為嘉靖皇帝。
其三,江蘇句容茅山“萬壽臺”上有對聯(lián)“仙樂徹九霄,祝一人之有慶;天香招五鶴,祈四海之同春”。其中有嘉靖皇帝和李春芳的身影。
茅山此對聯(lián)中,誰“祝”“一人之有慶”?此人即李春芳,與下聯(lián)之“春”字暗合?!按骸弊旨从吧淅畲悍肌!耙蝗恕奔醇尉富实?,與《西游記》中“雨順風(fēng)調(diào),愿祝天尊無量法;河清海晏,祈求萬歲有余年”對聯(lián)中的“萬歲”同一意思,均是指嘉靖皇帝。
江蘇句容·茅山“元符萬寧宮”萬壽臺·三天門 【道教茅山上清派七十九代傳人余志成道長供圖】
故茅山“萬壽臺”此對聯(lián),上聯(lián)寫嘉靖皇帝“一人”被天下臣民祝賀長生,下聯(lián)寫李春芳帶領(lǐng)四海臣民祝愿嘉靖皇帝長壽。 即上聯(lián)“嘉靖帝”對下聯(lián)“李春芳”。
“祈四海之同春”隱含意思同時有“我李春芳祈求四海臣民同我李春芳一道祈求上帝讓大明嘉靖皇帝永葆青春”之意。
李春芳如何能夠有資格率領(lǐng)四海臣民恭祝嘉靖皇帝健康長壽呢?
原來,李春芳在嘉靖朝后期被任命為禮部尚書,他是有資格率領(lǐng)四海臣民恭祝嘉靖皇帝健康長壽的。
據(jù)《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五載:“嘉靖四十一年正月丙戌朔?!薄案亩Y部左侍郎李春芳為吏部左侍郎。”“春芳份支從二品俸。”
據(jù)《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二十四載:“嘉靖四十二年八月丁未朔,祭先師孔子,命禮部尚書李春芳行禮?!?/p>
據(jù)《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四十五載:嘉靖四十四年四月丁卯朔,敕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李春芳兼武英殿大學(xué)士,在內(nèi)閣同元輔階辦事。
在大明嘉靖皇帝生命后期,身為禮部尚書的李春芳為嘉靖皇帝建茅山萬壽臺祈福長壽應(yīng)該是順理成章之事。李春芳是嘉靖皇帝欽點狀元,“官封弼馬”,知恩圖報,人之常情。
其四,《西游記》中的“三清觀道士”求雨,影射道教茅山是上清祖庭,有茅山道士專司求雨。
曹義《默庵詩集》四卷有《寄湯靈官希文》詩:“職司符箓鎮(zhèn)宗壇,心與浮云一樣閑。坐聽松窗啼鳥靜,行吟苔徑落花斑。丹成藥灶呼猿守,禮罷茅君伴鶴還。自古華陽多勝概,煙霞泉石足怡顏?!薄办`官“職司符箓”,另外還有求雨的職責(zé)。李維楨《茅山游記》載:宮后有龍池,大旱不涸,祈雨于此請龍。”《道藏·茅山志》三十三卷有 陶弘景《請雨詞》:“華陽隱居陶弘景、道士周子良詞。竊尋下民之命,粒食為本。農(nóng)工所資,在於潤澤。頃亢旱積旬,苗稼焦涸。遠近嗷嗷,瞻天雀息。百姓祈請,永無感降。伏聞雨水之任,有所司存。愿哀憫黔首,霈垂沾渥。呵風(fēng)召云,膚寸而合。使洪潦溢川,水陸咸濟;則白鵠之詠,復(fù)興於今。共伸至誠,稽顙詞情。謹(jǐn)詞。天監(jiān)十四年太歲乙未六月二十日詞詣句曲華陽洞天張理禁趙丞前?!?/p>
茅山·頂宮 【道教茅山上清派七十九代傳人余志成道長供圖】
其五,茅山元符宮為嘉靖皇帝祝壽所建的萬壽臺,北面立柱石刻有楹聯(lián):“翠巘捧仙臺華陽真氣;丹崖飛紺殿河上玄風(fēng)。”其中“丹崖”一詞,與《西游記》第一回開篇詞賦中的“丹崖”相吻合。即“丹崖”代指句曲茅山。
