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浙詩人靈湖雅集
歲次甲辰季春,中華詩詞城鎮(zhèn)工委主任、海峽兩岸詩詩詞研究院楊鵬飛院長一行10余人,蒞臨臺州臨海進行詩詞交流。浙江省詩詞與楹聯(lián)學(xué)會副會長兼臺州市詩聯(lián)學(xué)會會長呂新景先生賦詩《過府城見櫻花盛開有吟》:
江南三月麗,愿與古城呆。
才見梨云落,又看櫻雨來。
與會人員以此詩的“20個字”,拈鬮分韻,賦五律或五古(仄韻),且以所拈之字押作尾聯(lián)末韻,內(nèi)容要求與臺州人文與自然景觀有關(guān)。

一、拈鬮分韻
楊鵬飛?拈得“江”字
春日過臺州臨海(新韻)
東海濤聲近,巾山塔影蒼。
城長堪折疊,湖碧可收藏。
豁達人言表,崢嶸商主張。
遠(yuǎn)帆猶約我,高處看靈“江”。
呂新景?拈得“南”字
楊先生率莆田眾詩友惠臨雅集
仁友足真男,咖啡助酒酣。
陰晴皆放醉,開落盡閑談。
緲緲華胥夢,盈盈巾子嵐。
春風(fēng)三萬里,誰不愛江“南”。
鄭志梅?拈得“三”字
閩浙詩人靈湖雅集
臺洲風(fēng)景秀,久慕未曾諳。
今日相邀去,故城更好探。
澄心剪世慮,品茗續(xù)詩談。
臨別情難盡,殷勤囑再“三”。
徐吉鴻?拈得“月”字
閩浙詩人靈湖雅集
客舟辭八閩,帆影揚吳越。
游興正濃濃,吟情猶勃勃。
沿堤柳綠新,臨水櫻紅發(fā)。
最是滌心澄,靈湖同飲“月”。
吳玉忠?拈得“麗”字
臨海城游記
巾山龍顧盻,古邑名門第。
蒼郁滿城樟,芳香隨處桂。
堞墻堪特殊,騷客如兄弟。
寶塔足稱奇,街坊何壯“麗”。
林如峰?拈得“愿”字
過千佛塔院
春入府城深,霞銜山色遠(yuǎn)。
真機自不侵,妙意猶難蔓。
但見佛千千,惟尋緣萬萬。
禪音喚我來,許了登云“愿”。

徐吉鴻?拈得“與”字
閩浙詩人靈湖雅集
雙鯉報賓來,一堂盈笑語。
攜游水月湖,約作煙霞侶。
茶鼎煮詩香,柳絲牽詠緒。
欣欣意趣同,厚誼千樽“與”。
吳舜義?拈得“古”字
閩浙詩人靈湖雅集
昭帝舟回浦,會嵇喧郡府。
今朝叩紫陽,碧樹邀新雨。
閩越亦東甌,宗從通舊譜。
靈湖岸柳蔭,波外吟聲“古”。
林崇增?拈得“城”字
靈湖雅集
湖平疑酒溢,水綠得心清。
有客興安至,來同鷗鷺盟。
詩情春柳細(xì),茶館晚風(fēng)輕。
執(zhí)手旋還別,華燈上鹿“城”。
注:興安,即莆田;鹿城,即臨海。
池 健?拈得“呆”字
游仙居桐江書院
正逢酥雨陪,講院鳥徘徊。
譽得朱公慕,名招王老來。
書聲成舊夢,墻影聚宏才。
仰止滄桑處,幾多翁嫗“呆”。
注:朱公,即朱熹;王老,指王十朋。
林 新?拈得“才”字
和臨海詩友共游靈湖
春到碧山隈,平湖照鏡臺。
輕含堤上柳,斜浣雨中埃。
便與詩三首,相交語一杯。
