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育秦:玩具的記憶
原創(chuàng)作者:鄧育秦
鄧育秦,1950年1月1日生,山西省萬榮縣皇甫鄉(xiāng)東埝底村人。閆景中學(xué)68屆畢業(yè)生,農(nóng)村信用社退休職工。曾在教育和廣電部門就職。熱愛生活,愛好文學(xué)。近年來有詩歌、散文、探討社會熱點問題的文章刊發(fā)于《故鄉(xiāng)萬榮》、《中山文苑》等新媒體網(wǎng)刊。
自從小嘉然上了幼兒園,我們就很少見面了。孩子一星期去五天幼兒園,周末這兩天,要跟著爸爸媽媽親近大自然,陪小朋友玩兒,抽空再去奶奶家、姥姥家改善改善生活,聯(lián)絡(luò)聯(lián)絡(luò)感情,留給來我這兒的時間就所剩無幾了。好在小區(qū)里的大型滑梯誘惑力十足,孩子每次來小區(qū)都是先玩滑梯后上樓,喝口水,看會兒動畫片,還沒跟我親熱呢,就困意來襲,哈欠連連,我失望地送他們下樓,好像有種“失寵”的感覺,心里即刻涌上一股“爭寵”的沖動。
周末早晨,正在小區(qū)的曲徑上晨練,草坪上幾株莖上長滿白花的小草吸引了我,既熟悉又親切,定睛一看,正是我們小時候當(dāng)做紡棉花車車玩的那種小草,順便揪了幾株帶回家,等著嘉然來報到。孩子如期而至,我不失時機,動手給她制作玩具,掐一節(jié)兩頭帶花的莖,中間插一根葉梗,對著吹了吹,那節(jié)草莖像風(fēng)車一樣轉(zhuǎn)了起來。緊接著如獲至寶般奉上,準備應(yīng)對人家的不屑一顧——有用沒用咱不知道,反正功夫搭上了,功課做足了,起碼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小嘉然沒讓我失望,很神奇地看著我,然后接過“小風(fēng)車”鼓足氣吹起來,別提有多高興了,算是給足了我面子,也滿足了我那份殷殷之情。我趁熱打鐵,又掐來了蒲公英,孩子鼓起腮幫子用力一吹,那些可愛的小精靈隨風(fēng)起舞,如雪花般消失在了天際。沒想到一件自制玩具就把孩子給征服了,望著手舞足蹈的小嘉然,仿佛回到久遠的一個夢境,我還是那個夢里的少年。
童年是留在骨子里的記憶,不經(jīng)意間它就會浮現(xiàn)在面前。小時候,全國六億人,就有五億是農(nóng)民,我們所在的農(nóng)村能吃到最好的東西就是糖果。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是很多,時常在學(xué)校就完成了,自然有很多時間由我們來支配。小伙伴們湊在一起,親力親為,為自己設(shè)計制作了許多五花八門的玩具,玩出了很多花樣,承載了數(shù)不盡的歡樂,這些玩具是我們童年時光里長相廝守的朋友,是我們無邪童年里快樂和幸福的源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的玩具大多是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一塊木頭、一根鐵絲、一個火柴盒、一塊舊布頭,都是制作玩具的原材料,在親自制作的過程中,觀察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踢毽子是非常有趣的游戲,毽子的做法比較簡單。冬天家里的大公雞換上了漂亮的羽毛,我向母親要來兩枚麻錢,再準備一根公雞的粗翎羽,截取一段空心管,用來插雞毛。開始縫毽子了,我用碎布頭把兩枚麻錢包起來縫好,然后把雞羽管的一端剪成四份劈開,分別縫到麻錢中間的空隙中,這樣就可以牢牢地把羽管固定在麻錢上了。最后把漂亮的大公雞羽毛插到羽管里,一只漂亮的毽子就做成了。
踢毽子能考驗女孩子是否心靈手巧,有人縫得毽子七擰八歪,有人縫得精致靈巧。踢毽子的玩法不復(fù)雜,可以單腿踢,雙腿踢,也可以多人對著踢,還可以從身后斜著踢,鍛煉孩子們的運動能力、反應(yīng)能力和身體的靈敏度。踢著踢著,就感覺自己身輕如燕了。
沙包的做法就更簡單了,取幾塊碎花布頭,裁成六塊大小一致的正方形,再把這六塊花布縫成一個正方體??p到最后,要留一個小口,用來裝麥?;蛘哂衩琢#b好后再把小口嚴嚴實實縫好,一只沙包就做好了。
丟沙包的游戲精彩紛呈,簡直燦爛了我們整個童年。很適合一群孩子玩,分成兩組,一組扔沙包,一組躲沙包。這種游戲考驗孩子們是否眼疾手快,特別能鍛煉人。
