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碾
莫善賢(廣東)
我在插隊木賴生產(chǎn)隊時,生產(chǎn)隊有二個水碾。一個用于碾打油的茶籽,一個用于碾米。二個水碾工作的原理差不多,都依靠水力。碾米的水碾,可以解決生產(chǎn)隊一百多號人口吃飯問題。那時,沒有機械碾米機,吃飯,都得依靠米碾。雨季與旱季,水碾加工稻谷的能力是不同的。雨季,米碾白天運作就可以了,旱季,就得夜以繼日連軸轉(zhuǎn)。
碾米的水碾是把稻谷加工成白米的工具,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工具,它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尤其是農(nóng)耕各民族的智慧。把人與自然結(jié)合起來,巧妙的利用了山,水資源,服務(wù)于人類生活。從資料上看,過去的日子,沒有機械,要把稻谷變成白米,需要有一種叫對坎的工具舂米,或者用米碾,也稱水碾碾米。在六、七十年代,木賴村還是用水碾來碾米的。
舂米是用一個石對坎來進行的,是做一個舂頭,配上一個石臼,由人來踩動一塊木板,利用杠桿原理,使舂頭對著石臼猛舂,弄出白米來?;蛴盟鱽韼育X輪,形成動力,水碾是一個閉環(huán)的圓,有凹凸的齒,石槽上有一個石滾輪,石滾輪是經(jīng)過特別加工的。滾輪在石臼里,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碾壓,稻谷就變成白米。
碾米完全是利用水力的功能,把稻谷倒在一個巨大的圓形的石槽里,然后利用水渠水的力量,帶動一個水車,水車帶動轱轆,轱轆是主軸,再帶動一個石磙,石磙與石槽相互作用,通過摩擦,使稻谷的殼脫開,慢慢的把稻谷加工形成白米。
越南前主席胡志明,曾經(jīng)有一首舂米的中文詩:米被舂時很痛苦,既被舂后白如棉。人生在世也這樣,困難是你玉成天。他寫出了把稻谷舂成米的過程和人生的哲理。
木賴村的米碾房,在韋家沖(地名)一條水渠的旁邊,一個有水流的地方。米碾房不大,占地大約20平方米,是一間簡易的茅草房。引一條水渠,把石槽安放好,水渠的水流不用太大,能夠帶動水車就好。就像鐘表一樣,齒輪帶動一根橫木,橫木上安裝一個石磙,石磙稍微有些斜度,在轱轆的帶動下,橫木上的小石磙,在石槽上滾動,翻動稻谷。
水碾碾米一般一次可以碾一擔(dān)谷子,大概是100多斤。碾100多斤的谷子需要花上二個小時。它與機械碾米不同,水碾的特點是慢慢來,慢慢地滾動石磙,翻動稻谷,把稻谷的殼撥開。水碾碾米的速度不能太快,快了就會把米全部搞碎,這樣出米率就低。
看守水碾的人要耐得寂寞,因為水碾房里空空如也??词孛啄氲娜艘话愣际抢先耍@得的報酬,就是一些米糠。那時候的米糠也是很有價值的,可以用來做飼料喂豬,那時候的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會養(yǎng)豬的。想想,一個晝夜大約可以碾七、八擔(dān)稻谷,也不需要人特別復(fù)雜的勞動,把稻谷放到石槽就好,期間,觀察一下有沒有正常運作,米碾好之后,就裝到谷籮里。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也是輕松的。
當(dāng)時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早稻的出米率一般在每一百斤稻谷有72斤米。晚造有65斤米。米越好,出米率越低。好的米相對比較細長,細長的米在碾的過程的容易折斷。
用水碾碾出來的米,還需要一個加工的過程。碾好的米,篩去米糠之后,還有一些谷殼去不了,再要放到木制風(fēng)車上去風(fēng)好,然后才能下鍋煮來吃,是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農(nóng)村,許多事都是慢節(jié)奏的,水碾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 。
農(nóng)村生活是慢節(jié)奏的,水碾碾米的慢節(jié)奏與農(nóng)村生活是吻合的。有一天上午,我急匆匆的擔(dān)一擔(dān)稻谷到水碾房。張伯在看米碾,我告訴張伯,我們知青家里沒有米了,能不能把我擔(dān)來的稻谷放在前面,盡快幫我把米碾出來。
張伯爽快的同意了,待下午我去米碾房時,我擔(dān)的稻谷已經(jīng)變成白米了。我們知青這是在等米下鍋啊,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知青的生活安排有時候不是那么周密的,等到快沒有米了才想到要去碾米。
像張伯這樣的社員,對知青是非常友好的,從這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來。別了,木賴。別了,米碾。后來,我有機會重返木賴,專門去看了那個老米碾,米碾不見了,剩下一個荒草叢生的廢墟,一個老米碾舊址。站在故地,觸物思情,感觸良多,是啊,這就是時過境遷。
作者簡介:莫善賢?,F(xiàn)居廣東省廣州市?!妒澜缥膶W(xué)》簽約詩人(作家),中國金融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廣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山大學(xué)(嶺南大學(xué))兼職研究員,廣東省省情研究中心研究員,廣東省未來預(yù)測研究會高級顧問,高級經(jīng)濟師。
出版《相約今天》、《七蒂蓮花》等詩集七本。詩歌在國內(nèi)外刊物均有發(fā)表,獲得獎勵。
紙 刊 投 稿 敬 請 點 擊 征 文 鏈 接https://m.www.topproducerforum.com/news/s_2525298.html
????????????????????????????
紙刊《白鷺文刊》投稿郵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紙刊投稿、訂閱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體裁:現(xiàn)代詩、散文詩、散文、詩歌評論、古詩詞賦、報告文學(xué)、閃小說、中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