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親戚的印象》
作者:學文(黑龍江)
親戚,這個概念不管從哪方面講,總是要有一定的血緣關(guān)系,否則是扯不上親戚關(guān)系的,親戚之間,有投緣的也有不投緣的,有和諧的有不和諧的。
在我的印象中親戚因為血緣關(guān)系,本來就應該特別的和諧親近,彼此往來越走越近乎,可在我的記憶中,我的親戚有的只是越走越遠的。到最后幾乎沒有任何來往,甚至行同陌路,有貌合心合的有貌合心離的,親戚有遠有近,朋友有厚薄。但是,在我和親戚的相處和經(jīng)歷中,親戚無論遠近都在于互相往來中才能看出關(guān)系好與壞。親戚只有在長期的互相往來中,才能看出遠近和真實。也就是一個概念永久的存在:親戚,不論遇到什么情況,不論有什么樣的看法存在,親戚的這層關(guān)系無法改變。但是互相沒有常來常往,在近的親戚都會丟掉了親情,最后是互相中斷往來,沒有親戚可言。
記得小時候,親戚的概念在腦海里是濃厚的,也感覺特別純真,一說誰是大姨誰是舅舅,誰是叔叔和姑姑或者大伯等等就感覺特別的親切。另外一說誰是姑奶奶誰是大舅老爺,一說誰是大姐夫誰是小外甥,有時竟有一種自豪感親近感,特別是身邊好多人認識的,又有一定背景和本事,當然,有當官的就更好了。只要是親戚,總免不了過節(jié)時走動走動,一是加深感情,二是增強記憶,三是溝通信息,四是吃點喝點。尤其是那些家境好的親戚,家里有好多的親戚,很小的時候,我們弟兄幾個都搶著去,終究那時的生活水平與今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那時候去親戚家里吃飯,炒菜里有點肉絲,煮雞蛋蘸醬油吃,割上一塊豬頭肉蔥絲一拌,如果是再有一盤鄉(xiāng)村大肉蛋餃子。有的人家來客人了,殺上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雞,那就是上等生活招待水平了。有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最起碼是說明家里至少有一個在外頭做工的工人,才舍得;或者是親戚里有村里的五保老人,也能借此機會吃點平時吃不到的東西。
在延壽我的老家鄉(xiāng)下,我們弟兄幾個愿意走的親戚,一是和我們住得最近的老舅家還有二姨和老姨家,因為老姨和老舅和我們都住在一個屯子里,而且是前后院。二姨家住在和我們屯子距離一公里的另外一個屯子里,而我的姑姑離我們比較遠,而且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搬走了,后來幾乎沒有聯(lián)系就去世了。我唯一的親叔叔家,住在離我們只有十八里路的另外一個公社的村子里。父親去世后,我的叔叔幾乎和我們斷了來往,更沒有幫過我們?nèi)魏蚊?。父親在我七歲時就離開了我們,在后來的十年里,叔叔幾乎沒有和我們有任何聯(lián)系。后來我母親去世,我們兄弟三人,都是在二姨媽夫婦的幫助照顧下生活的,叔叔和他們家里人沒有和我們有任何聯(lián)系。
我的舅舅雖然和我們住在一個屯子里,還是前后街的幾百米的距離,可是他們也沒有幫助我們?nèi)魏蚊Α=憬愫茉缇统黾蘖?,哥哥上大學讀書,我和兩個弟弟都是在二姨媽夫婦的幫助照顧下生活的。我們幾個經(jīng)常去老姨媽家,餓了就吃,渴了就喝,吃飽了就睡,說良心話,那幾年里真的很艱苦,真心的感謝二姨媽和老姨媽她們。因為是她們在我和弟弟最困難的時候,給我們多方面的照顧和幫助,直到哥哥大學畢業(yè)后,我們才回到哥哥身邊。這些就是在我和兩個弟弟在失去父母,也是在我們最困難時期,親戚給我的印象,這也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說起走親戚的往來,時光已經(jīng)流失四十多年前了,我從老家的鄉(xiāng)下參軍后,在部隊里待了五年,退伍回到故鄉(xiāng)后留在縣城里工作。這時候我和弟弟們都會利用周末和節(jié)假日,回到老家去看看二姨媽和老姨媽她們,看到她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都很好,我們也很開心。那個年代里的縣城和農(nóng)村生活沒有太大區(qū)別,一般的情況下,就是在縣城里買一些饅頭,用包袱一包,就可以回鄉(xiāng)下走親戚了。來到親戚家給她們送一些饅頭也算是簡單的禮物吧,因為在我的老家鄉(xiāng)下,主食都是大米比較多,最缺的就面食,所以饅頭是很好最普通的禮物。有時也給二姨媽她們買一些簡單的水果,還有其它農(nóng)村比較少見的食物,比如燒餅麻花還有面粉等等,這也是當時比較好的東西了……
