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津湖——永恒的雕像
作者:董志遠
楓葉:這是一段冰封的歷史,這是一首無言的戰(zhàn)歌。在那個年代,在那個冬天,我們最可愛的人,以戰(zhàn)斗的姿勢,凋成永恒的雕像。
這,就是中國軍人的精神,這,就是中國軍人的意志,這是鋼鐵的長城,這是中華民族不敗的豐碑和圖騰。
醉吻千愁:
這是一片寂靜的戰(zhàn)場
看不到硝煙和火光
我們是暗夜里的潛伏者
任大雪將身體深深埋藏
劉敏英:
不動如山
我們是獵食的冰雪雄魂
哪怕是一點點的動靜
都可能暴露潛伏的方向
劉磊:
零下四十度的夜
我們只能裹緊單薄的衣裳
雪花滋潤著干裂的嘴唇
凍硬的土豆 是唯一的干糧
楓葉:任睫毛上掛滿冰霜
任冰柱裹上鋼槍
我們把右手揣到腹下
保護著 扣扳機的手不被凍傷
醉吻千愁:
在我們眼中
只有黑與白兩種顏色(黑的是夜,白的是雪)
在我們眼中
只有戰(zhàn)場與前方
劉敏英:
這是在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
敵人炸斷了后援與給養(yǎng)
大地上遍是焦土
彌漫著戰(zhàn)爭的瘡痍與悲傷
劉磊:
可我們決不能后退
盡管后退 是生的希望
我們的背后是祖國
是億萬人民的矚望
楓葉:
我們怎能忘
怎能忘 敵人對這片土地的凌辱
我異國的兄弟姊妹們啊
在水深火熱中等待解放
醉吻千愁:
記不清這是第幾天了
只記得凍裂的傷口
由疼痛而麻木
鮮血流了又僵
劉敏英:
刺骨的寒風(fēng)
割裂著火熱的胸膛
我們一動不動
期待著獵物上場
劉磊:
我們期待著沖鋒號馬上吹響
期待著吶喊的熱量充斥戰(zhàn)場
期待著躍然而起 把子彈
傾瀉在敵人身上
楓葉:
雪在下啊
雪在燒
燒盡這沉重的阻擋
燒出黎明的曙光
醉吻千愁:
阿毛用殘缺的手指
寫下了所有人的心聲:
我愛親人和祖國
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zhàn)士
冰雪啊 我決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凍死
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劉敏英:
我們也不能回頭
我怕看到家的方向
會影響到斗志的昂揚
可我控制不住的在想啊
想起了家鄉(xiāng)……
想起了暖風(fēng)吹拂起無邊的麥浪
想起了村口的老柳樹
想起了倚門遙望的新娘
劉磊:
我好想睡 睡夢里應(yīng)該有熱騰騰的飯菜和火光
可我的眼睛決不能閉上
我怕一旦閉上了
就再也看不到敵人的動向
楓葉:
終于 我止不住最后的淚水流淌
目光漫過斷腿的兄弟
漫過連長殘缺的肩膀
漫過戰(zhàn)友們的挺直的鋼鐵脊梁
我知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將永遠 留在這片戰(zhàn)場上
醉吻千愁:
我不要這山川 擋住我們的目光
我不要這風(fēng)雪 把我們埋葬
我們要以永恒的戰(zhàn)斗姿勢
為這片土地 永遠的守望
劉敏英:
我親愛的戰(zhàn)友們啊
若你們經(jīng)過這個地方
請不要悲傷
請取下我們手中的槍
忘記我們的模樣
劉磊:
若你們回到家鄉(xiāng)
請告訴白發(fā)的爹娘
告訴他們 兒 沒有死去
兒還在 還在永遠守衛(wèi)著那片疆場

簡介:
楓葉,中華文化促進會語言藝術(shù)委員會專業(yè)委員,河北省朗誦協(xié)會理事?,F(xiàn)任“印跡華夏”全球春晚/朗誦指導(dǎo)/朗誦評審。
簡介:
醉吻千愁,中華文化促進會語言藝術(shù)委員會專業(yè)委員,河北省朗誦協(xié)會會員,以誦者為師,以讀者為友,用聲音抒發(fā)真情。
簡介:
劉敏英,女,從事金融工作,朗誦愛好者,多次參加單位及縣委宣傳部組織的朗誦演出
簡介:
劉磊,朗誦愛好者,參與多部有聲書錄制工作,在各大有聲平臺播放。相信聲音是文字的靈魂,愿賦予它們飛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