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林正韻)
文/馮志清 (上海)
5月27日新華網消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shù)貢r間26日,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fā)表了對華政策講話。這被認為是美國拜登政府迄今最新最全面的對華政策宣示。與拜登總統(tǒng)剛剛首訪亞洲,發(fā)表一系列赤裸遏華言論不同,布林肯提到美國不尋求沖突或“新冷戰(zhàn)”,尋求在一些領域同中國合作。但他關于中國對美國外交構成前所未有的考驗,美國將在未來10年以“投資、結盟、競爭”等手段應對中國,暴露了美國更深層次的遏華陰謀。

綜合國內外主流媒體消息,布林肯原定5月初發(fā)表對華政策演說,后因其感染新冠病毒而延期至拜登結束其上任后首次亞洲行之后。而在拜登啟動“印太經濟框架”、赤裸課推動“印太戰(zhàn)略”并發(fā)表涉臺言論的背景下,布林肯會如何系統(tǒng)性地呈現(xiàn)對華戰(zhàn)略圖景,令外界充滿好奇。
在時長約1小時的講話中,布林肯首先從東歐危機局勢談起,并很快把話鋒轉向中國。他說“即使普 京的戰(zhàn)爭仍在繼續(xù),我們仍將專注于對國際秩序的最嚴重的長期挑戰(zhàn)——這是中國構成的?!辈剂挚险f,“中國是唯一一個既有重塑國際秩序意圖,又有越來越多的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來做到這一點的國家。”

接著,布林肯提到了美國處理對華關系的態(tài)度。在他看來,“中國與全球經濟密不可分,與我們應對氣候變化、新冠疫情等挑戰(zhàn)的能力息息相關。簡言之,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和中國必須相互打交道。這就是為什么這是當今世界上最復雜和最重要的關系之一。”

布林肯說,美國不尋求沖突或“新冷戰(zhàn)”,且要避免這兩種情況。美國無意阻止中國發(fā)揮大國作用,但會維護和加強國際法、國際條約、國際原則等,以便使所有國家可以共存與合作,包括美國和中國。
在處理對華關系的方式上,布林肯強調了以下方面。
他說,美方愿就各種問題加強與北京的直接溝通,但不能指望中國改變其發(fā)展軌跡。因此,“我們將塑造北京周邊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
他還說,拜登政府認為未來10年是“決定性”的。為了取得成功,拜登政府的戰(zhàn)略可用三個詞概括:投資、結盟、競爭。

投資,是指美國將加大對本國的投資,包括基礎設施、**鏈、教育、科研等,以保證美國自身的競爭力。
結盟,即團結盟友,加強合作,實現(xiàn)共同目標,包括近日推出的“印太經濟框架”以及與歐洲盟友、北約等合作。
競爭,指的是與中國在經濟科技等領域的較量。特朗普政府也提倡這種框架。
布林肯表示,將尋求通過“綜合威懾”的新方法來維護和平——引入盟友和合作伙伴;在常規(guī)、核、空間和信息領域開展工作;利用在經濟、技術和外交方面不斷增強的優(yōu)勢。除了繼續(xù)強化美國軍力外,“也將幫助地區(qū)盟友和伙伴利用自己的非對稱戰(zhàn)力。”

布林肯還就所謂“人權”問題、東海、南海、臺海問題發(fā)表看法,澄清美國仍致力于“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但他同時認為改變的是北京,并將臺海局勢歸咎于所謂“北京日益增長的脅迫”。
臨近演講結束,布林肯表示美國務院將成立名為“中國專項室”(china house)的專門團隊,統(tǒng)籌協(xié)調跨地區(qū)的對華政策。
筆者認為,布林肯國務卿此次演講與其一貫的風格相比、與拜登剛剛首訪亞洲在韓國日本的赤裸裸反華遏華言論相比,看似“克制”實有“偽裝”。
正如國內外眾多專業(yè)分析人士認為,布林肯的講話,措辭語氣雖略有變化。但字里行間,他并沒有改變對中國的定義,并沒有改變美國對華戰(zhàn)略基本內涵,也根本沒有改變處理對華關系的基調,可以說既沒新意,又缺乏建設性。如此處理對華關系將使中美關系繼續(xù)充滿不確定性,引發(fā)更多危機和沖突的風險。
說布林肯的此次系統(tǒng)對華政策演講,缺乏新意,更無建設性,表現(xiàn)在三個“不變”。

