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簡歷】
徐澄泉,重慶萬州人,1962年12月生?,F(xiàn)居四川樂山,為樂山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沫水》文學季刊副主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1985年開始發(fā)表散文詩,已在《詩歌報》《青年文學》《星星》《詩歌月刊》《中國詩歌》《詩潮》《中國詩人》《上海詩人》《散文詩》《香港散文詩》、新加坡《新華文學》、菲律賓《商報》等海內外報刊發(fā)表散文詩2000余件次,其中《散文詩》《散文詩世界》頭條重點推發(fā),在《星星·散文詩》“文本內外”欄目多次發(fā)表。近百次入選散文詩年度選本,入選《中國散文詩一百年大系》。生平及創(chuàng)作簡歷收入《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出版《純與不純的風景》《一地黃金》《誰能占卜我的命》《透明的山水》4部散文詩集,并《坐看蝴蝶飛》《與影共舞》散文詩、分行詩合集。2013年參加第13屆全國散文詩筆會。散文詩集《純與不純的風景》《一地黃金》《誰能占卜我的命》等由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國家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成都圖書館、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及部分高校圖書館收藏。《純與不純的風景》《一地黃金》先后獲得樂山市人民政府“郭沫若文藝獎”。
【創(chuàng)作談】
2013年6月,浙江安吉。在“第13屆全國散文詩筆會”之“散文詩當代性與未來性”散文詩研討會上,我有一個發(fā)言:《讓散文詩“硬”起來——兼談散文詩的當代性》(載《散文詩》上半月刊2015年第2期)。針對中國當代散文詩表面繁榮實則“軟肋”凸顯的現(xiàn)象( 這“軟”,是指散文詩作為一種獨立文體,在小說、散文、分行詩等兄弟文體中處于弱勢地位,掌控不了話語權,甚至被文學史和一些評論家視而不見的現(xiàn)狀,猶如一個大男人在家中說不起話,四川方言叫做“趴耳朵”),我提出“讓散文詩‘硬’起來”的觀點,即:散文詩的題材要“大”起來;內容要“重”起來;形式要“硬”起來。我如是思考,也如是創(chuàng)作。幾年過去,我依然秉承這樣的觀點,在自己的散文詩創(chuàng)作實踐中,特別注重作品內容的承載量。
1.讓散文詩承載歷史與文化之重。賦予散文詩歷史文化內涵,散文詩就不會空虛、乏力和貧血。我們欣喜地看到,《星星·散文詩》才創(chuàng)辦幾年,就發(fā)表了大量散發(fā)著歷史文化光澤的散文詩?!渡⑽脑姟房_辟的“歷史深處”“民族詩情”“行走西部”“天南地北”等欄目,讓我們讀到歷史文化的沉郁深厚,民族風情的多姿多彩,地域文化的獨特內涵。
2.讓散文詩承載哲學與思想之重。引人深思的作品,絕不膚淺。紀伯倫的《先知》和《沙與沫》,泰戈爾的《飛鳥集》和《新月集》,中國散文詩先驅魯迅先生的《野草》,當代散文詩大家耿林莽、劉再復等的眾多精品,著名散文詩人靈焚的《女神》,周慶榮的《有理想的人》《有遠方的人》等,一章一品,無不蘊涵著深沉的哲思,給人深刻啟迪。
3.讓散文詩承載生命與生活之重。具有生命意識和生活質感的作品,一定是克服了蒼白無力的好作品。波特萊爾的《巴黎的憂郁》,揭開巴黎的瘡疤,向人展示膿瘡和蛆蟲;蔡旭的城市系列散文詩,揭示現(xiàn)代都市的不和諧、不協(xié)調;方文竹對生活細節(jié)的發(fā)現(xiàn)和調侃,鄭小瓊對打工一族生存狀態(tài)的展示和表達,都是一種悲天憫人、冷峻深沉的現(xiàn)實憂患,都是詩人深入底層、關注生命的結晶。
