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大時代之音DSDZY"免費訂閱
原湖南省宣傳部常務(wù)副部長、新聞出版局局長、著名作家、中書協(xié)會員劉鳴泰題詞
毛澤東晚年患眼疾,蘆荻為其讀書。他懷念已故愛人楊開慧,與其感情深厚。楊開慧不僅是伴侶,也是戰(zhàn)友,毛澤東一直保存她的遺物。雖然后來結(jié)婚,但楊開慧仍是他的夫人。在夜深人靜時,他緬懷過去,思念愛人。----------摘要由作者通過智能技術(shù)生成
1975年,82歲的毛澤東患上了眼疾,導(dǎo)致他不能看書。毛澤東一生都離不開書,因此中辦人員找來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講師蘆荻幫助毛澤東讀書。
7月14日,對于毛澤東來說又是一個夜不能寐的晚上。蘆荻照例為他讀了“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作品——《登樓賦》。蘆荻讀了兩遍,主席聽得很入神。
讀完后,主席突然發(fā)出感嘆:
“人對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鄉(xiāng)、過去的朋侶,感情總是很深的,很難忘記的,到老年更容易回憶,懷念這些。寫《到韶山》,就是想起三十二年前的往事,對故鄉(xiāng)是很懷念的。”
隨后毛澤東又說:
“寫答友人,說“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就是懷念楊開慧的,開慧就是霞姑嘛!可是現(xiàn)在有些解釋不是這樣,不符合我的思想。”
1975年,距離楊開慧烈士英勇就義已經(jīng)46年了,然而主席對于這位昔日的愛人卻依然無法忘懷。毛主席一生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生離死別,但是楊開慧在他的心中卻永遠占據(jù)著一個無法撼動的地位。楊開慧不僅僅是他的愛人,他三個孩子的母親,更是他無可替代的戰(zhàn)友。
毛澤東一生都是一個卓爾不群之人,一直都是一個在尋求答案的人。為了拯救這個多災(zāi)多難的民族,毛澤東其實嘗試了很多,他也曾希望不依靠流血和暴力就讓中國富強。
毛澤東認為要救國,就該啟發(fā)民智,興辦教育。為此他開辦了工人夜校,和同學(xué)們一起舉辦了新民學(xué)會。他發(fā)現(xiàn)在國內(nèi)閉門造車不行,于是毛澤東積極推進留法勤工儉學(xué);后來毛澤東認為光靠教育是不行的,于是他策動驅(qū)張運動,推進湖南自治,要將湖南建設(shè)成“中國的普魯士”……

每一件想到的,毛澤東都會去做,他結(jié)識了很多同伴,又和許多昔日的同伴告別,蕭子升、蕭旭東、陶毅,漸漸都成為了他生命中的過客。然而楊開慧卻不一樣。
毛澤東和楊開慧很早就認識了,畢竟楊開慧是主席恩師——楊昌濟的愛女嘛!在父親的影響下,楊開慧思想前衛(wèi),也一直在苦苦追尋救國之路。在她的手稿中,楊開慧非常不滿那些衣食無憂卻只顧自己快活的人。但她卻找不到出路,楊開慧只能努力去貼近那些受苦受難的窮苦人。
然而就在這時,青年毛澤東出現(xiàn)在了他的世界,主席旺盛的生命力和行動力讓楊開慧傾倒。毛澤東或許就是她所要找的答案。正如她在手稿中所說:
“我是十分愛他的,自從聽到他許多的事,看見了他許多文章、日記,我就愛上了他?!?/p>

但在毛澤東面前,楊開慧一開始卻有些自卑:
“不過我沒有希望過會同他結(jié)婚(因為我不要人家的被動愛,我雖然愛他,我訣不表示,我認定哎的權(quán)柄是操在自然的手里,我決不妄去希求,我也知道都像我這樣,愛都不會埋沒盡了么?然而我的性格,非如此不行,我早已決定獨身一世了)?!?/p>
這段話叫楊開慧愛而說不出口的情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害怕表白,害怕毛澤東不肯接受他。但若無法嫁給毛澤東,楊開慧寧愿一生不嫁。
然而楊開慧所不知道的是,毛澤東早就愛上了她。因為青年主席早已看出,楊開慧是他的同路人,都是關(guān)心民族和窮人命運的人,是能與他相伴一生的人。就這樣,毛澤東開始熱烈地追求楊開慧。
1936年,毛澤東曾對斯諾訴說當(dāng)年在北京時的美好:幽深的故宮庭院,北海公園中那掛著晶瑩冰柱的楊柳。這些都曾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約會的地方。主席哪只是思念北京的靜美,他所懷念的是青年時期的他與楊開慧的美好。

