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通山水(六首)
張方
★靈通山
博大精深的中國書法
只一個“靈”字
就寫盡了佛教圣山的
全部高 危 險 峻
和靈氣
石徑是登天的梯
從山頂垂掛下來 如藤
飄在空中
瀑布從千米高崖落下
一簾幽夢
在天空飛翔
一尊天然靈通大佛
在云中霧里忽隱忽視
為朝覲 多少人尋你
用心等待。 你不來
只因佛緣未到
此時不知
你隱身何處?
一座神秘 空靈 詭異的山
難道我們只能在夢中相見?
待輕紗漫卷而去
我才看清你俯瞰塵世的眼睛
在佛光中
熠熠生輝……
★靈通大佛
天然的 沒有絲何人工雕飾
世界上最大的
獨一無二的靈通大佛
就顯靈這里
一座山就是一尊佛頭
為了朝圣 也為了探密
一步步 我小心翼翼拾階而上
向佛靠近
一路上的潺潺水聲
是佛語
云中古剎的晨鐘暮鼓
是指示我攀登時引路的燈
走遍這里所有寺廟
登上所有山峰 我尋不到你
難道是“言師采藥去”
還是 你隱身在云深不知處?
帶著遺憾我轉(zhuǎn)身下山離去
一路還在苦苦尋覓 打聽
在山下“中國地質(zhì)公園”指示牌處
經(jīng)高人指點 我才見到靈通大佛真容——
法相莊嚴(yán) 清晰得令人驚嘆
眉清目秀 惟妙惟肖
活生生地
就站在我的面前
虔誠地向佛頭我雙掌合十 三拜揖
轉(zhuǎn)身也向景區(qū)一塊標(biāo)牌 三拜揖
拜謝“中國地質(zhì)公園”指示牌——
你才是人們朝覲時 真人不露的
靈通大佛的接引佛……
★靈通寺
一座深山中的寺院
就端坐在懸崖邊的蓮上
山下一切驚奇與仰望
都來之虛空
在這里樓宇 房舍 道路
統(tǒng)統(tǒng)隱退得了無痕跡
只有高翎建屋與陡峭
成了唯一天下奇觀
三面凌空 蕩氣回腸
用擎天木柱在大山縫隙
書寫下驚心動魄的——
雄 奇 險 幽……
走進(jìn)寺院 就走進(jìn)歲月
走進(jìn)佛禪 走進(jìn)晨鐘暮鼓
走進(jìn)黃卷青燈
走進(jìn)智者語言
概念中的古寺 用一條瀑布
一語道破塵世的玄機
在奇險之上——把人們的心
提上空中
放眼云海 大風(fēng)起兮
波濤滾滾 云飛揚
俯瞰藍(lán)天 大鵬飛兮
展翅膀
就像一個修行的大德高僧
怎樣才能在懸崖上安身立命?
九曲連環(huán) 在一根柱子上我尋找到
一株心上的菩提……
★七井排星
從巖石深處
冒出佛的心語
點點滴滴
清甜甘冽
大儒黃道周為取水
親手開掘了這口七星井
后曾寫信邀老朋友徐霞客來品茶共飲
井一直等候 到望眼欲穿
高山上一口神奇的井
不滿 不溢 不涸
不論山寺僧眾多少 游客多少
井水足供從不缺少
因身居靈通古寺
渾身就有了無窮靈感
無限靈氣
不住涌流 永不停息
像去完成一項功德無量事業(yè)
堅守著那一份忠貞
一份四四方方孤而直的風(fēng)度
也留給世間一個感動
我想如果有一天停止了涌動
就像心力衰竭
心臟停止了跳動
那你將成為靈通山的
最后一滴眼淚……
★靈通山“懸空寺”
在霧化的瀑布中
這里的廟宇寺院
統(tǒng)統(tǒng)被掏空了影像
銷聲匿跡
只剩下懸崖 與
陡峭的山色
只有一步步地
攀越天梯 穿越瀑布
才能看見
有一行智慧的
語言 高高地書寫
在天空之上
只用九根木柱
就支撐起的
千年古寺
像湘西吊腳樓一樣
座落在險崖絕壁之上
只有香客與化緣人
才知道路的來龍去脈
概念中的平和古寺
所有表面文字
都一起悄然消失
中國南方的天下奇觀
只有山西“懸空寺”
才能與之相媲美
晨鐘暮鼓從天而降
經(jīng)卷里翻出原版的佛光
令人望而生畏的
是它的那個“懸”
把人們的心
一起提上懸于高梁上的
那口銅“鐘”
在懸空寺我尋找著
心中的千年一夢
怎樣才能到達(dá)你的遼闊?
