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狀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一百一十二
《西游記》第二十七回“鎮(zhèn)元子與行者結(jié)為兄弟”影射嘉靖皇帝封李春芳太子太保,與“保唐僧”“官封弼馬是知音”呼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與“金蟬子十世修行”呼應,影射嘉靖皇帝是“兄終弟及”“第十任皇帝”;“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影射嘉靖“道君皇帝”
——“春來點破海棠紅”“西方魁首花叢”“果奪魁”藏“嘉靖點紅春芳魁首”;“大仙承眾徒弟飛升,徑朝天界”影射明世宗自號“靈霄上清統(tǒng)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清風明月”與“斜月三星洞”呼應,影射蘇軾題寫茅山“華陽洞”傳響千年
兄終弟及,藩王繼統(tǒng)。
蘇軾題名,傳響千年。
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記》是有大格局、大思想、大技法、大寓意的。百年間“蒙蔽”了很多專家學者。
“鎮(zhèn)元子與行者結(jié)為兄弟”等見《西游記》第二十七回:
卻說那觀里大仙與三老正然清話,忽見孫大圣按落云頭,叫道:“菩薩來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與鎮(zhèn)元子共三藏師徒,一齊迎出寶殿。菩薩才住了祥云,先與鎮(zhèn)元子陪了話,后與三星作禮。禮畢上坐,那階前,行者引唐僧、八戒、沙僧都拜了。那觀中諸仙,也來拜見。行者道:“大仙不必遲疑,趁早兒陳設香案,請菩薩替你治那什么果樹去?!贝笙晒碇x菩薩道:“小可的勾當,怎么敢勞菩薩下降?”菩薩道:“唐僧乃我之弟子,孫悟空沖撞了先生,理當賠償寶樹?!比系溃骸凹热绱耍豁氈t講了。請菩薩都到園中去看看?!?/p>
那大仙即命設具香案,打掃后園,請菩薩先行,三老隨后。三藏師徒與本觀眾仙,都到園內(nèi)觀看時,那棵樹倒在地下,土開根現(xiàn),葉落枝枯。菩薩叫:“悟空,伸手來?!蹦切姓邔⒆笫稚扉_。菩薩將楊柳枝,蘸出瓶中甘露,把行者手心里畫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教他放在樹根之下,但看水出為度。那行者捏著拳頭,往那樹根底下揣著,須臾有清泉一汪。菩薩道:“那個水不許犯五行之器,須用玉瓢舀出,扶起樹來,從頭澆下,自然根皮相合,葉長芽生,枝青果出。”行者道:“小道士們,快取玉瓢來?!辨?zhèn)元子道:“貧道荒山,沒有玉瓢,只有玉茶盞、玉酒杯,可用得么?”菩薩道:“但是玉器,可舀得水的便罷,取將來看。”大仙即命小童子取出有二三十個茶盞,四五十個酒盞,卻將那根下清泉舀出。行者、八戒、沙僧,扛起樹來,扶得周正,擁上土,將玉器內(nèi)甘泉,一甌甌捧與菩薩。菩薩將楊柳枝細細灑上,口中又念著經(jīng)咒。不多時,灑凈那舀出之水,只見那樹果然依舊青枝綠葉濃郁陰森,上有二十三個人參果。清風、明月二童子道:“前日不見了果子時,顛倒只數(shù)得二十二個,今日回生,怎么又多了一個?”行者道:“日久見人心。前日老孫只偷了三個,那一個落下地來,土地說這寶遇土而入,八戒只嚷我打了偏手,故走了風信,只纏到如今,才見明白?!?/p>
菩薩道:“我方才不用五行之器者,知道此物與五行相畏故耳?!蹦谴笙墒謿g喜,急令取金擊子來,把果子敲下十個,請菩薩與三老復回寶殿,一則謝勞,二來做個人參果會。眾小仙遂調(diào)開桌椅,鋪設丹盤,請菩薩坐了上面正席,三老左席,唐僧右席,鎮(zhèn)元子前席相陪,各食了一個。有詩為證,詩曰:萬壽山中古洞天,人參一熟九千年。靈根現(xiàn)出芽枝損,甘露滋生果葉全。三老喜逢皆舊契,四僧幸遇是前緣。自今會服人參果,盡是長生不老仙。