臨風(fēng)同入鑒,水榭奉高“才”。
曾 今?拈得“見”字
閩浙詩人靈湖雅聚
跨山越海來,莫使長歌倦。
朝看赤城霞,暮吟芳草甸。
斗酒兼斗詩,臨別恣春宴。
湄嶼起潮音,故人或重“見”。
張荔生?拈得“梨”字
登高賞臨海市區(qū)夜景感詠
賞夜二尊攜,清心朗月睽。
尋仙消俗念,得道放輕蹄。
露沛堪滋韻,泉甘恰出題。
星光無限闊,夢柳伴金“梨”。
胡舜文?拈得“云”字
陪莆田詩友游臨海古城
山靜近天纁,江流水氣氳。
紫陽門庭遠(yuǎn),回浦瓦檐曛。
街老留勝跡,城新說舊聞。
萬般迷幻處,仰首問煙“云”。
池 健?拈得“落”字
游皤灘古鎮(zhèn)觸緒
細(xì)雨長街踱,滄桑遮杰閣。
窗寒煙有痕,閭寂人非昨。
尚感碼頭隆,曾經(jīng)咸澀泊。
且看時代新,夢斷春花“落”。
注:皤灘古鎮(zhèn),有運鹽碼頭,春花院等古跡。

陳建舜?拈得“又”字
仙居游后至臨海靈湖與臺州詩人雅聚
仙居游未央, 古邑不刪漏。
懷遠(yuǎn)紫陽街, 沉思滄海首。
龍興逢貴人,鳳集育鴻冑。
經(jīng)世憑才英,春風(fēng)今日“又”。
徐中秋?拈得“看”字
浙閩詩人靈湖雅集
四月晴方好,靈湖春未闌。
桃花顏色艷,柳葉露痕干。
水淺魚蝦見,枝繁鳥雀歡。
遠(yuǎn)山云似畫,誰與并肩“看”?
林如月?拈得“櫻”字
靈湖雅集
吟客相逢日,靈湖恰嫩晴。
游魚動波皺,垂柳逐風(fēng)輕。
對茗識真味,裁詩見至情。
來年春好處,更約賞紅“櫻”。
祁朝洪?拈得“雨”字
游臺州并閩浙詩友雅聚有寄
春日滿臺州,花香傾肺腑。
湖光映柳斜,塔影承城古。
品茗共澄心,論詩同把斧。
得時蘭水邊,杯盞邀新“雨”。
張瑞斌?拈得“來”字
靈湖雅集
尋芳滄海畔,勝日聚三臺。
遠(yuǎn)客今何適?靈湖多暢懷。
清茶數(shù)飲淡,詩興意別裁。
歸去南閩后,心香一瓣“來”。

二、即興創(chuàng)作
《甲辰春日攜手小樓聽雨詩詞平臺邀名家共聚浙江臺州采風(fēng)創(chuàng)作交流得十二首》
一、晨起雨中初登仙居山
尋仙違了春心意,急雨頻頻不肯晴。
傘外山光霧偷去,歸來擷得幾雷聲。
二、朝登仙居山遇雨復(fù)于午后天晴重入山間飽覽三十里而歸
蕩腑擦肩春氣息,煙輕飄逸似神仙。
聳峰弄影三分隱,微雨添山一寸鮮。
最敬落泉無怕死,猶嘆疊石不憂懸。
回看曲折來時路,憶起平生數(shù)十年。
三、過仙居山如意橋
一縫間寬三百丈,瀑聲來處只難猜。
過橋踏壑憑欄際,合有豪情腑底來?
四、蟠桃峰
一個蟠桃?guī)讉€仙,分誰只覺不周全。
瑤宮難決尋常事,且寄山間霧保鮮。
五、山路難行有感
絕棄塵囂山一卷,壑深峰兀影朦朧。
懸浮山路如官路,攀急須防足踩空。
六、見點贊峰偶發(fā)感慨
決非為我拇高翹,衰鬢從來被小瞧。
久識風(fēng)流愛年少,幾多摟過老人腰?
