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李 子
作者:游雪蓮
周末,晨曦微露,我去榮縣墨林李家山摘李子。
出了榮縣城,汽車就在蜿蜒的公路上慢慢行駛,透過車窗遠遠望去,一邊是連綿青翠的山巒,一邊是層層的梯田,種滿了茶樹。朦朧的遠山,似披著一層曼妙的薄紗。
一下車,就感受到山里清新的空氣。公路兩旁的小草在夏日陽光的照射下,散發(fā)出一股好聞的芳香味道,令人頓感神清氣爽。
以前進村那條坑洼不平的羊腸小道,如今被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代替了。村口一條清澈的小溪,日夜唱著歌流向山外。
哇!豐收的李子一眼望不到邊!
見到這么多李子,從哪一棵開始摘呢?我選中一顆特大特黃的李子下手。哎喲!手感到一陣刺痛,不好,是“豁辣子”,幸好是穿的長袖。興奮至極的我仍然一頭扎進果園,顧不上被毒蟲叮咬的疼痛。
這兒盡管山高路陡,遠離大河,但那清澈的山泉水層層下滲,有了它的滋潤,那些李子樹,依然丹青斑斕,熱烈而凝重。每到端午前后,你從它旁邊走過,成熟的果子野香陣陣,使人仿佛進入香的世界,沁人心扉。
聽叔叔講,這些李子樹都經(jīng)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有的不堪重負,彎下了腰;有的枝枯葉頹,老態(tài)龍鐘。以前都是栽在田坎邊上,現(xiàn)在田里早已不種水稻了,已分不清是田是土還是山。四周瘋漲的山草早已將原有的路面遮得嚴嚴實實,青草下面掩埋的是堆積的落葉和腐朽的枯枝。腳踩在上面立即被淹沒在其中,即使小心翼翼深一腳淺一腳,也會陷進泥潭里苦苦掙扎,還時時擔(dān)心草叢里有蛇蟲出沒。樹上熟透了的李子時不時掉一個在頭上,就給砸金蛋似地又驚又喜。
村里人都很古樸厚道,只有十幾戶人家,人很少,很安靜。村里的年輕人大多走出大山,去山外闖蕩,外出務(wù)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
叔叔指著滿樹的果子嘆息,要是以前,幾千斤李子豐收,一家人多高興的事兒。而今,也沒有販運水果的人來收了,每年除了鄰近的親戚朋友采摘一些,多數(shù)是爛掉了的。眼睜睜地看著李子爛在地里,心疼不已,又不忍心砍掉。
現(xiàn)在果樹品種也多,不斷推出新品種,消費者也追求新品種,新口味,現(xiàn)在的果樹品種就跟高考生一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些老品種吧,投入大,產(chǎn)量小,效益不高。無人問津,鄉(xiāng)村要振興,產(chǎn)業(yè)必先行,這些上個世紀種植的李子樹完成歷史使命,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當(dāng)過教師的叔叔,邊摘李子,邊將種植果樹的體會娓娓道來。他爬上樹如履平地,只見他用一根長長小鐵鉤,輕輕將結(jié)滿果子的高高的樹枝往胸前一攬,果子就落進果籃里。動作嫻熟,采摘的果子果皮上的白色的灰灰依然存在完好無損。熟透的李子邊摘邊掉地上,腳一踩下去便成了果漿。這不,往年掉在地上的種子又長出一茬一茬低矮的小幼苗。
叔叔說李子有三個品種,第一種是青灰,第二種是大黃灰,第三種是二黃灰。最好吃的要數(shù)大黃灰,尤其是熟透了很香很甜,就像地上生長的紅色拇指大的地瓜香味樣。他這么一描述我又回想起和兒時的小伙伴用鐮刀撬地上長的地瓜吃的情形來。
看見一個又大又圓的,可是長滿了結(jié)疤,叔叔說這種的口味好啊,俗話說“干疤李子駝背梨”指的就是這種,我急忙摘了下來,用紙巾擦了擦,放進嘴里嚼了嚼,“嗯,勁道,酸甜適中,美!”叔叔說,我的果子從來不施化肥、噴農(nóng)藥。全用的草木灰,中途只除一下雜草,砍掉纏在李子樹上的蔓藤,你盡可以放心吃。
阿姨喜歡吃熟透的李子,叔叔就挨著在樹上找黃色的,每年如此。她說當(dāng)年他們相親時就是叔叔送一籃大黃灰李子把她留下的,忘不了相識的甜蜜。每年就盼望李子成熟的時候,坐在門口,等著李子從樹頂?shù)粝聛?,“砰”的一聲,又甜又香。這樣的守候一定是無比甜蜜,足以抵擋山村夜晚的孤寂。

