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報,永遠留給人品好的人
作者:玉靈 誦讀:神話
一個人品好的人,一定是具備厚道,正直,善良,仁義等一些特征。以德為本,將良知放在第一位,心中有愛,樂善好施,那么,最終一定也會得到相應(yīng)的福報。
最近閱讀了一個民間故事,分享給大家,愿天下好人都有好報,善者都有好運。
據(jù)說,當(dāng)年康熙爺?shù)昧艘环N怪病,宮中御醫(yī)把所有的名貴藥材都用遍了, 就是不見病情好轉(zhuǎn)。一天,他獨自出宮微服夜游,來到一條街上,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小藥鋪。此時,已是夜深人靜,小藥鋪里卻燈火通明,還聽到那里傳來瑯瑯的讀書聲??滴跣南?,自古“高手在民間”,“小藥鋪內(nèi)有人參”,于是便上前敲門。
進屋后,只見一個四十多歲的郎中正在燭光下夜讀。他見有來客夜訪,便問:"閣下深夜造訪有何見教?"康熙說:"深夜登門,多有冒昧。只因我得一怪病,渾身發(fā)癢,遍體起紅點子。不知是何原因?請了好多名醫(yī),都沒有治好,先生能不能給看一看???"郎中說:"好,請你脫去上衣,讓我看一看。"康熙脫去上衣,郎中只看了一眼便說:"閣下不必擔(dān)心,你得的不是什么大病。只是你平日吃山珍海味太多了,再加上長期吃人參,火氣上攻, 因此起了紅點子,以致發(fā)癢。"

康熙問:"此病能根治嗎?"郎中很肯定地說:"不難。只要用些藥就會好的。"
說著,便伸手抱起藥架上的一個罐子,鋪開一個包袱, 把罐子里的藥全部倒出來,足有七八斤重。
康熙不覺一愣,說:"先生,這么多藥,我一次要吃多少才行?"郎中笑道:"這是大黃,不是讓你吃的。你拿回家去,用這八斤大黃,煮水百斤,放入缸內(nèi), 等水溫適中,便入缸洗浴,少則三次,多則五次,即可痊愈。"
康熙心想:宮中御醫(yī)那么多奇方妙藥都不管事, 莫非他這不值錢的大黃能治好我的病?郎中見康熙面有疑色,便笑著說:"閣下請放心,我決不會訛?zāi)愕腻X,這藥你先拿去用, 治不好病,我分文不收。"
康熙說:"好,若能治好我的病,定有重謝。" 康熙回到宮中,按郎中所囑,如法洗浴。果然,他下到浴缸中,就頓時覺得渾身清爽舒服,妙不可言。連洗三遍之后,竟然渾身不癢了,再一細看, 身上的紅點子一個也沒有了??滴跏指吲d,第四天又微服來到小藥鋪。

郎中一見康熙面帶笑容便知他的病全好了,于是故意說:"閣下今天是送藥錢來的?"康熙說:"正是。先生,你說要多少錢?"郎中哈哈大笑:"見笑了,那天晚上見你半信半疑,我才故意說治不好病分文不收, 如今病好了還是分文不收。我見你氣宇非凡,只想跟你交個朋友罷了,請問,閣下尊姓大名?"
康熙微微一笑:"學(xué)生姓黃,字天星,一介書生。"
郎中一聽高興地說道:"我叫趙桂堂,也是一個窮書生。父親立志讓我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可誰知天不遂人愿,多次名落孫山,如今只好在京城開一個小藥鋪,一面行醫(yī), 一面攻讀,希望有朝一日能來個魚躍龍門。"
康熙說道:"趙兄,常言說,榜上無名,腳下有路。依你高超的醫(yī)術(shù),我可以力薦你進宮擔(dān)任御醫(yī), 豈不是魚躍龍門了嗎?"趙桂堂笑了笑說:"你錯了。我以為,行醫(yī)者應(yīng)為普天下百姓著想,為他們排憂解難。進皇宮當(dāng)御醫(yī),盡管享盡榮華富貴,可不能為天下老百姓治病, 非我所愿,醫(yī)有何益?"
康熙一聽,不禁說:"趙兄的德才令我佩服之至。仁兄,請恕我直言,既然你屢考不中, 何不安下心來在醫(yī)道上大展前程?"
趙桂堂說:"我也是這么想呀,只是行醫(yī)也非易事,我沒有這么多的本錢,空有凌云之志,也難有大的發(fā)展前程。老兄,你若日后發(fā)了大財,資助我一把,幫我建一個大藥堂, 也算我沒有白給你看一次病。"