散文詩再也不要被小花小草、風花雪月遮眼迷心了,要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意義。周慶榮說:“世界成長著意義,我們終于為意義而活著?!彼珜⑽脑姷摹耙饬x化寫作”,認為“散文詩的意義化寫作能更多地關乎我們當下生活,凸顯我們自身的態(tài)度,并能將理想的精神賦予清晰的現(xiàn)實指向”。
(原載《上海詩人》雙月刊2016年2期)
【選篇目選】
《純與不純的風景》(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1)
《一地黃金》(河南文藝出版社,2013.9)
《誰能占卜我的命》(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5)
《坐看蝴蝶飛》(四川文藝出版社,2014.4)
《與影共舞》(黃河出版社,2015.9)
《葉的光芒》(6章),入選《中國當代詩人傳略(四)》,海夢主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3年5月版
《淡淡雪意》(9章),載《散文詩》1994年第1期
《雪國童話》(10章),載《散文詩》2007年第1期
《寓言鳥》(11章),并《創(chuàng)作手記》、創(chuàng)作觀、作者簡介、近照、簽名,載《散文詩》2009年第1期頭條“特別推薦”欄目
《寓言鳥》(4章),入選《2008中國年度散文詩》,鄒岳漢主編,漓江出版社2009年1月版
《青衣江源頭》(5章),入選《2011年中國散文詩精選》,王劍冰選編,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1月版
《菩提樹下(十六章)》,載《散文詩世界》2013年第1期頭條
《誰在占卜我的命(組章)》,并訪談《伸向天空的想象,成為撒向大地的信息》,載《星星·散文詩》2016年第5期“文本內外”欄目
《向低處致敬(二十章)》,載《中國詩歌》2016年第9卷
《醉花陰》《坐看蝴蝶飛》《吃茶去》《關于鳴沙山和月牙泉的比喻》《玉門關的關》5章,入選《中國散文詩一百年大系》,王澤群主編,青島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牧草青青(外二章)》,入選《中國當代百家散文詩精選》,王猛仁主編,李俊功執(zhí)行主編,山東齊魯音像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5月版
《誰能占卜我的命》《氤氳》2章,入選《新中國詩歌史料整理與研究·作品卷·散文詩(2000-2018)》,楊天石主編,周慶榮、黃恩鵬、語傘選編,江西美術出版社2022年7月版
《江渚上(組章)》,并隨筆《棲居在原鄉(xiāng)》,載《星星·散文詩》2023年第3期
【代表作】
牧草青青
牧草總在雨季生長。
那時我們的目光曾同牧草一起瘋狂地奔跑。牧草青青。牧草所到之處,都是綠色的青春和希望。牧草從雪線下的起點,一直蔓延到我們涉足的河岸,并借助我們的牧鞭向草原的縱深發(fā)展,驅使牛羊回歸。雨后天晴,牧草的光輝從遠方照耀我們,淹沒了我們整個身心,浸入到我們的肌膚里。我們一片蔚藍。我們行色匆匆的腳步,饑渴已久的行囊,從此越過牧草的方向,滿載花朵和子實,引領牛羊遍地茁壯。
牧草對于我們,是最好的食糧,令我們一路咀嚼,一路懷想。
淡淡雪意
[雪痕]
這是一場吉祥的雪。
雪。從秋天的深處出發(fā),經過衰草、落英和果實,攀上隆冬高高的枝頭。
高處豁然開朗。
宛如一張寬大的白紙,可以寫詩,能夠畫畫。在它之上,窸窸窣窣的聲音里,是否有土地和陽光的痕跡?
[捕鳥]
谷糠。繩子。木棒和篩子。完成一樁捕鳥的游戲。
不準使用陰謀!
還得使用陰謀。
捕鳥者敏銳的目光,把向往強烈的鳥兒,一粒一粒地羅網了。
鳥,無處可逃。
最終的結局,惡鳥食之,善鳥歸巢。
有雪為證。
[雪人]
兩個孩子和一個雪人,是一個三口之家:父親、母親和孩子。
真正的父母,現(xiàn)在就在背景里,看紛紛揚揚的雪。
他們的神色,充滿慈愛和期盼。
他們的角色,又該怎樣扮演呢?
[雪山]
此時的心境,平靜又純潔。
仿佛一片雪,又一片雪,從最初的寒意到最終的溫暖,逐漸破土萌芽。
昂揚的頭顱,連綿的雪山,一座又一座。
[雪霽]
陽光照耀心扉。
一場雪,就此結束。
回家的路,多么清晰明了!
