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頂戴花翎黃馬褂
作者: 朱海明 朗誦: 靜云止水
記不得從哪一年開始,清朝題材的電視劇登上了熒屏,一下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從此這類影視作品連篇累牘一發(fā)不可收拾的紛紛出籠,只要打開電視隨處可見身著窄袖寬袍,腦后拖著長辮的清朝官員招搖而過,殊不知他們大都穿錯了官服戴錯了官帽。
清朝的官服挺講究,前后綴有方形補服也就是補子,以區(qū)分品級高低。補子上文官繡鳥: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鴛鴦,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溪鵜,八品鵪鶉,九品藍雀。補子上武官繡獸:一品麒麟,二品獅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羆,六品彪,七八品犀牛,九品海馬。左都御史的補子則繡獬豸,專用的。補服穿錯了那要獲罪的,鬧不好要殺頭。
清朝的官帽叫頂戴也叫頂子,其中紅珊瑚頂戴也叫紅頂子,只有一二品高官方可冠戴,包括朝廷上的文武大員和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武職如將軍,提督,都統(tǒng),總兵。相當于省部級以上的高級干部。青金石和藍寶石頂戴也叫藍頂子,三四品官員冠戴,包括朝廷上的六部九卿翰詹科道的主要官員,地方上的通政使,布政使,按察使,守道、巡道道員等官員,另外還有三品京堂四品京堂等虛銜,武職的副將,參將等官員。相當于省廳級的中高級干部。下面是白頂子,質地為水晶或硨磲,五六品官員冠戴,屬于中下級官員了,相當于廳級和地級干部。黃頂子質地為金的和銅的,是七八品下級官員的頂戴,相當于正縣級或正科級。九品及未入流的小官則冠戴灰頂子,銀質,相當于副科級或股級。
至于花翎,更是不可亂戴。滿人五品侍衛(wèi)以上可冠之,漢人二品以上及有軍功者可賞戴,這就是花翎官員。其他官員則冠鷴鳥羽,也就是藍翎官員。清朝267年,只有兩個漢人戴過三眼花翎——李鴻章和徐桐,都是當時的股肱之臣。
再說馬褂,原為滿族人騎馬時穿的服裝,后逐漸成為清代日常穿用的便服。 至于黃馬褂,據載:“凡領侍衛(wèi)內大臣,御前大臣、侍衛(wèi),乾清門侍衛(wèi)、外班侍衛(wèi),班領,護軍統(tǒng)領,前引十大臣,皆服黃馬褂?!逼渲小懊鼽S”也就是“淡黃”色馬褂,是當時帝王專用的馬褂,同時作為賞賜品,顯示皇帝的恩德。
所謂“賞穿黃馬褂”,一種是打獵校射時所賜,獎勵成績最佳者。一種是以御賜黃馬褂獎賞有功的高級武將,或有功勞有能力的文官。他們在各種莊重時刻都可以穿上黃馬褂,以顯示榮耀。
清朝時離我們最近的王朝,我們理應盡可能全面而正確的了解它,省得在影視上瞎編瞎演又瞎看。戲說、遭改歷史的做法是不對的,誤導社會啊……
原創(chuàng)首發(fā)
【作者簡介】
朱海明,筆名:瀛亮,網名,高撥子導板。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河北省作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戲劇家協會會員。曾參軍汽車第五十團,執(zhí)行援老抗美作戰(zhàn)任務。主要作品:長篇小說《疆海忠魂》中篇小說集《鄉(xiāng)女情仇》中篇小說《刺客專諸》長篇三農史詩電視劇《大耕耘》近代史電視劇《翼王石達開》京劇新編歷史戲《春江恨》
【精英主播簡介】
靜云止水:朗誦愛好者,積極樂觀面對有限的人生,坦蕩誠實面對人生中的自己。
總社長:墨痕
執(zhí)行總社長:江聲
總編:墨痕
執(zhí)行總編:禾乃
名譽總編:纖夫 劉軍
現代詩主編:嬌君
古詩詞主編:和天悅色 柳陽甫
特刊主編:王小泥 劉生 孫麗麗
【今日詩選】主編:江聲 靳繼書
【風華光影詩畫】社長兼主編:睿博
英文主編:李一凡
全球風華社長:劉生
副社長:
精英朗誦團團長:阮虹艷
藝木總監(jiān):詩涵蘭馨
音頻總監(jiān): 于江群
精英朗誦團執(zhí)行團長: 相逢一笑 幽 蘭
精英朗誦團副團長:淡墨青衫 雪峰 生命如一泓清水 凱 哥 苡子
宣傳部部長:建國
宣傳部副部長:李小放
總顧問:谷未黃 三色堇
文學總顧問:雪野 李明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