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滴滴都是愛
作者/侯廉
我的文友丁泉石先生,是一位不負新時代、熱愛生活,走一路,一路播撒愛的人。
2023年12月18日,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發(fā)生了6.2級地震。遠在北京的丁泉石立刻通過相關(guān)基金會為地震災(zāi)區(qū)捐贈了365元(365元為最高額度)。我為他的善行點贊時,他說:“甘肅是我成長、工作過的第二故鄉(xiāng),我只是想向災(zāi)區(qū)鄉(xiāng)親表達一點心意?!卞X真的不多,但它卻飽含著蘭州石化退休老職工的一片愛心。

2023年,是鐵人王進喜100周年誕辰。為了緬懷鐵人,繼承和發(fā)揚鐵人精神,丁泉石與幾位文友相約,自駕西行探訪鐵人故鄉(xiāng)。5月3日,他駕車從北京出發(fā),4日晚上到達蘭州的家。之后,他就開始保養(yǎng)車輛:換機油、換輪胎、換車燈、換剎車片等,做好保障車輛安全運行的一切準備工作。5月12日清晨,伴隨著冉冉升起的朝陽,他們向鐵人王進喜的家鄉(xiāng)進發(fā)。在河西走廊,有多處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紀念館、西路軍烈士紀念碑,他們無一遺漏地前往參觀、瞻仰。

在玉門尋找王鐵人故居,他們真費了一番周折,跑了數(shù)百公里路。終于在玉門市赤金鎮(zhèn)和平村,找到了鐵人王進喜的故居。他們懷著虔誠之心,認真觀看故居中展出的圖片、實物、文字等。他們把許多鮮為人知的鐵人故事帶回來,在蘭州石化銀齡文學(xué)社講述,還寫了好多文章,讓大家對鐵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10天的行程,他們跨越萬水千山,歷經(jīng)千辛萬苦,穿越甘青大環(huán)線幾千公里,都是丁先生在駕駛(因為4人中只他有駕駛證)。在一眼望不到頭的戈壁公路上行車,駕駛員很容易犯困。丁泉石每每感到困意襲來時,便趕緊告知同行的老哥們:“我得瞇一會兒?!彼偸前寻踩旁谧钪匾奈恢谩?/div>

2023年底的一天,北京下了場特大的雪,丁泉石午飯點了外賣。外賣很快送到,當他發(fā)現(xiàn)送外賣的是女同志時,便在外賣App上給她打賞了10元錢。他覺得,這么大的雪,天冷路滑,外賣員挺不容易。
2021年,丁泉石聽朋友說,小興安嶺栽種了好多小紅松。需要人“領(lǐng)養(yǎng)”,為種植紅松作貢獻。他知道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各地的建設(shè),用了好多小興安嶺的紅松。紅松越來越少,而且長得很慢,要成材得好多年,需要好多人像孩子一樣照顧,更需要人力和經(jīng)濟的支撐。于是,他交了100元,委托朋友領(lǐng)養(yǎng)了一棵紅松。
他做的好事還有很多,但他總是緘口不言,他習慣于做一個默默付出的人,習慣于向他人傳遞一份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