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詩詞學會論壇【詩詞理論】版首席版主危常輝點評作業(yè)(四)

危常輝,網(wǎng)名:揚之水。福建邵武人,生于1968年,中學語文一級教師,長期從事語文教學。近年來,業(yè)余從事古典詩詞研究和創(chuàng)作,詩詞作品數(shù)百首。在《中華詩詞》網(wǎng)頁上建立了自己的詩人檔案。其作品除了在同城詩友間交流外,也在香港詩詞學會論壇【樵川詩詞】【清流文苑】【詩詞理論】版發(fā)表。香港詩詞學會論壇【詩詞理論】版首席版主。

鷓鴣天.太湖
作者:陳家斌
天落銀湖水浩茫,群巒環(huán)抱玉珠鑲。蘇州園里觀奇景,玉女潭邊展靚妝。 亭閣秀,畫廊長。清幽雅致古風彰。千帆競發(fā)云天闊,陣陣漁歌風里揚。
【評】湖面廣邈、流連賞景、感受清雅、千帆漁歌是詞作的四方面內容,此為蒙太奇似的構景方式,貫穿其中的是作者對太湖景象的情感抒發(fā)。作者對太湖景象的形象化描繪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故而氣韻貫通,整體構思完整。詩語清麗、情感飽滿、意興疏放。從景物處理的空間角度上看,既有湖面景象廣闊壯觀的大寫意,亦有蘇州園、玉女潭亭閣畫廊清雅秀美的局部神韻的感受。小大、虛實、收放等創(chuàng)作技法上運用得較為妥當。不足之處在于,遣詞上較多常用熟語套語,詩語的個性化、新穎感不足,諸如“觀奇景”“展靚妝”“清幽雅致”“千帆競發(fā)”“陣陣漁歌”等。
洞庭湖勝境
作者:張慶東
云開大夢伴滄桑,古澤興承魚米香。
岳麓前門情獨享,洞庭深處意悠長。
含煙弄影千檣色,擊水摶風一塔光。
八百競游多旖旎,迷人醉往滿樓章。
【評】詩性語言大致可以用“題評”句的構式來分析?!霸崎_”“古澤”“魚米”“岳麓前門”“洞庭深處”“含煙弄影”“水風”“一塔”“八百競游”“滿樓”等詞匯是選取景象的“題語”,用來交代所寫的具體事物;“大夢伴滄?!薄芭d承”“香”“情獨享”“意悠長”“千檣色”“擊摶光”“多旖旎”“迷人醉往”等詞匯是附著于“題語”用來抒發(fā)情感、認識、觀點、感受的“評語”。“題語”和“評語”的有機結合使得詩句既有事物的客觀描繪,又有作者的情志表達。這樣,詩句就有了外在與內在相融的感染力。但是詩性語言以含蓄內斂、追求言外之意為妙,因此詩句中的“評語”所使用的詞匯不宜太過淺顯明白,“題語”與“評語”結合也應靈活些。
鄱陽湖
作者:開心一客
五河中轉入江湖,秀島清波燦若珠。
彭澤魚蝦稱美味,鄱陽風景構佳圖。
鴛鴦嬉戲搖蓮葉,鷗鷺相思舞畫軀。
雅士文人歷來贊,詩詞墨跡令游愉。
【評】整體謀篇法度有三:一是氣韻相生,篇章渾成;二是委婉曲折,意蘊深遠;三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詩情圓熟。以此來衡量這首作品很容易看出,該作在第一和第三方面體現(xiàn)得較好,第二方面顯得不足。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新意”缺乏,無論是立意上,還是詩語上。均衡式對稱是律作謀篇布局常采用的并置方式之一,用于律作的對仗聯(lián),以意境為中軸,聚合時空、情景、真幻、動靜等因素以保持出對句實現(xiàn)“對稱性”之結構美追求。此作中間兩聯(lián)大致體現(xiàn)出這種均衡式對稱的結構美。但是運用均衡式對稱時要注意避免兩聯(lián)之間的同頭、同構現(xiàn)象。
巢湖望月
作者:孫輝
廟島遙呼萬頃泱,冰輪暗轉弄初涼。
