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區(qū):馬玉英 王富芹 報道
在徐孟柳村一個助老站里,歌聲蕩漾,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一群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正在教老人們排練舞蹈,他們隨著音樂翩翩起舞,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2022年9月26日,應邢侗街道徐孟柳村公益頤養(yǎng)助老站站長邀請,東望志愿者山東德州臨邑服務團隊的4名成員,下午2點準時到達該站。他們來不及休息,首先和老人們重復練了以前排練過的舞蹈《太陽出來照四方》《泉水叮咚》《大海航行靠舵手》等,志愿者耐心地在前面做示范,老人們有板有眼的跳著。志愿者并把《學毛選》的歌詞認真地為老人抄寫在本子上,以便易老人們練習,屋內歡樂和諧,氛圍濃厚。

這是一處由自家房子改造而成的愛心“助老站”,助老站的主人是劉清煥站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選擇在老家徐孟柳村打造一處助老服務站點。熱愛公益事業(yè)的她,看到村里的年輕人都在外打工、上班,家里的老人成了“空巢老人”,無人照看,很是孤獨,而且還有更多的孤寡老人。他們有不舒服的地方,頭疼腦熱的也不愿意告訴家人,怕耽誤他們上班。劉清煥說:“我家也有老人,還開著糧油店,老人自己在家,也是沒有時間照顧老人,更別說和老人談心了。加上家里有點不如意的事,老人整天悶悶不樂,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闭斝枰朕k法解決老人們在家孤單困惑的狀態(tài)。劉青煥在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孫東霞,知道了孫東霞在青州學到了互助養(yǎng)老模式,兩人一拍即合。劉清煥家正好有一個閑置的院子,“公益頤養(yǎng)助老站”就這樣建成了,至今已有將近兩年的時間。

公益助老站正是圍繞“為老”的志愿服務,依托農村閑置的民宅,探索建設的互助式 “助老站”的新路子,只要你有愛心,有個閑置的院子,能讓老人們經常聚在一起,營造大家庭的氛圍,并傳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他們有一個科學的養(yǎng)老觀,讓他們的晚年更健康、更快樂,發(fā)揮老年人的余熱,提升幸福感。

公益頤養(yǎng)助老站的成立,為徐孟柳村和臨近村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了一個學習、娛樂的場所。東望志愿者、助老站的愛心人士以及其他志愿服務團隊,經常來到這里服務老人,教他們做經絡拍打操,練習舞蹈,讓老人學到這種健康快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很多加入這個群體的老人在身體和身心都受益了,學習的內容也是安排得滿滿當當。到了節(jié)假日,他們還會隨同老齡委等領導干部一起慰問老人,為他們理發(fā)、包餃子,送去暖心的關愛。得到了中華慈善總會的批準和臨邑縣老齡委的大力支持下,并為其授了牌。

劉清煥站長一直用行動踐行著孝老敬親的傳統(tǒng)美德,帶頭關愛老人,匯聚了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的加入,讓老年人足不出村,就可以在助老站中實現(xiàn)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人們過得自在快活?!袄先藗儊淼轿覀冞@里非常開心,因為有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地方,在這里可以暢所欲言,可以談談不順心的事,說說自己最近身體哪兒不舒服;可以唱歌跳舞、做保健操,學到養(yǎng)生常識以及親子關系如何處理?夫妻關系,婆媳關系等好多知識。”劉清煥說:“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身體的變化,我們信心十足,會把公益助老事業(yè)發(fā)揚光大,讓更多的老年人受益?!?img src="https://img.zdwx.com/templates/default/images/defaultblack.jpg" lay-src="https://img.zdwx.net/img/220927/1925c9nky.jpg">
在劉清煥站長的引領帶動下,東望志愿者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積極努力維護好、配合好助老站工作,協(xié)助助老站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老年生活。建設“孝老愛親,睦鄰安康“的美好夕陽晚年!

劉清煥站長呼吁更多的愛心志愿者來為老人們服務,愿人人盡本分,家家講道德,“好了我一個,和睦我的家,和諧我的國”,祝福道德之花開遍大江南北。我快樂,是因為老人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