跳皮筋也是童年繞不開的回憶。那時候沒有皮筋,我們就把母親做衣服的松緊帶你一節(jié)我一節(jié)拼成長長的一條,一邊跳一邊唱歌謠,皮筋的高度不斷往上升,從腳腕開始,升到膝蓋、腰部、胸部、肩頭,再到耳朵、頭頂,然后舉高,分為“小舉”和“大舉”,就像攀登高峰一樣,一步一個臺階,富有挑戰(zhàn)性。雖然累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但心里卻盛著滿滿的喜悅和得意。這條皮筋就成了最有吸引力的玩具,緊緊拴住了我們的心。
最有趣的是翻花繩的游戲。我們把母親納鞋底的繩子剪下一節(jié),先打個小巧的結(jié),環(huán)繞于單手或雙手,然后撐開,準備動作就做好了。翻花繩分單人和雙人兩種:單人玩是將繩圈套在雙手上,用雙手手指或纏或繞或穿或挑,經(jīng)過翻轉(zhuǎn)將線繩在手指間繃出各種花樣來。雙人玩是一人以手指將繩圈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不同的花樣,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為止。每一個造型圖案,需要手指完成撐、壓、挑、翻、勾、放等一些精細的動作,每根手指巧妙分工,左右手要配合一致。我們根據(jù)那些翻出的圖案,起了許多好聽的名字,如“面條”、“牛槽”、“麻花”、“手絹”、“棋花”等。翻繩游戲需要眼睛觀察分辨縱橫交錯的線條,需要大腦記憶操作的順序和方法,具有巧手、健腦、啟智的作用。那情形,讓人激動,讓人熱血沸騰,讓人躍躍欲試,如今想來還是那么親切。
那天我心血來潮,想用雞蛋殼做一個不倒翁,軟磨硬泡,母親答應(yīng)給面條里打個雞蛋。于是我便拿了一顆雞蛋,輕輕地敲破了一點殼,再用筷子在破殼處捅了一個洞,小心翼翼地把蛋清蛋黃用筷子搗出到一個碗里,第一步順利完成。接下來,我找來一顆石子,放進剛才的洞里,然后用麻紙把那個小洞糊住,最后,在蛋殼上畫了一雙大眼睛和一個大嘴巴,不倒翁就這么簡單地做好了。我試了試把它按倒,松開手后它便立刻彈回來,站了起來,嘴上還掛著微笑。看來,我的作品很成功??!
我們還把瓦塊磨圓當(dāng)石子用。五個一起抓在手中,拋起其中一個,其余的放在地上,快速接住下落的石子,再次拋起,迅速將地上的石子抓起,隨即接住降落的石子,眼力、手勁、速度、反應(yīng)缺一不可。
隨便找點水倒在黃土地上和泥巴,之后捏成杯狀,口朝下猛的摔到地上,“杯底”噗的一聲炸開,比一比誰的響動大,哪個破開的窟窿大。每次都是一身污泥,回家不是被打就是挨罵,但總也止不住繼續(xù)玩下一次的熱情。

折一節(jié)春天剛發(fā)芽的楊柳枝,慢慢地攆一攆,將木心抽出來,使得樹皮完整脫落,將一頭的表皮削薄當(dāng)口哨吹,頗有成就感。秋天揀一根蔫瓜蔓,去掉葉子當(dāng)跳繩,甚至把兩根落葉的柄相互交叉,往回收力比輸贏。大自然是我們?nèi)≈槐M的游戲資源,是黃土地激發(fā)了我們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無限地提升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讓我們受益終生。那些樸拙的玩具,不需要花費一分錢,雖然簡單,但玩法多樣,而且每一樣都健康益智,讓我們的童年變得繽紛多彩。
有一次我們幾個同齡人在一起津津樂道地聊起小時候的自制玩具,旁邊一個小孩子認真地問:“你們怎么不去買呀?”“這憨娃,那時候我們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買玩具呢?再說就是有錢,也沒地方賣呀……”真是現(xiàn)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時光匆匆,世事變遷。現(xiàn)在的玩具五花八門,可是再也玩不出當(dāng)年那種制作時的樂趣了。童年的時光最短暫,雖褪去了青澀的外表,可那個模樣小小的我們,那個一腔真誠、一臉天真、心思單純的我們,卻并沒有走遠,而是住進了心里。在無眠的夜里,當(dāng)塵世的喧囂隱沒于寂靜之中,當(dāng)心上的繭殼片片剝落,我就能很清晰地看到心中的那個小孩,返璞歸真,如云如水,簡單美好。
童心是個寶,有它人不老。守護好自己內(nèi)心的小孩,在朗月清風(fēng)中卸去生活中的不如意,在青山綠水中擺脫心靈的羈絆,平凡日子開心過,讓童心不泯,讓初心不變,這將是一件多么幸福美好的事情?。?nbsp;
2022年5月31日
責(zé)任編輯:張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