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假
文/段潔
(原創(chuàng) 《家在山河間》 )
2022-05-26
我時常說我的兒子以后大概是要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了,也常常講等孩子大一點放暑假要帶他回老家,去村里住一住,感受泥土的芬芳,因為我的童年假期便是在家鄉(xiāng)的泥土里度過的。
童年的假期大抵要從“麥假”開始算起,每到六月份奶奶都要離開縣城回村子里去,爸爸媽媽也常常會帶著我一起回去。從進村算起我就開始撒了歡,三姑、小姑、奶奶家輪流串門子,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也湊到一起嘀嘀咕咕,上樹掏鳥,下河抓魚,也沒有我們不敢干的。但是玩樂只是暫時的,父母奶奶回來是為了搶收小麥。

在還沒有普及機械化的時代,收小麥是個體力活,大人們在田間地頭揮舞著鐮刀,把小麥一簇簇地割下來,我們小孩兒的任務是給家長送水送飯,送完之后,田間地頭就成了我們玩耍的樂園,有時候會抓幾只螞蚱,用狗尾巴草串成一串別在腰上,或者爬上樹摘幾個酸澀的果子,遠遠聽到父母的呼喚聲,再嘩啦啦滑下來跑回去,跟著父母把一簇簇綁好的小麥抬到地頭,搬上板車,拉到場上去暴曬。
打麥是我最喜歡的,把麥子在麥場上鋪好,拖拉機拉著石磙一圈圈地轉,我就坐在拖拉機的扶手上風馳電掣一番,到了下午太陽快落山時,再拿起大掃把把麥子全都堆起來,堆成一座座小山,蓋上油紙,等待第二天的晾曬。
收麥子的季節(jié),是農家最富有的時節(jié),賣西瓜的會挑著擔子挨個村子轉悠地叫賣,一斤麥子兩斤西瓜,用秤一稱,奶奶把麥子往賣西瓜的袋子里一倒,鮮甜的西瓜就換了回來,在地里干了一天的活,嗓子直冒煙,甜甜的西瓜一下肚,通體的舒坦,再配上奶奶用新麥子磨面蒸出來的饅頭,就是一頓美滋滋的晚飯。

暮色四合,麥場上依舊熱熱鬧鬧,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和孩子都坐在場子邊上乘涼,躺在高高的麥秸垛上,嗅著淡淡的青草香,外甥女開始講故事,是的我的外甥女比我還要大幾歲,我不知道她的腦子里有多少奇思妙想,有多少鬼故事,我只記得她極有說書的天賦,平平常常的故事,通常讓她講完,我渾身的汗毛都要立起來了,小伙伴們常常被她嚇得嘰嘰喳喳亂叫,我總是聽到最后的那一個。
打麥場里的大人陸陸續(xù)續(xù)地散了,我也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靜謐的夜里,風吹著樹葉刷刷作響,月光下各種樹木的影子撒在路上,回想起剛剛聽過的鬼故事,我的腳步越來越快越來越快,漸漸奔跑起來,一口氣沖到奶奶的窯洞里,方才驚魂落定大口地喘氣,然而第二天又忍不住去聽。

一年一年,周而復始,長大以后的現(xiàn)在已經沒有了麥假,但我依然喜歡回到村里呆著,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在田間地頭里奔跑,感受著自然的擁抱。

作者簡介:段潔(個人微信號:qingyangwandou),寫作愛好者。愛大漠孤煙,也愛煙雨江南,相信文字的力量,喜歡小說、散文。已出版散文合集《幸福那些小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