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歷代著名書法家(古風)
1、前漢.杜操(七古)
曹諱改字杜度稱,
官至章帝齊相公。
杰有骨力字微瘦,
張芝喜而師繼承。
三國魏韋誕評好,
時與崔璦共齊名。
善書章草傳后輩,
崔杜并行如今同。
注:杜操,字伯度,因曹操諱而改稱杜度。原籍今西安東南人,漢章帝時官至齊相。其書以善章草傳世。
2、后漢.崔璦(七古)
早孤勤奮學有成,
師承杜操法度工。
天文歷史精數(shù)字,
多部專著傳后生。
守之以愚圣人贊,
作銘自戒座右銘。
歷代文人爭效仿,
放逸生奇書文成。
注:崔璦,字子玉,原籍今河南人,官至濟北相。其書師法杜操,善章草。精通天文、歷史、數(shù)學等,是東漢文學家丶書法家。
2016.12.7鄉(xiāng)草于泗洲老宅
3、后漢.張芝(七古)
高潔好古杜崔承,
脫舊出新字盛名。
超前絕倫開獨步,
改章今草妙筆行。
偶有筆斷一筆就,
血脈相連字勢宏。
書圣稱並甚推崇,
池水盡墨踏高峰。
注:張芝,字伯英,號張有道,東漢敦煌郡淵泉人,今甘肅酒泉市瓜州縣四道溝老城一帶。擅長章草,善作一筆飛白書。師法杜崔。
4、漢末至三國.鐘繇(七古)
真書絕妙高古純,
幽深無際法入神。
點畫剛柔出古雅,
秦漢以來第一人。
由隸轉楷稱鼻祖,
法度超脫意趣新。
開闔自如藏圓秀,
書法軍政史留痕。
注:鐘繇(151年-230年[1]),字元常。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與張芝、王羲之齊名,并稱“鐘張”、“鐘王”。真跡已無存,歷代奉以為法。
2016.12.10禹廷于泗洲老宅
5、西晉.索靖(七古)
“敦煌五龍″共齊名,
學識廣博經史通。
筆勢字形精極至,
銀鉤躉尾自稱雄。
堅勁則古今不逮,
若山形中裂懸流。
草書月儀出師頌,
濃淡得度妙筆收。
注:①索靖,字幼安,敦煌(今甘肅)人,官歷尚書郎,酒泉太守,宦至征西司馬,人稱“索征西″。工書法,尤精章草。師承張芝之法,自具字形。②“敦煌五龍”,即同鄉(xiāng)"泛衷、張旭、索珍、索永一同在太學學習,聲各遠揚海內,故號稱“敦煌五龍”也。
6、東晉.王羲之(七古)
出身士族才出眾,
官至右軍書亦成。
博釆諸長成一體,
自創(chuàng)新意百家通。
楷書妍美且流暢,
行書遒勁媚健工。
草書飛揚形多變,
書圣蘭亭萬古生。
注:王羲之,字少逸,山東瑯琊臨沂人,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棟內史,人稱王右軍。
2019.12.11戍靜齋主禹廷于冰城
7、東晉.王獻之(七古)
初習其父基礎拐,
師法張芝創(chuàng)新章。
融會貫通開另體,
與父羲之稱“二王”。
唐宋以來倍受寵,
張旭懷素導源狂。
鴨頭鵝群十二帖,
書風隨父共飛揚。
注:王獻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初學其父,師法張芝,融會貫通,棄舊創(chuàng)新,與其父并稱“二王"。
2019.12.12戎靜齋主禹廷于冰城
8、隋.智永(七古)
潛心研書三十年,
妙傳家法史無前。
真草千字留古韻,
筆頭廢掉一竹籃。
踏破門欄求墨寶,
門里鐵皮擋來人。
體兼眾妙骨氣硬,
八面圓勁透紙痕。
藏頭護尾波三折,
韻律含蓄意入神。
空中作勢尖翻切,
力實氣空手腕沉。
蘊藉豐潤勢未盡,
收放相宜靜穆心。
嫵媚俊挑行無跡,
畫之兩端奧妙深。
注:智永,本姓王,山陰永欣寺僧人,名法極,人稱“永禪師”,會稽人。善書法,尤工草書。右軍七世孫。
2019.12.13戎靜齋主禹廷于冰城
9、唐.孫過庭(七古)
筆法精熟無人比,
體勢剛健險為宗。
潛心研習成書譜,
見解獨慧唱大風。
二王筆法承真諦,
速去援來規(guī)矩行。
開篇平和交響引,
放縱筆勢中起興。
點畫相連鉤環(huán)繞,
波詭云譎筆狂靈。
高潮迭起盡揮灑,
智巧兼優(yōu)見神功。
自學成才二十載,
心悅誠服米芾驚。
經典傳世通博釆,
奔雷墜石踏高峰。
注:孫過庭,字虔禮,號過庭,吳郡人。出身寒微,遲至不惑之年始出任率府錄事參軍之職,以性高潔遭讒議而去官返鄉(xiāng)居家。之后專注于書法研究。
10、唐.張旭(七古)
連綿纏繞勁圓工,
性情豪放醉生風。
以頭濡墨筆驚世,
劍舞顛張得其名。
文宗欣賞賜“三絕”,
老者公堂墨寶迎。
結為摯友常杯舉,
顛狂草書萬古承。
注:①張旭,字伯高,吳郡人。官至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②“三絕”即:太白之詩、裴旻之劍、張旭之草。這是唐文宗御賜“三絕"。
2019.12.15戎靜齋主禹廷于冰城
11、唐.懷素(七古)
萬株蕉葉留墨痕,
力勁筆圓見夏云。