當(dāng)一切驚險與奇觀
都來自一盞長明燈
這時候我與靈通大佛
只有一炷香的距離……
★珠簾化雨
——靈通山絕妙一景
一
一串佛珠
掛在大佛的胸前
一生的信仰
玉碎的命運
生命的輪回
還是
對未來日子的
所有圓滿祈求
仿佛——
我一伸手
就觸手可及……
二
七月的
滿天飛雪
紛紛揚揚……
疑是人世間
又出現(xiàn)
現(xiàn)代版的
《竇娥冤》
劇情中
才有的
氛圍
與場景?……
三
說來就來了
說走就走了
是我對雨的
另一種記憶
遙遠(yuǎn)的倩影
款款
而來
又從我的頭頂
飄
然
而
過……
四
一滴滴
一串串
從圓通寶殿
南海觀世音菩薩
握在手里
凈瓶的
楊柳枝上
灑
落
下
來
五
是巨靈雷神
手中的閃電
撕裂天空
喜降下的
甘霖
滋潤了
人們心中的
久久渴望……
是巖壁上
巨大的“靈”字
在顯靈
頃刻之間
華廈天地
春
風(fēng)
化
雨
六
天上的七仙女
在靈通山仙女池
沐浴后
升騰
飛天而去
手持
七色
彩練
當(dāng)空舞
七
錯把他鄉(xiāng)當(dāng)故鄉(xiāng)
疑是朝覲
“花果山”
孫大圣時
穿越過的
一
簾
幽
夢
八
是雨 是珠 是簾
亦幻 亦夢 亦真……
號稱“小黃山”
我聽到
從山的體內(nèi)
響起
佛的
讖語
九
是瀑 是雪
是虹 是霓 是雨?
震撼得
除卻巫山不是云
一切想象在這里
都瞬息枯竭
只感覺
在大睛天
“下雨了”
每一滴水珠里
都有一道遠(yuǎn)離塵世的
目光
在雨中行走的
過程
就像是經(jīng)歷一場
穿越雷區(qū)的
過程……
十
是誰能操縱
這巨大織布機
從無垠天空上
垂掛下這七彩陽光布匹
靈動 閃耀
與靈山大佛的眼神
相媲美
十一
仰望蒼穹
雨自
灰蒙蒙的高處
落下
我想起仙家的
最初居所
道骨仙風(fēng)
出沒云中
也是沐浴與
鳳凰涅磐的最終
火焰……
十二
沒有山呼海嘯
也沒有轟轟烈烈
行進(jìn)
輕飄飄地
就卸下了一座山
身上積壓的
所有重
前仆后繼
難道就是
為了
承諾一個誓言——
寧可玉碎
不為瓦全……
注:靈通山風(fēng)景區(qū)是中國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國家地質(zhì)公園,地處福建省漳州幣平和縣西南部。
作者簡介:

張方,本名:張昌藩,男,1945年出生,現(xiàn)居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qū)。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xué)》《詩刊》《星星》詩刊《海潮》《揚子江》《綠風(fēng)》《中國文化報》等文學(xué)期刊。作品選入《中國詩歌》《中國詩歌年選》、等數(shù)十種選集。系福建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有個人詩集《心路歷程》《面對生活》《深度空間》《乙未羊·回望》《我是你的小蘋果》。著有詩集《中國山水》《張方旅游詩選》《清新福建》《水墨福州》《詩畫鼓山》等。其文學(xué)成果輯入《中國當(dāng)代藝術(shù)界名人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