此時菩薩與三老各吃了一個,唐僧始知是仙家寶貝,也吃了一個,悟空三人亦各吃一個,鎮(zhèn)元子陪了一個,本觀仙眾分吃了一個。行者才謝了菩薩回上普陀巖,送三星徑轉(zhuǎn)蓬萊島。鎮(zhèn)元子卻又安排蔬酒,與行者結(jié)為兄弟。這才是不打不成相識,兩家合了一家。師徒四眾,喜喜歡歡,天晚歇了。那長老才是:有緣吃得草還丹,長壽苦捱妖怪難。畢竟到明日如何作別,且聽下回分解。
“春來點破海棠紅。誠所謂人間第一仙景,西方魁首花叢”“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钡纫姟段饔斡洝返诙幕兀?/span>
那明月、清風,暗自夸稱不盡道:“好和尚!真?zhèn)€是西方愛圣臨凡,真元不昧。師父命我們接待唐僧,將人參果與他吃,以表故舊之情,又教防著他手下人羅唣。果然那三個嘴臉兇頑,性情粗糙,幸得就把他們調(diào)開了。若在邊前,卻不與他人參果見面?!鼻屣L道:“兄弟,還不知那和尚可是師父的故人,問他一問看,莫要錯了?!倍佑稚锨暗溃骸皢柪蠋熆墒谴筇仆魈烊〗?jīng)的唐三藏?”長老回禮道:“貧僧就是,仙童為何知我賤名?”童子道:“我?guī)熍R行,曾吩咐教弟子遠接。不期車駕來促,有失迎迓。老師請坐,待弟子辦茶來奉?!比氐溃骸安桓摇!蹦敲髟录鞭D(zhuǎn)本房,取一杯香茶,獻與長老。茶畢,清風道:“兄弟,不可違了師命,我和你去取果子來?!?/p>
二童別了三藏,同到房中,一個拿了金擊子,一個拿了丹盤,又多將絲帕墊著盤底,徑到人參園內(nèi)。那清風爬上樹去,使金擊子敲果。明月在樹下,以丹盤等接。須臾敲下兩個果來,接在盤中,徑至前殿奉獻道:“唐師父,我五莊觀土僻山荒,無物可奉,土儀素果二枚,權(quán)為解渴?!蹦情L老見了,戰(zhàn)戰(zhàn)兢兢,遠離三尺道:“善哉,善哉!今歲倒也年豐時稔,怎么這觀里作荒吃人?這個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如何與我解渴?”清風暗道:“這和尚在那口舌場中,是非海里,弄得眼肉胎凡,不識我仙家異寶?!泵髟律锨暗溃骸袄蠋?,此物叫做人參果,吃一個兒不妨?!比氐溃骸昂f!胡說!他那父母懷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來當果子?”清風道:“實是樹上結(jié)的。”長老道:“亂談!亂談!樹上又會結(jié)出人來?拿過去,不當人子!”
那兩個童兒,見千推萬阻不吃,只得拿著盤子,轉(zhuǎn)回本房。那果子卻也蹺蹊,久放不得,若放多時即僵了,不中吃。二人到于房中,一家一個,坐在床邊上,只情吃起。
噫!原來有這般事哩!他那道房,與那廚房緊緊的間壁,這邊悄悄的言語,那邊即便聽見。八戒正在廚房里做飯,先前聽見說取金擊子,拿丹盤,他已在心;又聽見他說唐僧不認得是人參果,即拿在房里自吃,口里忍不住流涎道:“怎得一個兒嘗新!”自家身子又狼底,不能彀得動,只等行者來,與他計較。他在那鍋門前,更無心燒火,不時的伸頭探腦,出來觀看。不多時,見行者牽將馬來,拴在槐樹上,徑往后走,那呆子用手亂招道:“這里來!這里來!”行者轉(zhuǎn)身到于廚房門首道:“呆子,你嚷甚的?想是飯不彀吃,且讓老和尚吃飽,我們前邊大人家,再化吃去罷。”八戒道:“你進來,不是飯少。這觀里有一件寶貝,你可曉得?”行者道:“什么寶貝?”八戒笑道:“說與你,你不曾見;拿與你,你不認得?!毙姓叩溃骸斑@呆子笑話我老孫。老孫五百年前,因訪仙道時,也曾云游在海角天涯,那般兒不曾見?”八戒道:“哥啊,人參果你曾見么?”行者驚道:“這個真不曾見。但只常聞得人說,人參果乃是草還丹,人吃了極能延壽。如今那里有得?”八戒道:“他這里有。
