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世修道參禪作詩之仙山……羅子山
西安之南有終南山,那是全國有名的遁世修道之福地,常有厭倦紅塵俗世之人,結(jié)廬在山間,終老終南山。
那么湖南有沒有這樣的仙山福地,能夠參禪修道避世的呢,有,就是懷化辰溪縣的羅子山,傳說隋唐高道羅公遠之子在此修道,故得名羅子山。
那么羅子山有什么仙風靈氣,能成為隱士修道參禪者的愛山呢,我偷得浮生二日閑,和同學一起登山探秘。
當時里酷暑時節(jié),天氣悶熱,穿著短袖單衣依然大汗淋漓,我們從黃溪口驅(qū)車來到羅子山的半山腰羅峰村。
一路上樹木森然,一派地廣人稀的高寒山區(qū)景色,下車有陣陣涼意襲人,身上因悶熱而大開的毛孔也因涼意而收縮,很是舒適,我們決定步行登山。
山太陡了,前面爬山人的后腳跟都快碰到我的額頭了,時大霧冉冉升起,從我身邊溜走,爬山太累了,不過有美景可看也不錯,富含氧離子的仙氣多吸點也不虧,渴了就喝溪水,自是甘冽無比。
快到主峰時還有一口井,深不可測,傳說包治百病,靈驗無比。我只是奇怪,這是已只主峰了,附近再也沒有比這更高的山了,那么主峰上的泉水又是從那里流來的呢?神奇啊。
爬越過峭險的山路,終于到了山頂處的樵云寺。
僧人看著我們一個個氣喘吁吁的,笑著問我所來何事,是來捐功德或是禮佛?我說:只是想獨立主峰,一覽羅子山九十峰春色。
寺后就是主峰,終于爬上了1378.7米高的主峰羅峰,我腳踏顛峰,據(jù)高臨下,身披風云,無限風光盡在,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仿佛唾手可得,我昂昂乎有超脫升然之感,飄飄欲仙,始信當?shù)噩幟窀咂麓笸踔衿妗?/p>
激動的我思緒萬千,隋唐多高道,如大名鼎鼎的袁天罡李淳風等,作推背圖能預知天下二千年大事。隋唐高道羅公遠名氣也很大,他相當是唐玄宗朝的國師,傳說他能召龍化雨,隔空取物,刀砍不死,尤善化形隱身,簡直就是神仙,傳說玄宗月宮會嫦娥,聽得霓裳羽衣曲之行,就是他施的法,后來玄宗還想拜他為師學隱身呢。他的兒子就是在這里修道的,這位道二代有家傳絕學,道行應是更上一層樓了吧,辟谷了嗎?是否修練成仙風道骨,是否白日飛升而羽化成仙了呢?是不是他站在羅峰之顛,召龍化雨,于是瑤民便有高坡大王的傳說呢?
關圣關羽征戰(zhàn)途中,也曾來過羅峰,我是否正站在關圣站立的腳跡上呢?
羅子山頂建有羅峰寺,古名樵云寺,本邑文士米云芳游歷此處,觸景生情寫下詩篇:耿耿孤松立,閑閑野鳥飛,一聲空谷響,適見老僧歸。
辰溪舉人才子米元倜也寫了一篇:直上白云第幾重,紛紛曉露濕孤松,自知不是神仙侶,空坐羅公九十峰。
他們詩中的老孤松,如今又在那里呢,是不是我身邊的這一棵呢?況詩人才子,寧有種乎?小子不才,觸景生情,也胡亂寫了幾首,初次作詩,權當自娛吧。
羅峰
白云引路上蒼穹,峭坡野鳥老孤松。
山僧笑問客來意,獨立羅山第一峰。
這時,在一團云霧的樹叢中,傳來一陣熙熙的響聲,不一會兒,一老僧持斧荷柴而出,施施然而歸。斧子還帶著云的味道,老僧飄飄然有出塵之感,這個寺叫樵云寺,老僧這樣樵云,很有詩意。
樵云寺
羅峰樹叢響聲處,山僧飄然荷柴歸。
云里霧里橫柴來,樵得彩云寺祥瑞。
羅峰的孤松啊,你久經(jīng)了多少風霜寒雪酷署,亨受了多少人間香火,經(jīng)見了多少才子佳人,也不多我一個,我也要寫詩一贊。
樵云寺孤松
山僧不識酸學士,只當尋常游玩客。
風霜孤松應識人,點頭紛紛落松果。

艱難登上羅峰,一覽眾山小,豪氣倍升,感懷一下。
登羅子山感懷
同學中年
相約登山
前人腳跟后人頭
羅山有多陡
身邊云起云升
