旮旯閑話(473)一一劃好人生半徑
文:楊忠敏
? 梁曉聲先生在訪談中講到劃出人生半徑,別讓那些不堪之徒進入自己的生活圈子。?
無疑這是個有生活閱歷的人的切膚之言,更是個哲者的明智忠告。梁先生以淺顯易懂的語言道出了人生成敗的大道理。
?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最復雜的是人。科學可以貼近一切未知,但任何科學永遠無法貼近人心。古往今來古今中外都是英雄與懦夫、忠臣與奸侫、憨厚與狡詐、純真與虛偽、孝順與忤逆……人性種種的同在。
人總得有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圈子,一旦圈子遇人不淑,就會釀出無盡的煩惱 和坎坷,甚至招致挫折和失敗?!对娊?jīng)?王風?中谷有蓷》吟到:“條其嘯矣,遇人不涉淑矣”,這首詩本來是遭人遺棄婦女自嘆自悼之苦吟。古人由此引申出,那些不良不善不賢不慧不干不凈的人,進入你的生活圈子就會讓你的生活零亂而齷齪,甚而至陷入終生的凄風苦雨之中。
人要善于識人,特別對那類缺德無德敗德惡德之輩要多點辯識能力。缺德之人刁鉆,無德之輩卑鄙,敗德之類低劣,惡德之徒邪惡。如此失德之輩都是突破人格底線的一族,他們極似虎狼饕餮名利,更如烏蠅食腐逐臭,常常超出常識邏輯而行世。
然而,厚道人或因為大局或因為團結(jié)或因為性情,就去容忍、牽就、退讓,結(jié)果令格局破碎,局勢起伏,反而使自我生存的空間充滿陰霾瘴氣。其實,現(xiàn)代文明已經(jīng)賦予個人與種種敗行惡德隔離、屏蔽和切割的利器和法器。個人應當具有這種法規(guī)意識,去規(guī)避惡人惡德和惡意的糾纏,留給自己一片朗朗乾坤。
講一個人保持著生性的清高,最可貴處在于拒絕失德之徒的覬覦、靠近和糾纏?!皰窬諙|籬下,悠然見南山?!贝_實,讓自己的人生半徑之內(nèi)干凈點、潔凈點,門前清靜,院庭有一片安寧和靜穆才是。
作者簡介
楊忠敏,1950年出生,共和國的同齡人,經(jīng)歷過時代的風風雨雨。就個人來講,沐浴著共和國的陽光,走過人生一段又一段里程。
軍營里,最愛聞靶場上射擊時飄出的硝煙味。最終,有幸走上血與火的戰(zhàn)場。雖無前輩的艱苦卓絕,也不及先烈血沃中華,算是盡到一份固疆守土的責任。為祖國平安,站哨幾十載,算是個合格老兵。
有幸在垂暮之年,生活在風清月朗,政通人和的好時代,常與戰(zhàn)友們切磋互勵,網(wǎng)上閑聊,真是人生之大幸。
?
其他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