那童子拿兩個與師父吃,那老和尚不認得,道是三朝未滿的孩兒,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憊懶,師父既不吃,便該讓我們,他就瞞著我們,才自在這隔壁房里,一家一個,啯麻啯麻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里水泱。怎么得一個兒嘗新?我想你有些溜撒,去他那園子里偷幾個來嘗嘗,如何?”行者道:“這個容易,老孫去手到擒來?!奔背樯?,往前就走,八戒一把扯住道:“哥啊,我聽得他在這房里說,要拿什么金擊子去打哩。須是干得停當,不可走露風聲。”行者道:“我曉得,我曉得。”
那大圣使一個隱身法,閃進道房看時,原來那兩個道童,吃了果子,上殿與唐僧說話,不在房里。行者四下里觀看,看有什么金擊子,但只見窗欞上掛著一條赤金,有二尺長短,有指頭粗細;底下是一個蒜疙疸的頭子;上邊有眼,系著一根綠絨繩兒。他道:“想必就是此物叫做金擊子?!彼麉s取下來,出了道房,徑入后邊去,推開兩扇門,抬頭觀看,呀!卻是一座花園!但見——知朱欄寶檻,曲砌峰山。奇花與麗日爭妍,翠竹共青天斗碧。流杯亭外,一彎綠柳似拖煙;賞月臺前,數(shù)簇喬松如潑靛。紅拂拂,錦巢榴;綠依依,繡墩草。青茸茸,碧砂蘭;攸蕩蕩,臨溪水。丹桂映金井梧桐,錦槐傍朱欄玉砌。有或紅或白千葉桃,有或香或黃九秋菊。荼褵架,映著牡丹亭;木槿臺,相連芍藥圃??床槐M傲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更有那鶴莊鹿宅,方沼圓池;泉流碎玉,地萼堆金。朔風觸綻梅花白,春來點破海棠紅。誠所謂人間第一仙景,西方魁首花叢。那行者觀看不盡,又見一層門,推開看處,卻是一座菜園——布種四時蔬菜,菠芹莙荙姜苔。筍褷瓜瓠茭白,蔥蒜芫荽韭薤。窩蕖童蒿苦珣,葫蘆茄子須栽。蔓菁蘿卜羊頭埋,紅莧青菘紫芥。行者笑道:“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弊哌^菜園,又見一層門。推開看處,呀!只見那正中間有根大樹,真?zhèn)€是青枝馥郁,綠葉陰森,那葉兒卻似芭蕉模樣,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圍圓。那行者倚在樹下往上一看,只見向南的枝上,露出一個人參果,真?zhèn)€象孩兒一般。原來尾間上是個扢蒂,看他墜在枝頭,手腳亂動,點頭幌腦,風過處似乎有聲。行者歡喜不盡,暗自夸稱道:“好東西呀!果然罕見,果然罕見!”他倚著樹,颼的一聲,攛將上去。
本文作者拜望并請教鎮(zhèn)江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副會長、鎮(zhèn)江師專原副校長、鎮(zhèn)江高專原校長、江南大學太湖學院原院長祝誠教授(右)。
《西游記》第二十七回“鎮(zhèn)元子與行者結(jié)為兄弟”影射嘉靖皇帝封李春芳太子太保,與“保唐僧”“官封弼馬是知音”呼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與“金蟬子十世修行”呼應,影射嘉靖皇帝是“兄終弟及”“第十任皇帝”;“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影射嘉靖“道君皇帝”?!按簛睃c破海棠紅”“西方魁首花叢”“果奪魁”藏“嘉靖點紅春芳魁首”;“大仙承眾徒弟飛升,徑朝天界”影射明世宗自號“靈霄上清統(tǒng)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清風明月”與“斜月三星洞”呼應,影射蘇軾題寫茅山“華陽洞”傳響千年。
作者出席2022年鎮(zhèn)江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五屆一次會員大會。
為什么這樣說呢?