七、觀音峰兩讀之一
立身山野久堅持,累苦萬般人不知。
煙散時分看仔細(xì),兩腮瘦了兩肩疲。
八、觀音峰兩讀之二
決非默默一山翁,渡世慈悲守始終。
縱使有人來取寵,喧聲只作耳邊風(fēng)。
九、慢行細(xì)聽永安溪
溪聲悅耳如箏響,柳坐岸邊輕撥弦。
漪動萬條傳激緒,兩山水底起蹁躚。
十、永安溪仙居城邊段速寫
清溪到此意纏綿,五里如湖碧鎖煙。
水底懸浮青綠影,小舟踩痛兩峰肩。
十一、臨海紫陽古街
一街聯(lián)袂三千鋪,古府新商不了情。
燕住巷深圖淡泊,偏偏近了數(shù)錢聲。
十二、與臺州市詩友雅聚分韻拈得江字作五律《春日過臨?!芬灾x
(新韻)
東海濤聲近,巾山塔影蒼。
城長堪折疊,湖碧可收藏。
豁達人言表,崢嶸商主張。
遠(yuǎn)帆猶約我,高處看靈江。
林崇增
莆田詩詞學(xué)會客人來訪,靈湖飲茶
明湖碧水此澄心,不覺茶邊日漸沉。
人在風(fēng)和花好處,談詩磋韻有知音。
*
借得仙鄉(xiāng)五彩云,唐詩路上會諸君。
興來今日茶同酒,友誼應(yīng)無閩浙分。
*
詩情和合喜紛紛,地望淵源名久聞。
山水東南春正好,笑他神馬是浮云。
注:神馬浮云,網(wǎng)絡(luò)語,意為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曾 今
暮春登神仙居山峰
春雨半含雨,山晴即刻晴。
枝頭紅點綴,崖上綠嶸崢。
人入翠微處,橋連云斷橫。
回看青嶂里,千丈碧云生。
徐中秋
臨海雅集即興
臨行互勉說加餐,酒醉還呼一口干。
席散猶珍今日聚,紅顏相視笑中看。
胡舜文
靈湖春柳
春風(fēng)調(diào)色染枝條,著綠千絲盡舜堯。
柳立湖堤長十里,無誰遮面掩妖嬈。
吳舜義
游臨海古城感詠
甕城內(nèi)外繽紛睹,百里靈椒猶溯鹵。
塔影巾山復(fù)綻花,亭前問佛禪心古。
陳建舜
考察途中收摧作令
仙居三夕拜英才,日醉煙霞夜照杯。
臨海道兄詢短句,吟懷已轉(zhuǎn)趙燕來。
途次臨海
聽雨仙居返,停車臨海遛。
城根開晉代,寺客去千秋。
郡岳兩峰壯,靈江萬古流。
道兄情厚篤,盛意短歌酬。
林 新
靈湖即興
五峰山下柳青開,春綠波輕邀月臺。
空云一袂分明鏡,詩渡靈湖多秀才。
臨海行吟12首
游臨海靈湖
遠(yuǎn)岱春如碧,東南點塔缸。
鷺翔島心嶼,僧叩木魚梆。
折柳清誼滿,拈詩雅韻雙。
平湖邀岸月,帆艦泊靈江。
靈江
靈源穿萬壑,水帶縉仙藍。
金馬三江合,碧山五嶺參。
千峰回一眼,滴淚破重嵐。
九曲蜿蜒去,春光發(fā)二南。
注:靈江在仙居、縉云兩縣交界處肇源;二南1為十五國風(fēng)之《周南》、《召南》。
巾山
巾山舊府南,凜凜向天參。
一碧朝靈水,千秋浣小岑。
長城憑此樾,臨海至今藍。
多少桑田事,盡裝寶塔三。
巾山雙峰
雙峰巔頂兀,悠久如碑碣。
能擋一江風(fēng),曾屯兩千卒。
長亭起鶴云,深洞藏霞骨。
潮浪共山青,繁花驚四月。
東湖
一江纏翠袂,昔作屯兵計。
烽火已成云,城池生滿桂。
樵亭秀氣濃,天嶂寒花繼。
青郭閣三層,飛檐懸陸麗。
注:陸麗,借指長劍低昂貌。
有感唐貞元日本國?澄和尚
來神龍寺受戒
神龍啟盛唐,臨海禪名遠(yuǎn)。
廣野范貞元,西廂持戒券。
天臺道邃宗,海島招提憲。
巨浪也難收,貧僧東土愿。
注:廣野,?澄和尚幼名
老街見朱自清紀(jì)念館
得緣在臨海,秋實書囊旅。
半瞥見驚鴻,一匆落清語。
南山殿后風(fēng),燕子檐巢處。
居愛古街前,赤城許君與。
注:秋實,即朱自清;朱有《匆匆》篇。
千佛井
陰陽衡塔宇,空里聞樓鼓。
山勝一仙都,井深雙佛肚。
清泉幾萬觴,老缽無邊雨。
臨海郭三遷,鏡中今月古。
登臨海府城
北固有山橫,翔龍六里驚。
臨江飄碧帶,背郭護蒼生。
踏馬金戈道,連衢戰(zhàn)火營。
今朝臺海事,令我一登城。
紫陽街
老鋪姓名雷,千年此埠開。
東安文佛塔,后坐赤城臺。
街抵南山麓,巷通北固壘。
臨江售風(fēng)骨,愛與紫陽呆。
龍興寺
古剎南山殿,如來慈善面。
宗邦道邃禪,異域扶桑羨。
一妙須長參,多求還莫眷。
高僧坐法蓮,誰把神龍見?
