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屋茶語(第5輯)
柯學(xué)獻(xiàn)
(一)價值

俞平伯是古典文學(xué)研究家,與胡適并稱為“新紅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從建國初到文革期間,一直被冠以“反動權(quán)威”的大帽子。
一天,俞老提著竹籃去市場買菜,看到漁民賣的鮮蝦子晶瑩玲瓏,鮮活可愛,就問:“多少錢一只?”
大家都知道,蝦子買賣從來是論斤而不是論只來計價的。漁民抬起頭,瞧了瞧,心想,這個怪老頭怎么說了這樣沒頭沒腦的話呢?于是,也就信口一說:“一元一只?!?nbsp;
按當(dāng)時市場買賣行情,一斤蝦子只值兩三角錢,一斤蝦子少說也有三四十只呀!——哪值得一元一只!
聽了菜農(nóng)的回答,俞老認(rèn)真地掏出十元錢,買了十只活蹦歡跳的蝦子。付了款,俞老喜滋滋地把蝦子提回家,精心地養(yǎng)在金魚缸里。以后,天天便觀賞起蝦子來了。
對此,許多人很不理解,認(rèn)為俞老無知,迂腐。因為,十只蝦子,咋能值十元錢呀!
在一般人看來,蝦子只是普通人家餐桌上的一碟小菜,再尋常不過了。可是,在俞老心中,蝦子的形象晶瑩透剔,是鮮活可愛的生命,是藝術(shù)化的珍品。
由此,我們不禁感嘆:真的價值,只有在智者那里獲得實現(xiàn)。
(二)無我

一天,禪師與弟子在河邊休息。
這時,一位少婦來到了渡口,要到河對岸去,可是,苦于無渡船。正在為難之中,只見禪師悄然起身,扎起褲管,不聲不響地將少婦背到了河對岸。
禪師返回河邊,弟子卻問:“師父,您常教誨′男女授受不親′,今天,您怎么將一位少婦背到了河對岸呢?”
“是這樣的嗎?我是將一位少婦背到了河對岸去嗎?——這我可不知呀!我只知道有人要到河對岸去,沒有渡船,正需要我?guī)椭?,可不知道那人是男還是女,更不知道是少婦呀!”禪師回答說,“我背人過河時,也全然不知道自己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呀。”
弟子聆聽著,默然受教。
這是《五燈會元》里的一個故事。故事里的禪師,關(guān)懷他人,不去論他人是男還是女,也不去論自已是在家還是出家。只知奉獻(xiàn),不求回報,心中全然無我。
無我,才是真正的慈悲情懷;無我,才是真正的大徹大悟。置我于意念之外,這將應(yīng)是我們追求的至境。
(三)無恥

兩軍對陣,鼓聲如雷,鏖戰(zhàn)壯烈。
一人貪生畏死,臨陣脫逃。迨逃至一百步,回頭一望,瞥見后面有一人才逃離五十步,認(rèn)為不如已,便嘲笑道:“何其呆笨!才逃離五十步!”
《孟孑》里有“五十百笑百步”的故事。五十步笑百步者,知臨陣脫逃之為恥,尚且知恥。而百步笑五十步者,不知臨陣脫逃之為恥,已蕩然無恥!
知恥,尚可救治;無恥,奈其若何!
嗚乎!蕩然無恥,不亦悲哉!
作者簡介:

柯學(xué)獻(xiàn),出生于1949年,黃石市汪仁鎮(zhèn)柯家灣人。年少時,讀過書,但遺憾,讀書時間不多,以斷續(xù)累計,尚不夠8年。曾從事多項工作 : 當(dāng)農(nóng)民,當(dāng)?shù)V工,做生意,當(dāng)教師?,F(xiàn)已退休賦閑。平素?zé)o所嗜好,只是閑暇時,打打字牌看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