其一,《西游記》第二十七回“鎮(zhèn)元子與行者結(jié)為兄弟”影射嘉靖皇帝封李春芳太子太保,與“保唐僧”呼應。屬于《西游記》“藏事藏謎文”。
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記》中的“鎮(zhèn)元子”又名“鎮(zhèn)元大仙”,居住在“萬壽山”,元始天尊邀請他去“上青天上彌羅宮”,影射嘉靖皇帝居住在“萬壽宮”;居住在“萬壽山”的“鎮(zhèn)元大仙”混名“與世同君”,影射明世宗(嘉靖皇帝)道號“萬壽帝君”。(參見前第111篇)。
“鎮(zhèn)元子”影射嘉靖皇帝,“行者”孫悟空影射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參見前第25篇《孫悟空的原型就是句容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記》第二十七回“鎮(zhèn)元子與行者結(jié)為兄弟”,即影射嘉靖皇帝與李春芳“結(jié)為兄弟”。
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是嘉靖皇帝“欽點的狀元”,是“天子門生”?!疤熳娱T生”與“天子”“結(jié)為兄弟”,“自古罕見”,即影射嘉靖皇帝封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太子太?!?,此為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記》中的“藏事藏謎文”。“天子門生”與“天子”“結(jié)為兄弟”,其實是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自言自語”“人生經(jīng)歷”,吳承恩是沒有這個“輔弼資格”和“人生經(jīng)歷”的。
嘉靖皇帝封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太子太保”見《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五載:
“嘉靖四十一年正月丙戌朔?!薄案亩Y部左侍郎李春芳為吏部左侍郎?!薄按悍挤葜亩焚?。”
又見《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二十四載:
“嘉靖四十二年八月丁未朔,祭先師孔子,命禮部尚書李春芳行禮?!?/p>
再見《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四十五載:
嘉靖四十四年四月丁卯朔,敕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李春芳兼武英殿大學士,在內(nèi)閣同元輔階辦事。
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嘉靖四十四年”擔任“太子太?!薄6凹尉杆氖哪辍钡拇竺鳌疤印闭侵燧d坖。
嘉靖皇帝去世,“太子”朱載坖登基,就是隆慶皇帝。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記》中的唐僧就是影射隆慶皇帝(參見前第84回)。隆慶元年,李春芳“太子太?!庇稚秊椤吧俦!?。故“少?!敝氨!迸c《西游記》之中的“保唐僧”又暗中關聯(lián)。
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少保”又見《大明穆宗莊皇帝實錄》卷之三載:隆慶元年正月辛未,加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李春芳少保?!洞竺髂伦谇f皇帝實錄》卷之十六載:隆慶二年正月辛亥朔,李春芳加兼太子太師建極殿大學士食正一品俸?!洞竺髂伦谇f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五載:隆慶五年三月壬戌朔,以廷試天下貢士,命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李春芳充讀卷官?!?/span>
其二,“鎮(zhèn)元子與行者結(jié)為兄弟”與“官封弼馬是知音”呼應。
“官封弼馬是知音”贊美嘉靖帝和隆慶帝是李春芳“知音”(參見前第89篇)。
其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與“金蟬子十世修行”呼應,影射嘉靖皇帝是“兄終弟及”“第十任皇帝”。
今之“學界”部分“專家”據(jù)“皇帝輪流做”一句,稱《西游記》是“反動”小說,“推測”其在大明朝是“一部禁書”。
如果《西游記》確實是“一部禁書”,為何大明朝還要“官板”《西游記》呢?
軍旅作家李伶《鎮(zhèn)江日報》(2020.10.9)介紹作者四書之“考證華陽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等書評。
“官板”《西游記》的實質(zhì)其實是“官方出版”“官方認可”“官方宣傳”。
既然這樣,大明朝有沒有“皇帝輪流做”的故事呢?
