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紅”/東方紅之聲之一
一一陳昌華朗誦詩選
原創(chuàng) 陳昌華 誦讀 許建榮
音樂設計合成 許建榮 制作 一方文化
這是一首幾代人
都會唱的民歌
來自陜北的黃土高坡
一曲李有源老漢
原唱的信天游
唱著唱著就唱紅了山河
這是一個幾代人
都愛叫的名字
來自13朝古都的一拖
一批五湖四海的建設者
叫著叫著就叫遍了全國

我的師傅的師傅很驕傲
是“東方紅”的拓荒者
當年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
哪里沒有“東方紅”
輾出的車轍
我和我的師傅很自豪
成為“東方紅”的傳承者
如今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
哪里沒有我們
播下的春色
前方的道路并非
總是一馬平川
有艱難險阻也有曲折
風靡全國的大四輪
也曾一度步履維艱
彎道超車的小四輪
也曾到處找米下鍋

即便在山窮水盡
疑無路的時刻
我們沒有彷徨沒有失落
只要有“東方紅”的鋼筋鐵骨
只要有一拖人不變的魂魄
作為“東方紅”的傳人
我們始終堅信,只要
我們的“東方紅”還在
就沒有過不了的坎
爬不過的坡

你看,你看
我們的“東方紅”駛進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
春光依然那么明媚
天地還是那么廣闊
你聽,你聽
無論是老鄉(xiāng)飛馳的小康路
還是精準扶貧的窮山窩
更有新時代的一帶一路
咱們從不過時的“東方紅”
還是那么一路高歌

久居13朝古都的朋友啊
來自五洲四海的游客
你們在觀賞這座
千年帝都的風光時
可別忘了洛陽第一
拖拉機廠的前世今生
還有“東方紅”這部共和國
一五計劃留下的
遺產和杰作
2018年1月11日

作者:陳昌華,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曾任洛陽市文聯(lián)副主席,《寶安風》雜志社社長,深圳市企業(yè)報刊協(xié)會會長,現(xiàn)任深圳市文學學會詩歌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作品曾見于《詩刊》《解放軍文藝》《飛天》《青春》《牡丹》《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工人日報》等。出版詩集《印象與烙印》《旗幟詠嘆調》《深圳編年詩》文集《企業(yè)常青藤》。主編《詩路花語——洛陽七十年詩歌選》《綻放的簕杜鵑——深圳新詩選》五集電視劇《貼廓巷56號》編劇、制片主任,18集電視劇《白居易》制片,打進好萊塢的第一部中國電影《硯床》制片主任。

朗誦者:許建榮,九州風雅頌朗誦藝術團團員,喜愛朗誦,熱衷美篇。1953年父母從湖南支援國家建設,來到河南洛陽,是一拖的第一批建設者。本人1957年在洛拖出生,就讀于一拖的第二子弟小學和第二子弟中學,1976年進入一拖工作至退休。歷經了一拖的鼎盛和低谷,2000年也曾下崗回家,但始終對一拖有著深厚的情感和依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