這些飽經(jīng)滄桑的老李子樹,有的是包產(chǎn)到戶時隊里分的,有的還是之前就有的,后來自己又陸陸續(xù)續(xù)栽種一些。春來開花,夏來結(jié)果,默默等候主人歸來。
風(fēng)搖枝動,只聽阿姨悠悠說道,這些樹相伴我們半個世紀了。當(dāng)年,這片李子林的李子甜了一村的人呢!還有那香甜可口的大黃灰李子,已經(jīng)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記憶里。
中午時分,我們收獲了一籃籃新鮮的李子,可要將李子順利帶上公路還得費一番功夫。我們一群人腿上滿是泥,也快成出土文物了。我們相互取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全身上下沾滿了草米子,裸露的地方還被鋸鋸藤劃了一道道鮮紅的印痕。
在荒草叢中叔叔硬是憑著對土地的熟悉順利地將李子挑到了公路上。我分明看出他是發(fā)自內(nèi)心熱愛腳下的這片熟悉的土地。愛他侍弄過的每一棵果樹,每一垅菜畦,每一條瓜果,甚至每一片菜葉。熱愛腳下走過的每一寸土地。
如今,雖然早已搬家到鎮(zhèn)上居住,但房前屋后也栽滿了各種果樹、蔬菜,隔三岔五地回家摘蔬菜,拿到鎮(zhèn)上與鄰居分享,其樂無窮。他們這一輩人有土地情結(jié),還守住土地,如今的年輕一輩,離土離鄉(xiāng),進城務(wù)工,回鄉(xiāng)的少了。
驀然抬頭看天,朵朵白云在天空飄蕩,山澗淙淙的溪水潺潺,好想擁有這樣的田舍生活。流水下山非本意,白云飄洞本無心。現(xiàn)在生態(tài)好了,鳥兒特別多,小蜜蜂嗡嗡的飛來飛去,樹上不時發(fā)現(xiàn)一只只爬來爬去的牽牛蟲,老母菌爬滿了老樹。忽然一陣“瞿、瞿、瞿……”的聲音把我的耳朵喚醒,側(cè)耳細聽,是蟋蟀的叫聲,而且就在我身旁的洞穴里面,聲音舒緩、輕柔,像在輕輕地呼喚遠方。
我聽見鳥兒在鳴叫,有畫眉、斑鳩、灰喜鵲……它們一聲聲地叫著,或啁啁啾啾,短促而歡快,或嘰嘰喳喳,柔軟而圓潤;還有一種鳥叫聲像吹長笛似的,非常婉轉(zhuǎn)動聽。它的叫聲很長,一氣叫下來,得歇會兒;它的聲音一停,才能聽到其它鳥鳴像合奏似的,跟在后面陸陸續(xù)續(xù)叫起來。鳥兒們那悅耳的歌聲在林中飄蕩,如同一場精彩的山林音樂會。我在田間歡樂摘果子,幾個品種輪番嘗嘗,一飽口福,人生有樂是清歡。
摘完李子,我們隨叔叔回到老屋。剛進院壩,一群鴨子望著我們嘎嘎直叫,好像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而后又撲通鉆進門前池塘里嬉戲。
圍墻外,淡黃色的南瓜花、絲瓜花,零星點綴在纏纏繞繞的藤蔓之間。池塘邊有一株葡萄,攀滿了架子,遮住了半個池塘。核桃、柿子、柚子像一排排衛(wèi)士,站在院子兩邊,守護著院子的安寧;小黃瓜吊著黃花,高興地探著頭瞅著院子里;一株梔子花長得喜人,開得茂盛,芳香四溢。
夜晚客居山里,我們圍坐在院子中間的石桌旁,品著香茗聊著天。天漸漸黑了下來,夜空中有星星閃爍。這時,菜園里傳來夜蟲的鳴叫聲,院外傳來陣陣蛙鳴,此起彼伏,匯成一支美妙的小夜曲,舒緩而悅耳的旋律,在夜色中緩緩流淌。鄉(xiāng)村安靜的夜晚,清新的空氣、芳香的泥土,靜靜地聆聽這美妙的小夜曲,享受著久違的聲音,心里涌動著在都市里少有的甜蜜。
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哼著小曲兒,夕陽西下,靜靜地不需要任何語言,微風(fēng)就是一種語言,夕陽就是一種語言。過上田園般的生活,可以任思緒在晚風(fēng)中飛揚。墨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希望更多的城里人來這兒休閑度假。

借摘李子之機,走出鋼筋水泥樓房,走出喧鬧的城市,到山里走一走,去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氣息,讓疲憊的身體得到休整,讓浮躁的心得到沉淀。
回到農(nóng)村、遠離城市,大多數(shù)人和我一樣,都羨慕著農(nóng)耕生活;大多數(shù)人和我一樣,都缺乏逃離的勇氣。但當(dāng)你去墨林李家山過上兩天田舍生活后,就會徹底改變你的看法。因為在那里你可以在鳥鳴中起床,在繁星下入睡。聽夜蟲啾啾,看日升日落,任四時更替。也許你眷念都市的便捷,又難以割舍鄉(xiāng)間的寧靜,來墨林李家山過周末田舍生活或能兩全其美。
李家山毗鄰皆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對面那座山叫大老君山,呂家寨,往下走還有獅子寨,后面那座山叫牛心寨,再過去就是牛頭寨。
欣聞市和縣的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門的領(lǐng)導(dǎo)到過墨林現(xiàn)場考察,有意向?qū)⑦@里作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加快建設(shè)步伐,使墨林成為全縣又一個新的旅游目的地。我心里由衷地為之振奮,希望村民們的期盼早日實現(xiàn)。
作者介紹

游雪蓮,自貢人,文學(xué)愛好者。榮縣作協(xié)會員、榮縣農(nóng)民作協(xié)會員。多篇散文、詩歌散見于各級報刊雜志和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