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沖記憶
文/游雪蓮(四川)

瘦沖是我的家鄉(xiāng)。我出生在瘦沖,成長在瘦沖,是瘦沖這片沃土養(yǎng)育了我。每每想到瘦沖,我心里有滿滿的幸福感。
家鄉(xiāng)于我,是一個親切的音符。老家村口的那棵桉樹,是我記憶中最為珍貴的念想。這棵桉樹,陪伴了我的童年、少年。
走到村口,大壩子邊那堵白色石灰粉糊的墻面直沖我的眼簾,旁邊依然是那棵守望著家鄉(xiāng)、等得我們有些駝背的桉樹。站在樹下,靜靜地,一段美好的記憶如走馬燈一般在我腦海中閃現(xiàn)出來。
我小心翼翼,慢慢感受這熟悉的氣息。曬壩邊從前種有各種時令蔬菜,肥嫩的軟漿葉(落葵)攀爬在竹籬上,像一塊綠色幕簾,摘下幾片葉子,湊近鼻尖聞了一下,清香之余有一股獨特的味道。煮面時鍋上燒好水,就到地里掐最嫩的菜葉,再摘幾棵蔥,一碗面清香撲鼻。堰塘邊還有一口井,冬天井水溫溫吞吞的,但從未枯竭過。院子里還有用水泥砌的寬大洗衣臺,可以把衣服整個鋪開在洗衣臺上用毛刷使勁刷,然后再到堰塘里清洗。
那時大多數(shù)的家里都有柴火灶。冬天最喜歡坐在灶前燒火,還可以在火里埋一個紅苕,等柴火的余溫盡后糊香味就有了。除了柴火灶,還配了蜂窩煤爐,加煤也是一個技術(shù)活,對好煤眼是關(guān)鍵。若爐子熄火,這就需要用火搭煤了,搞得一屋子煙霧騰騰。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收獲玉米和打谷子的季節(jié),曬壩里鋪滿曬墊,曬墊上鋪滿玉米和稻谷。最熱鬧的是變天“打偏東雨”的時候,每個人都瘋快地跑,把稻谷用耙子弄到筐子里擔回家,來不及的干脆把曬墊兩頭折過來卷起就往屋里跑。
我抬頭凝視枝繁葉茂的桉樹,似乎還在不停地長出青翠的葉子,像是小時候坐在天橋歇涼的感覺。那是一個和煦的上午,我、媽媽和弟弟,坐在桉樹下的水渠邊,春日的清風撫著我們的臉頰,暖暖的陽光照射下來,地上斑駁的桉樹影隨風跳動,歡呼雀躍。我和弟弟光著小腳丫在水渠里跑來跑去,媽媽在一旁整理農(nóng)具被逗得眉開眼笑。桉樹綠葉茂盛,伸展著枝椏籠罩著我們,為我們保存美好的記憶。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陣清風吹落了桉樹上那鵝黃色的花,帶來了幾縷淡淡的清香。枝頭上,鵝黃色的花成群地聚在那里,密密地挨著,終于落到了地上;幾縷細碎的陽光穿過樹枝上的花群,映照在母親身上。
母親先用鋤頭鏟除田邊的雜草,而后調(diào)轉(zhuǎn)鋤頭捶打田坎內(nèi)側(cè)以夯實,臉上已經(jīng)有了密密的汗珠。我撿起掉落在地上的桉樹花吸吮著,有點甜。我捧一捧桉樹花讓媽媽也嘗嘗,媽媽笑了笑,坐在田邊,給我們講述她兒時的故事,講怎樣在春天播下種子,在秋天收獲一家人的口糧。媽媽用最簡樸的道理,教給我們?nèi)松恼芾恚探o我們怎樣做一個直立的人。媽媽講得娓娓動聽,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其樂融融。
一陣風過后,我回過神來,桉樹花淡淡的香氣似乎還未散去。
看著眼前這棵桉樹,我頓時感慨萬千。那時的歡快、嬉戲的身影早已煙消云散。我注視著桉樹,屈指一數(shù),這棵桉樹砍了又發(fā)、大了又砍,已經(jīng)走過近一個世紀了。自從我們一家搬到城里以后就很少回來看它了,皸裂的樹干仿佛訴說著風雨滄桑。
枝條上那些稀疏的桉樹花,在春風的吹拂下隨風搖曳,依舊充滿生機與活力,為村民提供庇護和依靠。它就像是整個村子里的精神支柱,無論面臨多大的困難,都能給村民帶來安慰和鼓勵。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鄉(xiāng)村走向城市。每當憶起童年往事,腦海中總會浮現(xiàn)出那棵屹立于村頭的老桉樹。老桉樹是永遠無法割舍的情懷,是連接幾代人的情感紐帶。
時光如流水,無情地帶走了我們美好的童年,我們臉上已刻上歲月的痕跡。童年時代和母親一起勞動,在桉樹下賞花、講故事、歇涼、堆谷草的情景恍然就在昨天。難忘的歲月已變成斑駁的光影,轉(zhuǎn)眼之間,我從童年步入了知天命之年,母親也離開我三年了。
春草年年綠,桉樹歲歲花。看著依舊傲立在原地的老桉樹,一身淡黃色的桉樹花靜靜地綻放在枝頭。微風輕吹,淡黃色的花瓣隨風落下,空氣中氤氳著淡淡的花香。
我想,一生忠厚善良的母親,就像無私的桉樹為我們遮風擋雨,平凡而勤勞的一生,猶如這淡淡的桉樹花一樣美麗芬芳。
無論我們年歲幾何,離故土多遠多久,心中總有一塊屬于童年的圣地,那就是“小時候想逃離、長大后最眷戀的地方。”我們離不開的故土,會藏在每個人的心里,歷久彌新。
桉樹年復(fù)一年佇立在村口,守望著村莊。
桉樹給我留下了無盡的回憶和無限的鄉(xiāng)愁。
我和桉樹都將漸漸老去,但我這份鄉(xiāng)愁卻與日俱增,這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情感更難以割舍。
在瘦沖,我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感受著世間最美好的情感和生活的真諦。無論走到哪里,我都會懷念難忘的家鄉(xiāng)風景和人情味兒。
作者簡介:

游雪蓮,四川自貢人,自貢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榮縣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四川農(nóng)村日報》《自貢日報》《四川關(guān)愛明天》《分憂》《蜀南文學》《鹽都藝術(shù)》《自貢作家》《自貢三農(nóng)》《自貢社會扶貧》等報刊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