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老雜感
文/張 勇
這些年,我發(fā)現(xiàn)我們這些出生年齡相當?shù)娜?,或多或少流露著一種憂慮:自己到了暮年以后,會逐漸淡出公眾視野,將被人模糊,當上清閑客。這給我一個感覺,我們這一代人是不是將要過去了。
其實,這根子還是如何來看待一個“老”字。
人一輩子,歲月不居,生老病死是必然的過程。生,理所當然,沒什么好說;病,是最多人討論關(guān)注的;死,人卻最忌諱,從不輕易提及。而對于“老”,更多的是不能適應(yīng),以致心中沮喪恐慌,難以聊生。
人緊握雙拳而來,平攤兩手而去,生命有長有短,誰都無法逃避,也無法改變。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盡心盡力地去填滿這個過程,先是一樣一樣的搜集,后是一件一件的疏散。亦如有人所說,最后只剩下老伴老屋和老狗。沒曾料到,人不僅僅是作為人的活體存在的時候,還有一段晚景頗費安排。
甲辰龍年初,我寫過一篇《人到六十》。我說,人到六十,是人生一種清晰的階段定位,后面的事都將變得慢下來了。人生有兩筆,上半場做加法,下半場做減法。慢,是一個減法和加法同時運力的過程,一點點地去減,也一點點地去加。若從時間角度看,生命運動從來就不會停歇,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回憶,是心事,是繼續(xù),是故事。你想,這人十幾歲時能懂得什么?還覺得三十來歲的人己經(jīng)很老,到自己是三十來歲時,又說六十方老。古來稀了,還自圓其說:“人老心不老”。我們對漸進式的改變從來就不感覺,一下子從童年到青年到中青到老年。你譏笑別人老時,自己也一定有報應(yīng)。
說到年老,人生的經(jīng)歷對我們已沒有過多秘密,基本都能通人言獸語。人生猶如一條河流,走向都一致,只是水岸不同:有的上下起伏,中間拐彎;有的左平右狹,前窄后寬;有的起步跌宕,先急后緩;有的始終柔弱,緩步悠長;有的先清后濁,中途變身;有的風雨裂岸,遭障轉(zhuǎn)向;有的水苦澀,有的水酸咸,還有的有情殤,有的有財殤,只是沒有從頭到尾都平直、都通暢、都達順的。
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也只不過是上帝把幼小的我們交給父母,把青壯的我們交給社會,到了年老的時候,他才把我們還給我們自己。年輕時我們和命運抗爭,到老來和解了;成年以前我們是“危機四伏”,門外一步都是未可知,正所謂“如暗夜行走”;到了壯而行,手里有地圖,心中有煎熬,天天“冰炭滿懷抱”,靈肉沖突,義利矛盾,群己糾結(jié),哪有一份安寧?面對這樣的情形,若想活得隨意些,就只能活得平凡些;若想活得輝煌些,就只能活得痛苦些;若想活得長久些,就只能活得簡單些。世上沒有上上簽的活法,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到了年老,也往往意味著不惑、責任、自律、誠實,意味著摯情、愛心、圓通、包容,意味著心態(tài)成熟、情緒穩(wěn)定、性格豁達、說話做事知分寸、有分量。按照目前新的年齡分段:45歲以下為青年;45至59歲為中年;60至74歲為年輕的老人或老年前期;75至89歲為老年;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梢?,傳統(tǒng)的人類衰老期已被推遲,這對于人們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將產(chǎn)生積極影響。不久前,國家還出臺了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政策。步入年老的人,自然得有自己生活的模樣,得認清自己的天性,回歸本性的自我。不追逐,不逢迎,無喜不懼,無雨無晴,順其自然。如果還在拿根鞭子自己抽自己的背,還在拿把刀子自己割自己的耳朵,一夜急白了鬢毛,三天急瞎了眼睛,“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樣的話,未免就有些迂腐,有些寒傖了。
年老最忌懊惱悔恨,若是這樣會更傷神。一心想改變自己人生的人,自已的人生又常是心難遂愿,非此即彼,無言以待?!叭松蝗缫馐鲁0司拧?,生命中不如意的事,總是占了絕大部分。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想怎樣就能怎樣,現(xiàn)實往往與理想差距很大,甚至背道而馳。無論傾聽到什么,獲悉到什么,都應(yīng)該記住這是凡界,要使一把大于手,一抱大于臂,一步遠于自己腿所能及,不借助什么,是不可能的。生存這一事實本身,就和“強”字分不開,活著就意味著“健”在,就意味著一種歷練,時刻都要與周圍的一切打交道,過程往往都是復(fù)雜和痛苦的。心動萬物動,心靜萬事安。保持一種適宜的狀態(tài),過好快樂人生,常想那一二成的事,看淡得失、靜安我心,得之我幸、失之我認。這樣,就會感到慶幸,心存知足,懂得珍惜,不至于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困擾。
年老就年老了,年老要有年老的樣,要年老得有尊嚴,不管錢多錢少,衣著應(yīng)干干凈凈,體態(tài)得干練硬朗,有閑情逸致愛好專長,硬改變來干什么?誰沒年輕過呢?只有向前看才能生活,只有向后看才懂生活。光向上看,發(fā)飄,光朝下瞅,腿沉,不向上看不往下看,又找不準自己的位置,這怕是最糟糕的視力。若總是害怕年老?商人即刻就能鉆空子,玩起生意經(jīng),死纏爛打向你推銷一大堆什么抗衰老、防皺紋、減肥胖之類的“藥品”,還有各類整容美容護理院(專科)什么的。但是,一切是枉然,該老還是要老。誰都知道運動會燃燒卡路里,能保持身材、健身體質(zhì)、延緩衰老,但對一些年老肥胖的人來說,若不講求科學的方法,肓目當了運動的奴隸,有時也會適得其反,一旦停了下來,不打回原形才怪?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好的,何必爭取那不必要的假象?我曾看到過一段話:“人生的過程,5%是快樂,5%是痛苦,90%是平淡;我們應(yīng)該做的,是去關(guān)注那95%的快樂與平淡,而不是糾結(jié)5%的痛苦。”時間終會告訴我們,任何東西都會過期。年老了有啥不好,只要知道自己如何恰如其分地生活過,就是一種偉大和光榮。我們要堅持的,是不斷的學習;要修為的,是積極的心態(tài);要保存的,是頭腦的青春;要留下的,是童年的真純。
【作者簡介】張勇,筆名訥言,1964年生,熱愛生活,喜歡悅讀寫作,陜西商州人,大學文化。1982年以來已有600多篇論文、散文、雜文隨筆、報告文學等體裁文章在《陜西日報》等省內(nèi)外數(shù)十家報刊平臺發(fā)表。有30多篇論文、散文、雜文隨筆及獲省級以上獎勵作品入選《中國“八五”科技成果選(三卷)》《商洛文學·獲獎卷(1978~2022)》等版本。出版文集《案牘筆談》?!妒澜缥膶W》簽約作者。
﹌﹌﹌﹌﹌﹌﹌﹌﹌﹌﹌﹌﹌﹌﹌﹌
紙刊投稿郵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訂閱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體裁:現(xiàn)代詩、散文詩、散文、詩歌評論、古詩詞賦、報告文學、閃小說、中短篇小說 
掃碼添加主編微信