“皇帝輪流做”,其實就是影射嘉靖皇帝是“兄終弟及”(兄家做皇帝輪流到弟家做皇帝)“由藩王入繼大統(tǒng)”,與“金蟬子十世修行”呼應,影射嘉靖皇帝是“第十任皇帝”。
“皇帝輪流做”“由藩王入繼大統(tǒng)”見《明世宗肅皇帝實錄》(五百六十六卷):
癸卯至自安陸。先是三月丙寅,大行皇帝遺詔曰:朕紹承祖宗丕業(yè)十有七年,深惟有孤 先帝付托惟在繼統(tǒng)得人,宗社先民有賴,皇考孝宗敬皇帝親弟興獻王長子聰明仁孝,德器夙成,倫序當立,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于宗廟,請于慈壽皇太后與內(nèi)外文武群臣合謀同詞,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
“金蟬子十世修行”影射嘉靖皇帝是“第十任皇帝”。(參見前第91篇)
“金蟬子”影射明世宗?!熬艂€取經(jīng)人骷髏浮水面”與“金蟬子十世修行”暗合。唐僧是“金蟬子轉(zhuǎn)生”影射明穆宗是明世宗之“嫡傳”,“金蟬子十世修行”影射明穆宗是大明第十位皇帝;“九個取經(jīng)人骷髏浮水面”影射大明第九個皇帝明武宗“溺水”“絕后”。
《西游記》“盤中之暗謎”眾多,“蒙蔽”了后世很多“專家”“學者”。
“金蟬子”之“金”有“(金)黃”之意,而“黃”即是“皇”之喻?!跋s”即“禪”之假借,喻子承父業(yè),皇帝世代相承。“子”則有“天子”之喻。則“金蟬子”喻指“接繼大位的天子”。
“金蟬子十世修行”即影射明世宗是大明第十位皇帝,即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憲宗、明孝宗、明武宗九位皇帝之后(建文帝“在位四年”被明成祖朱棣“取消”“并入到洪武三十五年”),才輪到“第十位皇帝”明世宗嘉靖皇帝“碰巧”“即位”。
唐僧是“金蟬子轉(zhuǎn)生”,則影射明穆宗是大明“第十一位”皇帝,是明世宗之“嫡傳”。
“金蟬子轉(zhuǎn)生”見《西游記》第24回:
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么與那和尚做甚相識!”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zhuǎn)生,西方圣老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
“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見《西游記》第27回:
卻說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果然這山上有一個妖精,孫大圣去時,驚動那怪。 他在云端里,踏著陰風,看見長老坐在地下,就不勝歡喜道:“造化,造化!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zhèn)€今日到了。”
唐僧“前世”是“金蟬子”見《西游記》第100回:
遂叫唐僧等近前受職。如來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zhuǎn)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 吾教,取去真經(jīng),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
“九個取經(jīng)人骷髏浮水面”影射大明第九個皇帝明武宗“溺水”“絕后”。
明武宗“溺水”見《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九十一:
正德五年九月乙卯朔……
丙寅,上至清江浦,復幸太監(jiān)張陽第,踰三日,上自泛小舟漁于積水池,舟覆溺焉,左右大恐,爭入水掖之而出,自是遂不豫。
其四,“與世同君”“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影射嘉靖“道君皇帝”?!笆馈庇吧洹懊魇雷凇?,“君”影射“君王”“皇帝”。
“鎮(zhèn)元大仙”混名“與世同君”,影射明世宗(嘉靖皇帝)道號“萬壽帝君”,“與世同君”“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影射明世宗也是“道君皇帝”。
明世宗也是“道君皇帝”,見《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五百五十五):
陛下誠知玄修無益。臣之改行民之效尤天下之不安不治由之。翻然悔悟。日視正朝與宰輔九卿侍從言官。講求天下利害。洗數(shù)十年道君之誤。置其身于堯舜禹湯文武之上。使其臣亦得洗數(shù)十年阿君之恥置身與皋夔伊傳相后先。
其五,“春來點破海棠紅”“西方魁首花叢”“果奪魁”藏“嘉靖點紅春芳魁首”。
《西游記》“家居花果山,祖貫水簾洞”影射李春芳祖籍祖貫在句容茅山(參見前第25篇)?!盎ā弊钟吧淅畲悍迹ɡ畲悍肌恫孛姟酚小耙盎ǖ脻櫽杏喾肌保?。“果”影射李春芳(李春芳原名“李果”)。
“春來點破海棠紅”之中的“海棠”就是“海棠花”,故“海棠”之中藏有“花”字。則“海棠”中所藏“花”字與“花果山”之“花”字又相扣,而“花果山”正是影射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
“春來點破海棠紅”藏有“點破”“春”“花(芳)”“紅”。究竟是誰“點破”“春”“花(芳)”“紅”的呢?
聯(lián)系“西方魁首花叢”一句來看,是“西方”“點破”了“春”“花(芳)”之“紅”,并且讓“春”“花(芳)”之“紅”成為了春天中的“第一紅”,即“春”“花(芳)”之“紅”獨獨占了“魁首”,影射“西方”“點”“春芳”做了“魁首(狀元)”。
“西方”是誰呢?