就這樣,毛澤東和楊開慧走到了一起,生下了三個孩子。楊開慧不僅是毛澤東的伴侶,更是他堅定不移的戰(zhàn)友,能夠為他而生,也能為他而死。當(dāng)楊開慧意識到,毛澤東即將走向一條荊棘之路時,她堅定地寫道:
“我想著,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親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著他去死!假如他被人捉去殺了,我一定要同他去共一個運命?!?/p>
這就是楊開慧和毛澤東的感情不同于尋常人之處,他們早早地接受了自己的結(jié)局,但命運卻讓相愛的兩個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將妻兒送回了板倉老家,他即將作為特派員,發(fā)動秋收起義。從那時起,毛澤東的人生被劃出了兩道;從這一天起,毛澤東不僅僅只屬于楊開慧、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龍,他將背負起整個國家、整個民族,他將拯救中國千千萬萬的勞苦大眾。
縱有千般不舍,但毛澤東也不能回頭,而楊開慧則抱著孩子,堅定地看著毛澤東的背影,這早就已經(jīng)是注定好的命運。

1927年底,毛澤東在井岡山站穩(wěn)了腳跟,他曾給楊開慧寫信,信中說:
“開始生意不好,虧了本,現(xiàn)在生意好了起來,興旺了起來。”
然而到了后來,由于戰(zhàn)事緊急,楊開慧再難以收到毛澤東的信。由于敵人的迫害,毛澤東甚至連楊開慧的通信處都找不到了。慢慢的,毛澤東聽到了板倉老屋被燒,楊開慧犧牲的消息。但實際上,當(dāng)時的楊開慧并沒有犧牲。
直到1929年11月28日,就在古田會議即將召開之時,毛澤東重新?lián)渭t四軍前委書記的后兩日,他意外得到了楊開慧的消息。原來,楊開慧還沒死。于是毛澤東急切地給李立三寫了一封信:
“開慧和岸英等我時常念及他們,想和他們通訊,不知通信處。聞?wù)f澤民在上海,請兄替我通知澤民,要他把開慧的通信處告訴我?!?/p>
但是最終,毛澤東沒能再與楊開慧重逢。
1930年,紅軍攻占了長沙,將湖南軍閥何鍵打得灰頭土臉。事后,何鍵惱羞成怒,懸賞一千大洋,發(fā)誓要逮捕楊開慧以泄憤。10月24日,楊開慧在通知戰(zhàn)友隱蔽時,不幸被國民黨的特務(wù)所抓捕,同時被捕的還有保姆陳玉英以及8歲的長子毛岸英。

殘忍的何鍵對楊開慧進行了嚴刑拷打,與此同時何鍵又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他派人告訴楊開慧,只要她公開登報聲明退黨,聲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guān)系,就可以讓她免死。
對于敵人的威逼利誘,楊開慧只是輕蔑一笑,“讓我和潤之分手,除非??菔癄€!”
敵人又問:“你上有老母,下有孩子,年紀輕輕,要為自己的將來著想?!睏铋_慧回答:“這些事我自有主張,不用你們管?!?/p>
何鍵見楊開慧始終不肯屈服,最終惡由膽生,當(dāng)即下令槍決楊開慧。在去刑場的路上,楊開慧向毛岸英交代了最后的遺言,并跟他說:
“要學(xué)會堅強,永生永世跟黨革命?!?/p>
最終,楊開慧大步流星,走上了刑場,義無反顧地面向了劊子手的步槍。只聽一聲罪惡的槍響,楊開慧烈士壯烈犧牲。
聽聞楊開慧犧牲的消息,毛澤東悲痛欲絕:“開慧之死,百身莫贖?!?/p>

