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燈,湖南汨羅人,學者,非虛構(gòu)作家,現(xiàn)居深圳。著有《大地上的親人》《我的二本學生》《去家訪:我的二本學生2》。
四年前,非虛構(gòu)作家黃燈出版了《我的二本學生》,她以一己之力,引爆了二本學生的話題。
二本學生屬于中國高等教育的第二梯隊。相比于名牌大學的“天之驕子”,二本學生在就業(yè)市場上缺乏足夠的競爭力,在公共輿論場中的存在感和話語權(quán)也較低。黃燈的作品,讓二本學生第一次以一個整體面貌,出現(xiàn)在公眾的視野里。她以溫情細膩的筆觸,講述了她在廣東金融學院眾多二本學生的故事,這些學生在求學、就業(yè)、生活上,面臨著一系列真實的困境,卻被社會長期忽視。
盡管這本書讓黃燈載譽無數(shù),她卻并不十分滿意。她覺得二本學生的故事并沒有講完,她只講述了在課堂內(nèi)外所看到的學生,而這些學生究竟如何來到她的課堂,他們有著怎樣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jīng)歷,他們的父母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她并不了解。相比于已經(jīng)或者即將步入中產(chǎn)階層的二本學生,他們的父母被遮蔽得更為徹底。這些父母都是默默無聞的底層勞動者,他們起早貪黑拼盡全力,才把子女送進了大學,創(chuàng)造了家族史上從未有過的壯舉。
為了了解學生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jīng)歷,從2017年開始,黃燈花費了五年時間,走訪了二十多個學生的家庭。她一路乘坐火車、大巴、摩托車、電瓶車,去到云南騰沖,安徽懷寧,廣東郁南、陽春、東莞、潮汕、梅州等地,走進學生們的老屋或新居,參觀他們曾經(jīng)就讀的中小學,去到他們父母辛勤勞作的田間地頭、養(yǎng)殖場或生產(chǎn)車間,去感受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也去體驗每個家庭為孩子的教育所做的努力。
今年2月,黃燈把這些家訪得來的故事,集結(jié)成《去家訪:我的二本學生2》出版。透過這些鮮活的故事,我們能看到底層家庭的孩子,如何掙脫命運的枷鎖,實現(xiàn)人生的逆襲。相比于那些精英家庭的子弟,這些寒門子弟要想通過教育實現(xiàn)階層躍遷,困難重重。由于教育資源落后,他們必須進入當?shù)刈詈玫闹行W,成為那里的尖子生,才有可能考取一所二本院校。而他們每個人的成功上岸,都需要來自整個家庭不遺余力的托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