說起我家既遠又近的親戚,應該是本屯的姥姥家的親戚,說遠還是挺遠只有幾百米的距離,說近確實很近,可是我的父母早世,他們沒有幫助我們?nèi)魏蚊?。所以,這樣的親戚有沒有都無所謂,況且,我母親的離去和我的舅舅有直接關(guān)系。因為,我母親是醫(yī)療事故離開我們的,而且醫(yī)療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就是我老舅他所造成的,在這里就不去細說了。母親去世后,我的親戚對我們關(guān)心和照顧最多的就是二姨媽夫婦和老姨媽夫婦,這些在我們的心里是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再后來我們來到縣城里,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而且都有了工作,可我們兄弟幾個,還是經(jīng)常回到鄉(xiāng)下去看看二姨媽夫婦和老姨媽夫婦的,對于舅舅家去的很少。
一晃就是幾十年過去了,盡管如此我對親戚們的印象早已經(jīng)牢記在心,但是表面上還是有一些來往的,至于親近不親近我們自己的心里有數(shù)。后來我叔叔家的親戚,看到我們幾個在縣城里都有工作了,還都住在縣城里,他們也都會和我來往走動一些,只是關(guān)系只是一般化。和舅舅家里的親戚只是個別的關(guān)系好的走動一些,關(guān)系不好的幾乎沒有任何聯(lián)系,我感覺沒有啥必要。結(jié)婚后自然又多了很多的親戚,比如岳母家里的人,也自然屬于親戚范圍之內(nèi),然而這些親戚對我來說只是索取,其它的她(他)們對我的家庭生活并沒有什么幫助。這些我的體會是特別的深刻的,因為我在這些親戚身上,付出的實在是太多了,而且也沒有任何回報,有的時候回想起來真的感到懊悔……
有時覺得,親戚之間,之所以稱之為親戚,應該是越走越近,越走越懂得情深,越走越知己??墒?,家人都有一番事業(yè),親戚都有需要照顧的家,每戶都有需要處理的關(guān)系網(wǎng),有的親戚之間好像越來越淡漠了,那些不僅僅是流露表面的親情,還有漸行漸遠的距離。幾十年生活和親戚的往來都過去了,給我的印象就是親戚用到你的時候,親戚就好的不得了,用不到你的時候就啥都沒有用了。我的感覺親戚還是自己親兄弟姐妹,其它的親戚都是現(xiàn)用現(xiàn)交了,這一點我的體會特別深刻,而不是在平常的去經(jīng)常走動。說到這里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我們自家兄弟,比如我的父母去世后,哥哥大學畢業(yè)后,按照當時國家的政策規(guī)定,想方設法的把我們?nèi)值芏嫁k到城里,吃上了商品糧。后來我們各自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這就印證了那句老話:“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眲e的親戚只能說是理論上的說法而已吧。
年下走親戚,留在了記憶中;走親戚,那時的時光真好;走親戚,真想回到那年月,即使窮困潦倒,身上背著幾只裂口的饅頭,但真情永久,這比什么都珍貴。親戚要有真正的親情,而絕對不能用的時候就是親戚,不用的時候啥都沒有用了。親戚的深層意思就是親情,無論是怎么樣都要常來常往,否則就沒有親戚而言,這就是我對親戚的印象。
文/學文
編輯/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學文,哈爾濱市退休教師。愛好文學和詩詞。曾經(jīng)在省市媒體發(fā)表過作品。
《金秋文學》是開放性純文學電子刊物,守住文學最后一片凈土,留下心靈最后的精神家園。現(xiàn)面向全國(海內(nèi)外)華人作家、詩人、編劇、**家等文學愛好者征稿。
《金秋文學》? 授權(quán)發(fā)布、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