悟得草法性奔放,
一氣呵成撼古今。
嗜酒助興毫奮筆,
自由浪漫天地新。
張顛醉素傳千古,
壯士拔劍功力神。
注:懷素,玄奘弟子。因家貧買不起紙,曾以蕉葉代紙而書之。削發(fā)為曾后,更加刻苦習書。初師“二王",后涉張旭,并改豐肥為瘦硬之筆。
12、五代.楊凝式(七古)
長于歌詩善筆札,
初學歐顏后二王。
布局結體養(yǎng)耳目,
恣其狂逸韭花芳。
癢瘋自晦楊瘋子,
題壁游寺墨跡涂。
且吟且書筆瀟灑,
承唐啟宋雄杰殊。
注:楊凝式,字崇度,號虛白,屬今陜西華陽人,唐末五代時期宰相、書法家,門下侍郎楊涉之子。
唐昭宗時進士,官秘書郎,后歷任后梁、唐、晉、漢、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稱“楊少師”。
2020.1.6戎靜齋主禹廷于冰城
13、北宋.黃庭堅(七古)
精詩善書宋四家,
取勢險妙筆生花。
自成風格脫俗氣,
師承蘇軾閃光華。
詩法嚴謹絕當世,
書成一家擅草行。
走筆松緩從容雅,
草神入化情至濃。
注: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江西修水分寧人。治平進士,從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郎。后因實錄不實加罪被貶。
14、元.鮮于樞(七古)
胡須濃重身魁梧,
面帶偉氣奇態(tài)生。
百姓愛戴遭三貶,
神情簡遠若仙宗。
懸腕狼毫骨力勁,
楷健行嚴草素功。
酒酣作字神態(tài)美,
書與孟頫共齊名。
注:鮮于樞,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寓居楊州、杭州。曾為太常典薄,好詩玩古,文名顯世,書法成就更著。
2020.1.8戎靜齋主禹廷于冰城
15、明.祝允明(七古)
書香門第繼先宗,
名士結交自然成。
精詩善書才橫溢,
詩酒唱和作品豐。
翁婿舉杯常縱論,
稱兄道弟仕途同。
成就關中四才子,
筆勁妍美法度工。
注: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坐和枝山,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祝允明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官至弘治舉人。其名,當時與唐寅、文征明、徐禎卿并稱為關中“四才子"。
16、清.王鐸(七古)
好古博學神筆功,
詩文書畫皆精通。
張弛有度千鈞力,
勁健灑脫豪氣升。
筆勢雄奇善布白,
獨樹一幟傳世豐。
出規(guī)入矩鼎山舉,
雄強霸悍韻味濃。
欹正莫測“破鬼膽”,
枯實互應龍躍騰。
劈山跨海走險絕,
搖曳飛舞柳梢驚。
注:王鐸,字覺斯,號嵩樵,癡庵,別署煙譚溫叟。今河南孟津人。南明弘光朝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
2020.1.10禹廷于椰風草堂
17、清.付山(七古)
人奇字古譽高俠,
學問志節(jié)成大家。
蟠繞跌宕字形特,
縱橫磅礴王鐸夸。
寧拙毋巧求真率,
絕論書學一奇葩。
無所不通專經史,
詩畫留名五律佳。
三晉冠冤史罕見,
百代宗師墨生花。
前沒古人無來者,
品高功偉耀中華。
注:傳山,(1607~1684)明清之際思想家、書法家。字青竹,初名鼎臣,后改字青主,號朱衣道人,又有真山、濁翁、石人等別名,山西太原人。博通經史,兼工詩文,尤精篆刻與書畫簽別,入清時隱居研醫(yī)。世人對其書法倍加珍視。明亡為道士,隱居土室養(yǎng)母?滴踔信e鴻博,屢辭不得免,至京,稱老病,不試而歸。
他還是著名的學者,哲學、醫(yī)學、儒學、佛學、詩歌、書法、繪畫、金石、武術、考據(jù)等無所不通。
他被認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jié)的典范。傅青主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颙、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
2020.1.12禹廷于椰風草堂
18、秦、李斯①
戰(zhàn)略謀士獲成功,
登峰造極稱英雄。
輔佐秦王統(tǒng)帝業(yè),
李斯與秦共齊名。
借勢推廣斯小篆,
書文車軌相形通。
畫若鐵石字飛動,②
文學造詣也顛峰。
出神入化后人仿,
通才傳道跨時空。
“焚書坑儒”史料毀,
文化浩劫讓人驚。
不該保身偽遺詔,
趙高篡權施斬刑。
三族門滅自入網,
可笑臣子太多情。
