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辦單位:安徽省詩詞學會企業(yè)家詩詞工作委員會
前言
受企工委編委會的委托,本人從“《徽商雅韻》五月詩詞作品”中選取了12首詩、詞、曲略加點評,所點評的作品涵蓋了榴花、薔薇、六一、麥收、端午等不同主題,作品風格或沉郁厚重,或輕盈靈動,俱皆來自于詩人們的生活觀察和親身體驗,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從這此作品中也看得出我省詩詞發(fā)展之快,水平之高,也感謝安徽詩詞的論壇群、企工委群以及《徽商雅韻》公眾號,為廣大詩友提供了抒發(fā)情感、提升自我、展示才華的舞臺。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再加上“一千個讀者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作品的理解必然會有偏頗,點評必然有不到之處,也敬請原作者諒解和指正。
——朱祥

李青
〔中呂·迎仙客〕石榴花
迎海濱,遍城村,蟠枝婀娜無意春。蘊濃情,燃彩云。盛夏清芬,巧笑天生韻。
點評:
李青會長在上期投稿中分兩個主題吟詠了“薔薇”和“榴花”,在此不說她詠的“薔薇”,單說她詠的《〔中呂·迎仙客〕石榴花》,也別有一番風味。
首二句“迎海濱,遍城村”,交待了石榴花不擇土壤、隨寓而安的粗放特點,接著“蟠枝婀娜無意春”,既吟出了石榴的形態(tài)特質,又描繪了石榴的不媚春風也不與群葩爭艷的獨立品格。再看榴花開放時的燦爛景象吧——“蘊濃情,燃彩云”,你看那濃情欲燃,是何等的優(yōu)美,何等的火熱,再加上清新的芬芳和咧嘴而笑的嬌態(tài),自是妙趣天成。全曲簡捷明快,干凈利落,這也是李青會長的行事風格,正驗證了“文如其人”。
鞏思碩
〔中呂·朝天子〕聞老友戒煙有感
譴閑,解煩,醉霧成習慣。可到老屢遭妻罵日輪番,沒奈何發(fā)誓將煙限。怎曾想坐臥丟魂,不思茶飯,癮來心鬧翻。索性抱殘,且把誓刪,管甚憂和患。
點評:
抽煙為譴閑,為解煩,日久成癮,而作者老友抽煙卻要讓家人被動抽上二手煙,自然會遭受妻子、孩子的白眼,這才“沒奈何發(fā)誓將煙限”。戒煙難,是人所共知之事,作者生動地描繪了戒煙時的窘態(tài),“坐臥丟魂,不思茶飯,癮來心鬧翻”,真真讓人難耐又無奈,“索性抱殘,且把誓刪,管甚憂和患”,最終卻前功盡棄,聽之任之了。
讀罷此詞,讓我忍俊不禁。此詞所言“戒煙”,雖然在標題中交待非鞏思碩先生本人親身經(jīng)歷,但依然語言詼諧,形象生動。本人從前也曾為“癮君子”,故對戒煙體會較深,那欲罷不能的煎熬也著實讓我感觸頗深,好在最終硬是給戒掉了。而此曲中作者的朋友卻是在一番斗爭后放棄了,不免有些遺憾?!坝兄菊?,事竟成”,相信只要有恒心,定會摘掉煙槍帽子,還妻兒和自己一個清新爽朗的生活環(huán)境。
潘慶華
浪淘沙令·六一感懷(李煜體)
六一憶童年,恍若當前。洗衣捉蟹到河邊。桃李園中比上樹,贏者嘗鮮。
彈指鬢霜顏,舊事難刪。童真常駐自心寬。詩意書情添雅趣,醉享堯天。
點評:
初賞潘慶華先生此詞的上半闋,我的腦海中便不由自主浮現(xiàn)了一幅自己兒時的畫面:與小伙伴散學歸來,赤腳河中,撈魚摸蝦摘菱角,又翻墻越院,偷桃摘李掏鳥窩。兒童時光,雖然辛苦,也有快樂。再賞先生下闋,也不禁心有戚戚:“彈指鬢霜顏,舊事難刪?!比欢?,“童真常駐自心寬”,特別是詩意書情,激活美好記憶,讓人忘掉憂思,活在當下,如何不“醉享堯天”呢。
全詞脈胳清晰,感情純真,讀來輕松自然,
王武亭
昨日端午
半是歡心半感傷,端陽身早在廬陽。
唯余人子成人父,聊認它鄉(xiāng)是故鄉(xiāng)。
夜看西樓一新月,影分柳徑半宵涼。
縱然百歲生能得,來日難如去日長。
點評:
多年前有幸隨泗縣詩詞學會拜訪明光詩詞學會時,便與王武亭先生結下了情緣和詩緣。王先生的詩風貼近生活,獨具慧眼,且情感豐富,有著極強的感染力。這首《七律·昨日端午》便是如此。