其六,茅山元符宮為嘉靖皇帝祝壽所建的萬壽臺石牌坊上部中間處原為重檐,重檐上面有一尊石葫蘆,石葫蘆口有“太陽”,與《西游記》中的葫蘆能夠裝太陽相契合。
“葫蘆裝天”見《西游記》第三十三回:
好行者,伸下手把尾上毫毛拔了一根,捻一捻,叫:“變”!即變做一個一尺七寸長的大紫金紅葫蘆,自腰里拿將出來道:“你看我的葫蘆么?”那伶俐蟲接在手,看了道:“師父,你這葫蘆長大,有樣范,好看,卻只是不中用?!毙姓叩溃骸霸醯牟恢杏??”那怪道:“我這兩件寶貝,每一個可裝千人哩。”行者道:“你這裝人的,何足稀罕?我這葫蘆,連天都裝在里面哩!”那怪道:“就可以裝天?”行者道:“當(dāng)真的裝天?!蹦枪值溃骸爸慌率侵e。就裝與我們看看才信,不然決不信你。”行者道:“天若惱著我,一月之間,常裝他七八遭;不惱著我,就半年也不裝他一次。”伶俐蟲道:“哥啊,裝天的寶貝,與他換了罷?!本毠淼溃骸八b天的,怎肯與我裝人的相換?伶俐蟲道:“若不肯啊,貼他這個凈瓶也罷。”行者心中暗喜道:“葫蘆換葫蘆,余外貼凈瓶,一件換兩件,其實甚相應(yīng)!”即上前西游記
扯住那伶俐蟲道:“裝天可換么?”那怪道:“但裝天就換,不換,我是你的兒子!”行者道:“也罷,也罷,我裝與你們看看。”
好大圣,低頭捻訣,念個咒語,叫那日游神、夜游神、五方揭諦神:“即去與我奏上玉帝,說老孫皈依正果,保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路阻高山,師逢苦厄。妖魔那寶,吾欲誘他換之,萬千拜上,將天借與老孫裝閉半個時辰,以助成功。若道半聲不肯,即上靈霄殿,動起刀兵!”
那日游神徑至南天門里靈霄殿下,啟奏玉帝,備言前事,玉帝道:“這潑猴頭,出言無狀,前者觀音來說,放了他保護唐僧,朕這里又差五方揭諦、四值功曹,輪流護持,如今又借天裝,天可裝乎?”才說裝不得,那班中閃出哪吒三太子,奏道:“萬歲,天也裝得?!庇竦鄣溃骸疤煸鯓友b?”哪吒道:“自混沌初分,以輕清為天,重濁為地。天是一團清氣而扶托瑤天宮闕,以理論之,其實難裝。但只孫行者保唐僧西去取經(jīng),誠所謂泰山之福緣,海深之善慶,今日當(dāng)助他成功?!庇竦鄣溃骸扒溆泻沃??”哪吒道:“請降旨意,往北天門問真武借皂雕旗在南天門上一展,把那日月星辰閉了。對面不見人,捉白不見黑,哄那怪道,只說裝了天,以助行者成功?!庇竦勐勓裕骸耙狼渌唷!?那太子奉旨,前來北天門,見真武備言前事。那祖師隨將旗付太子。
早有游神急降大圣耳邊道:“哪吒太子來助功了。”行者仰面觀之,只見祥云繚繞,果是有神,卻回頭對小妖道:“裝天罷?!毙⊙溃骸耙b就裝,只管阿綿花屎怎的?”行者道:“我方才運神念咒來?!蹦切⊙急犞?,看他怎么樣裝天。這行者將一個假葫蘆兒拋將上去。你想,這是一根毫毛變的,能有多重?被那山頂上風(fēng)吹去,飄飄蕩蕩,足有半個時辰,方才落下。只見那南天門上,哪吒太子把皂旗撥喇喇展開,把日月星辰俱遮閉了,真是乾坤墨染就,宇宙靛裝成。二小妖大驚道:“才說話時,只好向午,卻怎么就黃昏了?”行者道:“天既裝了,不辨時候,怎不黃昏!”“如何又這等樣黑?”行者道:“日月星辰都裝在里面,外卻無光,怎么不黑!”小妖道:“師父,你在那廂說話哩?”行者道:“我在你面前不是?”小妖伸手摸著道:“只見說話,更不見面目。師父,此間是什么去處?”行者又哄他道:“不要動腳,此間乃是渤海岸上,若塌了腳,落下去啊,七八日還不得到底哩!”小妖大驚道:“罷,罷,罷!放了天罷。我們曉得是這樣裝了。若弄一會子,落下海去,不得歸家!”
