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張波詩作賞析
文/蔡同德

今天早上一看,由鄭功水(昵稱心中有愛)本月27日編輯發(fā)表在《淄博都市頭條》上的《張波近作格律詩十首》已經(jīng)被46880人閱讀。
張波先生的詩作之所以受到讀者的喜愛,我認為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這些詩都反映了作者豐富的實際生活,對讀者有指導意義;二是這些詩都抒發(fā)了作者豪邁的真情實感,給讀者以鼓舞;三是這些詩作都合乎格律要求,可以讓讀者學習借鑒。

張波先生今年76歲,去年10月出了一本書《赤子寸心》,從中可以看到他的一生波瀾壯闊,當過軍人,當過幾個單位的領(lǐng)導干部,為親人做出了巨大犧牲,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年輕時當兵是在海軍的導彈部隊。他在《五律·閑居吟》中深情地回顧了這段經(jīng)歷: “軍港濤聲遠,丹心瀚海初”,表達了他對軍營生活的留戀。那時,他有火熱的青春,蓬勃的精力。當時戰(zhàn)云密布,“風云三尺劍”,表達了隨時準備上陣殺敵、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
現(xiàn)在他已退休多年,過著閑適的日子,但是他沒有虛度時光。“煙雨一櫥書”,他閱讀了大量書籍,除了寫詩,他還練習書法,成了書法家,作品有人購買。他最大的寫作成果是校訂了一本《古詩箋注》,從中可以感到他的古文水平也很高。
然后他的思緒從回憶過去轉(zhuǎn)到現(xiàn)在的閑居生活。秋天仰望長空,看著大雁往南飛去;春天看著燕子從南方回來,仍然記得他家屋檐下的窩。晚上不妨在月下獨酌,竹子稀疏的影子印在窗戶上。讀到這里,我聯(lián)想起一個古人的對子“月醉杯中酒,梅思畫外春”,與張波的“對月誰同醉? 小窗竹影疏”異曲同工。

退休后的閑居生活中,他經(jīng)常去登山郊游,《七律·春游歷山》反映了他的愉快心情,短短的詩中涵蓋了花、竹、樹等植物,鳥、雞、蜂、蝶、魚、蝦、燕等動物,人家、亭閣等建筑物,歷山、微雨、晚霞等自然現(xiàn)象,這些物像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的畫卷。作者沒有明寫自己的心情,但因為作者做到了情景交融,讀者能讀懂作者的心情顯然是愉快的,因為結(jié)句表達出來了流連忘返的意思。
表達閑適的還有《五絕·無題》,看似作者對雞的聒噪很反感,但因為母雞產(chǎn)蛋有功,雖然咯嗒咯嗒叫個不停,作者絕沒有殺掉她的意思!昂斡深l報功”,批評并不嚴厲,擬人化的修辭手法用在這里既幽默又生動。
五言古詩《歷山拉練》是敘事詩,回顧了1967年文革中學生時代的一次活動,但也寫了景物,以“山隨星斗轉(zhuǎn)”起興,這是很巧妙的。我們往往有這樣的體會:“月亮走,我也走”。此處是人走山轉(zhuǎn),圍著什么轉(zhuǎn)呢?圍著星斗轉(zhuǎn)。同時結(jié)合“露重短衫濕”進一步說明了拉練是在夜間。結(jié)句則含蓄地表達了對文革的迷茫,“追遠不勝愁”。

五古《悼念劉曙升先生》是悼亡詩,表達的是悲痛的心情,感情真摯。首句以歷山落葉和沂水嗚咽起興,入情入理。下聯(lián)以一夜之間陰陽兩隔的事實承接,再轉(zhuǎn)為自己的心情,肝膽如裂。最后以“化鶴成山阿”作結(jié),不同流俗。
七絕《題夏之夢二首》表揚了一個酷愛詩詞的理發(fā)師,表達了對年輕才子的欣賞。
七絕《無題》和《奈何》都是譏諷和鞭笞貪官污吏的,作為一個老黨員干部表達了他對社會政治的密切關(guān)注。
七絕《山溪》不能僅從表面上解讀,山溪的曲折正是他生活的寫照。他曾經(jīng)為了照顧家鄉(xiāng)的寡母而放棄了部隊推薦他上清華大學的機會,轉(zhuǎn)業(yè)后又放棄了上曲阜師范大學的進修機會,還放棄了去臨沂市當市廣電局辦公室主任的機會,寧愿鉆進山溝當電臺臺長。盡管山里的小溪不引人注目,但它百折不撓地前進著,終極目標是投入大海的懷抱。熟悉張波的人都了解他的寬闊胸襟。
把《奈何》和《山溪》聯(lián)系起來讀,可以看到張波先生正如曹孟德所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希望張波先生繼續(xù)寫出新的作品讓我們欣賞學習。
2022年7月1日
(為了便于讀者對照閱讀,再把張波近作格律詩十首附在下面)
張波近作格律詩十首
五絕 無題 (新韻)
老來唯好靜,最厭咯嗒聲。
產(chǎn)蛋尋常事,何由頻報功。
七絕 題夏之夢發(fā)廊(二首)
其一
銀剪翻飛滿屋春,女賓妝變俏佳人。
閑來作賦真幽靜,詩成動魄又牽魂。
其二
紅葉擂臺比文采,發(fā)廊蘭桂馨香來。
才高何必憑高廈,斗室之中有大才。
七絕 無題
秦城監(jiān)獄鎖常開,時有將軍入監(jiān)來。
假使東窗事未發(fā),至今仍坐主席臺。
七絕 奈何(新韻)
論說貪腐共國仇,夢里殺敵日對愁。
仰天大笑悲白發(fā),恨不長嘶如駿騮。
七絕 山溪
擊石繞山尋路來,千巡百轉(zhuǎn)哪復回。
并非溪水不上進,東歸大海壯胸懷。
五律 山居吟
風雲(yún)三尺劍,煙雨一櫥書。
軍港濤聲遠,丹心翰海初。
秋鴻思故里,春燕憶泥廬。
對月誰同醉? 小窗竹影疏。
五古
憶五十五年前二中學生歷山拉練
露重短衫濕,山隨星斗轉(zhuǎn)。
忽傳臥倒令,踵首相與御。
呼息近相聞,促織爭嗚歡。
追遠不勝愁,笛聲掩云煙。
五古 沉痛悼念劉曙升老師
歷山落殘葉,沂水長嗚咽。
昨日音容在,今朝成永決。
回眸生前事,痛如肝膽裂。
先生重品行,化鶴成山阿。
七律 春游歷山
春上歷山滿目花,雞鳴竹影有人家。
香箋欲展描青鳥,微雨偶來織細紗。
樹下蜜蜂追彩蝶,池中紅鯉戲河蝦。
燕歸亭閣聲聲叫,已見西天落晚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