首聯(lián)交待了身之所處,雖然端午不是親人團聚之節(jié)日,但客居他鄉(xiāng),也不免感時傷懷,自然引發(fā)頷聯(lián)的“人子成人父”的嘆息和“它鄉(xiāng)是故鄉(xiāng)”凄楚。頸聯(lián)描述了夜半之悲涼,是傷感之情的細化和提升,而尾聯(lián)“縱然百歲生能得,來日難如去日長”,則把感傷之情再次提升高度,正與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之感慨不謀而合。
李永廣
〔中呂·山坡羊〕麥收時
鷓鴣嗓亮,子規(guī)聲壯,風吹小麥千層浪??词禳S,嗅清香,老農(nóng)如醉心歡暢,疲累辛勞都忘光。糧,國庫裝;錢,己袋裝。
點評:
相信好多朋友和我一樣,看到〔中呂·山坡羊〕,會馬上想到張養(yǎng)浩的元曲《山坡羊·潼關懷古》,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回響千古的吶喊依然令人發(fā)聵。
而李永廣先生此曲則反其調而唱之,用簡捷明快的筆調,生動地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形象的當今午收畫面,有鷓鴣和子規(guī)催收的祥和之聲,有千層麥浪的動感之律,有麥子熟黃的清香嗅覺,有老農(nóng)如醉的歡暢之情,最后點明且拔高主題——“糧,國庫裝;錢,己袋裝。”
相信張養(yǎng)浩重生今天,定然會一改悲惋,發(fā)自內心地唱出“興,國運昌;盛,百姓昌”國泰民安的祥和之聲。
洪祖美
〔中呂?齊天樂帶紅衫兒〕自然
從來各路爭鋒,皆為了浮華夢。清空,懂,方可從容。守初心依舊通紅,由衷,詩興飛揚,美好盡去擁。似火榴花,青澀蓮蓬,熱烈開,溫柔弄,也未許東風?!矌А逞阌邢ο及椋c長空共。若謙恭,自相融,起落禪機迸。意無窮,愛千重,猶兌陽光一捧。
點評:
初看洪祖美女士的曲題《自然》,覺得一定很難寫,因為這個主題取材范圍很廣,但細讀此曲,才覺得作者從細微之處也能寫得貼切自然。
先看主唱“齊天樂”,首二句即點明主題——“各路爭鋒”,“皆為了浮華夢”,如之奈何?“清空,懂,方可從容”,且“由衷”才能“美好盡去擁”。接下來以榴花和蓮蓬的“熱烈開”和“溫柔弄”,也未許東風”,點出一切不必刻意為之,“道法自然”,順應其理,隨緣即可的真諦。
再看帶過曲“紅衫兒”,首二句“雁有夕霞伴,水與長空共”,這是自然共生之妙,而“若謙恭”,方可“自相融”,也才能“禪機”迸發(fā),這又組合或者搭配出一幅自然和諧的絕美畫面。在此基礎上,作者又加了一碼,也只有“意無窮,愛千重”,才能達到“兌陽光一捧”的萬物共生共存的最燦爛的精神境界。
縱覽全曲,作者通過自然界的物象,提煉出精神生活的意象,予人以美好的啟迪。
許奎
甲辰端午雜詠
蒲艾懸門雅客逢,賡酬唱和接詩龍。
健兒弄棹清波靚,嫦六穿云月兔彤。
心底無私真佼佼,胸膛有愛豈庸庸。
陰晴本就尋常事,坦蕩人生不畏兇。
——寫于蜀麓紫園
點評:
許奎會長的詩最大的特點就是貼近生活,而瀟灑不羈的個性又使得其詩極具豐富的想象力,必然高于生活,而這首《七律·甲辰端午雜詠》就準確地體現(xiàn)了其一直以來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特點。
從首聯(lián)看,應該是端午時節(jié)家中來客了,來的還是雅客,自然少不了一番詩詞唱和,唱和的又自然是端午時節(jié)的風俗文化“龍舟賽”和近期的國運大事“神六登月”:“健兒弄棹清波靚,神六登云廣寒彤?!奔仁恰半s詠”,頷聯(lián)又怎么能少得了一番抒情表意呢,這才“心底無私真佼佼,胸膛有愛豈庸庸”。由于民間在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尾聯(lián)“陰晴本就尋常事,坦蕩人生不畏兇”,表達的正是自己楷法屈子,看淡官場,坦蕩為人的修為,可謂尾聯(lián)收得自然,水到渠成。
李朝暉
題石榴
無意欲留春,不爭香一輪。
卻將如火色,贈與有情人。
百子長相守,同胞最可親。
何愁炎夏苦,只為釀秋醇。
點評:
一首好詩,可以直接寫景狀物,而如能透過寫景突破物象,刻畫內涵,那么這首詩又是好詩中的好詩了。我們看李朝暉秘書長的這首《五律·題石榴》,就很好地把石榴花從表象升華到了意象,豐富的奇思妙想給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首聯(lián)雖只有十字,卻暗示了榴花的特點——花開時間,不爭香氣。頷聯(lián)“卻將如火色,贈與有情人”,筆鋒一轉,升華了榴花如火的含義,讓人為之精神一振。你以為升華到此結束了嗎?沒有。頸聯(lián)“百子長相守,同胞最可親”,繼續(xù)將意境拔到了“同胞相親”的高度,可謂步步為營,力度不減分毫。尾聯(lián)“何愁炎夏苦,只為釀秋醇”,點明了榴花一夏不懼酷熱的精神支柱,那就是要釀出“秋醇”的理想,以此展示石榴的成熟與收獲之美。
縱觀此詩,語言精煉,意韻優(yōu)美,特別是頷聯(lián)“卻將如火色,贈與有情人”,串對得妙趣天成,不露馬跡,不動聲色。不過,在此也請允許我斗膽說下自己不成熟的管見,尾二句相較前六句,稍欠力度,略帶遺憾。
唐濤
榴花
熏風夏雨染榴紅,好鳥嚶鳴并萼叢。
雖未張開珠玉口,先藏琥珀在胸中。
點評:
絕句雖短,但它要求構思巧妙和極高的概括性,故寫好極難。唐濤先生的這首《七絕·榴花》卻寫得厚重又不失靈動。首二句交待了榴花綻放的時間,但語言不直白,很有藝術個情,榴花怎么紅的?是染紅的,而鳥的鳴叫也“并”入了萼叢之中,如此便有聲有色,聲色相融。
如果說前二句是鋪墊,或襯托,那么后二句就是“發(fā)力”了:“雖未張開珠玉口,先藏琥珀在胸中?!薄爸橛瘛保扮辍?,多美的比喻啊!他寫盡了榴花之美,我們也飽賞了榴花之美,已經(jīng)無須什么贅述的點評了。

房永科
薔薇
暮春時節(jié)覓晴光,驚看薔薇過短墻。
細雨輕澆柔葉密,和風常拂翠條長。
卿前駐足多騷客,醉里裁詩有阮郎。
生就幾根花底刺,好邀峽蝶散清香。
點評:
我們說,律詩最能體現(xiàn)一名詩家的詩詞水平,不說起承轉合的自然銜接,單說中間二聯(lián)的對仗,已經(jīng)需要十二分的功力了。
房永科先生的《七律·薔薇》文筆細膩,氣韻生動。首聯(lián)點明時節(jié),用“驚看”來突出暮春入夏后薔薇當仁不讓引領初夏風光的神奇,可謂“起”得給力。頷聯(lián)細劃薔薇特點,可謂“承”得恰當。而頸聯(lián)不失時機地轉到文人騷客上來,突顯文化內涵,可謂“轉”得合理。尾聯(lián),特別是結句的“好邀峽蝶散清香”,給人怡然自得之享受,又可謂“合”得悠然。
檀世升
浣溪沙·詠薔薇
墻角籬邊滿是花,春歸夏立惜芳華。爭紅斗紫樂詩家!
起舞隨風多浪漫,散香彌月更清嘉。何曾有意博人夸?
點評:
詩忌籠統(tǒng),籠統(tǒng)則無特色,更無意趣,而上期企工委所征詠榴花或薔薇的詩稿,給我最深的印象,是詩友們能從不同角度審視和理解二花,且能抓住各自的特征來寫。
檀世升先生的《浣溪沙·詠薔薇》就最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從上闋的“滿是花”、“惜芳華”、“樂詩家”,到下闋的“多浪漫”、“更清嘉”、“博人夸”,非常生動地刻畫了薔薇的細部特征,可謂形象生動。
孟祥成
一剪梅·初夏行
初夏陶然聞囀鶯,暖日和風,相約同行。榴花猶似美人迎,甜蜜溫柔,婉約娉婷。
望處薔薇像畫屏,滿架繁花,一院芳馨。多姿多彩潤詩情,鋪展花箋,傾訴紅英。
點評:
初夏行,無論行入園林還是行經(jīng)路旁,最能吸引眼球的是什么?是薔薇,是榴花?!傲馔父∑季G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杜枚),“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韓愈),皆是初夏時節(jié)對此二花最好的描述。孟祥成先生初夏與人“相約同行”,見榴花“猶似美人迎”,見薔薇“像畫屏”,獨具慧眼,才有了生動形象的比喻。而詞中上闋寫榴花,下闋寫薔薇,完美地把兩種初夏之花融入一首詞中,讀來毫無隔意之感,最為難能可貴。

圖|智能穿戴設備安頓預警手表
安徽省詩詞學會企業(yè)家詩詞工作委員會
主 任:李 青
副主任:李德新 許明球 宋偉 張銀輝
秘書長:李朝暉
《徽商詩韻》企工委編輯部
主 編:張銀輝
副主編:孟國田
編 委:
朱 祥 宋 偉 唐 濤
趙元席 陳新潮 尚明遠
孟國田 韓彩娥 周占華
李軍君 洪祖美
本期主持:朱 祥
本期審核:張銀輝
本期制作:孟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