注:①李斯,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xiāng)李斯樓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②著名書法理論家張懷瓘稱其書法為:“畫若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相為不易之法。”
2020.1.14禹廷于椰風草堂
19、唐.顏真卿(古風)
世代為官儒啟蒙,
靈活通變“二王”承。
剛健雄渾盛唐美,
推陳出新踏高峰。
橫輕豎重明節(jié)湊,
筋骨內含浮雕型。
楷集諸家獨綻放,
行草法度自然成。
金戈鐵馬劍起舞,
筆墨情真氣韻生。
注:顏真卿,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歷年(今也長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瑯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唐朝名臣,登進士策,歷任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
書法精妙,擅長行楷。筆勢遒勁,端莊雄偉。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并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同時又善詩文。
20、唐.褚遂良(七古)
大唐盛世出名家,
書法蓋政一奇葩。
少秉家學博文史,
稍長即悟“二王"法。
空靈飛動筆瘦勁,
秀麗端莊芙蓉花。
心中儒雅豐筋骨,
淑女回眸笑落霞。
注: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書法家。 博學多才,精通文史。書法初學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王獻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并稱“初唐四大家”。
2020.1.18禹廷于椰風草堂
21、唐.柳公權(七古)
詩才三步七朝忙,
心正筆直美譽揚。
溶匯羲之歐顏意,
獨樹柳體楷尤長。
“顏筋柳骨"齊名秀,
歐顏趙柳并蒂芳。
功成名就八八歲,
益壽延年是書香。
注:柳公權,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qū))人。唐中期著名書法家、詩人。二十九歲進士及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并入李聽幕府,長期在朝,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太師,封河東郡公,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權去世,享年88歲。獲贈太子太師。
其書法成就以楷書著稱。獨樹一幟"柳體"。與顏齊名,人稱“顏柳”,由于柳字骨力勁健,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并稱"楷書四大家″。
2020.1.19禹廷于椰風草堂
22、唐.歐陽詢(七古)
天姿聰穎好學勤,
一生縱跨三朝臣。
隨父謀反牢獄坐,
上天庇護入書門。
筆力瘦挺悟古味,
險絕穩(wěn)健刻碑文。
六朝精華融”歐體",
經史字集名有聞。
《禮泉銘》帖傳千古,
文化史上影響深。
注: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瑫拇蠹抑,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稱“初唐四大家"。出身將門。
2020.2.1禹廷于椰風草堂
23、宋.米芾(七古)
能詩會文擅書畫,
鑒定收藏獨一家。
獻之筆意翰墨妙,
功夫傳統(tǒng)氣韻佳。
臨池不輟飽古意,
顏柳歐褚基礎成。
被貶潛心研魏晉,
盡興盡勢力入情。
筆走龍蛇皇賜硯,
拜石稱兄凈心靈。
勤政愛民時人感,
世后公祠品格升。
注:米芾,字元章,號襄陽居士,鹿門居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
24、宋.蔡襄(七古)
積學至深天姿高,
心手合一意隨毫。
雍容華貴墨染韻,
超逸溫潤頂峰超。
龍蛇翻云自飛草,
奔騰上下入云霄。
隨手運轉《陶生帖》,
感嘆警世神釆驕。
注:蔡襄,字君謨。祖籍仙游(今福建)莆田人。北宋書法家、科學家、詩人。繼往有余而開來不足。蔡襄名句:“學書之要,唯取神氣為佳″!