可惜不是筋斗
無法托我上羅峰
爬爬爬
累累累
好在有
美景入眼
仙氣入肺
無怨蟻行
終要會那登臨意
登頂已忘疲
和風吹習習
心中豪氣干云
關圣足跡
誰人重拾
羅公之道
我能修否
神仙何在
我已是半仙也
感慨完了,又想米才子都不是神仙,我卻已是半仙了,不免有些神往。
晚上在寺廟廂房里住下了,夜深人靜時,忽然覺得遠方的天空有些異樣,下意識地持著蠟燭,披衣推開窗戶,想看個明白,只見懷化方向的天空仿佛如有光,宛如美麗的星云在銀河系中,燈光星云下是繁華的懷化,但是,對現(xiàn)在的我來說,遠方的燈光繁華,也只是空虛的夢境,還不及我手上的蠟燭,能照亮我的房間,溫暖我疲憊的心胸。
夜宿羅峰觀懷化
山寺燭燈人不眠,樵云寺暗遠方紅。
持燭遙望懷化市,依稀星云銀河中。
遠處繁華終是空,身邊燭火暖我胸。
蠟燭光芒終有限,照不亮遠方前程。
我猛然醒悟,我手持蠟燭干什么?難道指望蠟燭之光能照亮遠方的前程嗎?我不禁啞然失笑了。
早睡早起,明晨還想觀日出。
不想當天爬山累了,第二天早上夢醒時,太陽已照到我的床頭了,我還是冷醒的呢。
為什么在山下酷熱難奈,山頂明明離太陽這個火球更近,反而清涼許多呢?此情此景,何不歌以詠之:
酷暑時節(jié)夜宿羅子山
夜宿山頂蓋棉被
夢醒朝陽來相戲
山頂應與君更近
何故清清涼如許
在寺廟用過齋飯后,便下山步行來到了仙人谷,谷里有古樹名花,有瀑布怪石奇洞,一派世外仙境景色。
如果能夠在此隱居也是不錯,雖不會有俗世的豐功偉績,可也沒有成功失敗的煎熬。
欲望訴求太多是俗世之人苦之根源,假如拋開一切,就會心如古井之水,波濤不興,倒也更增許多平安喜樂。
結(jié)廬在山間,粗衣淡飯,清泉煮茗,閑云野鶴,又何嘗不是一種活法呢。
前人對仙人谷有詩贊道:瀑布晴川飛綠雨,松花香粉落青臺,茲游不羨群仙會,共剪青云作賦來。
我何不也作一首呢。
羅子山仙人谷
仙人谷里覓神仙,古木參天怪石山。
千年銀杏紅豆杉,大紅茶花分外妍。
上古神木留仙氣,飛流瀑布洗俗顏。
他年我如為谷主,不慕榮華不羨仙。
在羅子山半山腰上,看到羅子山水庫就象山谷中的碧玉一樣,天地精華之雨水從山下往下流,帶著萬千花草樹木的味道,最后流到玉甕一樣的水庫,水庫水面上懵然升起的云霧向羅峰飄去,美麗極了,我要歌以詠之。

羅子山水庫
高山流水被壩留,宛如碧玉在山谷。
天地精華入玉甕,蒸化成滿山霧露。
我們來到玉虎嶺,看到長長的山脊上長著一長排高大的松樹,大為驚奇。
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尤其在山頂風大的地方,根本無法長成這么高大的松樹,還一排排的,這其中一定有什么古怪,即然長在玉虎嶺,又叫龍脈松,莫非龍脈里有帶著玉的真龍,所以松樹才不怕風,就算龍卷風來也不怕,只當是本家來了。那么詩自然就作出來了。
玉虎嶺龍脈松
脈上之松,不怕龍卷風。
樹下有真龍,攜玉虎林中。
該下山了,驀然回首羅峰,只見滿山的云霧變幻萬千,皆向羅峰奔去,而云霧繚繞中的羅峰巋然不動,任爾云卷云舒,任爾東南西北風。其間仿佛有可以參的禪,可以悟的道,具體是什么,誰又能說得清呢,此情此景,應該以詩記之。
詠羅子山
高高羅子山
縹緲云霧間
禪風道意在
可悟不能言
現(xiàn)實中不用為五斗米而折腰,而又能縱情賦詩于仙山神水之中,不亦樂乎。
多愁又善感,破車訪名山。能感又能文,世上一癡人。
作者簡介:
魏承華,湖南辰溪縣人,民國往事五大論壇聯(lián)合征文中獲獎,美麗家鄉(xiāng)幸福懷化征文中獲獎,辰溪縣詩協(xié)會員。手機:1597402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