到了后來,毛澤東越來越內(nèi)斂,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直抒胸臆,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李銀橋、張玉鳳都曾看到,毛澤東曾親自拿出一個破舊的小皮箱,然后將里面裝的舊衣服、舊軍帽、幾件舊襯衣、一雙舊襪子和一條破毛巾拿出來曬一曬。等曬好了,主席又將這些衣服整整齊齊地疊好,然后再放進箱子里。
李銀橋和張玉鳳都感到奇怪,毛澤東自己的生活起居很馬虎,但為啥將這套衣物疊得如此整齊。直到后來,大家才明白,這個舊箱子里裝的,是毛岸英留下來的舊衣服。
每到夜深人靜之時,主席都會想念自己犧牲的親人,他會想念毛岸英,會想念毛澤民、毛澤覃,當(dāng)然他也會想念楊開慧。

在面見故人李淑一時,毛澤東百感交集留下一首《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楊柳輕飏直上重霄。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詞中的“驕楊”指的就是楊開慧。后來章士釗問他,為何這里的驕?zhǔn)球湴恋尿?,而不是嬌嫩的嬌。毛主席解釋:“女子革命而失其元,焉能不嬌??/p>
不僅如此,毛主席雖然后來又結(jié)了兩次婚,但他依然將楊開慧當(dāng)成自己的夫人。1962年11月15日,聽說楊開慧的母親去世了,連忙寫信給楊開慧的弟弟楊開智:
“得電驚悉楊老夫人逝世,十分哀痛。望你及你的夫人節(jié)哀。寄上五百元,以為悼儀。葬儀,可以與楊開慧同志我的親愛夫人同穴。我們兩家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望你節(jié)哀順變。敬祝大安。”
1976年的夏天,毛澤東病情惡化,提出想回韶山休養(yǎng),中央沒有答應(yīng),但消息傳回了湖南。收到消息的楊開智獨自一人從長沙來到北京,找到了一位姓雷的軍官,托他告訴毛澤東,說想要見一面。當(dāng)時的毛澤東已經(jīng)臥病在床許久,看到照片后立刻認了出來,這就是楊開智,等聽說楊開智專門來到北京后,毛澤東要求立刻見他,卻被醫(yī)生制止,毛澤東最后決定,等病情有所好轉(zhuǎn)后就見。

還有一次,毛澤東觀看戲劇《白蛇傳》,他看到法海棒打鴛鴦,阻撓白娘子、許仙成婚時,紅著眼睛在劇場當(dāng)場站起來指責(zé)。在那一刻,在毛主席眼中,白娘子和楊開慧的形象是不是發(fā)生了重疊呢?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建國后毛主席終究還是沒有去過楊開慧的墓,盡管他曾請李淑一幫他祭拜。要知道,毛澤東去過太多人的墓地,題寫過太多人的墓名,但他卻沒有去看楊開慧。
只是在1960年3月11日,他去長沙汽車電器廠視察時,他抽空去了一趟湖南烈士陵園。在楊開慧的牌示前,主席久久佇立,沉默無語。
那么主席放下了嗎?如果放下了,主席又如何會在詩詞中,在與親朋好友的交談中,屢屢提到這位早已逝去多年的愛人。為何即使自己病重之時,仍強撐病體,一定要見楊開慧的弟弟一面。
正是因為放不下,才不敢去面對。有的東西實在太珍貴,才不愿在人前輕易展示。就像毛澤東一直保存著毛岸英的舊木箱,卻從不跟旁人說里面的衣服到底屬于誰。

板倉那一別,毛主席已經(jīng)不再屬于自己,他被萬眾擁戴,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雖然有無限的悲痛,但主席還是必須獨自前行,他背負的東西實在太重了。唯有夜深人靜之時,他才有機會緬懷過去,思念自己的愛人。
1975年7月14日,毛澤東又忍不住向蘆荻提到了自己昔日的夫人,他一生摯愛的女人。蘆荻走后,毛澤東失眠了,他拿出楚辭,又讀了兩遍。
1945年年底,毛岸英從蘇聯(lián)學(xué)成歸來,見到兒子后,毛澤東第一句話就問:
“你媽媽走前都說了什么?”
毛岸英回答道:
“媽媽要我告訴你,她沒有做一件背叛黨和背叛爸爸的事情,她永遠都愛爸爸?!?/span>
話還沒說完,毛澤東已經(jīng)淚流滿面。
1929年11月29日,面對敵人的槍口,楊開慧留下了最后一句遺言:
“我死不足惜,唯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廣西著名畫家·書法家·作曲家·山歌王于潤發(fā)題詞
文章來源 :智慧通鑒古今歷史
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的看法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
所有作品文責(zé)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