其實就是影射“鎮(zhèn)元子”(明世宗)居住在“西苑”,即以所居之處指代“嘉靖皇帝”。
2023年鎮(zhèn)江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學術活動期間,作者與笪遠毅副會長(右)交流。
嘉靖皇帝居“西苑”又見《明史》(列傳·卷一百一十四)“海瑞”:
海瑞,字汝賢,瓊山人。舉鄉(xiāng)試。入都,即伏闕上《平黎策》,欲開道置縣,以靖鄉(xiāng)土。識者壯之。署南平教諭。御史詣學宮,屬吏咸伏謁,瑞獨長揖,曰:“臺謁當以屬禮,此堂,師長教士地,不當屈?!边w淳安知縣。布袍脫粟,令老仆藝蔬自給??偠胶趹棁L語人曰:“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弊趹椬舆^淳安,怒驛吏,倒懸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過毋供張。今其行裝盛,必非胡公子?!卑l(fā)雚金數(shù)千,納之庫,馳告宗憲,宗憲無以罪。都御史鄢懋卿行部過,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車馬。懋卿恚甚。然素聞瑞名,為斂威去,而屬巡鹽御史袁淳論瑞及慈谿知縣霍與瑕。與瑕,尚書韜子,亦抗直不諂懋卿者也。時瑞已擢嘉興通判,坐謫興國州判官。久之,陸光祖為文選,擢瑞戶部主事。
時世宗享國日久,不親朝,深居西苑,專意齋醮。督撫大吏爭上符瑞,禮官輒表賀。廷臣自楊最、楊爵得罪后,無敢言時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獨上疏曰:
臣聞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其任至重。欲稱其任,亦惟以責寄臣工,使盡言而已。臣請披瀝肝膽,為陛下陳之。
昔漢文帝賢主也,賈誼猶痛哭流涕而言。非苛責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雖有及民之美,將不免于怠廢,此誼所大慮也。陛下天資英斷,過漢文遠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節(jié)用愛人,使天下貫朽粟陳,幾致刑措。陛下則銳精未久,妄念牽之而去,反剛明之質(zhì)而誤用之。至謂遐舉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濫興土木,二十余年不視朝,法紀弛矣。數(shù)年推廣事例,名器濫矣。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于父子。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以為薄于君臣。樂西苑而不返,人以為薄于夫婦。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水旱無時,盜賊滋熾。陛下試思今日天下,為何如乎?
邇者嚴嵩罷相,世蕃極刑,一時差快人意。然嵩罷之后,猶嵩未相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漢文帝遠甚。蓋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古者人君有過,賴臣工匡弼。今乃修齋建醮,相率進香,仙桃天藥,同辭表賀。建宮筑室,則將作竭力經(jīng)營;購香市寶,則度支差求四出。陛下誤舉之,而諸臣誤順之,無一人肯為陛下正言者,諛之甚也。然愧心餒氣,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人未有不顧其家者,內(nèi)外臣工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者也。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過于苛斷,是陛下之情偏。而謂陛下不顧其家,人情乎?諸臣徇私廢公,得一官多以欺敗,多以不事事敗,實有不足當陛下意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而遂謂陛下厭薄臣工,是以拒諫。執(zhí)一二之不當,疑千百之皆然,陷陛下于過舉,而恬不知怪,諸臣之罪大矣?!队洝吩弧吧先艘蓜t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此之謂也。
且陛下之誤多矣,其大端在于齋醮。齋醮所以求長生也。自古圣賢垂訓,修身立命曰“順受其正”矣,未聞有所謂長生之說。堯、舜、禹、湯、文、武,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下之亦未見方外士自漢、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術于陶仲文,以師稱之。仲文則既死矣,彼不長生,而陛下何獨求之?至于仙桃天藥,怪妄尤甚。昔宋真宗得天書于乾祐山,孫奭曰:“天何言哉?豈有書也!”桃必采而后得,藥必制而后成。今無故獲此二物,是有足而行耶?曰天賜者,有手執(zhí)而付之耶?此左右奸人,造為妄誕以欺陛下,而陛下誤信之,以為實然,過矣。
陛下將謂懸刑賞以督責臣下,則分理有人,天下無不可治,而修真為無害已乎?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非道?!庇萌硕赜湮ㄑ阅`,此陛下之計左也。既觀嚴嵩,有一不順陛下者乎?昔為同心,今為戮首矣。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為逆者也,歷任有聲,官戶部者至今首稱之。然諸臣寧為嵩之順,不為材之逆,得非有以窺陛下之微,而潛為趨避乎?即陛下亦何利于是。
