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詩詞學會論壇名家評詩
雷?;c評二季度作業(yè)

雷海基,筆名莊溪水,江西進賢人,曾任解放軍某部隊政治委員,大校軍銜。第七屆華夏詩詞獎優(yōu)秀論文獎得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南昌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解放軍紅葉詩社培訓部導師,《中華軍旅詩詞研究》特邀研究員,任多家刊物編委,《中華詩詞》等多家詩刊評論嘉賓,詩論文章入選《全國中華詩詞研討會》《中華軍旅詩詞研討會》《海峽兩岸中華詩詞論壇》《中華詩人節(jié)論壇》。編著出版有《詩詞快速入門指導》《古今名家論詩詞語錄》《好詩創(chuàng)作談——雷海基詩論文選》《雷?;髌愤x》。香港詩詞學會論壇【四海論詩】區(qū)總顧問、《香江詩潮》《香江詩評》《中華古韻》顧問。

泰 山
作者:夏愛菊
四顧白云旋,玉皇呼眾仙。
尋宗拜雙圣,請日上東天。
巨石依松疊,清泉裂隙穿。
雄奇與神化,萬古向人宣。
【評】泰山以自然景和人文景聞名天下,作者將二者皆寫入詩,把泰山的精華歸結為自然景雄奇,人文景神化,恰當而精煉。此作體現了五言詩簡練的特點,語言凝煉,場景跳躍,但不失流暢。
衡 山
作者:南北風
五岳誰稱秀,祝融惟可參。
方圓八百里,橫亙一江南。
北雁歸來止,浮云轉去探。
晴明觀嶺上,風景自分三。
【評】此作用雄健筆法盡展衡山的雄渾大氣,主要是運用極端數字來營造豪雄之氣,八、一、三,皆大數目字,言其大、其廣、其量,加上首句的問,更添氣勢。起句問號,三字結尾,雄健之氣貫穿始終。雄渾詩風歷來受詩家推崇,唐司空圖將其列二十四品之首。故我寫了《營造雄渾氣勢五法》一文,被多家刊物轉載,收入《好詩創(chuàng)作談》一書。

登頂北岳恒山感:
作者:江濤
今攀北岳巔,百折萬回旋!
峰險云霞炫,驚鴻一瞥間。
【評】此作詩風雄健,雖只二十字,卻豪氣沖天。展現了作者的豪邁,也描繪了衡山的壯觀和雄偉。力度是好詩的一個標志,善詩者皆著力營造。
登泰山
作者:蔡其華
齊魯大地峻峰崇,五岳獨尊譽岱宗。
山頂朝觀升旭日,崖邊暮享嘯秦松。
襟河望海英姿展,衍圣增輝氣慨雄。
越壑凌空瞻玉殿,猶如帝子駕飛龍。
【評】詩用動詞代表自己,有強烈的作者身影,登、觀、享、望、越、凌、瞻、駕,都是我的動作。清代張問陶有詩“詩中無我不如刪,萬卷堆床亦等閑?!笨梢娫妼懽晕业闹匾1容^而言,首聯偏弱。

詠泰山
作者:王嘯林
封禪知至重,攀越仰彌高。
五岳尊為首,云霞出海濤。
【評】詩從四個維度寫泰山的特點,也是泰山的看點,封禪是歷史文化看點,仰高是高大雄偉看點,五岳之首是比較名山的看點,云霞出海濤是自然景觀看點。前三個看點是靜態(tài),最后的是動態(tài),置于結尾,有想象空間。
喝火令?登華山
作者:陳云蘭
瀑布林梢掛,濤聲宇宙?zhèn)?。五峰連接共擎天。吾輩慕名臨閱,安可等閑觀。 景點蒼龍嶺,臺階老虎關。小心通過倍生寒。險也松迎,險也石頭攀,險也亂云親吻,仿佛九霄穿。
【評】先寫華山大景,后寫登山看小景,中間用“吾輩慕名臨閱,安可等閑觀”過度,詞寫得自然流暢。連用三個險字,突出了華山之險。自我感強。情與景融,情在賞景過程之中。

嵩 山
作者:蕭傅鋒
一影千門萬戶鮮,黃河救主越何年。
碑林書院鴻儒客,摩洞梵宮青史篇。
寺立中原增佛色,峰尊列圣入堯天。
奇梁厚土乾坤美,封禪封神共世傳。
注:一影,指七十年電影《少林寺》,那時電影稀少,剛上映火了一把;救主,出“十三棍僧救唐王”。
【評】寫出了嵩山最典型的特色,尤其是中間兩聯,“寺立中原增佛色”一句精彩,道出了嵩山因少林寺而聞名的歷史事實。不足的是,全篇寫歷史文化,未見自然景象,用典過多,首聯有點突兀,影響了詩的可讀性。
登泰山
作者:劉天江
東岳岱宗曾力攀,金風送爽結因緣。
空中鋼纜懸如軌,腳下蒼鷹飛若鳶。
拾級天街驚魏闕,摩崖石刻炫唐鐫。
煙浮峽谷凝眸望,似火野棠花正妍。
注:時為教師節(jié)前后,谷坡崖壁,蔥綠中點點嫣紅,甚美,詢之,乃知野海棠也。
【評】詩用動詞登、攀、拾和代表我的腳字表現自己,有自我存在感。讀來有感。中間兩聯對仗工整。不足的是文字不夠精準、凝煉,鷹與鳶都屬鷹類,東岳與岱宗是同義詞,有湊字之嫌。

詠華山
作者:高仁芳
華山聳峙古秦通,奇險傾斜石壁中。
霧繞蒸騰呈美景,天丁鬼斧建秋虹。
【評】詩合律,寫出了華山的特色:山高、路險、霧繞,但全篇未成一體,語境不夠完整。試改“一山雄峙剌長空,險路彎懸石壁中。待到峰巔抬眼望,秦川百里盡秋紅?!?/p>
登泰山
作者:陳西娥
嵐光翠影霧千重,不見攀登前后蹤。
休道山高東岳絕,而今上頂我為峰。
【評】上聯寫出了泰山云霧之濃,濃到有不見行蹤的神秘感。下聯寫泰山之高,上句言山高,下句更言我比泰山還要高,很有氣勢。上聯以美景怡人,下聯以豪氣感人。用我的口吻寫,始終充滿我的聲音,讀來感覺強烈。詩寫得流利而有張力。

登華山
作者:鄧德林
一覽懸流峭壁分,英雄探勝起風云。
華山自古神仙聚,今日登臨我入群。
【評】精彩在下聯,古有華山神話、傳說,最響亮的是群雄論劍,今天我來華山也算入群了?!叭肴骸?,是當今熱詞,因而有新鮮感。不足的是上聯不夠流暢,結句的“登臨”二字不夠貼切,可否改“今日也邀我入群?!?/p>
登嵩山
作者:五叢竹
無奈峰高借纜車,隔山照樣禮達摩。
塔林前后功夫老,寺院庭臺遠客多。
遙對中原君送酒,近聞嵩岳我當歌。
游從千里非逐鹿,莫問今生歲幾何。
【評】語言流暢,對仗工整,作者存在感強,“塔林前后功夫老,寺院庭臺遠客多?!本扒橄嗳?,深有寄意。不足的是尾聯兩句似乎有點隔,“莫”字與上句的“非”字都是否定詞,沒有了轉折起伏,也不利于接上句的氣脈,可否“游從千里非逐鹿,只問少林功幾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