《西游記》“葫蘆裝天”相關(guān)情節(jié)寫得非常詳細。這個故事的原型出處在哪里?其實“葫蘆裝天”的故事即源自江蘇句容道教茅山萬壽臺上的葫蘆。萬壽臺其上“三天門”、石柱上藏李春芳名對聯(lián)、頂部重檐上的葫蘆、葫蘆口“太陽”等皆與《西游記》相關(guān)聯(lián),這是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段饔斡洝返南嚓P(guān)“實物證據(jù)”。
江蘇句容·茅山萬壽臺
天道無常,茅山古建筑毀壞眾多,萬壽臺“葫蘆裝天”建筑也未能保存至今。今僅有“葫蘆裝天”照片傳世。今四方名流善信徜徉萬壽臺之下,更少有人知曉其與《西游記》“葫蘆裝天”之淵源關(guān)系,故我在拙作《句曲詩綜》之“凡例”第30條載有:
“本書所收詩作涉及“仙山(茅山)”“怪石”“大茅洞”等處,與華陽洞天主人校《西游記》中“仙山”“仙石(孫悟空)”“水簾洞”等處暗含關(guān)聯(lián)。故對相關(guān)處做注釋。句曲茅山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譽,大茅洞、良常洞(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良常胡氏重修譜序》稱“良常仙境”)等道家勝境自古名揚四海,歷代雅士多有詩詠之作,現(xiàn)已漸漸淡出今人視線,故對相關(guān)處做注釋。或能有助中華地方文明傳承光大。其余內(nèi)容一般不注?!?/p>
本文作者和茅山劉帥道長(右)合影。
其七,“河清”與“水簾洞”暗中相扣。
“河清海晏”影射大明國是清廉盛世國泰民安,而李春芳是大明首輔,世代居住花果山水簾洞,影射李春芳祖上世代是清廉之人,自己也是“清廉宰相”,所以“弼馬溫”“官封弼馬”,皆因李春芳是“清廉”之官員,所以皇帝親自封他為這位“屬馬”且“性格溫厚”的狀元為首輔。國史家乘皆記載李春芳是“清廉宰相”“太平宰相”,與《西游記》中“家住水簾洞”“官封弼馬”是完全吻合的。自己不能標(biāo)榜自己是清廉宰相,所以《西游記》署名“華陽洞天主人”而不署名李春芳,且李春芳后世子孫也不談“華陽洞天主人”就是李春芳,李春芳自家后人不必自吹自擂,留于外人評說即可。且《西游記》藏有李春芳的姓名字號,藏有道教茅山,藏有狀元宰相李春芳是句容籍,藏有李春芳曾祖李秀、父親李鏜和兄弟李齊芳、李承芳及李春芳妻兒,藏有“圣明天子”嘉靖皇帝,藏有“宮女太后”李彩鳳,藏有“明君”萬歷皇帝等等,故李春芳開篇即有“料應(yīng)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之預(yù)言,體現(xiàn)了李春芳是“清廉”“大德”之人,不汲汲于名利。其后世“知音”越晚“出現(xiàn)”,其人生“無名”之境界則越高。
據(jù)此,《西游記》第四十四回對聯(lián)“藏名”和江蘇句容茅山“萬壽臺”對聯(lián)“藏名”手法相同,均藏有嘉靖皇帝和“太平宰相”李春芳之身影,此為今流行本《西游記》是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所校定完稿的又一鐵證。
綜前所述,則今流行本小說《西游記》作者所署之名“華陽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狀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吳承恩其人。
李洪文·《句曲詩綜》等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