陛下誠知齋齋無益,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與宰相、侍從、言官講求天下利害,洗數(shù)十年之積誤,置身于堯、舜、禹、湯、文、武之間,使諸臣亦得自洗數(shù)十年阿君之恥,置其身于皋、夔、伊、傅之列,天下何憂不治,萬事何憂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釋此不為,而切切于輕舉度世,敝精勞神,以求之于系風捕影、茫然不可知之域,臣見勞苦終身,而終于無所成也。今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jié)舌,臣不勝憤恨。是以冒死,愿盡區(qū)區(qū),惟陛下垂聽焉。
“西方魁首花叢”之“魁首花”與“果奪魁”也是暗中呼應,即“魁首花”影射“魁首(狀元)春芳”,“果奪魁”影射“李果奪魁(狀元)”。
其六,“大仙承眾徒弟飛升,徑朝天界”影射明世宗自號“靈霄上清統(tǒng)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即“大仙飛升”影射“飛玄真君”。
明世宗自號“靈霄上清統(tǒng)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見《明史》“陶仲文”(卷三○七·列傳第一九五):
三十五年,上皇考道號為三天金闕無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開真仁化大帝,皇妣號為三天金闕無上玉堂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帝自號靈霄上清統(tǒng)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后加號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再號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圣智昭靈統(tǒng)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明年,仲文有疾,乞還山,獻上歷年所賜蟒玉、金寶、法冠及白金萬兩。既錦,帝念之不置,遣錦衣官存問,命有司以時加禮,改其子尚寶少卿世恩為太常丞兼道錄司右演法,供事真人府。
江蘇大學文學院李金坤教授書贈《句曲詩綜》之《茅山洪文吟》詩。
原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王宜早教授書贈《句曲詩綜》之《錄舊作以應李洪文先生<句曲詩綜>之屬》詩。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句容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張寧先生書贈《句曲詩綜》之作品。
其七,“清風明月”與“斜月三星洞”呼應,影射蘇軾題寫茅山“華陽洞”傳響千年。
“清風”“明月”“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出自蘇軾的《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p>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赤壁賦》之中的“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與《西游記》之中的“二童領命訖,那大仙承眾徒弟飛升,徑朝天界”暗中吻合,即“挾飛仙”與“大仙承眾徒弟飛升”有異曲同工之妙。則《西游記》之中的“清風明月”就是蘇軾“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之寫照。
“山間之明月”之“山間”在哪里呢?
《西游記》前后呼應,“明月”當與“斜月三星洞”之“斜月”相呼應。
《西游記》之中的“斜月三星洞”在哪里呢?
《西游記》第一回天生石猴漂洋過海,來到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里有一個神仙,名須菩提祖師?!靶痹氯恰奔匆粡澬痹略偌尤c星,合成一個“心”字。故“斜月三星洞”影射“心洞”。石猴來到“心洞”門口,和洞中童子有一段對話:
“里面走出一個童子……仙童笑道:‘你是個訪道的么?’猴王道:‘是?!拥溃骸壹?guī)煾刚畔麻降菈v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毕氡鼐褪悄懔??’猴王笑道:‘是我,是我?!拥溃骸愀疫M來。’”
由此可見,石猴“心性”所要“修持”的是“心”,是“道學”。
菩提祖師傳授的“道學”包括哪些內(nèi)容呢?
《西游記》第二回中有交待:
“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zhèn)€是——天花亂墜,地涌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p>
由此可見,菩提祖師的“道學”包括“道”“禪”“三家”?!叭摇奔从吧淙遽尩廊?。原來菩提祖師傳授的是相關儒釋道三家的“道學”。
《西游記》第一回“漂洋過海尋仙道”影射美猴王從句容茅山大茅洞出來,經(jīng)過句容茅山“海江山”,然后去尋找仙真之道?!办`臺方寸山”影射句容茅山“大靈山”、“小靈山”和“方山”?!靶痹氯嵌础庇吧洹靶亩础?,又影射句曲茅山華陽洞、玉柱洞和蓬壺洞三洞(“三星”)分布似斜月。(詳見拙作《句曲詩綜》第259頁“《美猴王尋仙(一)》”之注釋)
菩提祖師儒釋道皆修,影射“茅山派”創(chuàng)立者陶弘景一度儒佛道同修。故茅山有“菩薩”純屬“正?!?。
據(jù)《辭?!贰疤蘸刖皸l”載:
“創(chuàng)立茅山派……時稱‘山中宰相’,其思想就脫胎于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雜有儒家和佛教的觀點,主張儒釋道三教并流。”
來菩提祖師這里學習“道學”的徒弟多不多呢?
