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家祠
張曄/濟南
《張家族譜》功成,我望口山張姓始祖百能公在天有靈,看著子孫們這不俗修為,當含笑欣慰!弘揚家族文化,代代奮發(fā),光祖耀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張家興旺在此!這部譜梓行,是盛世祥瑞,以主事者張朋先生為代表的張姓族人有大情懷,古道熱腸當贊。
家譜是要恭迎入家祠供奉的,我們百能公家祠遺址在今望口山村!土臺兀立,草樹披覆,古建筑殘件依稀可見?,F(xiàn)狀凄涼,先祖英靈魂魄飄泊糾結但無有所依托,這對我們這么一個大的家族而言,是一種悲辛。期待張家有識之士站出來,在《家譜》功成的基礎上,凝神聚力,繼續(xù)新的征程?。?!
和翟姓韓姓尹姓趙姓等家族相比,我們張族家族文化建設的步伐太慢了,我們堂堂黃帝后裔少精英否?少人脈否?少凝聚力否?自問之,深思之,惟有發(fā)奮齊賢。
國家修史,知其興衰;地方修志,知其沿革;家族修譜建祠,知其根源。宗祠建設,是我們尋根問宗、祭祀祖先、弘揚先賢文化的重要舉措,是我們不忘來時路、走好當下路、把握未來路的根與魂?!皩⒔烫煜?,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則民心淳;民風正,則社稷安。
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以宗祠為代表的孝道文化是我們中華文化最源遠流長的文化根基和血脈傳承,讓我們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向哪里去。祠堂,不單是維系海外鄉(xiāng)親與本土血緣關系,同時也是給鄉(xiāng)親以及所有子孫后代了解家族文化、了解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
就我們百能公這一枝而言,我們家族當代宗親有顯宦名流,有商界精英,有文化藝術名家,有鄉(xiāng)賢高人,復建張姓家祠并不是多難的事。明珠遍地,也就是缺根彩繩串聯(lián)之,如此而己!
就我們望口山張氏宗親祠堂建設而言,原址興建后,把明清民國時期的張家人的櫥柜桌椅、名人字畫,乃至生活器具,還有反映張家人歷史形成、發(fā)展壯大的譜誌著作,當代族賢志存高遠、奮勇爭先的先進典型證書資料影像收羅陳列進去,讓祠堂成為家族文化博物館,家族變遷場景的真實還原,給無數張姓子孫一個血緣崇拜、靈魂皈依的場所。朱熹在《家禮》中寫道“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于正寢之東”“或有水盜,則先救祠堂,遷神主遺書,次及祭品,后及家及祭品,后及家財”。在朱熹時期,祠堂被視為高于一切,為家族命運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設發(fā)表了許多重要論述。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在“四個自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文化自信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所具有的根本性意義。在社會主義新時代新階段,家族祠堂建設也有了新使命新?lián)敗?/p>
我呼吁:重建濟南市平陰縣望口山村張家祠堂!將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忠、孝、仁、義、禮、智、信”與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建設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張家宗親祠堂,繼承和發(fā)揚具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風尚的傳統(tǒng)家族家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