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煙”與“接煙”引發(fā)的故事
文/劉遠德
雖然吸煙有害健康的觀念已然深入人心,吸煙與倡導現(xiàn)代文明生活習慣之間正不斷發(fā)生碰撞,但銅鼓是個熟人社會,山里人待人虔誠、“致禮”、好客、好面子是出了名的,日常生活中,待客、交友、外出辦事等須臾離不開香煙,出門身上忘不了備上好煙,同時也為自己撐個門面?;叵肫鸲嗄昵霸诔鋈刖侈k證窗口的經(jīng)歷,辦事群眾誠心遞來的一根根香煙,讓我在紛繁瑣碎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與不接無不品嘗到了淳樸真摯的人情味,點燃起我的工作熱情。關于煙的故事,說起來猶如打開閘門的流水,有無窮無盡的回憶……。
那是2006年初至2014歲末,我被本單位——銅鼓縣公安局,安排在出入境辦證服務中心受理出國、出境業(yè)務。這個“中心”,滿打滿算只有17平米,是大門口臨街一間房子、中間用一行柜臺一隔就充當起的辦事窗口,而這段時期,恰是改革開放以來出入境政策逐步放開,從嚴控到完全放開的“按需申辦”之時,隨之而來的是,業(yè)務量年均遞增達到驚人的40.6%(從每年360人次增至5500人次),著實迎來了一波旅游、探親等出國(境)高峰期。每天上班打開窗口,面對的是擠成一團、滿懷期望的辦事群眾,我漸漸忙不過來,常常感到莫名的焦慮,總是怕讓他們久等,巴不得自己能“分身”。大多數(shù)來辦事的男同志都屬于“煙民”一族的,雖然墻上顯眼處貼了“請勿抽煙”的提示牌,他們一來不管熟不不熟悉,總是習慣地不忘先遞根煙來,只可惜,碰到偏偏我又是個“榆木腦殼”,天生患了“恐煙癥”的主,對此一概揮揮手示意加婉言謝絕,而囿于拿出來的東西就不便收回的“老規(guī)矩”,他們之中大多數(shù)還是把煙默默地留在我辦公桌上或者柜臺上,其中不乏名牌煙、外煙,經(jīng)常下午“收工”時,收起的“萬國”產(chǎn)散煙就能裝滿一整包的。
直到2012年8月一天上午,我迫于情面接受了一位老人再三遞來的煙,并當著他面“順從”地抽了起來,看到老人臉上頓時露出滿意和質樸憨厚的笑靨,那一瞬間,煙里散發(fā)的火光伴著老人的笑容觸動了我的心弦……當時,我正低頭整理桌子上的材料準備下班,柜臺外突然傳來一個怯生生的聲音:“同志,你是要下班了嗎?”我抬頭一看,站著一位年近七旬、衣著雖然略顯破舊、卻是樸素得體的男人,一看就知是位地道的農(nóng)民。聽到我回應后,他開始從衣服袋里掏東西,首先掏出自己備用的一個土煙包,接著又抖抖索索地翻出了一包未拆開的硬殼翻蓋白鯊煙,盡管平時不抽煙,但我知道這種煙要5元錢一包買到,只見他當面拆開,從中抽出一支遞給我。我連忙擺手推辭,并解釋說自己不抽煙,他愣了一下,然后一邊遞過身份證,一邊自我介紹:自己叫李*倫,是溫泉鎮(zhèn)金星村墩背組人,平時沒出過遠門,遠嫁在香港的兩個女兒,這幾年經(jīng)濟條件好了,內(nèi)地辦理往來港澳通行證也很方便,便雙雙多次催促他辦好港澳通行證,不用他出一分錢的費用,盡快來香港團聚、港澳旅游,開開眼界。他家那里一帶我很熟的,離這里至少有10多里路。本可以讓下午再來,但他來一趟不易,我不及多想,重新啟動了電腦,引導他填表,復印好戶口身份證等,迅速錄好資料。也許是為了感謝我延期下班為他辦事,他再次拔煙遞來,我仍擺了擺手,這時,他督見前面柜臺上靜靜躺著一支“中華”牌香煙,臉上明顯閃過了一絲尷尬的神色,但還是把他那支煙放我前面。那我的心陡然掠過一絲不安,莫非他以為我嫌他的煙“唆”(差)才推辭的吧?當告訴他事辦妥時,只見他滿臉堆笑,習慣地第三次遞過一支煙來,一再說:“你辛苦了,抽一根吧”。面對老人誠懇的眼神,我感到心靈受到了“譴責”,委實難以推掉這份盛情,只好禮貌地接了過來,順著他遞來的火將煙點亮,并索性“借花獻佛”,拿起桌上的那根煙“回敬”過去,他接過煙有點受寵若驚,將煙點燃,兩個“煙友”頓時讓狹小的窗口煙霧繚繞,他滿心誠悅地夸我是個好干部,肯幫忙,下次上街,一定帶個自己種在土里的西瓜,讓我嘗嘗……他的誠懇讓我不禁“觸景生情”起來:我經(jīng)常嘴里講、本子上寫或者文字發(fā)表的“嚴格執(zhí)法、熱情服務”、“為民服務是我工作職責”、“做忠誠、干凈、擔當?shù)暮妹窬?、“群眾安危無小事,細微之處見真情”等感言、語句,具體行動上是否時刻都做到了?我做的不過是一些讓群眾暖心的事,舉手之勞的蕞爾小事,而正是這樣,不斷拉近了警民之間的距離,贏來了群眾的贊譽。原先見煙就煩的我,突然明白到:他遞來的煙,不僅是一種交際禮儀,一種淳樸的心意,更是一種拉近心靈距離的希冀,一種與生俱來很重的人情味,他們期望著通過這種方式,把事辦順辦好,而我在不經(jīng)意揮手之間、冷然拒絕之時,卻傷害了他們的感情,讓他們感覺到我離他們很遠、不是“一路人”。從此,我也更深刻地領會到,一根香煙背后的“江湖”水很深。甚至有次突發(fā)奇想:以后為了更好地接近群眾,我干脆也做個“煙民”,增強彼此感情;即使不抽,也要身上帶著,當群眾熱情地遞來煙時,也要誠懇地接下這份樸實的心意。現(xiàn)在我雖早已離開了熟悉的窗口崗位,轉身投入到鄉(xiāng)村振興大隊伍中,但不管做哪行事,不管角色如何轉換,那個老人敬遞來的香煙在時刻提醒我:任何時候都要善待前來辦事的群眾,無論對方貴與賤;任何時候都要履行好本職工作,無論自己職位高與低;任何時候都要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無論自己身在順與逆之境。


作者:劉遠德(作者簡介:劉遠德,男,江西宜春人,大學學歷,曾擔任國營長林機械廠子弟學校教師,現(xiàn)為銅鼓縣公安局一級警長、縣融媒體中心特約通訊員、縣作協(xié)會員、縣微愛公益志愿者協(xié)會副會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