望千佛塔
高聳作旌旛,近山有梵門。
燒香凝靜氣,筑塔擱靈根。
人世功名訣,禪心智慧魂。
浮圖嵌千佛,笑曰本同原。
張荔生
過紫陽街
一抹斜陽落翠岡,青城不鎖百般香。
垂涎個個三余尺,笑道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
臨海訪仙有懷
開眉舉盞盡成詩,欲醉仙公道亦奇。
一夜千尋皆好夢,城頭皓月綴霜梨。
乘雨步行永安溪綠道
無邊大道動天弦,萬頃煙波豁遠(yuǎn)闐。
擼袖爭來皆福雨,仙居再造不需詮。
過桐江書院
青松不老入云天,大道無私理學(xué)傳。
走遍江南朱子在,清風(fēng)縷縷足留連。
鄭志梅
游龍興寺
六渡因弘法,誠心千佛參。
巾山瓶水供,偈頌續(xù)三三。
永安溪綠道
綠道訪仙蹤,林幽苔草封。
白頭漁叟在,閑釣聽溪鐘。
著漢服
廣袖乘春日,長裙照水紅。
楚腰爭盡瘦,思學(xué)漢陽宮。
夜宿仙居縣橫街唐燈記
橫街村店萬燈懸,勝似長安不夜天。
吟客八方來此宿,峰巒望處住神仙。
游仙居山
欲拜觀音怯近臺,危崖絕處即蓬萊。
重溫一曲游天姥,嘆息人間少逸才。
過桐江書院
鼎山疊翠院前看,溪水縈回春更寒。
朱子當(dāng)年憐稚子,云窗雪案問艱難。
過仙居皤灘
五溪匯聚白灘頭,水陸通衢貨九洲。
古鎮(zhèn)千年存舊跡,客來爭路看春樓。
吳玉忠
卜算子?情重靈湖
城外晏閑區(qū),湖內(nèi)溶三水。樓閣亭臺置井然,草灌喬青翠。
又見舫飛橋,更置詩書藝。巖桂幽香撲面來,豈止江山麗。
沁園春·讀《負(fù)薪集》感懷
溫嶺山巒,靈江溪畔,岳峙淵渟。望巾山寶塔,風(fēng)騷悠久,紫陽古巷,商賈綸經(jīng)。譚戚平倭,楊陳風(fēng)雅,吟長長聯(lián)盡彀成。家山戀、看詩心主調(diào),臨海升平。
愈加正氣爭鳴。怎禁得、同僚細(xì)點評。有朝堂憂患,敢思利劍;民間疾苦,誰解喉繩。會長聯(lián)題,名家書賀,多少詩人閱汗青。中文日,覽蕓編癡醉,蘊育心靈。
注:中文日~倉頡造字日,即國際中文日,亦是谷雨。
行香子·《負(fù)薪集》讀后寄遠(yuǎn)
文化何當(dāng),此集方知。又何妨?xí)嬙~為。爭高競長,伯仲塤篪。任癡中書,情中畫,意中詩。
知行不誤,才高行潔。料田園歌酒總歸。兩城不遠(yuǎn),樟荔葳蕤。望今同識,明同賞,后同飛。

林如月
浣溪沙?游靈湖兼寄
雨過芳叢色更青,無邊湖水泛春聲。桃源深處幾人行。
邀月軒前吟興起,澄心館里笑談傾。傳杯拈字為山櫻。
林如峰
靈湖澄心館交流甚歡,調(diào)寄《桃源憶故人》。
靈湖鎖鑰風(fēng)吹岸,一塔垂湖影綰。紫燕喧呼綣戀,淌入澄心館。
幾明窗透書呈案,拈韻字分詩侃。曲水流觴不倦,續(xù)筆蘭亭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