康熙一聽毫不猶豫地說:"若真要建藥堂,叫什么名字好呢?就叫同仁堂吧,你看這個名字怎么樣?"
趙桂堂見他當(dāng)真,便笑著說:"剛才我是一句玩笑話,你莫當(dāng)真。再說,建大藥堂需要一大筆錢,誰知道你何時才能發(fā)大財呢?這是云彩邊上的事,遠著哩。"康熙說:"眼下不妨試試。"說著從桌子上拿起筆來,順手寫了一張字條,又蓋上印章,然后說:"趙兄,明天你到內(nèi)務(wù)府衙門去一趟,那兒有我的一位朋友,說不定真能管事。"說完,告辭而去。
趙桂堂看著匆匆離去的黃先生,心想這還是個怪人呢。第二天,趙桂堂忍不住好奇的拿著字條找到內(nèi)務(wù)府衙門,遞上字條不一會兒,就出來一個太監(jiān),把趙桂堂領(lǐng)進門內(nèi),走過一所院子后,又來到一個大屋子前,太監(jiān)打開屋門,朝里一指說:"趙先生,這些夠不夠你的藥錢?"
趙桂堂定眼一瞧,不由大吃一驚,只見滿屋子全是白花花的銀子,他一下子呆在那兒了 。這時,只聽太監(jiān)說:"趙先生,萬歲爺有旨,你給他看好了病,分文不收, 他要送你一座同仁堂”,你如愿以償了吧。"

故事讀到這兒,想比大家略知一二了。
趙桂堂這才如夢初醒:原來自己并不介意要跟他交個朋友的黃兄,竟是當(dāng)今的皇上,真后悔當(dāng)初自己的荒唐,怎么一點兒也沒有察覺出來。果然,沒過幾天,一座大藥鋪拔地而起,取名"同仁堂"。趙桂堂搬進新居,開業(yè)典禮之時,怎么也沒想到康熙皇帝竟親自前來祝賀,慌得趙桂堂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康熙笑著說:"你莫要心慌意亂,你的藥錢我可是還上了,下次再看病, 你仍得分文不收呀。"從此以后,北京城便有了一個很有名氣的"同仁堂"大藥房。如今,百年老店已經(jīng)上市,分店開到全國各地,傳承我國中醫(yī)瑰麗的光輝。
這雖是一個街坊傳說,卻告訴人們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道理,好人自有好報,人正必心正,人善必心善,好事做多了,福報自然來。

作者:玉靈,原名王婧,《蝴蝶誦讀》晨讀資深作者,WJ13500586751,安徽人,在全國多家網(wǎng)站發(fā)表詩文數(shù)百余篇。堅守誠信善良,熱愛生活,做一個平凡的人。
朗誦:神話,平臺主播團團長,現(xiàn)任電視臺資深主持人,用優(yōu)美的聲音去潤澤你的心靈,是我不懈的追求。

◎征稿啟示◎
*本平臺招募金牌簽約詩人、作家,文學(xué)藝術(shù)家,要求:
①作品質(zhì)量第一;②留言不低于300人;③閱讀量不低于3000;④贊賞不低于100人,投稿達到三次,每次特聘的投稿作品,必須是原創(chuàng)首發(fā)的新作。
*投稿及特聘金牌金筆作家詩人,文化杰出傳承藝術(shù)家及文學(xué)顧問,各項目主編要求:
新詩三到五首,古詩詞二到六首,小說1000~1500字,散文詩1000多字,民間故事1000多字,書畫作品兩幅。

編輯總部:
總編:霞滿天 副主編:陌上花開 山無棱
主審:張馨予
分類編審:水云間 暖陽 紫竹
顧問:光明乾坤 曹式清
總監(jiān):芙蓉沐雪 紅劍
宣傳部長:藍克 心靈活水
運營管理:簡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