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 再游避暑山莊隨筆
避暑名都涼爽街,山莊宏大帝王歇。
皇家昔日逍遙地,我逛今夕再贊絕。
附前次游避暑山莊詩一首:
七律 游承德避暑山莊
皇家宮苑綠婆娑,理政畋游避暑灼。
疊嶺重巒映湖水,雕梁畫棟簇城郭。
足循曲徑趨芳甸,手撫橫欄登偉閣。
快步驅(qū)車外八廟,棰峰晚照聽響鐸。
注釋與說明:
1、承德避暑山莊,即清朝皇帝的夏宮。是清政府北京以外第二個政治中心。
2、婆娑pó suō:形容枝葉紛披的樣子。
3、畋游tián yóu:打獵游樂。
4、灼zhuó:燒,炙。
5、城郭chéng guō:城墻。城指內(nèi)城的墻,郭指外城的墻。泛指城市。
6、芳甸fāng diàn:芳草豐茂的原野。
7、偉閣:高大的樓閣。
8、外八廟是承德避暑山莊東北部八座藏傳佛教寺廟的總稱。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現(xiàn)已不存)、普寧寺、安遠(yuǎn)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須彌福壽之廟,廣緣寺。
9、棰峰晚照:棒槌峰,俗名棒槌山,古稱石挺,聳立于避署山莊正東十里許的高山崗上,下懸絕壁,上接藍(lán)天,形勢險極。峰狀上粗下細(xì),形似棒槌。
10、鐸,即懸掛于寺廟屋檐下的大小鈴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