沉沉暮靄凝霜氣,漫漫輕云露月光。
素影分輝山海碧,流華掩映水天蒼。
煙波勝境漁歌起,便引相思入醉鄉(xiāng)。
【評】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里所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彼^“妙合無垠”意思用景來創(chuàng)設意境,在意境中融入情感,兩者結合要渾然無跡。此作構思立意上是“望月”而產(chǎn)生的“相思”之情??臻g上從上到下,描繪月光映照下的巢湖“勝境”。前三聯(lián)幾乎是景象的純客觀描繪,詩句幾乎沒有表達情感的顯性詞匯,但是所營造的清幽迷離的意境是統(tǒng)一的,因此與意境相適應的情感自然融入其中,以達到“妙合無垠”的效果。不足之處是“冰輪”“月光”“素影”“流華”寫月的同義詞匯出現(xiàn)頻繁,擠占了詩句表意的空間。
訴衷情令?憶故鄉(xiāng)
作者:臨窗聽雨
故居淮甸小村莊,門對芰荷塘。灌渠清水潺湲,漁米富余鄉(xiāng)。 槐葉綠,菜花黃,滿畦香。霜髯猶記,柳笛牧歌,令月煙光。
【評】一首完整的詞作是由幾個各自表意相對完整的句群按照情志表達的漸進規(guī)律組合而成。其中既有句群與句群之間在時空構置上表意的似斷實連,又有上下闋整體情意上的勾連和層遞。這樣才能使得作品形成完整的有機體。忌諱的是各自相對獨立的情景畫面只呈現(xiàn)時空上并列式的展現(xiàn)。就這首詞作而言,門對荷塘、清渠潺湲、綠葉黃花、令月牧笛是作者展現(xiàn)的四個故鄉(xiāng)情景畫面,大致屬于并列式的展現(xiàn),詞作缺少情志層遞升華。上闕“漁米富余鄉(xiāng)”一句表明上闕側重于“贊”,而下闕的“猶記”一詞表明下闕側重于“憶”,應該是先“憶”后“贊”,或“憶”與“贊”的融合。“芰”和“富余”兩處是多余的字詞,“漁米”應是“魚米”。
福州吟
作者:馬昌鳳
旗山清秀鼓山幽,璀璨榕城一望收。
嵐霧翩翩奔眼底,霜風悄悄過閩州。
時逢盛世精神爽,人到中年意氣柔。
舊賦新詞閑檢點,筆耕豈為稻梁謀。
【評】詩作在立意結構上存在問題。詩題為“福州吟”,是吟贊之意,前四句是從登高望遠的角度來抒寫對福州地域景象的贊頌,而后四句中“意氣柔”和不為“稻梁謀”則完全是中年時作者個人化情志的體現(xiàn),與福州沒有什么關系。所以詩作前后是兩重立意。首聯(lián)“璀璨榕城”表明頷聯(lián)應該要寫珠玉琳瑯、光彩耀眼的城市風貌,但是頷聯(lián)實際上是寫“嵐霧翩翩”的縹緲輕盈、“霜風悄悄”的輕柔微寒。因此首聯(lián)與頷聯(lián)的詩意上失去“起承”功能,只是借助“一望收”三字在結構上的字面勾連。另外,“稻梁”與“稻粱”兩詞在古詩句中都有用,是一個意思。我認為用“稻粱”更妥,因為現(xiàn)代人創(chuàng)作古詩詞,通假現(xiàn)象已經(jīng)失去存在的必要。
我的故鄉(xiāng)
作者:郭紹輝
云浮野澗臘梅遐,雪掩氈房夜月華。
白馬縱橫隨漢鼓,青燈搖曳伴胡笳。
逢人自古勤添酒,有客含情慢煮茶。
蘇武揮鞭思故道,昭君怎怨看春花。
【評】七律典雅醇厚,創(chuàng)作時藝術匠心要求更高更復雜。成功的作品,頓挫騰挪的節(jié)律、含蓄蘊藉的意味以及凝練古雅的用辭形成一種“似斷實連”的篇章結構,比之自由性文法風味的絕句更拘謹嚴實。首聯(lián)寫草原景色;頷聯(lián)融歷史典型意象于生活場景中;頸聯(lián)寫草原人好客習俗;尾聯(lián)反用典故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情感。首二聯(lián)在晝夜時間上內容相銜接,似斷實連。加上頸聯(lián)的“轉”和尾聯(lián)的婉“結”,整首作品結構章法上處理得較為合理。典事暗用和反用使詩意略顯得含蓄蘊藉。主要問題有四:一是頸聯(lián)表意的直露與作品的整體風味不相協(xié);二是尾聯(lián)反用蘇武、昭君典故的合理性值得深究;三是詩題擬法應考究;四是詩句內在節(jié)奏缺少變化。
