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歸鹿門山歌
唐·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抒懷詩,寫的是詩人孟浩然夜歸鹿門山的見聞與感受,從而抒發(fā)了自己的隱逸情懷。這首詩既寫出了鹿門山黃昏時的清幽景色,又間接反映了詩人恬靜的心境,寫得灑脫超俗,句句清新自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span>
山寺的鐘聲回蕩在山谷中,已是黃昏。首句寫的是寧靜的景色,并交代了時間,讓人感受到山景的清幽。
漁梁渡口一片喧鬧,人們急著強渡回對岸的家中去?!盃幎尚睂懗隽藞雒娴男[。
開篇的兩句,一句寫靜景,一句寫喧鬧的景象,兩者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這是遠離塵世的禪境與喧囂的塵世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span>
人們上了岸,沿著沙岸向江村走去。此時,詩人也乘坐著小船回家去了。他的家不在炊煙裊裊的江村中,而是在幽靜的鹿門山中。
這兩句承接著前文,具體描寫日暮歸家的情景,寫了兩種歸家,形成了對比,既寫出了世人與詩人歸途的不同,也寫出了詩人隱逸與淡泊的情懷。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span>
這兩句描寫了明月朗照,夜歸鹿門山的情景。
日暮了,鹿門山被暮靄籠罩,朦朧一片。月亮出來了,月光如晝,照映著山林,樹林間的暮靄散開了,樹影變得清晰了。一句“鹿門月照開煙樹”把鹿門的夜色寫得迷人。
這山林之間,一片靜謐。詩人悠然地走在山路間。忽然,不知不覺來到了龐公當(dāng)年隱居的地方。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span>
這里,山巖如天然形成的門洞一般,松間小路幽靜,沒有塵世的紛擾,只有山林禽鳥相伴。在這里隱居,日子恬淡、飄逸……
整首詩按時空順序描寫了從黃昏到夜晚,從江邊寫到山中的見聞,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充滿了清幽的山林夜色圖,意景恬靜。同時,這也是詩人從俗世通往隱逸之地的道路,抒發(fā)了詩人恬淡超脫的隱逸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