捕魚記,或返樸歸真
左手擲出一塊石頭,右手擰起一條肥魚。
我在夢中水面模仿遠古初祖,以樸拙的技法生存,或者勞作。
以及古樸的歌唱——
“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
我把一條魚的紋身,當做象形文字理解。
正是夢醒時分。一輪明月掛上樹梢,魚眼眨動夜空,掙破一張巨大的網。
醉花陰
桂花撒在干凈的地面,一地碎銀攤到了紙上。
我匍匐在地,蘸月光洗耳,聽到銀子叮叮當當被風敲響。
我手捧絲綢,澆陽光擦臉,看到銀子羞羞答答的表情。
我閉目禪思,邀秋雨入定,卻被吳剛新釀的美酒熏醉。
銀色月,陽光臉,桂花酒,闋闋都是醉花陰。
忽如伊人縹緲的碎步,在秋水之上晃過。
又似一抹揮之不去的氤氳,在一個人心中彌漫。
正好是:人閑桂花落,心寬浮暗香。
喊疼
秋風被牧羊人的鞭子趕到盡頭,無處可逃,喊疼。
樹葉從枝頭一跤跌到低處,遍體鱗傷,喊疼。
蟋蟀被瓦礫壓在底層,叫啞了嗓子,呼地不應,呼天不靈,喊疼。
蚯蚓被泥土越弄越臟,越糊越厚,喘不過氣,喊疼。
南飛的大雁,把脆弱的影子掉進險惡的江湖,撿不起來,喊疼。
月餅和月亮被人咬成缺口,不能復原,喊疼。
而最該喊疼的,是那個把異鄉(xiāng)的月亮當做月餅,或把故鄉(xiāng)的月餅當做月亮,狠咬一口的人。但他的疼藏在喉嚨的深處,他不喊疼!
隨便
我是一個隨便的人。
我把果皮和紙屑隨便丟在地上,污染了整個地球。
我隨便吐出一口濃痰,一些病菌就在地球上彌漫。
我隨便射出一發(fā)子彈,就把地球打了個洞。
我隨便穿越斑馬線,隨便沖撞紅綠燈,就改變了地球的秩序和規(guī)律。
我隨便一次心跳,地球就隨之搏動。
我隨便一個想法,就決定了地球的明天和未來。
如此這般,我隨便地對待地球。
如果隨便哪一天,地球隨便反制我,隨便一個噴嚏,隨便喘口粗氣,隨便一聲嘆息,隨便一個小小的動作,我就會如同一粒微塵,從一件衣服上被人隨便抖落,在茫茫宇宙中,隨便地飄啊飄……
其實,我原本就是一粒隨便的微塵,隨便來,隨便去。
酒前酒后
廣告曰:“酒是糧食精,少喝為革命。”此地無銀三百兩。酒幌之下,釀酒的杜康,當壚的文君,都在勸你多喝。
“酒就是水?!本谱绹傻慕?,一句名言,就是酒壇高人戰(zhàn)無不勝的利器,除了投降,你別無選擇!
酒乃一劑良藥,小恙或大疾,以酒為藥,以酒為食,總能祛病除毒,使人健康成長——
譬如:夢見莊周的蝴蝶,就羽化為仙,在花中翩翩起舞,做一個多情的愛神。
譬如:看見李白的月光,就學習猴子,在水中打撈詩意,做一個浪漫的詩人。
譬如:遇見武松的老虎,就猛喝十八大碗,三拳兩腳,打死一只攔路的大蟲,做一個威猛的英雄。
譬如:走進劉伶的竹林,就自然說出心中的秘密,暢快吐出腹中的垃圾,喚回自己丟失的靈魂,做一個真實的君子。
好想回到古代
沒事的時候,好想回到古代,還原成樸素的人,把古代的品質保持三分,做一點有益的事——
居于山谷,隱于樹木。泉水照鏡,月光洗臉。風霜雨雪治病,休憩勞作養(yǎng)生。
讓貧賤的妻子,在茅屋內外,發(fā)揮特長。
她用葛皮織布,舀米湯洗衣,桑樹上養(yǎng)蠶,竹林里喂豬,當一個勤儉持家的好主婦。
她用葛根碾粉,剝樹皮蒸粑,拾蘑菇炒菜,摘菊花燒湯,做一頓好飯菜,伺候公婆。
讓她閑暇時刻,放慢目光,一心一意觀照我。
我扶犁耕田,攆狗打獵,趕著夕陽歸來,她用欣羨的表情迎接我。
我外出經商,征戰(zhàn)沙場,頂著晨霧出門,她用憂郁的心情歡送我。
她在家,做一個勤勞的蟻后,專心繁衍后代,生三個胖小子,養(yǎng)三個乖女兒。
我在外,當一個勇敢的工蟻,努力筑巢覓食,為自家掙錢,為國家賣命。
我們都是——簡單的古人。
氤氳
一陣風,一股氣,在山間流動,在水面輕浮。它在我的房前和屋后,悄無聲息。
貌似一種質地很好的材料:宣紙。
正好。作一幅山水畫,寫一首朦朧詩,譜一段舒緩的樂曲,揮幾筆自由的行草,跳兩支美妙的華爾茲。
遠觀和近撫,都是上好的藝術。
月輝傾灑,為它催夢,夢境幽深;
陽光來襲,給它鍍金,虹影迷離。
確是一匹質地絕佳的絲綢!
