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七怪書院院長
杜鋼建教授簡介
【人類文明湘西來】

?
杜鋼建:以獨立特行溯源華夏上古文明成就卓絕影響世界而聞名。男,漢族,1956年8月生,江蘇徐州人。碩士研究生學歷。
現(xiàn)任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文名: 杜鋼建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徐州
出生日期《 》1956年8月
畢業(yè)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安徽師范大學。
重要著作:
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
《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是2017年光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鋼建。
外國人權思想論:
《外國人權思想論》是2008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鋼建。本書內容包括:古希臘的人權思想、古羅馬的人權思想、荷蘭
中國近百年人權思想
《中國近百年人權思想》是2007年12月1日汕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鋼建。
教育經歷:
1977-1979年 安徽師范大學外語系本科生。
1979-1982年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獲法學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2-1985年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助教,講師,法理教研室主任。
1984-1994年 北京第十律師事務所律師。
1986-1988年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副主任兼法學所副所長。
1988-1989年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訪問學者;日本立命館大學研究員。
1989-1996年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組成員;憲法行政法教研室主任;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
1994-1995年 司法部中國法學會《中國法學》副總編。
1997-2004年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務院頒發(f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人大研究室特約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浙江工商大學西湖學者。
2004年6月—2009年 汕頭大學法學院法學首席教授、院長, 國家級核心期刊CSSCI期刊《太平洋學報》主編。
2009年9月22日,調入湖南大學法學院。同年10月,不再擔任汕頭大學法學院院長。
2009—2010年,湖南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0年8月—2015年6月,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
2015年6月—2019年7月,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兼職:
全國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
清華大學凱原中國法制與義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馬達加斯加IFT大學一帶一路文旅學院名譽院長
加拿大六祖學院名譽院長
新加坡文理學院儒學院院長
湖南省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會學術研究委員會主任
張家界市崇山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
人權法學領域:
在學術界較早系統(tǒng)梳理中外人權思想和理論,并提出言論自由、抵抗權和知情權等立法問題。
法理學領域:
在學術界最早倡導大陸新儒家和儒家憲政,主張將儒家思想與法理學研究相結合,形成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新仁學的法理學理論。
憲法學領域:
在學術界最早提出古代憲法問題,講授伏羲憲法、神農憲法、軒轅憲法等古代憲法課程,并在撰寫《中國古代憲法》。
行政法學領域:
在學術界最早提出食品安全法學問題,主持起草《食品安全法大綱》。
出版著作:
出版專著、主編及合著著作40余部,發(fā)表論文400余篇,其中CSSCI文章100多篇。
個人專著:
有《新仁學——儒家思想與人權憲政》、《外國人權思想論》、《中國近百年人權思想》、《基本人權論》、《政府職能轉變攻堅》、《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等。
2021年11月14日,杜鋼建新著《文明源頭與上古茶陵》正式出版。
研究概況:
主持國家課題、國際課題、省部級課題20余項,
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文化立法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市政管理與市政法研究”
教育部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項目
國家海洋局委托項目“東南中國諸島有爭議島嶼的史地考證及相關問題研究”
湖南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委托項目“加快法治湖南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湖南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委托項目“法治湖南與區(qū)域治理研究”
民政部課題“《救災法》與《救災應急條例》研究”
國家外國專家局課題“引進外國智力,為政治文明建設服務”
財政部課題“強化財政監(jiān)管職能的理論與實踐”
國家食品與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課題“行政審批的責任追究制度研究”
北京市政府課題“北京市政府顧問團制度改革方案研究”
國家食品與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課題“《食品安全法》研究”
國務院研究室委托課題“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的行政與政策障礙及其排除對策”
歐盟歐洲委員會關于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體系工程項下的食品安全法研究課題項目。
中宣部特別重大委托項目《建設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子課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基本內容研究”
中宣部特別重大委托項目《建設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子課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實施的運行機制研究”
世界銀行“中國經濟改革實施技術援助項目(TCC5)”子項目課題 “廣東省機構編制管理辦法研究”
廣東省高等學校學科建設專項資金教學改革項目“國際化背景下法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探索”
日本福岡市政府委托課題“21世紀中華街規(guī)劃設計研究”
中組部委托課題“領導干部考試大綱研究”
深圳市政府委托課題“行政體制改革研究”獎勵榮譽。
主要獲獎:
獲國家級、省部級獎項10余項
“PLEASE國際化法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國際化法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合作)研究項目獲汕頭大學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中國法哲學史綱》(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獲北京市精品教材獎。
《電子政府概論》(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獲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獎。
《中國法律思想史》(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獲十一五規(guī)劃國家級教材獎。
《人權史話》(合著),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獲北京市第4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加快兩岸三通背景下的汕頭發(fā)展”,獲“首屆中國科學發(fā)展與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創(chuàng)新成果”一等獎。
“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加快行政程序改革”,《中國法學》1995年2期,獲中國法治之路青年法律論文優(yōu)秀獎。
2003年獲"中國2003年十大意見領袖獎"。
2008年獲“第六屆中國時代十大改革人物獎”。
社會職務:
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lián)盟主席
一帶一路國際教育聯(lián)盟主席
一帶一路世界工匠聯(lián)盟名譽主席
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進會會長
韓國-中國一帶一路企業(yè)協(xié)會主席
南山七怪書院總院長



【南山七怪文化品牌簡介】
南山七怪文化品牌團隊由聯(lián)和國中華家學研究會主席、世界新文明促進會主席、弘一門創(chuàng)始人兼大宗主圣宗創(chuàng)立,該團隊由數(shù)十位來自全球杰出的、極負盛名的德、才、正、奇四絕的文化、藝術、哲學、中醫(yī)、武術等大師組成,其宗旨為“打造中華傳統(tǒng)文化偉大復興的文化品牌航母,促進人類新文明啟航,創(chuàng)進人類和諧美好地球家園!”
南山七怪集團秉承“文化復興,實業(yè)興國”核心理念,力爭打造中國國際著名品牌,歡迎同頻同振者精誠合作,共創(chuàng)人生輝煌!
“ 南山七怪”品牌注譯
【南山】一詞、源于《山海經》首經《山經》之首篇《南山經》,成名于陜秦名山終南山,其“壽比南山”為天下之廣傳,世人之廣頌。在全球除了中國有近三十座南山,其日本、韓國、泰國、越南、新加坡、美國等很多國家也有“南山′”的地理域名。
“七”,它是宇宙能量數(shù),即宇宙規(guī)律之數(shù)或稱“宇宙法則定數(shù)”,在中國如“北斗七星”、“七仙女”、……;西方如宗教多與“七”有關聯(lián),一周用“七”天等;也特指弘一門開宗人、南山七怪文化品牌平臺創(chuàng)始人圣宗在北緯三十度零點零分零秒的七曜山絕谷悟道七年。
“怪”、由“忄”和“圣”組成,即“心中有圣,向圣人學習,弘圣人之德范而不屑于世俗”。 “南山七怪”文化平臺是一家打造“南山七怪”國際文化歷史品牌為宗旨;挖掘、傳播正能量、“怪”文化、人文思想為目標;以奇與正之峰、道與技之頂為擇人之準繩,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偉大復興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斗為歷史使命!
“南山七怪”品牌:“世界有南山的地方,就一定有七怪的傳說”;“山不在高,有怪則名”,這是“南山七怪”的品牌靈魂!
“南山七怪”發(fā)展戰(zhàn)略:重慶為根,陜秦為魂,華夏為桿,全球為枝。
南山七怪,紫氣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