2020.3.11禹廷于冰城
25、宋.蘇軾(七古)
史上全才罕見殊,
知識化身極限無。
始自蘇時千古拜,
人類文化一身涂。
雖生遠古勝當下,
提純基因歷代孤。
魅力高貴招人愛,
書仙妙韻中外服。
注:蘇軾,學子贍,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北宋大文豪,鑒賞家、書畫家。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后追謚文忠。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26、宋.趙佶(七古)
書畫吹彈歌賦精,
昏庸皇帝顯無能。
藝術發(fā)展做貢獻,
繁榮書畫才氣靈。
生在皇家享富貴,
養(yǎng)尊處優(yōu)奢侈風。
活脫一副浪蕩種,
青樓天子太多情。
個性鮮明瘦金體,
筆法犀利竹蘭形。
書畫賢才納科舉,
文釆風流伴一生。
注:趙佶宋徽宗,別名道君皇帝、昏德公,宋朝第八位皇帝。在位25年。宋徽宗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因疏斥正士,親近阿腴之人,于是蔡京、童貫等人橫行。終于邊疆起亂,金兵南下,國破身辱,客死北域。
2020.3.14禹廷于冰城
27、元.趙孟頫(七古)
作畫貴在古意承,
質樸自然攀高峰。
云山為師重實踐
書法入畫本來同。
文人氣質顯濃烈,
韻味多變融入情。
山水人物花鳥獸,
畫意全面創(chuàng)意豐。
詩書畫印相益彰,
南北融合大繁榮。
批評近世倡古意,
審美標準共提升。
一代宗師譽中外,
筆法字形晉唐風。
遙追五代工法度,
稱雄至今墨翻騰。
注: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歐波、中年曾作孟頫,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他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更為突出,開創(chuàng)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同時善篆、隸、真、行、草,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
28、元.柯九思(五古)
博學詩文通,
善書四體精。
三絕詩書畫,
景里顯神功。
博士古器鑒,①
好帖藏府內。②
真跡世少存,
普林斯頓補。③
縱擊富力彈,
平和寓筋骨。
長扁字融和,
宮廷氣象酷。
注:柯九思,字敬仲,號丹丘生,別號五云閣吏。臺州仙居(今屬浙江省)人。聰穎絕倫,被視為神童。集詩、書、畫一身,素有三絕之稱。①奎章閣鑒書博士(正五品);②王獻之《鴨頭丸》、虞世南臨《蘭亭序》、楊凝式《韭花帖》、蘇軾《寒食帖》;③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柯九思《上京宮詞》。
29、明.唐寅(七古)
人生坎坷歲月艱,
伶俐聰明不平凡。
博覽史籍才八斗,
游歷山川畫里歡。
風雨滄桑尋野趣,
清狂寺里賞梅花。
《桃花庵歌》心聲訴,
飲酒賦詩笑天崖。
宗尚顏楷筆凝重,
雄強圓碩肉多豐。
結體長方藏筋骨,
務求規(guī)范近唐功。
注:唐寅,字伯虎,南直隸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朝著名書畫家、詩人。傳說唐寅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取名為寅。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其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2020.3.17禹廷于冰城
30、明.王寵(七古)
智穎天賦法度精,
以拙取巧立高層。
疏秀有致呈古趣,
遒逸麗婉自成風。
詩文書畫擅篆刻,
縱意山水志攀登。
取法魏晉楷行草,
道正功深曠達胸。
從容瀟灑筆飛動,
心手合一氣脈通。
惜其早逝未圓進,
再活百年“二王”沖。
注:王寵,字履仁,后字履吉,號稚宜山人。吳縣(江蘇蘇州)人。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鳥。詩文也佳,尤以書著稱,善小楷,行草尤為精妙。
31、明.文徵明(七古)
少時享名科舉傷,
不求仕進戲墨狂。
書畫求踏破門坎,
文筆卓著天下?lián)P。
詩文書畫稱“四絕",
篆隸楷行草并芳。
法度嚴謹明之冠,
藏書千卷后無雙。
無與倫比七十載,
交友受益前輩光。
人品書品亦高杰,
一代宗師千古香。
注:文徴明(1470~1559),原名壁,字4444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夏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詔,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于明室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享年九十歲。擅長詩文書畫,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yè)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