使我,產生撫摸的欲望——
一手伸進去,空空如也;
一把抓起來,空空如也;
一步跨進去,除了空,還是空。我被巨大曠遠的空,陷入了迷蒙,沉入了迷夢:天啊,我發(fā)現(xiàn)了狐仙的妖媚!
我要戰(zhàn)勝這個迷人的妖精。我以理性為武器,奮力掙扎和抵抗,迅速撤回到現(xiàn)實的高地。從此,逢人便講——
“氤氳,又名陷阱,亦稱猛獸。呈現(xiàn)死亡之色,散發(fā)尸體的腐味;表面溫柔美麗,內心惡毒陰險。擅長以假象和虛幻,誘捕失去理智的迷途者。
【評論錄】
耿林莽:這是一個民間傳說吧。故事并不復雜,情節(jié)也不太新鮮,但在詩人筆下,卻閃爍出委婉清麗的一脈詩情,而且語言不枝不蔓,在樸素中饒有滋味,看得出他的語言功力相當老到而精湛。“馬廟無廟。馬廟有馬。”只八個字,便引出了一幅引人入勝的詩境。最難得的是敘事毫不拖沓嘮叨,“馬廟的風景,正被那個斜倚在酒幌下的女子,用多情的目光千遍萬便地撫摩……”如此簡潔,卻已道出了人物的神態(tài);“漢子”的到來亦然,了了數語,“只在酒館門前一頓,抱起美人就跑。”足夠了,在散文詩中敘事,如何學會簡約化,這章散文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鑒。(摘自耿林莽對徐澄泉散文詩《馬廟傳說》的點評)
王幅明:第三朵:徐澄泉《一地黃金》。一部編年體散文詩集(2008—2013),《一地黃金》是其中一章,用作書名,意義延伸了,給人帶來豐富的聯(lián)想。我們會格外關注詩人眼中的“黃金”和“美”。作者是有心人,生活閱歷中的一草(《草說》)一石(《學習石頭》),一樹(《一棵挺直的樹》)一鳥(《武廟的命運》),甚或一塊磚(《懷念一塊磚》),一彎山間小道(《夾金山下,紅軍小道伸向遠方》),都能引起作者的興趣和思索,通過他的生花妙筆,最終點鐵成金。作者熔古鑄今,有以天下為己任悲天憫人的士人情懷。讀他的作品,會感受到歷史血脈在詩人身上的承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語言上所下的功夫,惜墨如金,卻能包含較大的審美容量,這使他的某些佳作近乎精品。(摘自王幅明書評《九朵與兩簇——讀“21世紀散文詩”叢書第二輯》)
崔國發(fā):徐澄泉的散文詩,在純與不純的風景里,體現(xiàn)了詩人的牧歌意緒、童話般的純凈或寓言式的雋永。他把散文詩寫作置于宏闊而神奇的自然與藝術視野,在與高原和雪域的“親情關注”中指向“天人合一”的詩歌情境,在與陽光和牧場的“深度融合”中流貫心靈的泉水,在理想的自然王國和超度的天國之旅中尋求“詩意的理學”。在我的眼中,他不僅僅是一位客觀自然的記錄者,乃是一位草地與羊群、露珠與花朵、月亮與星星的歌唱者,一位將自己在生活中獲得的感悟、在自然中獲得的啟迪都奉獻出來的藝術的放牧者。(摘自崔國發(fā)《自然的游牧場與心靈的宿營地——讀徐澄泉散文詩集〈純與不純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