《西游記》第一回樵夫有交待:“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shù),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
從“不計其數(shù)”一詞來看,學會這種“道學”的人已經(jīng)很多了。
據(jù)此,這里的“道學”原來就是影射“理學”,它是兩宋時期產(chǎn)生的主要哲學流派。理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深遠。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quán)和王權(quán)的合法性依據(jù),理學以儒家學說為中心,兼容佛道兩家的哲學理論,論證了封建綱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納為官方哲學。
“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那么,這三四十人是哪些人呢?
“三四十人”即影射“理學”的名家三四十人。他們是北宋的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南宋的楊時、朱熹、陸九淵、林希逸,元朝吳澄、許衡、劉因、 郝經(jīng)、姚樞,廉希憲,張文謙,劉秉忠、趙汸、汪克寬、華幼武、吳海、戴良、李祁、張憲、梁寅、蘇天爵、張昶等,明朝湛若水、王陽明、朱得之等,廣義上還包含三蘇、王安石、司馬光等人。(參見前第28篇)
“斜月三星洞”影射“心洞”,又影射句曲茅山華陽洞、玉柱洞和蓬壺洞三洞(“三星”)分布似斜月。而“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之蘇軾“正是”“菩提祖師”“三四十弟子”之一,而“托遺響于悲風”之道家弟子蘇軾“明月照千年”(明月一千兩百歲)正是影射蘇軾所題寫之茅山“華陽洞”“回響千年”。
文壇巨擘,遺響悲風。
清標繁華,韻流千載。
本文作者拜望并請教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原中文系主任豐家驊教授(右)(2021.10.4)
故世傳道教茅山華陽洞洞口上所題寫之“華陽洞”三字的作者正是蘇軾其人。也只有蘇軾的題名才能“明月照華陽”“遺響越千年”。千年之間,其他人應該是擔不起這副“千年”擔子的。而華陽洞天主人李春芳正是以蘇軾“清風明月”而自況:“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奔慈A陽洞天主人此號中的“華陽洞”三字,早已是“明月照千年”了,而狀元宰相李春芳之“才名”“仕宦”“遭遇”不正于蘇軾相類相似乎?蘇軾題寫“華陽洞”而“藏名”后世,李春芳“狀元首輔”“斗戰(zhàn)勝佛”“華陽洞天主人”腳踏儒釋道三教而“登峰造極”“一覽眾山小”,則《西游記》又何必署“真名”?
我在拙作《光緒續(xù)纂句容縣志校注·后記》(2018年10月18 日)載:
句曲文明,傾動天下。今值句容文化詵詵未艾之際,拙作典數(shù)根源拋磚引玉,誠能一引四方大雅君子同聲相應,共襄我中華福地數(shù)千年文明不朽之盛舉,此又豈詩禮之邦風雅句容之獨獨幸事!
句容流芳,百世馨香。嘉言孔彰,盛世其昌。
據(jù)此,《西游記》第二十七回“鎮(zhèn)元子與行者結(jié)為兄弟”影射嘉靖皇帝封李春芳太子太保,與“保唐僧”“官封弼馬是知音”呼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與“金蟬子十世修行”呼應,影射嘉靖皇帝是“兄終弟及”“第十任皇帝”;“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影射嘉靖“道君皇帝”。“春來點破海棠紅”“西方魁首花叢”“果奪魁”藏“嘉靖點紅春芳魁首”;“大仙承眾徒弟飛升,徑朝天界”影射明世宗自號“靈霄上清統(tǒng)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清風明月”與“斜月三星洞”呼應,影射蘇軾題寫茅山“華陽洞”傳響千年。
綜前所述,則今流行本小說《西游記》作者所署之名“華陽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狀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吳承恩其人。
“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高山流水,或有“知音”?!疤皆紫唷崩畲悍肌扒辶噬啤薄爸邑憪蹏薄岸窇?zhàn)奸惡”“復興中華”之精神自當傳承后世。今國家昌盛,各民族團結(jié),文化繁榮,英才燁燁,學術爭鳴,盛況空前,拙作拋磚引玉,誠待四海博學之“知音”定讞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