2020.2.13禹廷于冰城
32、清.鄧石如(七古)
頂天立地好偉男,
美髯長長飄胸前。
酸甜苦辣皆嘗盡,
浪跡策驢游山川。
看淡浮華襟懷闊,
義與風云共揚帆。
板登一坐十年冷,
墨水滿盆日日干。
遠離官場六十載,
拂袖清貧返民間。
仰視蒼穹無牽掛,
人鶴兩化佳語傳。
仙風道骨書卷氣,
震古爍今創(chuàng)奇篇。
四體皆精篆極品,
圓澀厚重藝境懸。
篆意寫隸更生動,
皖派特色鄧領先。
注:鄧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后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笈游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縣白麟畈(今安慶市宜秀區(qū)五橫鄉(xiāng)白麟村)鄧家大屋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chuàng)始人。
2020.2.15禹廷于冰城
33、清.翁同龢(七古)
外密內疏北碑攻,
南北融合一家通。
點畫特點求厚重,
藏頭護尾力字中。
二王一脈具靈法,
古趣盎然顯高明。
蒼老雄渾墨色妙,
多姿多彩獨幟風。
氣勢磅礴奇取勝,
出人意料筆流情。
遒勁樸拙陽剛美,
雍容博大神韻宏。
注:翁同龢,字叔平,號松禪,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并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閉人,晚號瓶庵居士。咸豐六年(1856)進士,賜一甲一名狀元及弟,任同治、光緒兩代帝師。歷任工部尚書、軍機大臣、戶部尚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協(xié)辦大學士。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
2020.2.21岳喜武于冰城

岳喜武藝術簡歷
姓名:岳喜武;.藝名:禹廷;網名:鄉(xiāng)草、一止;齋號:戎靜齋主、邊塞皖人。1955年1月生于皖北泗縣岳劉村。1972年參軍,中共黨員,本科學歷。2001年上校政委退役。
受父親和三叔影響,自幼習書。臨的第一個帖,是父親寫的他讀私塾時曾臨過的內容,即:“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上下分天地,往來別今古”。并逐漸喜歡上了書法。從75年正式接觸到顏真卿《多寶塔》、《勤禮碑》和王羲之《蘭亭序》、《圣教序》,后來訂了《書法》刊物后,才了解和看到更多書法大家的作品,甚至一段時間迷到了影響正常工作。從80年代初到省軍區(qū)機關工作后,先后從師書法家邊建如、李克民、于煥亮、劉懷博等老師學習書法。此間,也先后得到著名詩人、書畫家楊克炎老師和書法家、書法教育家呂守堃老師的指導。重點堅持臨帖:楷書以顏真卿《勤禮碑》為主;隸書以《漢隸碑帖》為主;草書以張旭《古詩四帖》和懷素《自敘帖》為主;行書以王羲之《蘭亭序》、《圣教序》、《十七帖》為主。其他喜歡的碑帖兼而臨之。參加全國首屆書法函授班學習并獲畢業(yè)證書。2018年參加全國網絡書畫大賽獲第三名。2019年被“中國楹聯(lián)圖書館和中國志愿者圖書館聘請為“文藝志愿者(特聘書法家)”;2020年被婦女雜志社評為"最受讀者歡迎的書法家”。
2009年師從陸偉然、白春榮老師學習格律詩詞至今。現(xiàn)為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楹聯(lián)家學會、黑龍江省詩詞協(xié)會、黑龍江省楹聯(lián)家協(xié)會、哈爾濱市詩詞楹聯(lián)家協(xié)會會員;哈爾濱市詩詞研究會名譽會長、哈爾濱詩詞書畫院名譽院長。哈爾濱市老年書畫研究會、上紅書畫家協(xié)會會員;中網黑龍江書畫家協(xié)會理事;哈爾濱市書法家協(xié)會、黑龍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云蒙山詩聯(lián)書畫院院士、評委庫成員。
詩詞楹聯(lián)和書法作品散見于書報雜志和詩詞網絡平臺。榮獲“2016年度全國優(yōu)秀詩詞家″榮譽稱號;2018年,部分詩詞作品被《中國當代詩歌大辭典》收錄;2019年應邀刊載"東方藝苑名家風采”錄;2020年底榮獲“慶祝建黨100周年新時代文藝先鋒人物”并入編中國文化進萬家2021年精品日歷(年鑒)。2021年入展黑龍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黑龍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黑龍江省藝術品收藏研究會組織的光輝的歷程《慶祝建黨100周年書畫作品展》,自作詩書法作品參展并獲參展證書。
學書理念:放飛心情,書寫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