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當過煤礦工人
文/周其河

在我的人生征程中,有幸當過幾個月的煤礦工人,親身感受到煤礦工人的辛苦。
人說,煤礦工人是“地下工作者”,是“黑色金子的開采者”。他們涂黑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我由衷的佩服,這些煤礦工人真的了不起,真的很偉大,他們特別能吃苦,累得像灘爛泥,卻日夜戰(zhàn)斗在暗無天日的地底下,為人類默默地無私奉獻著!
那是一九七一年的三月上旬,結束了三個多月緊張的新兵軍事訓練,跟隨著連長陳應壽,來到了"三支兩軍"第一線,棗莊市甘霖煤礦。聽連長說,我們連隊任務是邊訓練邊“支左”。所謂“支左”,一是做好礦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工人隊伍建設,團結一致抓革命促生產;二是努力抓好礦上生產,提高出煤量,為國家作貢獻。一聽說要下礦,我們這些新兵心里真有點涼絲絲的。
我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下礦井的情景。下連隊還不到一周,礦井下出了傷亡事故,礦工們情緒不穩(wěn)定,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礦上生產。在這緊要關頭,人民子弟兵必須首當其沖沖在前。連長陳應壽帶領我們十幾個戰(zhàn)士下了井,我也身臨其境感受到煤礦行業(yè)的危險、艱辛、環(huán)境惡劣等諸多風險。

上班還真有點麻煩,下井前必須穿好礦服,戴好礦帽,腰間系著礦燈,腳上穿著礦靴,全身一式礦工打扮。連長挨個嚴格檢查我們的穿戴,尤其是對礦燈是否充足電,都一一過堂,還認真交代下礦井注意事項,戰(zhàn)士們都聚精會神聽講,銘記心中。
隨著罐籠垂直下沉,我的心好像懸著一樣,怦怦在跳,剎那間什么也看不見了,真讓人毛骨悚然,約莫幾分鐘罐籠落地,才看到有微弱的亮光。我緊跟著連長,彎著腰慢慢邁進巷道。巷道是一人深,頭頂?shù)孛姹韺邮怯秒s棍撐起的支架,上面時不時地有碎石落下。巷道內潮濕得很,地面上還有積水。四周黑暗暗,陰沉沉,氣味很難聞,有喘不過氣的感受。有的巷道很低矮,只能臥著身子爬過去。轉了好幾個大彎,經過十幾個巷道,才來到了作業(yè)場。
作業(yè)場的場面更是不堪設想,作業(yè)環(huán)境如此惡劣,真讓人想象不到。我們采煤時,有的只能側臥著身子;有的只能卷縮著身子半跪著;有的只能臥躺著。上面不停地滾下石頭扎在身上,感覺隨時會砸破你的腦殼,讓人提心吊膽。此時我們也顧不上這些,因為有連長在我們身邊,膽子也就大起來啦。大家干得很熱乎,一刻不停地揮舞著手中的鐵鏟,個個汗流浹背,沒一個叫聲苦。

中午吃飯時,戰(zhàn)友們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只見對方兩只眼睛在閃動,臉面和兩只手烏黑,像是灰堆里爬出來的一樣。這時我們也談不上什么干凈衛(wèi)生了,趕忙拿起油條煎餅狼吞虎咽起來,一壺水喝個盡光。再望一望鄰近的礦工們,他們吃的比我們還差一些。他們都是從自家?guī)淼氖澄铮械暮戎∶紫≈?,嚼著硬硬的窩窩頭,有的喝著溫開水,啃著用大蔥葉包著的煎餅,可見礦工們的生活極其艱苦。在生活面前,然而所有的艱苦都已經算不上艱苦,他們已習以為常了。
自娛自樂是礦工們的拿手好戲。休息那當兒,有的想叫別人開心快樂,講個葷故事好逗人取樂;有的下下棋,旁人在圍觀;有的青壯年礦工拉起了胡琴、吹起笛子;他們各顯神通,樂趣無窮也。
礦工們在班時,不用別人催,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總是滿負荷工作。他們與煤為伴,與煤共舞,團結協(xié)作,奮力拼搏,漆黑的巷道里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足跡,也留下了青春之歌不平凡的歲月。

下班時,只見礦工們拖著疲憊的身軀,步態(tài)蹣跚,踉踉蹌蹌。戰(zhàn)士們跟著礦工后面慢慢向前挪動。此時我們也精疲力竭了,何況那些上了年紀的老礦工呢?井下干完活,到下班后升井,上來滿身都是煤泥,戰(zhàn)友們都認不出對方的臉,而只能根據(jù)臉型輪廓和聲音,互相辨識。放下礦燈就鉆進澡堂,其實澡堂也不那么干凈了,早就有礦工在里面洗過澡了,澡堂水面上還漂著一層煤灰。但也無可奈何,只好先洗個頭澡,再去開旁邊的溫水龍頭呼呼啦啦沖個干凈。只是那臉上的黑灰,怎么擦洗卻也覺得不干凈了。礦工們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么度過來的,長此以往,礦工們臉上的黑色,漫漫地也融進了他們的心靈與生命。因為黑色已經是礦工們人生中依憑的情感與自身價值的空間。
像這樣的礦井下的生產與生活,我們持續(xù)了七個月有余。我們每月下井不少于四至五次,因而與礦工們接觸的多了,跟他們相處久了,你自然會愛上這樣一群為民采光艱辛奮斗的人。他們以礦為榮,以苦為樂,毫無保留地奉獻了青春年華,奉獻了一切。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幾十年過去了,但甘霖煤礦老礦工們的光輝形象,永遠印記在我的心間,他們的本色與氣質永遠就是:寬闊的臂膀,黝黑的臉龐,粗壯的雙手,憨厚的笑容,堅毅的眼神。他們是一支特別能戰(zhàn)斗的工人階級隊伍,是值得信賴與崇拜的先鋒隊伍。是全國千千萬萬煤礦工人的光輝寫照。他們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我也為自己能當過煤礦工人而特別感到自豪與驕傲。

【作者簡介】:

周其河,江蘇阜寧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副高職稱。阜寧作協(xié)會員,鹽城市作協(xié)會員,鹽城市詩詞學會會員。當過兵,教過書。曾擔任中心校校長兼支部書記,在任期間,該校是鹽城市中心校中唯一的市級模范學校。一個喜歡唱歌的文學愛好者,力爭通過有節(jié)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fā)情感。諸多作品散見于《中國教師》、《中國科技》、巜浣花》、《文學欣賞》、《青年文學家》、《文學世界》、《教育學文摘》、《羅蘭墨香文苑》、巜終南文苑》等紙刊微刊。并獲得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