第一,美國政府沒有改變對中國的定義,即美國仍認為中國是其主要競爭對手。第二,對華戰(zhàn)略的基本內涵沒變,仍以“競爭”之名行“打壓”之實,并且通過對內增加投資、對外加強同盟體系、改變中國周邊戰(zhàn)略環(huán)境等做法來實現(xiàn)。第三,處理對華關系的基調沒變,仍然充滿傲慢與偏見,居高臨下地對中國內政指手畫腳,而且謊話連篇顛倒黑白——包括將中國描述為“對國際秩序最嚴重的長期挑戰(zhàn)”、“對臺脅迫”等,可見美國并沒有以平等和尊重的姿態(tài)來對待中國。
在中外專業(yè)分析人士看來,布林肯關于“未來10年有決定性”“對華戰(zhàn)略3種方式”等提法,無不暴露美國對華政策的真實意圖,即阻止中國力量的上升。
布林肯說“未來10年美中關系很關鍵”。結合國際媒體普遍預測:未來10年中國可能在經濟總量上超越美國。而拜登總統(tǒng)上臺后多次明確表示“不會讓這一情況在其任內發(fā)生”,布林肯國務卿也常嘮嗑此言。所以,美國對華政策的真正和唯一目標,就是阻止中國崛起,阻止中國在關鍵力量指標上超過美國。國際普遍認為,美國這種建立在打壓中國對手基礎上的目標,無疑是一種霸權邏輯。如此處理對華關系,只會繼續(xù)令中美關系充滿不確定性,充滿摩擦和動蕩。危機和沖突的風險也會上升?!?/div>

在臺灣問題上,分析人士注意到,布林肯口口聲聲稱美國涉臺政策沒變,但其實已發(fā)生很大轉變——拜登政府上臺后,“一個中國”政策已被美國政府日益掏空虛化,美臺關系在各個層面不斷升級強化??梢哉f,臺海局勢演變一方面是島內臺獨勢力活動所致,另一方面與美國對臺政策脫不了干系。而布林肯此次提到“綜合威懾”,也可視作美國對中國處理臺灣事務發(fā)出警告,即在必要時可協(xié)同盟友在軍事以外的貿易、金融、技術等領域對中方制裁施壓。只不過與總統(tǒng)拜登在韓日講話相比,略微含蓄點罷了,
同時,盡管布林肯此次也談到中美共處的問題,說了些“美國不尋求沖突或新冷戰(zhàn)”之類的話。但,世上明眼人都看出:第一,美方同中國打交道常常言而無信;第二,美方沒有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這兩點是美方對華政策的主要問題。展望今后一段時間,中美關系仍會在低水平波動,危機和沖突風險仍比較高。在互信嚴重缺失的情況下,合作動力難有保證。

還有觀察人士認為,相比前任國務卿蓬佩奧2020年的“新鐵幕演說”,布林肯的講話看似“克制”,實則有很強的“偽裝”色彩——華盛頓知道,如果想吸引東盟國家加入反華陣營,必須重構敘事話語,把中國放在“破壞國際秩序”的位置。事實上,當美國呼吁“遵守國際規(guī)則”時,潛臺詞是“遵守美國的規(guī)則”。而布林肯之所以不吝篇幅介紹美國的國內舉措,恰恰意在掩蓋美國國內矛盾突出的現(xiàn)實,讓那些擔憂美國戰(zhàn)略資源投放不足的印太伙伴放寬心。
果然,針對布林肯的講話,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5月27從7個方面予以批駁,認為講話的實質是散布虛假信息,渲染中國威脅,干涉中國內政,抹黑中國內外政策。
中國駐美大使也第一時間回應稱,中美兩國擁有巨大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合作共贏才能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用競爭定義中美關系只會加劇緊張,引發(fā)對抗。美方所稱的競爭也不是公平、健康的競爭。這不是競爭,而是惡意對抗,將產生危險后果。

因此,筆者認為,布林肯國務卿此番“美國對華政策”的措辭、語氣變化,與拜登首訪亞洲咄咄逼人的遏華反華方案與言論,受到印太地域、尤其是除日韓之外的亞太各國的警惕與冷淡有關,更有違林布肯標配風格的“虛情假意”與“花言巧語”。必須予以即時、徹底的揭露與抨擊!特賦《如夢令》為評為紀。
霸業(yè)思維深重。
巧語難遮邪恐。
遏華急攻時,
軟硬謀思并用。
欺哄。
欺哄。
世界豈容操弄。
——2022年5月28日凌晨時事詩評

作者簡介:
馮志清,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在職工商管理碩士,高級政工師、經濟師,化工企業(yè)多年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曾兼任:中國化工政研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工報社記協(xié)特約記者兼顧問、中國化學試劑工業(yè)協(xié)會第5~7屆副理事長、上海市職工政研會理事兼特約研究員、中國化工文化藝術聯(lián)合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工作家協(xié)會第1~3屆副主席和1~4屆理事、中國文學藝術聯(lián)盟簽約作家、上海詩社會員、《2019年中國詩歌大典》副主編、2020年《古韻新風》第一冊常務副總編、新上海詩社副總編、天下詩詞文學時事評論員。1983年起,有各種論文、報告文學、散文、詩詞在中央、部、直轄市等媒體發(fā)表或收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