鶯啼序、今日大慶
作者:李云霞
情牽筆書墨硯,染秋彤浩瀚。輕煙渺,遙對藍天,菊黛魅影眉綻?;仨?,金鉤舉袂 ,平湖濕地云霞挽。惹鴛鴦戲水,眺高橋臥湖貫。
春育浮萍,夏孕荷夢,助奇葩妙曼。鯽鯉躍,蘆葦依陪,蓮蓬青蛙之戀。岸邊翁,釣竿執(zhí)手,天之際,隨云煙伴。彩蝶翔,覓蕊定情,砰然心亂。
金風旖旎,大地呈徉,竹借屏前硯。尋美句,景美人醉,入墨時光,草木含情,蘊詩無限。楓林追逐,秋波暗送,東城西苑新區(qū)展。欲出游,高速通疆遠。霓虹閃爍,繁星尋覓遼源,嫦娥玉月吟侃。
冬飛瑞雪,化蝶亭臺,自古今儒贊。怎寫盡,仙宮戀眷,素裹銀裝,翡翠鑲嵌,冬梅奉獻。揮毫落筆,詩文千萬,風花雪月情愜意。瞰蒼穹,連線迷花眼。遼源瑞葉翩躚,水砌冰雕,地纏玉緞。
【評】慢詞自柳耆卿開境界,藝術上最重要的三點是領字、賦彩達情、雙聲疊韻。這首詞作,“染”、“回眸處”、“惹”、“眺”、“怎寫盡”、“瞰”等字皆為領字,由于領字的處理,使得其所在的句群形成較為完整的詩意表達,句群之間、各片之間又架構起時空及情感線索的內在勾連推進。在景物的描寫上采用賦法,極盡形色之妙,畫面繁復多姿,字詞玲瓏綺麗;情感的表達亦采用賦法,“情牽筆書墨硯”、“尋美句,景美人醉,入墨時光”、“怎寫盡”、“揮毫落筆,詩文千萬”等多層遞情志融于倚麗的景象當中?!傍x鴦”、“妙曼”、“旖旎”、“翩躚”等雙聲疊韻詞的運用使得聲韻上具有音樂性的美感,有助于情感的表達。足見作者之匠心。
鄉(xiāng) 愁
作者:周淑蘭
一處寒塘一月輪,憑欄遠眺憶追巡。
情絲常守兒時夢,誰解鄉(xiāng)愁那故人。
【評】近體詩的句式有別于文法句,倒置、并置、雜糅、通解、錯位、疊用、殘損等等,以現(xiàn)代文法句來看是語病,然在詩歌作品中卻是合理的存在。作品在呈現(xiàn)的情境上是“割裂”似的斷片存在,依靠情感意旨主線協(xié)調篇章。此作“一處寒塘一月輪”屬于并置情景句,“憑欄遠眺憶追巡”屬于相承情景雜糅句,一二句又是倒置用法。轉句與尾句的詩意是一氣貫之的,然尾句情感表達是顯在的,故轉句宜用如“云邊雁斷他鄉(xiāng)客”之類的形象表達為妙。尾句亦可改為“誰解長情那故人”。另外“憶追巡”三字可細酌,“追巡”與“憶”是同義表達。
探春令?-故鄉(xiāng)
作者:劉國麗
巍峨峰矗,緩流溪水,炊煙林畔。燕穿翠柳晨昏伴。滿籬上、朝顏燦。 窗邊夢臥貍貓暖。犬雞聲相喚。盼早歸、故里庭前,慈母左右頻貪看。
【評】上片賦景,下片言事抒情,是詞作常用的構思布局。然而這樣的布局結構顯得單調了些。最佳的布局結構應該是情與景的雜糅渾融,也就是景中情、情中景,情景相生,言情詞匯可以楔入景物的形象當中,同時句群組篇時應有情志的漸遞加深過程。此詞采用的就是先景后情的簡單結構。上片側重故鄉(xiāng)的自然環(huán)境,是客觀景象的再現(xiàn)。而下片中的貍貓雞犬、慈母盼歸屬于生活場景,是對故鄉(xiāng)情感的表達。詞作的過片很重要,是上下片情感內容轉換漸遞的關鍵。此作在過片處理上可細酌。該作是依宋徽宗體,下片第二句為五字句,節(jié)奏上應是“14”,有領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